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畔的枪声

清水河畔的枪声

1936年8月以后,西征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以南北流向的清水河为界,两岸对峙,红军驻河东,东北军及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驻河西。为了做好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红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向各部队详细介绍了东北军的历史和现状。同时,通过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学习战场喊话内容,散发传单,书写标语,在红军中掀起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热潮。

刚开始,东北军的军官对红军的力量估计不足,总想找机会和红军较量一下,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可红军为了抗日大局避而不战,东北军来进攻时,红军便主动回撤。于是,东北军中有些官兵因而产生了骄横心理,认为红军实在是软弱,缺乏实力,不敢与之决战。7月初,东北军骑兵军军长何柱国策动骑六师白凤翔部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进攻红军。红军一再喊话、退让,他们竟置若罔闻。看来不狠狠教训一下他们是不行了,红军当即从三面实施反击,很快将敌一个团全部俘歼。之后,遵照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对被俘官兵以礼相待,进行宣传教育后,归还其所有武器弹药,并全部释放。在东北军领教了红军的威力后,清水河两岸的情况与之前就大不一样了。

红一军团二师对面的敌骑六师,驻在清水河西边的五营沟。沟两岸,一边是红军一个连,一边是敌骑六师一个连。两军隔沟相望,身姿可见。一天,红军组织政治喊话,连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小组的战士对着沟那边的东北军高声喊道:“东北军的兄弟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都是东北人,你们的家乡被日本强盗侵占,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当了亡国奴,你们应该打回东北去!”“我们共产党和红军反对内战,主张抗日,蒋介石逼迫东北军打红军是大阴谋!”“红军愿意帮助东北军打回老家去,赶走日本强盗!”

起初,东北军一听见红军喊话就打枪,企图用枪声压住红军的声音。到后来,他们也不打枪了,还有人喊起来:“我们不打了,你们也别打!”“咱们都不要打枪,谁打枪,背着什么枪就挨什么子弹!”红军见对方回话了,就又赶快喊道:“红军不愿意打东北军,我们愿意和东北军联合起来抗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联合起来,打回东北去!打回老家去!”

有时河对岸的东北军突然会啪啪地打一阵子,但子弹都在头顶几丈高的空中飞走了。这是因为他们当官的来了,需要打几枪应付一下。当官的一走,就又开始和红军对话了。

后来,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红军与东北军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日救国的秘密协议。双方商定,继续保持表面上的对峙状态;只要上面长官不来,就都不打枪;非打不可的时候,提前通报。此后,双方在两边的沟沿上各守营地,互不打枪。白天互相对话,晚上红军唱《在松花江上》等歌曲,东北军士兵就坐在阵地上静静地听,听着听着,也不由自主地唱起来。而且,随着双方的接触越来越多,从一个连、一个团到全师各部队都有。

五营沟一带的战线成为中国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特殊战线,形成了一道非常奇特的景观:这里没有密集的枪声,没有隆隆的大炮声,有的却是歌声、对话声和欢笑声。两军之间,你来我往,会面谈心,互通有无。你送我香烟,我给你食品,非常亲热。本来是刀戈相向的敌人,现在却成了礼尚往来、携手抗日的朋友。在数百里长的西北战线上,名义上是敌对的东北军和红军,实际上却变成了抗日救亡的好朋友。9月,两军还在固原杨郎镇召开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大会,取得了共同抗日救国的共识。

西征红军对东北军的成功统战工作,激发了东北军广大官兵的爱国热情和打回老家去的抗日决心,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分化,这对促进时局向好的方向转变和 “西安事变”的爆发,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执笔:胡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