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义——民企巨擘

杨兴义——民企巨擘

杨兴义,男,汉族,1942年12月出生,原籍田老庄乡,现任宁夏兴俊集团董事长。自1982年创办独资民营企业至今,他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历经坎坷,创办了一个大型独资民营企业集团。企业总资产数亿元,累计向国家纳税近亿元。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同心县田老庄乡农具厂厂长的杨兴义,从报纸上看到开展长途贩运是不是投机倒把的争论后,感到政策在变,心想包产到户能增产,小商小贩能赚钱,经济社会要发生变化,便萌生了自己干事业,脱贫致富的想法,踏上了弄潮商海的征途。杨兴义先是向亲朋好友借钱凑足9000元,购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杨兴义带领两个儿子一起下海经商。经过两三年贩运农副产品,杨兴义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小盈,清了债务,特别是增长了经商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信心更足了,步子更大了,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交通、流通领域施展拳脚。

在贩运农副产品的过程中,杨兴义发现了废旧物资回收的商机,于是又选定了第二个目标——废旧物资回收。因善于经营,平等待人,价格合理,人气旺盛,捡破烂、收破烂的人都云集到他家的站点,很快他便控制了银川市的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杨兴义和他的家人把废旧物资回收站做活了,做大了,做成功了,银川市及周边地区的人誉称他“破烂王”。废旧物资回收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他基本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为今后发展更大的事业奠定了经济基础。

杨兴义的废旧物资回收获得了成功,运输业也形成了拥有解放、东风、五十菱、康明斯等20多辆汽车的车队。为了寻求大宗固定货源,他的目光盯住了陕北地区的原油运输。起初他带领部分车辆到定边县,向周围几个炼油厂拉运原油,从单车零星揽活开始,逐步渗透,最后运油成了整个车队的主业。

在运油的同时,杨兴义也走进了石油开采行业。他与石油开采工人接触,与技术人员交流,渐渐掌握了定边石油储量情况,原油开采的现况,发展前景,投资情况,看到了石油开采的巨大利润,巨大潜力,是难得的商机。他最终选定了第三个奋斗目标:移师陕北,投资石油开采。

杨兴义领着儿子彦聪和彦俊,带着450万元资金,扎营荒凉的定边县张天渠油田区块,开始了艰苦难熬的打井生活,6年间一气打了80多口油井。到2000年,杨兴义的独资企业自有资产、年产值和销售额都超过亿元,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强民营企业之一。

2000年,杨兴义的家族企业已经拥有了亿元资产,形成了以采油为主、多种经营的产业格局;注册登记了6家独资或控股公司与分公司;培育了一支100多人的业务骨干员工队伍;注册10300万元成立了宁夏兴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经自治区工商局核准,于2000年12月22日组建了宁夏兴俊实业集团。为了在2000年基本解决8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于1992年开始实施。1994年民营企业家响应国家号召,倡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扶贫攻坚,并以“光彩事业”为自己的行动命名。杨兴义十分清楚“财富是责任”,“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先富起来的人应尽的义务,是拥有财富的人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自己改变贫穷落后家乡的夙愿。他的企业以扶贫的光彩事业为己任,自愿地、真诚地、积极地、持久地投身于扶贫攻坚的光彩事业中。十多年如一日,在救灾、扶贫、济困、修路、助学、建校、出版、文物、文艺、竞赛、生态建设、其他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等广泛的领域,向个人、集体、单位,区内、区外、国内、国际先后捐资3000余万元。

杨兴义的“大爱之心、诚信之举”在宁夏商界有口皆碑,为兴俊实业集团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他是一个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胸怀国家,顾全大局,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先后荣获了 “中国光彩事业奖章”;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爱心捐助奖”;中央统战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局、全国工商联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状;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颁发的“双百扶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称号;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十大慈善人物”等殊荣。2009年,他又被评为“100位为宁夏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