有人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做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好比大海中的一滴水,掬起来几乎不见,洒下去更是彻底不见。我非常赞同这一说法。这就是说,一个人在大千世界的整体乃至局部中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大家的合力才是巨大的。
然而,尽管如此,从人生的日常生活和道德修养来讲,必须要重视从身边的小事、琐事、点点滴滴做起,甚至是从一做起,谨防“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情况发生。唯有如此,才能由少积多、由小到大、由薄至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到远等等。这样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力量之猛、威力之大,难以估量。这方面的事例太多太多,要慎之又慎。这里先杂乱无章说一些前人实践中总结并验证的事: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房檐滴水能穿石;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针大的窟窿,牛大的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叶障目,一字之差,一步之遥,一叶知秋,一目了然,一年四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一蚁之穴,溃堤千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体现人的伟大品格和高尚品质;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一屋乃是“天下”有机的组成部分。辉煌的人生正是由一些小事、琐事所构成的。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所建造,千里铁路是一个个枕木所铺就。正如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的:“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小可见大。小事之称,只不过与大事相对而言,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为了明天的希望,脚踏实地从自己身边的小事、琐事做起,走向人生的第一个制高点吧!
再看看,从古到今,由小事、琐事做起的事例:
分秒必争的小职员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到一家专利局工作,但他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自己的理论,每天只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就干完了专利局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悄悄研究自己的理论。为了不让老板和同事发现,他把各种文件堆在桌子上,在文件堆中偷偷地计算、设计,算完后就把纸条塞到抽屉里。在这分分秒秒必争,一点一点积累,专心致志的计算、设计、研究的一年中,他先后发表了“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同时还在三个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
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在年轻时甚至是一生中,都是很重视点点滴滴的小事和身边的琐事的。这从他的诗书和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的处置可以看出。
郑板桥在曹州任县吏时赋诗一首: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郑板桥对老百姓的冷暖疾苦,哪怕是一点儿小事都搁在心上,能给点儿小的帮助他都心满意足,对待人民的事,一点一滴他都认为是大事。
对百姓中因生活所迫误入歧途的人,他也是富于同情心,给予帮助并指出生路。
一天深夜,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他想,这一定是小偷光临了,可是家里有什么东西值得偷呢?于是便高声吟起诗来:
大风起兮月正昏,
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
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这时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
出户休惊黄尾犬,
越墙没碍绿花盆。
小偷听后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又把几块墙砖碰落在地上,郑家的黄狗直叫,追上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了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了两句诗:
夜深费我披衣送,
收拾雄心重做人。
从这件琐事可以看出,郑板桥用自己的言行感化、教诲小偷,指点迷津,鼓励他重新做人。
再如,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中,都分别赞扬了老愚公、张思德、白求恩三位同志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细小的事情做起的美德。通过这些小事,看出了人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毛主席赞扬“北山愚公”,批评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愚公每天率领他的儿子们挖山不止,他想挖一点就会少一点,子子孙孙挖个不停。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挡在老愚公家门口的两座大山背走了。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赞扬张思德同志在抗战胜利的前夕,于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为他召开了追悼大会。毛主席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在《纪念白求恩》中赞扬白求恩同志。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是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战地医院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他是一个医生,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现在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专门利人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国共产党人,从建立自己的政党那天起,就牢牢树起了以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宗旨的旗帜。这面辉煌永不褪色的大旗,经过几代人的艰苦不懈的努力,始终高高飘扬,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这面旗帜更是辉煌灿烂。
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
目前我们正沿着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崇高宗旨的大道和伟人的教诲做着艰苦细致的工作,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中国的面貌和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现代的人用血汗浇灌,用点点滴滴工作积累的。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郭明义、李素丽、徐虎等等英雄模范,都是这一代人中的精英代表。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风格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人们所效仿和推崇。
现代的人所创造的丰功伟绩,真可谓数不胜数。特别是表现在民生方面的实例太多太多,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衣食住行,想得周全,办得贴切。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公职人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践行自己的“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做好服务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琐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的诺言。
为人民大众做事、助人是一种美德,助人与助己是互动的、双向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我为人人一点点,人人为我多方面。”这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也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爱护别人,真心帮助人。说白了,帮助人等于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只要人人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愿我们的工作,从一点一滴,从小事、琐事,从基础的事做起,决不能忽略这些。只有这样,我们所办的一切事情才能牢固坚实,我们的事业才能千年不毁、万年不损,代代相传,永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