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的大生产运动

盐池县的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都遭遇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从1942年开始,盐池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主要是开荒种地、办合作社、打盐运盐、发展纺织业和手工业生产。

盐池县地广人稀,有大量可耕地没有开垦。为了扩大粮食产量,解决军队、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中共盐池县委和县政府鼓励群众开荒种地,渡过难关。大生产运动开始后,中共盐池县委和当地驻军领导带领广大干部及其家属、战士、学校师生开荒种地。盐池驻军警备三旅七团打井种水浇地100多亩,群众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使全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加。1942年,盐池县有耕地194879亩,开荒64883亩,粮食总产23873石。1945年,则有耕地467593亩,开荒48495亩,粮食总产38290石。3年时间,耕地增加了272714亩,粮食总产增加了14417石。

盐池县的消费合作社是在1938年兴办的,当时只有9个,社员1816名,股金4715.7元。1942年12月,毛主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和《论合作社》的报告,提出了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强调发展经济的主要方法是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从那以后,边区各县的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4年9月,社员发展到2085名,股金21160.7元,公积金2147.47元,销售总量为49920.92元,纯利润为3688.72元。其中,元华工厂成绩最为突出。从1942年到1945年,元华工厂用羊毛为边区干部和前方将士制作出衣胎、被胎、绒帽(毡帽)、毛毡、军用毛毯等共计12万件,还有大量毛袜、手套、军鞋。

早在1937年8月,中共中央国民经济部就曾发出“大家到盐池驮盐去”的号召,以便发展边区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受1940年的严重灾荒影响,边区政府为了促进产盐运盐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确定“以军队生产为主,盐民产盐为辅”的方针。1941年秋,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四支队2000余人来到长城脚下的花马池打盐。部队驻在盐池县城,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八路军战士们挖建了100多孔简陋土窑洞住了下来。1942年5月,一场热火朝天的军民打盐运动打响。当时打盐条件极差,战士们没有捞耙,就用手捞;没有车拉,就用脸盆端、子弹箱子扛。许多人的腿和脚板被锋利的盐茬刺破,再被盐水一蚀,伤口钻心地疼痛……这些盐被拉到边区,边区军民再将这些食盐运往西安等地,换回急需的粮食、棉花、布匹等,为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支援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穿衣存在极大的困难,布匹奇缺,布价昂贵。盐池县纺织业以元华工厂为主,帮助各区开展纺织,但更多的则是家庭自纺自织。1943年12月,中共盐池县委、县政府做出开展纺织的决定后,党政军干部首先带头,区委各级干部也都行动起来,并动员干部家属参加纺织。为鼓励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区、乡政府采取贷款、先支工钱后纺织等措施,调动了妇女纺织的积极性。仅1943年,盐池县学会纺织的有2236人,自制纺车1262架、织布机20多架。在开展纺织生产的同时,手工作坊也大为发展,主要有皮坊、毡坊、铁坊、木坊等。

大生产运动,使盐池县经济发展很快,成绩显著,基本上实现了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的,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

(执笔: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