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有

孟长有

孟长有(1914~1941年),宁夏中卫柔远堡人。12岁入学,16岁转入中卫县城应理小学,毕业后入中卫中学初中部,后又转入宁夏中学高中班学习。在宁夏求学期间曾得到地下党张方山(化名孙方山)、潘钟麟等进步教师的培养教育,并介绍加入校内的“读书会”,校外的“西北少年战地服务团”,积极参加宁夏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7月,孟长有经张方山、李仰南介绍奔向革命圣地延安抗大洛川班大队二支队学习,结业后又参加了中组部在瓦窑堡举办的政治、党务短训班学习。

1939年底,孟长有受党组织派遣回宁夏开展地下工作,他曾在中宁地政局当缮写员,后在同心海如小学任教,1940年4月18日在海如小学遭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和崔景岳等人成立了狱中党支部,崔景岳任党支部书记,孟长有、马云泽任支部副书记,与敌人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孟长有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941年4月17日晚被国民党宁夏当局活埋在银川城隍庙。

寻 路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从我东北、华北又伸向了西北。蒋介石勾结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救国人士。大片的中国国土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欺辱,残害。宁夏的“土皇帝”马鸿逵仗着其主子的势力,穷兵黩武,到处抓兵、抢粮、杀人放火,残酷杀害积极抗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

整个西北高原上空,硝烟弥漫。银川这座塞上江南的古城像死一般的寂静。在中学读书的孟长有面对民不聊生,人民苦不堪言的凄惨景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决心勤奋读书,寻求民生之路。在中学快要毕业时,马鸿逵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反动势力,竟然下令将宁夏的中学生一律编成教导团,并许愿“毕业后要给官做”,年仅19岁的孟长有对马鸿逵暴行早已不满,心想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绝对不会有好心的。

为了寻求革命真理,1937年夏初,孟长有和刘大明、李方荣等同学毅然离开了学校投奔延安。在延安,孟长有看到了纪律严明、威武雄壮的年轻战士,看到了军民如鱼得水、官兵亲如兄弟的动人情景,深感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国才有希望,人民才能得到解放。

在抗日军政大学里,孟长有聆听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的亲切教诲,受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由于他刻苦学习,努力求进,1936年在延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延安的一切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中,孟长有决心跟共产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斗 争

正当抗日救国的烽火如火如荼、蓬勃兴起之时,蒋介石背信弃义全面反共,残酷杀害中国共产党和一切爱国人士,刚刚兴起的抗日救国斗争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为了展开宁夏的地下工作,1940年初,孟长有受党组织委派,离开了革命圣地延安。回到故乡,踏上了开展抗日救国,反蒋反马革命斗争的征程。

孟长有回到家乡后,经中卫“应理”学校任德明教师介绍来到红军1936年西征时经过的回民聚居的同心县平叔村“海如学校”任教。

海如学校于1939年初由当地名绅周生桢创办,为纪念已故教主洪海如,学校定名为同心县平叔私立海如中心小学,周生桢为董事长,聘请马鸿宾为名誉董事长,聘请豫旺籍李士林为校长,孟长有为老师。

孟长有到校后,积极深入当地回民群众和学生中,宣传我党抗日救国主张。在短暂的时间里,他与校长李士林同吃、同住、同床共枕、共济于事。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和校长交心,传播马列主义,谈论国家大事。在孟长有的启发下,李士林受到了熏陶,他十分信任孟老师并坚决支持孟老师提出的一切积极主张。那时国民党伪党团组织在学校活动十分猖獗。为了杜绝伪党团组织进入学校,彻底改革旧的打骂教育制度,孟长有提出:学校是学生学文化长知识的场所,伪党团活动不能进入学校。他认为:在教学上应循循善诱,“文化、娱乐、体育相组合的教学原则,坚决废除旧的打骂教育制度”。新校规的实施得到了校长的坚决支持,深受学生们的拥护。

在当时,海如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如学校没有伪党活动,重视学生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武术、跳远、跳高。孟长有同志到学校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学校生气盎然,培养了许多回族进步青年学生。他被捕后,新校规还在海如中学一直坚持了多年。

解放后许多走上革命道路的教师、干部,每当回忆起启蒙老师在学校的革命活动总是赞叹不已。曾经担任过同心县县委书记的贺永洁同志很有感触地说:“白色恐怖下的海如学校如不是孟长有老师坚决抗拒伪党团在学校活动,我们这些学生都会被污染的,哪有我们的今天呢!”

孟长有到这里看到回民兄弟在马鸿逵的蒙骗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了唤醒穷苦人民砸碎紧紧捆绑在自己身上的锁链,揭露地主、贪官污吏对穷苦人的剥削压榨,他用犀利的文笔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家乡几千年受压迫》的文章贴在教室里。文章揭露控诉了旧社会亿万劳苦大众遭受国内外反动统治下的剥削和压迫而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凄凉景象,激发人们痛世疾仇的爱国激情。

孟长有还组织学生到村头向当地人民群众进行宣讲演说,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同地主、贪官、污吏进行斗争,才能过上好日子。孟长有还用其他方式教育学生和受苦受难的人民,他编写了快板书:

我地方人不明,

有些事情颠倒行,

抢寡妇,欺孤邻,

强打官司耍英雄。

细思想,太不通,

挺腰扒肚不安宁,

压迫人民不要脸,

剥削群众成习惯,

从今后,要改善,惹了众怒不好办。

这在当地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欢迎。

孟老师为了唤起学生抗日爱国热情,他教唱《东北流亡曲》《义勇军进行曲》和岳飞的《满江红词》等歌曲,气壮山河,感人肺腑。

孟老师在海如学校短暂的时间里,与当地回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人们十分敬佩这位年仅20多岁的青年老师。

被 捕

孟长有在海如学校短短的时间里,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培养进步青年。

正当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海如学校燃起的时候,1940年4月的一天早晨,同心县第二区伪保长贺永保带着几个身穿黑制服,头戴大沿帽的警察出现在海如学校。来的人找见孟老师便说:“我们张县长有令,特请孟长有老师到县政府,有事跟你商量。”李校长说,学校百余名学生的教学任务很重,孟老师走了,耽误学生的功课,学生解散了谁负责。来人说:“县长考虑孟老师的身体,让我们赶上毛驴,让孟老师骑上,去就回来,不耽误学生的功课,如果他不去,我们怎么回县上交差”。孟长有觉察到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意识到自己在海如学校的革命活动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此去恐怕是凶多吉少。遗憾的是这里刚刚开始的工作就要中断,组织交给的任务没完成,对不起家乡的父老兄弟,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满怀遗憾地离开了刚刚燃起革命星火的海如学校。

几天过去了,孟老师还没有回来,师生们对孟老师的安全很不放心,当时高年级学生杨百泉、贺吉祖、周治龙、马尚海等人组成的学生会代表,前去找董事会要人,当地的回民群众前去找伪警察辩理,并积极设法营救孟长有老师。

在老师们的强烈要求下,校董事长亲赴银川,找马鸿逵要人。但由于特务告密,孟长有的身份暴露,敌人声称:“孟长有是共党分子,他坚信共产主义,不信三民主义。只要孟长有写个悔过书,我们马上就放他回家,学子只管文化,不要干预政治。”后经多方营救都失败了。

孟长有被捕后,马鸿逵如获至宝。他知道孟长有是抗大学员、共产党员,是中共派到宁夏开展工作的,必定是共产党在宁夏的重要人物之一。马鸿逵认为一个尕娃能有多大本事呢,只要自己亲自出马,不必动用揭背花、钉竹签、烫烙铁等酷刑,尕娃也会开口的,这样共产党在宁夏的活动就会破灭。于是,他把孟长有带到银川,自己亲自审问。

学生们得知敌人要把孟老师带到银川去的消息后,全校师生怀着恋恋不舍的悲痛心情,自愿为孟老师捐献盘缠20多元,由杨百泉、贺吉祖等人代表全校师生到同心看守所慰问孟长有老师。

孟长有见到日夜思念的学生后,十分感激师生们对他的关怀,他给校长写了回信,信中一再提出新校规一定要坚持下去,并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以此感谢师生们对他的关怀。

就 义

1941年4月17日夜晚群星闪烁,月光透过残云,漆黑的省城显得愈加平静、安然,只有马鸿逵的特务机关大院里的特务们跑来跑去,惨淡的灯光下刽子手们受其主子的旨意,又要杀人了。

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宁夏回汉人民的优秀儿女,孟长有在敌人刑场上面对土坑,从容不迫,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走完了他短暂的生命历程。

孟长有烈士的革命业绩世世代代铭刻在同心回汉人民的心中。

(杨百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