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附录二

一份沉甸甸的兄弟般情谊

——写在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十五周年之际

/ 同心政协文史委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沿海发达省区与西部贫困省区对口帮扶,福建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对口帮扶宁夏。福建省泉州、石狮、惠安、南安市县以接力形式先后与同心县结为帮扶对子。两地历经15年的精诚协作,用真情和爱心浇灌出闽宁协作的累累硕果,用汗水和心血凝结了兄弟般的亲密友情。

实践证明,这是一次高瞻远瞩的政治决策;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扶贫战役;这是一项责任和道义并举的伟大事业;这是一段用真情和毅力书写的人生赞歌;这是一张永彪史册的美丽画卷……

同心人民不会忘记:15年来,福建省共无偿援助同心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发展基金1268万元,泉州市、石狮市、惠安县、南安市共无偿投资帮扶2890万元,福建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资金1531万元。这些资金和捐赠对同心的移民搬迁、教育、卫生、设施农业等方面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援,给同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和鼓舞。

同心人民不会忘记:15年来,石狮市挂职领导黄水源、何敬锡、林天虎,泉州市惠安县挂职领导杨树青、郑少龙、蔡荣清、黄炳泉,南安市挂职领导傅子平、戴江华、薛建明、陈泉明,他们从东海之滨来到西部黄土旱塬,数千公里的环境跨度,无论是气候条件、语言差异还是生活习惯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不便。然而,当他们看到那一双双渴望改变命运、期待发展的眼睛后,觉得所有困难都已微不足道,有的只是使命和责任。他们把同心作为第二故乡,克服异地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对口帮扶的中心任务,建言献策,倾心倾力为同心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们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经验,扎实灵活的工作作风和吃苦敬业的执著精神,给同心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落户”同心

一组组闪亮的数字跃然眼前

闵宁对口帮扶刚刚拉开序幕,同心县帮扶对子石狮市就出大手笔,援助420万元资金,在同心开发建设了石狮镇。石狮镇目前已成为同心闽宁协作的形象工程,其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同心开展移民搬迁,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泉州市惠安县接过对口帮扶的“接力棒”后,援助323万元资金,又在石狮镇开发建设了生态移民村惠安新村。

惠安新村建设项目是宁夏最大的移民建设点,对宁夏山区的移民搬迁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南安市投入550万元在同心援建的南安新村和南安社区,分别成为了同心县内生态移民的亮点工程和宁夏中南部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2009年8月22日,第十三次闽宁协作联席会议召开期间,福建省领导刘德章、洪捷序,泉州市领导黄少萍等分别到南安社区视察,对两地的闽宁协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关注教育发展 情洒山乡助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15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惠安县、南安市一直把支持同心教育当作对口帮扶的重点,除了援助200多万元建了同心县第一所职中石狮职业中学外,还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设了35所闽宁希望小学。石狮市玉湖居委会等单位捐助30万元,在王团镇罗家河湾建标准化希望小学一所;石狮市企业家蔡炯明先生通过香港希望工程基金捐助15万元,在下流水建希望小学1所;香港李陆大先生捐款10万元在纪家建完小一所;石狮市捐助18万元建设石狮镇黄石小学;惠安企业家陈坚先生捐资15万元,在王团镇联二村建“谷金希望小学”一所;泉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扶持30万元在河西上河湾学校投资新建太阳能教学楼一幢。惠安县投资80万元援建惠安小学教学楼,投资80万元援建县城二小惠安教学楼和大鹏综合楼。南安市投入232万元援建了南安小学。除了项目援建外,还先后选派10批81名优秀教师到同心开展了支教帮扶,支教的老师们把爱心化作责任。他们知道,这责任,托举着希望;这责任,将为成百上千个同心儿女实现着梦想。

医疗支援解困难 救死扶伤献爱心

县穷民贫的同心,群众就医难是个久治不愈的“硬伤”,这一切被细心的福建决策者挂念在心里。1998年,福建省援助100万元,帮助同心县医院新建了医技大楼,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还给县医院捐赠了麻醉机、消化道吻合器、肝叶拉钩、眼科手术双目显微镜、裂隙灯等价值5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2004年底,惠安县党政领导参观同心县人民医院时,了解到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资金短缺,捐资100万元援建“惠安支医”住院部大楼,极大地改善了县医院的医疗服务环境,给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条件。2006年惠安县又投入帮扶资金80万元,为同心县医院“惠安支医”住院部购置了电梯、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系统、手术设施、病床及输液轨道等医疗设备,进一步改善了“惠安支医”住院部医疗条件,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当南安市党政领导了解到同心县回民中医院由于病房有限,连走廊都排满病床时,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整合各级援助资金600万元,援助同心县回民中医院南安支医楼住院部、附属楼及供氧系统、呼叫系统、监控系统、电梯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了帮助同心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福建省省立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先后选派6批共65名中青年医疗骨干到同心县医院开展支医工作。6批志愿者在展示高超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展示了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对同心人民的深厚情谊。六批医疗队共诊治门诊病人4.9万人次,住院病人3200人次,开展各类手术900余台次,抢救危急重病人600余例,举行大型义诊、体检12次,举办学术讲座93场。他们总是慷慨解囊,无私捐助,六批医疗队员为同心贫困群众捐款累积达2万多元。特别是第三批医疗队的林金忠、徐杰两位大夫倾情帮助当地回族小女孩马新一家治病的事迹,在两地引起巨大的反响,当地的一位老阿訇在回族群众聚礼时激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回汉一家人,闽宁一家亲啊!”

社会各界帮扶 传递兄弟情谊

千山万水,隔不断两地的情谊,长期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把福建与同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5年来,福建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同心扶贫济困工作。石狮市教育局发动中小学生与同心贫困学生手拉手帮扶,为同心的500名贫困山区学生提供了学习费用;石狮市妇联组织捐款1.4万元,帮助同心失学女童入学;《石狮消息报》报社、石狮新湖中心小学、石狮湖滨街道办事处、石狮兴业银行、石狮市工商局等企事业单位,捐赠了近百万元的服装。

2005年,同心遭遇五十年不遇大旱,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南安市送来了温暖,送来了爱心,捐赠救灾资金72万元,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对丧失劳动力急需帮助的贫困家庭进行帮扶和慰问,在同心的旱塬上传颂着一个个兄弟般情谊的动人故事。

15年来,福建省、石狮市、泉州市、南安市、惠安县对同心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给予了无私的帮扶和大力的支持,使同心的回汉群众充分体会到了兄弟省市的无私奉献和无限温暖,特别是那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挂职领导,他们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同心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同心人民的爱戴和喜欢,他们用平凡演绎和诠释着当代援宁干部的丰富内涵,把自己肩负的工作和对同心人民的爱心凝聚成了沉甸甸的兄弟般亲密友情。

值得纪念的是昨天的付出和执著,值得期待的是明天的收获和辉煌。让我们共同高唱用心的祝福,共同高唱对爱的赞扬和共同的进步,愿我们的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