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支队

回汉支队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山。年种年收水浇田,到如今家家落得个没吃穿,不能怨老天。”这首歌谣是宁夏人民在马鸿逵反动统治下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马鸿逵统治的血泪控诉。因不堪压榨,许多回汉群众逃到解放区的定边、盐池。1947年1月,为解救宁夏劳苦人民,三边地委按照上级指示,决定成立一支宁夏人民的革命武装——回汉支队。回汉支队共有干部、战士234人,其中回族65人。

1948年春,解放战争已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三边地委决定,回汉支队“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全力开展宁夏工作,积极、主动向宁夏境内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歼灭盐池伪政权、环县团匪”。根据这一要求,回汉支队奉命配合三边军分区转入外线作战,首战目标选择了盐池西部重镇惠安堡。惠安堡位于盐池、同心、灵武、金积四地的交界处,是马鸿逵盐池县政府所在地,也是马鸿逵防卫宁夏的东大门,驻有一个骑兵连和一个清乡团,共有300多人。5月1日,回汉支队冒雨夜行军120里,经过一天激战和政治攻势,守塞之敌投降,惠安堡宣告解放。惠安堡战斗结束不久,回汉支队协同盐池、定边游击队向盐池、环县、同心边境西进,发动群众,消灭当地号称“八大山王”的十余股土匪武装,解除了陕甘宁边区的心腹之患,从此回汉支队声威大震。

1948年8月,回汉支队在吴旗一带山区以少胜多,击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并在吴旗进行“新式整军”,战斗力大大提高。同年,西北野战军四纵队收复定边城,彭德怀司令员在祝捷大会上风趣地说:“马鸿逵是秃头上的虱子——跑不了。”盐池战斗打响后,敌骑向盐池城北土沟逃窜。此地正是回汉支队的阻击阵地,早已做好准备的指战员待敌临近,枪弹齐发,一时间敌骑互相冲撞,乱成一团,回汉支队乘势痛歼敌匪。这次战斗是回汉支队由弱变强、逐步走向正规化的重要转折。

1949年8月1日,任山河战斗结束后,回汉支队与西北野战部队十九兵团六十四军汇合,作为先头部队经中宁到达吴忠组成骑兵队,开往同心县下马关一带剿匪。数月后,回汉支队又进驻永宁县塔桥一带,取得节节胜利。1950年1月,回汉支队进驻银川,与定边县游击队合编为宁夏独立团。至此,回汉支队完成了“保卫边区、解放宁夏”的历史任务。

回汉支队的创建与发展,是回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寻求光明、争取解放的必然结果,是回汉民族团结的典范,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和军民团结的硕果。

(执笔:何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