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就是人民梦,中国梦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种理想。衣食反映着温饱水平、高楼大厦显示城镇的繁荣程度、GDP衡量经济的发展速度,当这些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时。那么,我们的生活还需要什么那?那就是理想。对于理想,重要的不在于其有多么高尚,在于脚踏实地地去实干,一步步接近于我们的目标、方向。
一份支教梦
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放弃优越的就业环境,却把梦想驻扎在宁南山区教育事业上。他们的身影跃动在山区、乡村,行走在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支教梦,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帮助贫困学生返校,不仅如此,还联系各类慈善基金组织捐资捐物;他们心中有一个支教梦,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力量。他们就是宁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从2000年开始,先后有200多位支教大学生走进泾源县义务支教,帮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筹集书包、文具、资金50多万,让贫困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了他们的信念。
一种家乡情
今年30岁的张方鼎,家住西吉县新营乡腰八庄村。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张方鼎正在村里废弃的小学里忙活,筹备着免费向村里孩子开设英语辅导班和图书室的工作。30年前,张方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里,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幸运地完成了学业。可受过资助的他却也多了个心愿:靠自己的能力,帮助像他一样穷的孩子们有学上。2008年,他辞去了在银川的工作,与妻子一起回到贫困的家乡。自此,开始了义务支教、资助贫困学生的生活。4年里,由张方鼎辅导过的学生已超过1400名,有51名贫困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得到了资助。被评为2012年感动宁夏人物时,他很坦然地说: “公益这条路,我将一直走下去,虽没有太多资金去帮助,但我一样充满了热情与赤诚”。
一段风雨会诊路
1988年,郭勋当起了乡村医生,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的妇女和儿童,谁家要是有病人,只需给郭勋打个电话,不论多远,总能等到他。十里八村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乡村120”。24年来,郭勋已记不清自己究竟走了多少山路,出诊过多少回。摩托车跑坏了三辆,为病人垫付了上万元的医药费,可他的工资今年才涨到每月250元钱。
“新摩托车是卖了家里的牛,凑钱买来的。当村医的工资,还不够给乡亲们垫药费呢。”
扎根基层24年,坚守在大山深处为乡亲们看病,他的奉献从未有过间断。“我没后悔当村医,等我退休了还会让女儿来接我的班,让她继续替我为村民们看病。”
当这些平凡人物出现在媒体和颁奖台上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让我们为之感动。我想,他们之所以能克服各种困难,无怨无悔去做一件自己认定的事情,在平凡中获得不凡的业绩,不仅需要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理想。对于理想,重要的不在于追求的终极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能为这个理想付出多少。在人的一生中,是需要宏图伟志的。但我们更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真真切切的,农民梦想粮食丰收,学生梦想金榜题名,群众梦想有房住等等,同时,我们也需要到达这个理想前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执行力。
理想并不一定是大家认可的,如果你的内心能够找到这份寄托,你就找到了人生的根据地。有些表面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也可以给我们的内心一个淡定的起点。能把握好的人还要做到内心认同后的提升。一个理想与内心契合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宁静的人,少大言,做实事,讲真话,在他的心里追求的是精神的奢侈,不是物质的奢侈,也不会随波逐流。
目标、执行力、内心的坚强、不被外界的力量所惑,是实现理想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201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