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惠安堡

智取惠安堡

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西北野战军迅速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外线作战。回汉支队积极配合西北野战军战略反攻,在解放宁夏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8年春,回汉支队与三边军分区的1个团3个大队在定边一带集结,首要目标是解放惠安堡。

惠安堡地处盐池、同心、灵武、金积四县交界地带,是马鸿逵在陕甘宁地区西大门设置的一个坚固堡垒,也是防守宁夏的东大门。马鸿逵在这里构筑城墙,设立军警特务机构,组织反动武装,经常对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当时在惠安堡驻守着马鸿逵的一个连和一个清乡大队,共300余人。

不久,三边军分区获悉,守卫惠安堡的马鸿逵部骑兵连奉命调走,只剩清乡大队100多人驻守惠安堡,这是解放惠安堡的绝佳时机。三边军分区及时制订解放惠安堡的作战方案,决定由解放军部队承担主攻任务,回汉支队配合作战。于是,各路部队向惠安堡疾进,拂晓前包围了惠安堡。

天刚放亮,战斗打响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一浪高过一浪,整个惠安堡硝烟四起。主攻部队一步步缩小包围圈,把敌人挤压到城中一个三丈高的炮楼里。敌人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战斗进入了僵持状态。两个小时过去了,碉堡还没有攻下。惠安堡周围有马鸿逵的一个骑兵团在活动,万一他们闻讯赶来,后果不堪设想。

形势十分危机,怎么办?军区司令员郭秉坤召集会议研究攻打碉堡的办法。

“现在只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尽快设法拿下碉堡,一个是迅速撤出战斗。老金同志,你什么意见,有没有办法?”郭司令的目光注视着金三寿,急切地对他说。

“交给回汉支队解决!”金三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坚定地回答。

“不行!不管交给谁,硬攻是不行的,要是没有办法就撤出战斗吧。” 郭司令摆摆手。

“惠安堡是宁夏东部重镇,这一仗的胜负对解放宁夏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打胜。这里的清乡大队长是灵武人,姓杜,知道我金三寿的名字,他手下的人大部分是抓来的穷苦农民,真正死心塌地给马鸿逵当炮灰的人不多,有争取的可能。可以以我的名义写张条子递进去,争取他们投降。” 金三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郭司令觉得可以试试看,让人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劝清乡大队认清形势,缴械投降,然后找来当地一个绅士送了进去。

过了不到20分钟,绅士带着清乡大队的回信回到了指挥部。郭司令打开回信看了起来。

“乱弹琴!他们要你金司令不带武器,上炮楼和他们见面,他们才能投降。搞的什么鬼,这不是要拿你当人质吗?”郭司令一边撕碎回信,一边气愤地嚷道。

“去就去,怕什么!”金三寿斩钉截铁地说。

“你不能冒这个险。” 郭司令就是不同意。

“让我去吧,我们这么多人围着碉堡,料他们也不敢对我怎么样。” 金三寿态度坚决。

郭司令在地上来回踱着步,大家都焦急地望着他,金三寿也不断地嚷嚷着。最后,郭司令终于下了决心。他走到金三寿面前,用力握住金三寿的手,严肃地说:“老金同志,我代表三边地委、军区司令部,命令你去敌人碉堡执行这一艰巨任务。要沉着冷静,注意安全,一定活着回来!”

“是!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金三寿放下枪,转身出门就向敌人的炮楼走去。

炮楼上,敌人的几十条枪瞄准金三寿。金三寿毫不畏惧,挺起胸膛,迎着敌人的枪口,大步流星地走了上去。

接近炮楼,金三寿对着里面大声喊道:“清乡大队的弟兄们,我是金三寿,请你们杜大队长来说话。”杜大队长闻声从炮楼里探出了脑袋。

“杜大队长,我认识你,你也知道我。宁夏人当兵都是马鸿逵用绳子捆来的,你们难道真愿意为仇人卖命?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你是知道的,只有放下武器投降,才能有活路。”金三寿努力在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意志。

杜大队长挠着头皮想了一会儿,又与他周围的人商量着什么。然后,以试探的口气对金三寿说:“你们能保证不杀我,还给路费让我的弟兄们回家吗?”

“没问题,你提出的条件我们都答应。”金三寿同意了。

不一会儿,炮楼里伸出一面白褂子充做的白旗,枪也从射击孔里扔了下来,清乡团剩下的几十号人举着手从炮楼里走了出来。

攻打惠安堡的战斗就这样胜利结束了。

金三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沉着勇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在回汉支队和当地群众中传为佳话。

(执笔:王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