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员就应该 亮身份、办实事、树形象

作为党员就应该 亮身份、办实事、树形象

孙仙梅 汉族,1949年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中共党员。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正茂社区党支部书记。2007年,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社区优秀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我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我家有五口人,父母、两个弟弟和我,家境比较贫困。父母重男轻女,供弟弟上学,不让我上学,我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停学了。后来,我上过夜校扫盲班。1966年,我17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我的丈夫——一个在地质队工作的工人。那时候,他的工资是一个月36.8元,说实话当时嫁给他就是冲着这36.8元钱去的。结婚后,我一直在老家种地。1978年,我就已经有3个小孩了。家里人对我说:“你去宁夏找你丈夫去吧,不要老在家里住了。”这样,我就来到了宁夏地质队驻扎的平罗火车站。

1980年,地矿局在银川盖了一栋楼,让没工作的家属到银川住。我们当时都不愿意来银川,大家都说去银川咋办呢,生活没个着落,还要两地生活。我们在平罗火车站还能喂鸡、捡麦子,到银川后就啥也不能干了。后来,听说到银川能卖冰棍,我就搬到了银川,住进了现在的小区。

我从事社区工作很偶然。有一天,邻居张大妈对我说:“小孙,你干不干居委会的工作?”我问:“居委会是干啥的?”大妈说:“居委会是发票证的,发豆腐票、肉票、烟票等,有时候打扫打扫卫生,没事就在家待着,还有工资。”我当时想,自己没多少文化,一直渴望有一份工作能挣工资,听到张大妈说这事,心里很高兴。我就问:“每月多少钱?”张大妈说:“5元!”我想钱怎么这么少,可又一想,5元也是一份收入,等我在银川站稳脚跟后,能找到一份挣20元、30元的工作,我就不干挣5元的工作了。所以我就爽快地答应了张大妈,开始了我的社区工作生涯。没想到,我这一干就干了一辈子,从当时的小孙变成了现在的孙大妈。

1985年,我任居委会代理主任。1986年居委会换届时,群众选我做正式主任。我当主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交了入党申请书。那时候,别人也没有要求我入党,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入党的。我是个老百姓,从小就忠于党热爱党。小时候,妈妈经常跟我讲,旧社会我们豆芽菜的皮都舍不得扔了,掌柜的吃米面,我们吃豆芽菜的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分了地,才有饭吃了,那时我幼小的心灵就留下一个印象:共产党就是好!电影《党的女儿》给我很深的影响,党员李玉梅临死的时候,把包袱里仅有的3块钱拿出来交了党费,让人好感动。我看了这个电影后,觉得党员是一种义务、一种身份、一种责任,共产党员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报酬。我做社区工作,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看到了他们的困难,看到了他们的疾苦,正是有了这种理想信念,我才没有嫌弃这5块钱的工作。如果没有这种理想信念,我早不干了,5块钱怎能留住人呢?

经过组织一年的培养,1987年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入党时,暖泉农场退休的赵学真是我的介绍人。我庄严宣誓了,忠心为党服务,永不叛党。1988年7月1日,我成为正式党员,并担任居委会书记。

居委会的工作,事情繁,工资低。我所在的风华小区以前是党委家属院,曾经很风光、很辉煌,许多领导干部都是从这个院子走出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条件好一点的住户都陆续搬走了,剩下的全是没处去的,小区成了一个“五多”小区——下岗职工多、困难户多、低保户多、老年人多、农民工多。人员复杂,流动频繁。

作为居委会主任,我看到社区群众生活中有很多困难,我觉得我有责任为他们排忧解难。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2000年,一位退休教师对我说:“我退休后,心情很失落,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就把退休同志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艺术团,组建一支秧歌队。可是,想来容易做起来难。成立秧歌队,一无经费,二无设备,真是困难。我们去买鼓时,一问价格3000块,没有钱怎么办啊?我想,只要是大家需要的,我就努力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本着“先开展,后完善”的原则,没有钱就先借!我们就去贺兰山宾馆借鼓,他们很慷慨,但是打开仓库一看,鼓还有洞,但是我们也没有嫌弃。我们筹借了3500块钱,买了20套服装,就这样秧歌队总算成立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当时的努力是值得的。到今天,队伍已经发展到140多人,经常参加一些比赛。银川市的各种庆典、剪彩活动,都请我们去表演。以前,我们是免费表演,参加活动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现在,我们也收费,而且钱少了不出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我们还组织了合唱团,团员都是社区居民。每逢“十一”我们就唱爱国歌曲,每逢“七一”我们就唱爱党歌曲。我们的舞蹈队还给自治区、银川市结对帮扶单位编歌,受到结对单位的欢迎。活动搞起来了,群众的心情也好起来了。

风华小区下岗职工多,下岗后没有了生活来源,许多人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也影响了社会稳定。有的下岗职工常来找我诉说他们的困难。常言说:“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没有饭吃了,老百姓怎么过日子呢? 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想我作为社区工作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支部书记,给他们创造就业的平台,挣钱的渠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多方联系,我们在高家闸农场找到了一个种地的活,每天30元工资,可路又很远,怎么去呢?租车吧钱太多了。我想,我们社区有经营中巴车的,请他们送我们去,把油钱给他们。当我找到车主小李说明来意时,她说:“我们每天跑路线,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大妈,我和我丈夫商量商量。”第二天,我又去了他们家,我问:“小李,商量好了吗?你看我昨天来了,你两口子在数钱,我今天来了你俩又在数钱,一摞一摞的,大妈羡慕你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可是你看,我们楼上的小王、隔壁的小许,他们都下岗没活干了,生活很困难。咱们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小区,都是兄弟姐妹,有了困难大家都应该伸出援助的手,请你每天早晨把他们送到高家闸,晚上再接回来,我代表社区的父老乡亲感谢你们,祝愿你们两口子高高兴兴地出车,平平安安地回家。”小李听了我的话很高兴,说:“我每天早起一会儿把你们送去,晚上我再把你们接回来,油钱也不要了。”就这样,我组织大家去种地、掰玉米、摘枸杞,只要能挣钱的活,我们都去干。这样,大家的收入增加了。一名下岗职工对我说:“大妈,如果让我一个人来这种地,我怎么也不会来。”我问他:“你是不是太累了?”他说:“不是,我一直有一种失落感,过去我是车间主任,还管很多人,现在怎么能种地呢?大妈把我们组织起来挣钱,我感到很高兴。看我们拿的是手机,打的是‘的’,种的是地,很快乐!”虽然他的话朴实无华,可那是发自内心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去引导他们,组织他们,让他们能有活干、有钱挣、有饭吃,能安居乐业。

种地、摘枸杞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路之隔的贺兰山宾馆进去了很多大箱车,上边拉着大柜子,还有骆驼、马等动物,我感到很好奇,就过去看。这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是香港的剧组要到影视城拍电视连续剧。我想车上的箱子一定要卸下来的吧,我就去找剧组的人,问:“你们需要帮忙吗?”剧组的人说:“大妈,能找几个人给我们卸车吗?要10个男的。”我回到社区,一下就叫来了20个男同志,20分钟左右就把车上的东西全卸完了,剧组主任说:“大妈,你们要多少‘小费’?”我一听就愣了,问:“什么是‘小费’?”旁边的工作人员忙说:“‘小费’就是要多少钱。”我明白了。我就说:“小王,你初次来到我们辖区,人生地不熟,帮个忙也是应该的。你们随便给,钱多了我们高兴,钱少了我们也不生气,就是不给我们也还会帮的。”主任听后很高兴,说:“给你们400元吧。”我一算,每个人20元,我们种地一天才挣25元,半个小时就挣了20元。我暗想,这活儿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跟了60多部戏,从搬道具到洗衣、送饭、购物,从群众演员到台词演员,群众演员不说话,一说台词就加钱;替身演员、配角演员、特殊演员,我们都能扮演。近两年,我们参加拍摄了5部戏,创收50多万元。最近一部戏是《爱在苍茫大地》,反映的是宁夏“三线”建设的情况,群众演员全由我们社区的群众扮演,大家都非常自豪。我们还参加拍摄了《五星红旗》《枸杞情缘》《给水团》等电视连续剧。一个香港很有权威的导演说:“到了宁夏不要怕,只要找到了孙大妈,什么困难都能得到解决。”

让大家有活干,有钱挣,心情舒畅了,我们的社区工作也就好做了。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群众又提出来要到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参观学习。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我们组织社区支部党员120余人,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回顾老一辈的艰苦岁月,畅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沙坡头景点的最高峰,背靠巍巍贺兰,面对滔滔黄河,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虽然规模不大,可是意义重大。

我们社区老年人多,许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些老年人生活起居无人照料。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也帮助他们的子女解决后顾之忧,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居家养老工作,开办了日间照料室、社区老年活动室,为他们送去了一片爱心。尤其是2009年5月26日,社区的“老饭桌”开张了,社区的60岁以上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到“老饭桌”就餐,80岁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免费就餐,60岁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补助就餐,60岁以上、收入过千元的老年人全费就餐,早餐1元,中餐4元,晚餐3元,饭菜兼顾老人口味,注意调剂搭配,从来不重样。一些老年人激动地说:“种地不交税,上学不要费,吃饭不要钱,前所未有,还是共产党好!”我们的“老饭桌”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同年10月29日,民政部副部长带着29个省的民政厅长来我们社区考察居家养老工作,对我们的“老饭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做社区工作多年,组织给了我很高荣誉。作为一个普通党员的代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代表,2007年,我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七大,我激动万分。激动之余,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我不能亏待了“十七大代表”这个称号,全国几千万党员,2112个党代表,我是其中之一,你说这个分量重不重,责任大不大?会议期间,我还到北京的社区去取经,于是就有了《小巷总理北京办公》的报道,《光明日报》都登了。这不是作秀,是我发自内心的,我如果不把本职工作做好,怎么对得起领导对我的培养?怎么回报社会,回报组织呢?

今年,我已经61岁了,还是社区支部书记兼主任。我本来早就该退休了,我们50岁就一刀切了,我都60多了,还没有被切掉。群众对我的认可程度很高,他们说:“你只要一天能走路,就在这里干,我们支持你。”我们这个社区也是自治区多年培养的一个点,全区乃至全国都有些名气,也都知道有个孙大妈。就这么一份平凡的工作,群众对我这么信任,我能干到这个份上,这就是我的收获。我没钱,也没权,但是有一副热心肠,我就是用点点滴滴的真情来换取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我从一个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成长到今天,要感谢党对我的培养,感谢党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热爱党,对党忠心耿耿,对老百姓满腔热忱,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无限热爱。从事社区工作30年来,我在这个婆婆妈妈的岗位上付出了心血,收获了信任,工作中有别人的误解,也有群众的支持。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觉得,作为党员,就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就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作为党员,就应该亮身份,办实事,树形象,在群众中起好的带头作用,党员就代表着一种形象,代表着一种组织,代表着一个做人的规范,我们应牢牢记住自己的责任。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亲身经历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感觉到我们党是伟大的、坚强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作为党员,我对党无限热爱,无限忠诚。

口述:孙仙梅

采访:饶彦久 惠卫明 刘 志

整理:田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