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之战

金灵之战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在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指挥下,分左、中、右三路挥师东指,挺进宁夏。

针对敌情变化,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决定首先歼灭敌一二八军于金(积)、灵(武)地区。9月16日,兵团下达作战命令,解放军一九一师首先攻取牛首山,尔后由西、南向金积进攻,力求迅速分割围歼敌军;解放军一九二师在右翼协同,夹攻金积之敌,继而攻取吴忠堡;解放军独立一师和独立二师沿豫(旺)灵(武)公路攻击前进,迂回吴忠侧后,协助主力歼灭金积之敌。解放军一九〇师、一九五师为第二梯队,随主攻部队跟进。与此同时,解放军六十三军、六十五军从中宁等地北渡黄河攻击国民党贺兰军,配合金灵地区作战。17日,解放军一九一师派一营兵力沿崎岖小路向牛首山实施突袭,轻装直扑主峰小西天,守敌措手不及,弃阵逃窜,我军迅速控制了牛首山及其附近的制高点。19日,解放军一九一师攻占青铜峡口,打垮了金积以南西滩村顽抗之敌;解放军一九二师在前进途中击退敌一个骑兵团的阻击,逼近金积县,将敌三五六师困于城内。19日11时,解放军六十四军兵分两路直扑金积,金灵之战正式开始。

20日晨,解放军一九一师经2小时激战,歼敌一个团,占领了余家桥。当日下午,又逐个扫清了黄桥、沙寨、刘家营、李家堡、谭家桥等敌据点,解放军一九一师和一九二师从东、西、南三面逼近金积城。城内守敌退路已绝,援兵无望。由于国民党宁夏兵团总指挥马敦静临阵脱逃,大大动摇了敌军军心,是战是和,是进是退,争论不休,乱作一团。在这种情况下,贺兰军军长马全良、国民党一二八军军长卢忠良等秘密集会于仁存渡口,一致商定由马全良领衔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通电求和。

敌军虽然通电求和,但金灵地区的敌一二八军军部个别高级将领并未完全放弃顽抗,仍从灵武派兵增援吴忠。为切断金积守敌逃路和歼灭吴忠堡之敌,解放军一九一师和一九二师于当夜冒雨攻打吴忠堡守敌,将包围金积的任务留给随后跟进的一九〇师。就在解放军交接之际,国民党一二八军副军长何晓霆趁机逃往灵武,城内大部敌军也趁乱偷逃出城,金积县城解放。

21日下午5时,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复电,欢迎马金良等人求和,同意对方派代表到中宁与杨得志司令员接洽。

为歼吴忠堡守敌,解放军一九二师从金积南经廖桥、杨马湖直逼吴忠南大门——涝河桥。这时桥梁已被敌人破坏,敌人在对岸筑有碉堡群,由两个连坚守。解放军五七五团连续三次强攻均未成功。后来,在炮火掩护下,突击队分路迂回敌后,用炸药包炸毁碉堡,占领了桥头。该团通过清水沟后猛烈穿插、分割,于吴忠堡外围俘敌千余人。21日6时,解放军一九一师集中优势兵力、火器,突破吴忠堡东南门,与迂回吴忠堡东北之独一师、独二师及五七一团相互配合,大量歼敌于吴忠堡外围,于11时解放吴忠。

涝河桥失守后,敌一二八军军部及由灵武增援吴忠的二五六师和保安三师残部,纷纷向灵武溃逃。解放军一九二师主力乘胜追击,于21日下午在郝家桥遇到以何晓霆为首的灵武守敌残部投诚代表。根据其请求,我军决定次日晨进城接收,以给城内守敌军官收拢散兵的时间。但由于残敌大批偷逃出城,解放军遂突入城内,截获800多名企图逃跑之敌,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其余千余名败逃官兵在解放军宽大政策感召下,自动缴械投降。部分企图从仁存渡口逃脱的敌军残部,当狂奔至渡口时,因无船过河,遂冒险泅渡,大部分葬身于滔滔黄河之中。

至此,金灵之战胜利结束。

(执笔: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