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决议

第二章 党的机关法定公文

第一节 决议

一、决议的概念

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

二、决议的特点

(一)权威性

决议由党的会议讨论通过,并由党的领导机关发布,它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意志。

(二)指导性

决议所通过的内容对各单位的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各单位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三、决议的分类

决议分为纪要性决议、阐述性决议、公布性决议、批准性决议和部署性决议五大类。

(一)纪要性决议:是通过会议讨论具体事项的讨论决议。

(二)阐述性决议:是针对某些重大结论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阐述的文件。

(三)公布性决议:是为公布某种法规、提案而写作的决议。

(四)批准性决议:是针对某些议案而制作的带有肯定性或否定性的文字决议。

(五)部署性决议:是针对某个项目或活动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决议。

四、决议的写作格式

决议由首部、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1.标题

决议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2.成文时间

决议的成文时间是指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

(二)正文

正文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和结语组成。

1.决议根据

一般需要简要说明这一决议所涉及的背景、原因、目的或意义。

2. 决议事项

一般需要写明会议所通过的决议事项或是会议对以后的工作所做出的安排、部署。

3.结语

一般都是提出对以后工作的要求、希望等。

(三)落款

在文稿右下角注明发文单位和日期,有必要的必须加盖公章。

五、决议的注意事项

(一)必须在标题下具体标明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

(二)决议内容必须以会议所作决定为依据,客观可行。

(三)决议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不能超出法律所规定的范围。

六、决议的发布机关或者单位

决议一般由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发布。

七、决议的写作范例

范例一:纪要性决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年××月××日××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市政府××××年以来的工作;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发展任务和××××年政府工作安排,充分体现了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决定予以批准。

会议认为,过去的五年,在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市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赶超发展、走在前面”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依靠全市人民,拼搏进取,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会议对市政府五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

会议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奋进,扎实工作,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运行质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努力实现经济更加繁荣、发展更具活力、城乡更加秀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起步年。各级人民政府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牢把握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完成未来五年的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要推动自主创新,加强节能环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膨胀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优势板块,扩大消费需求,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承载功能,繁荣城市经济,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发展领域,挖掘发展潜力,培育经济增长新优势;扩大引资规模,调整外贸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巩固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质量,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要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进公共管理,优化政务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实干精神;强化廉政建设,维护政府良好形象,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为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而努力奋斗!

××市人民政府

××××年××月××日

范例二:阐述性决议

国务院关于××××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年中央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请予审查。

一、××××年中央决算情况

××××年,各地区、各部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央决算情况较好。

(一)中央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42488.47亿元,完成预算的××%,比××××年(下同)增长××%。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42588.47亿元。与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增加17.95亿元,主要是在决算清理期间,增加了一些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中央公共财政支出48330.82亿元,完成预算的××%,增长××%。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989.73亿元,完成预算的××%,增长×%;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32341.09亿元(相应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完成预算的××%,增长××%。加上用于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57.65亿元,支出总量为××××亿元。与向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比较,中央公共财政支出增加8.3亿元,主要是根据有关规定,增加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决算数比预算执行数增收增支相抵,净增收9.65亿元,用于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赤字8000亿元,比预算减少500亿元。××××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亿元,控制在年度预算限额××××亿元以内。

……

二、××××年预算执行效果

××××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意见的要求,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严格预算执行,加强预算支出绩效考核,严格政府债务管理,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一)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支出10710亿元,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并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清理到期的税收减免政策。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对城乡低保对象等群体的补助水平。继续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直接拉动了居民即期消费,××××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4.8%。

(二)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22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免除××××多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健全,449万名普通高校学生、482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资助。免除44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达到24%。连续第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调整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5亿人和1.95亿人,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支持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0%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部分城市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全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推进。

(三)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

(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三、进一步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继续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一)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切实减少代编预算规模,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并严格部门预算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部门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继续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及使用管理办法,指导地方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继续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逐步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加快推进地方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步伐。研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二)狠抓预算执行管理

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完善预算支出执行通报机制。进一步改进收入预算编制方法,规范超收收入使用管理,超收收入除依法安排当年部分重点支出外,原则上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留待以后年度预算安排使用。加强库款调度管理,减少上下级预算解缴和拨付的资金规模,保障基层政府预算支出的资金需要。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完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充实基层财政职能。

(三)强化财政资金管理

……

(四)稳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

……

(五)加快推进预决算公开

……

(六)严格财政监督

牢固树立综合监督理念,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提升财政监督合力。做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完善基础制度,加强纵横沟通,强化定期核查。继续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切实抓好调整经济结构资金、强农惠农资金和重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快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规范财政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关系重大。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诚恳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大力推进财政发展改革,切实完善财政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

××××年××月××日

范例三:公布性决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

(××××年××月××日通过)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主任委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及有关文件的报告,决定:

(1)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和三个附件,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草案代拟稿)》、《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建议》,自公布之日起至××××年××月底,在香港和全国其他地区广泛征求意见。

(2)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征求香港各界人士和中央各部门、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意见。

(3)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征求本地区各界人士的意见,并将意见汇总,于××××年××月中旬以前报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各界人士也可以将意见寄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秘书处。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主持征求意见的工作,并根据香港和全国各地区、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后,提请××××年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年××月××日

范例四:批准性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函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大会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这个重大论断写入党章,对于动员全党更好地把握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大会认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要求全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大会认为,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都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对于全党同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大会认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党在领导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写入党章,有利于全面贯彻这些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大会认为,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大会认为,在党章中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需要,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需要。同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的要求进行充实十分必要。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们党的治党管党水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大会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党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年××月××日

范例五:部署性决议

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

我们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的迫切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改革,并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各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方针、政策的领导下全力进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项群众运动,当时地方有较多的机动权,得以因地制宜地处理问题,推动工作。随后不久,开展了抗美援朝的斗争,需要集中全国的力量,支援前线,巩固国防,击破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阴谋;同时要稳定金融、物价,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文化建设,需要中央加强集中领导和管理。

国务院于××××年××月和××月间召开了全国体制会议,对于目前存在着的中央集权过多的现象作了检查,对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依据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和体制会议讨论的结果,作出如下决议:

关于划分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管理职权的一些主要原则。

(一)当前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首要步骤,是先划分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管理职权,并且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权予以适当扩大,然后再逐步划分省和县、县和乡的行政管理职权。在规定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工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的时候,应该贯彻以下的原则:

(1)明确地规定给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范围的计划、财政、企业、事业、物资、人事的管理权;

(2)凡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而带全局性、关键性、集中性的企业和事业,由中央管理;其他企业和事业,应该尽可能地多交给地方管理;企业和事业在下放的时候,同他们有关的计划、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一般地应该随着下放;

(3)企业和事业的管理,应该认真地改进和推行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或者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双重领导的管理方法,切实加强对企业和事业的领导;

(4)中央管理的主要计划和财务指标,由国务院统一下达,改变过去许多主要指标由各部门条条下达的办法;

(5)某些与地方管理的企业、事业密切有关的主要计划指标和人员编制名额等,应该给地方留一定的调整幅度和机动权;

(6)对于民族自治地方各项自治权利,应该作出具体实施的规定,注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7)改进体制要逐步实现,某些重大的改变,应该采取今年准备、明年试办、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面实施的步骤,稳步进行。

关于计划

……

(五)国家预算和地方预算,都要根据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编造,即预算所列收支必须同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相适应。

(六)在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收入划分上,应该保证中央和地方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要使中央能够对各地方的收入进行必要的调剂,以便保证各地方预算收支的平衡。

地方预算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和分成收入两部分。为了使地方财政有相当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地方的固定收入部分应该适当地扩大,一般可达到其总支出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此项收入部分由地方在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时候,按照规定的固定收入项目核算编列。

各项分成收入项目的分成比例,应该根据地方预算的年度支出核定,使地方预算达到收支平衡。

上述固定收入和分成收入的项目,由中央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同情况规定。

关于分成比例确定后,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问题,留待进一步研究。

(七)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支出的划分,应该以企业、事业和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为基础。凡隶属于中央的企业、事业和行政机构,其支出列入中央预算;凡隶属于地方的企业、事业和行政机构,其支出列入地方预算。

(八)地方预算草案应该由地方根据国务院下达的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各项分成收入的分成比例控制数字和地方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制,统筹安排。

地方预算草案报到中央以后,中央各部门必须对各该部门主管业务范围的地方企业、事业的收支进行初步审核,然后经过财政部会同中央各部门进行汇总审核,并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讨论通过再报送国务院核定。

国务院对于地方预算草案,只核定其收支总额和各项分成收入的分成比例。

在核定地方预算草案的时候,对于特殊的、临时性的支出,如救济费、防汛费等,应该由中央主管部门掌握必要数额的待分配经费。

(九)地方预算草案经国务院核定以后,地方在批准本级各单位预算和下级预算的时候,在中央核定的分成项目的分成比例范围内,只要不影响中央规定发展的主要事业指标的完成,地方有权在项目之间进行调整。

地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收入超收(包括分成收入的地方分成部分)和支出节约部分,由地方根据本地区的需要自行安排支出。

(十)在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有关地方预算支出的追加,按照下列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因重大灾荒和国务院决定地方兴办的事业以及增加工资标准等,原地方预算未列的,由中央拨款补助。

(2)中央各主管部门决定地方兴办的事业,由中央各主管部门拨款。中央各主管部门建议地方兴办的事业,供地方参考的,由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考虑决定,中央主管部门不拨款。

(3)地方提出或决定兴办的建设事业,统由地方在地方预算内自行解决。

(十一)地方预算的年终结余,除由地方安排其跨年度工程经费外,其余留归地方,由地方自行安排支出,不包括在中央核定的支出总额之内。

地方预算的预备费,由中央在核定地方预算支出总额的时候予以分配,不在地方上年结余内抵补。

财政部在汇编国家预算草案的时候,应该把地方预算中用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汇编进去。

(十二)在地方附加办法没有改变以前,地方在工商各税和农业税上的附加以及公用事业附加收入,都由地方安排支出,不包括在中央核定的收支总额之内。但是此项收支,在财政部汇编国家预算草案的时候,也应该汇编进去。

(十三)中央各主管部门在执行本部门年度预算支出的时候,可以在国家确定的基本建设总额以内保留百分之五的待分配数,各项事业费也可以在国家确定的总额以内保留一定的待分配数。

(十四)对于中央直属和以中央管理为主的工商企业的放款,地方应该按照中央下达的放款计划负责监督执行。对于地方所属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工商企业的放款,中央只核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计划,地方在年度计划的总数内,有权在季度之间和项目之间调剂流用。

中央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配一定数量的机动款,用于解决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临时周转和调整地方企业年度放款计划的需要。

关于工业

……

关于基本建设

……

关于农业林业水利

……

关于运输邮电

(二十六)铁路和民用航空运输,集中性大,技术复杂,并且具有国防童义,由中央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二十七)国防公路和重要经济公路干线,由交通部修建。地方道路的修建,所有公路和地方道路的管理养护,都由地方负责。汽车运输和它的附属企业的经营管理,兽力车及其他民间运输业的组织管理和社会主义改造,都由地方负责。

(二十八)流经两省以上的井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的主要内河干线运输,由交通部统一经营管理或委托地方管理;主要运河的开发由交通部负责;长江干线地方性的区间运输,地方内河航道的开发、疏浚,地方内河运输和它的附属企业的经营,木帆船运输业的管理和社会主义改造,都由地方负责。

远洋运输、沿海远程运输,具有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沿海较大港口(部分港口可以委托地方管理)载重千吨级以上的海轮、外轮进出口业务,港口的建设维护,航道(包括港区河道)的疏浚,由交通部统一经营管理;但有关港区规划和建设事项,应该事先征求地方意见。关于码头仓库和装卸劳动力的调剂,以及月度运输计划的审核平衡等工作,都应该由地方负责管理。主要为地区经济服务的海港,载重千吨级以下的海轮,沿海短程运输,由地方经营管理。沿海木帆船运输业的管理和社会主义改造由地方负责。

(二十九)邮政、长途电信、电报、无线电通信,具有全国范围的整体性,由邮电部建设与管理。市内电话,在全国多数地区条件成熟的时候,应交地方管理。乡村电话和县内有线广播,由地方建设与管理。乡村邮件,邮电部门逐步做到投递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地区辽阔人口稀少的地方,邮电部逐步做到投递到乡;社和乡以下的投递,各地可采取各种方式解决,邮电部按出售邮票和收订报刊的业务量给予酬金。

(三十)铁路、公路专用线,专用码头,专用电信线路以及专业航空使用的简易飞机场等,都由使用部门负责修建和养护,运输邮电部门在技术上予以协助,或委托运输邮电部门承办。

关于商业

……

关于文教科学卫生

……

关于政法

……

关于劳动

……

关于机构编制

(五十六)加强对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编制委员会,按照各种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级分工管理机构编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编制总额(留给一定的机动名额)由国务院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地方的各种机构编制,改变现在有些部门垂直管理机构编制的办法。今后应该每年对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一次规划,国务院作总的平衡将控制总额下达后,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掌握,采取上下结合,互相协商办法进行统筹调度。

中央各部门设在地方的管理机构和事业、企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应该受地方的监督和检查。

新设机构,新增编制,必须履行一定的批准手续。

(五十七)随着改进国家行政体制各项措施的实行,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依据实际需要,对所属企业、事业和行政机关的机构编制,要贯彻精简原则,进行合理调整。随着一部分企业、事业的下放,中央各有关部门的机构编制应该适当地紧缩,工作人员也应该适当地下放。要划清行政、事业、企业编制,不许互相挤占编制名额。要减少行政管理机构的层次,裁撤不必要的机构,缩小非业务人员和非生产人员的比例。要加强人事管理工作,逐渐实行专业化,鼓励业务、技术的进步。

关于少数民族

……

为了执行决议中的各项规定,国务院各委员会各部门应该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逐步施行。各项方案的实施步骤,都要进行仔细研究,做出恰当的安排。关键问题,是对于中央下放和地方接管的各项企业、事业,必须上下充分准备,密切配合,做到分好、交好、接好、管好;同时,随着各项企业和事业的下放,中央各机关还应当把它的干部分一部分到别的地方去工作。

在实行上述各项规定的过程中,要继续研究、解决以下的问题:国务院各部门的职掌范围、各委员会和各部门的协作关系,要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职权,要适当地扩大,由各部门分别规定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各级人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权限划分问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进行研究,逐步解决。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要在改进行政体制的同时,改进领导作风。目前改进领导作风的主要问题是克服官僚主义,克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现象和主观、片面的思想方法,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每个工作人员,不论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都应该有职有权,经常注意发扬民主,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提高工作效率,以保证和巩固改进行政体制的成果。

国务院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