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兰——亚洲“十大杰出女性”

马新兰——亚洲“十大杰出女性”

马新兰,女,回族,1952年11月出生,原韦州回民女小校长。马新兰1971年走上了教师生涯,1985年8月任韦州回民女子小学校长。

韦州回民女子小学办校之初,马新兰东借西凑解决了桌椅、教材、教具后,生源却成了个大问题,她没有气馁,走出空荡荡的教室,挨家挨户给家长做工作。讲没有文化的弊端,讲学习成才的例子。马新兰还请阿訇宣讲《古兰经》中鼓励穆斯林“求知”的经文。家长们慢慢想通了,陆续把女儿送到学校。学校如期开学,首批共招收了90名学生,3个教学班,6个老师。

为防止学生流失,马新兰采取了几项措施:一家有3个女童入学后,免收一人杂费;必须照顾弟弟妹妹的女生,可带弟妹一起上学,交由一个老师专门负责照顾。为帮助女孩克服消极自卑心理,马新兰把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故事会、智力竞赛、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均交给学生自己来筹划、组织、主持。马新兰请学生担任代理校长、代理班主任,实行学生治校。渐渐地,女孩们原来的拘谨和消极没有了,开始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学习。

回民女小第一批毕业的48名学生,100%考上了初中。女小的影响力逐渐增大,1992年,韦州回民女子小学作为甘、宁、青、贵四省区之一的中国西部女童教育科研课题,被列入国家“八五”教育科研计划。

在多年的女童教育中,马新兰发现,回民女小出去的孩子,30%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奋斗目标,然而其他70%因考不上高中,或因其他原因,最终又回到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她在女校办起了职业技术与文化知识相结合的培训班,增设了刺绣、小制作、缝纫、编织、烹饪、果树栽培等实用课程,把那些失学的女孩又叫了回来,悉心教她们生活的技能。

马新兰的这一举动,让一直关注女童教育的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臧健教授牵挂。2001年,通过她牵线搭桥,让韦州失学的20名大龄女童免费到北京接受培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女童们不但学到了裁剪等各种技能,而且还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后来成为带头致富的人才。

马新兰为同心女童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5年被评为“亚洲十大杰出女性”,并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就女童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