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荣祥(1916~1978年),汉族,河北省灵寿县陈庄乡长峪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时上过乡村小学。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栗荣祥曾任灵寿县陈庄区抗联主任、农会主任。在河北省获鹿县任区长时深入敌战区开展工作,孤身作战,《晋察冀日报》多次报导过他的模范事迹。1947年10月到华北野战军前方训练处任指导员、大队长职务。后在十九兵团教导大队任组教股长。
1949年9月,十九兵团同国民党八十一军在宁夏中宁谈判,达成改编八十一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协议,兵团领导派栗荣祥为联络员到八十一军驻地中卫贯彻实施协议,他向八十一军官兵解释政策,发表讲演,消除了官兵疑虑,使改编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兵团领导赞扬。
1949年10月,栗荣祥任宁朔县委宣传部长。1950年8月初,调任同心县副县长,后任县长、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动乱不宁,有些外来干部称“同心”为“痛心”,不安心工作,而栗荣祥却向省上领导人表示,他愿在同心生根、开花、结果。
栗荣祥来到同心,即投入剿匪反霸斗争,他深入各山村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他对农民极为关心,碰到农民向他们问寒问暖,或席地而坐谈家常,人们都喜欢向他吐露真情,感到他是一位少有的“清官”。
栗荣祥注意同宗教界人士及民主人士保持密切联系。1952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是伊斯兰教虎夫耶教派洪门教主洪寿林逝世15周年纪念日,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都有教众前来上坟,栗荣祥前去向各地来上坟的群众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动员洪寿林之子洪清国参加工作,推选他为省人民代表。丁育三、马凤喈是同心县有威望的阿訇,栗荣祥动员他俩参加土改等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他注意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在他的培养下同心县一大批民族干部迅速成长起来。
1955年5月,栗荣祥调任吴忠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在他起程的那天,回族群众按传统礼俗,在大街上摆桌子,献上茶水、糖果、馓子等以最隆重礼节欢送。县城六坊阿訇及工商联合会还做了一面“民众之父”的锦旗奉送给他。他表示愿意把同心作为第二故乡。
1959年11月,栗荣祥调任宁夏体委副主任,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中有4个成为优秀运动员。1984年初,他的长子栗学海夫妇出席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国家体委联合召开的“模范体育家庭”会议,获得嘉奖。
“文化大革命”初期,栗荣祥遭到冲击,在病中被“造反派”罢了官。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于1978年4月重新担任体委领导职务,带病坚持工作,由于忙,他就把看病时间安排在星期日。在1978年11月25日,即他病逝的前一天,还坚持工作,下班时对司机说:“这几天我感到胸闷,明早到医院看病。”不料就在这次看病时,因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