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镇林(1880~1955年),回族,字嵩山,经名赛尔敦丁,清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于同心城一宗教职业者家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投奔海城县滥泥沟清真寺任教长的知名阿訇汪乃必门下,攻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学习伊赫瓦尼奉为正宗的《沙米》《伊勒沙德》《米实卡替》等经典,成为伊赫瓦尼学说的坚定信仰者。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穿衣”毕业,受聘到同心城清真小寺当开学阿訇,积极传播伊赫瓦尼教义,宣传“凭经立教,尊经革俗”的主张,提倡“各行其是,各干各得,互不干涉”,主张穆斯林应当学习汉文,实行“中阿并重”,以便更确切地掌握伊斯兰教的宗旨。
民国14年(1925年)虎镇林赴麦加朝觐,沿途看到中国人处处受到外国人的歧视,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富强的祖国,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回国后他应聘到湖南常德清真寺任教长,这期间他攻读汉文,阅读中国史料,认为历史上民族矛盾是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中国的穆斯林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应当与祖国休戚与共,向穆斯林讲经时他常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20年代后期,虎镇林从湖南常德来到固原三营清真寺任教长时,创办了中阿学校,他任阿语老师,主要讲语法、修辞、《古兰经》、圣训、教律等。
民国22年(1933年)马鸿逵接任宁夏省主席以后,通过“中国回教协会宁夏省分会”发展虎镇林提倡的“中阿并重”的经堂教育。先在银川成立了“宁夏私立中阿学校”,任命虎镇林为首任校长,后在吴忠开办“中阿师范学校”,亦由虎镇林任校长。同时还在各地开办了多所中阿学校(后改名“阿訇教义国文讲习所”),造就了一批中阿文化兼备的青年宗教人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提出“国家兴亡,穆民有责”的口号,并用阿拉伯文写了一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祈祷词,印发各清真寺,供主麻日上寺聚礼的穆斯林诵读。
祈祷词汉语译文是:
真主啊,你援助我们的政府与国家,你战胜我们的侵略者,消灭我们的敌人;你从残暴的日本人所干的坏事上保佑我们,他们霸占我们的城市,杀害我们的人民;你给他们差遣狂风,使他们的飞机跌落在荒野,军舰沉没在海里!使他们的军队瓦解,经济崩溃!你给他们降临应有的惩罚!真实的主啊,你答应我们的祈祷吧!阿敏。
这篇祈祷词还曾向全国一些省市散发,国民党桂系回族将领白崇禧看到后,呈送蒋介石,蒋亦称赞其文,并给虎镇林赠送了一张照片。
虎镇林通晓阿拉伯文词法、句法、修辞、教律学、认主学、逻辑学、苏菲主义思想理论和《古兰经》注解等多种学说。他用阿文著有《教律摘要》《亡人赎罪问题》《文法摘要》《中阿字汇》《中波字汇》。他还用汉文编写了《月论释难》,供阿訇学习。他编写的《穆民三字经读本》,内容包括主命、信仰、圣行以及日常宗教礼仪常识。他和苏盛华合译了《拜功之礼》。《穆民三字经读本》与《拜功之礼》于1939年12月出版发行。尤其是用四种文字对照编写的《侯赛尼大辞典》一版再版,直到今天仍在全国的穆斯林中广泛流传。
1939年著名阿訇王静斋将虎镇林列为西北六大阿訇之一;同年,白崇禧接见虎镇林时赞扬他“阿林如海”(阿拉伯语意为知识),是中国回族的骄傲。
虎镇林一生大力倡导和兴办穆斯林新式教育,苦心培养人才数十载,为国家和穆斯林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中阿并重的人才。他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很多人成为全国伊斯兰教界、文化界的著名人物。如马坚、马元卿、丁振翼、马才忠、张春三、王子忠、马明文、周生清、虎学良、马福龙、冶正刚、马昆山、丁育三、罗明道、马贤、马忠杰、纳海等。
1949年解放军挺进西北“五马”老家甘肃临夏时,虎嵩山正在临夏韩家集磨川清真寺任教。当地不少人与西北“五马”有亲族关系,有的在其手下当过兵或做过官,对新政权的建立,有的恐惧,有的怀疑,有的观望,也有人反对,而广大劳动群众则表示热烈欢迎,情况甚为复杂,人民政府的工作难度较大。驻地解放军得知虎镇林的威望,不断来清真寺与他交谈,希望虎镇林以教长身份,多做穆斯林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国民党反动宣传,拥护共产党的政策。虎镇林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群众要拥护共产党,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虎镇林的宣传对于消除穆斯林群众的顾虑,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0年初,虎镇林受聘甘肃平凉清真西大寺教长。当时平凉解放不久,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虎镇林为此欢欣鼓舞。当时他年事已高,不能亲身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便委派儿子虎学良积极协助政府在穆斯林群众中开展工作,以高度的热情参加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如调解教派矛盾,宣传土改政策,推广新婚姻法,支持抗美援朝,等等。为稳定社会秩序,融洽民族关系,恢复生产生活,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虎镇林的爱国行为,深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赞扬,因而他的威望在穆斯林群众中更高了,他先后担任了中国回民文化促进会委员、甘肃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西海固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955年9月,虎镇林兰州开完会后未直接回固原,11月5日来平凉儿子家住了几天。11日晨礼后准备登车返回固原时,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救治无效,28日归真于平凉西大寺。遵照虎镇林遗愿,遗体安葬在了同心回民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