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明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通过交流达到融合和彼此尊重的。文明不是冲突的根源,冲突的根源来自不同社会集团或者不同民族的利益和欲望。
2006年,包括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南非前大主教图图,法国、印尼、塞内加尔等国的前外长和中、美、俄等国的学者和宗教人士20多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一份他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西方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的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宗教,而是因为政治,而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所以说到底利益才是冲突的根源。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对人际交往本质的描述。孔子也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用老百姓的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以来,人与人,国与国,不同宗教的信徒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冲突、战争无不是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集团、国家的利益。
即使同一种文明也会因为利益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战争。中国的东周列国为着各自的利益战争不断,人们总结了一句话:“春秋无义之战”。他们绝不是为某种道义而战,为不同的文明而战。各国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应该说是同一种文明下的冲突与战争。
英国人和他们的北美殖民地移民所信奉的都是早期西方文明,但是,由于长期的英法战争造成了英国的财政困难。英国人企图转嫁这些财政困难,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税收,于是,利益冲突导致了美国的独立战争,结果美国人把英国人赶出了北美殖民地。
近代发生的两伊战争也是同种文明下发生的战争。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国家,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雄心勃勃地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这种利益的冲突首先表现在对阿拉伯河领土的争夺上,因为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意图完全控制这条重要石油出口通道。在美国的支持下,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企图刺杀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为借口,首先发动了对伊朗阿拉伯河地区的进攻。两伊战争打了8年,结果是两败俱伤。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摆脱原始社会以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它是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相互依存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人文关系的总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于是有了不同的文明。文明不是冲突的根源,但是人们在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文明往往是凝聚人们的一面旗帜。文化是推动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
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深知文化对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在他征服的领土上,大力推行古希腊文明。他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文化大帝国。他的“希腊化”运动恰恰为后来兴起的罗马帝国奠定了文化基础。
13世纪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同样取得了赫赫战功,他们不仅并吞了中亚、东亚和俄罗斯,而且侵占了穆斯林的中东。但是,这是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毛泽东曾在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只是满足了游牧民族的征服与掠夺的欲望。据说他曾说过:
“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版227页
俄国诗人普希金称成吉思汗陵是“没有亚里斯多德和代数学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不仅用武力征服了中东,而且阿拉伯人具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阿拉伯人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被征服地区人民所接受,从而成为阿拉伯帝国相互联结的强有力的纽带。蒙古人只能采用比他们自身先进得多的被征服国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结果,自己被同化了,开创的蒙古帝国不久就崩溃了。除了留在蒙古本土的蒙古人仍能保持纯正的蒙古血统之外,那些远征的“胜利”的蒙古人都被他们的征服者同化了。后来的满族人入侵中原,建立了幅员辽阔的满清王朝,也是因为自身没有比汉文化更先进的文明,结果也被中国的汉文化完全同化了。
文明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场冲突和战争不可或缺的凝聚人心的旗帜。
11世纪末,在种种利益的驱使下,西欧教俗两界,由天主教会发起,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侵占耶路撒冷、收复圣地,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地为口号,开始了十字军东侵,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了九次大规模的入侵和略夺,战争持续了将近200年,这时的基督教文明成了十字军烧杀抢掠的一块遮羞布。
21世纪的今天,一些恐怖组织纷纷打出“圣战”的旗帜,不惜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和民用建筑采用人体炸弹予以杀伤和催毁。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从《圣经》到《古兰经》无不是劝人为善,包容别人,宽容大度。没有那一个“先知”和“圣人”会赞成采用当今这种恐怖手段来对付平民百姓的。所以,恐怖分子都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私利,用“圣战”作遮羞布的一批宗教败类。他们灵魂的肮脏与险恶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十字军。
文明使人类远离了动物界,文明是一种进步,文明就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但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种社会形态上。文明虽然造成了贫富不均,使人们失去了原始的自由和平等,但是,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地提高了,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越来越丰富。
其实,适度的贫富不均是社会生产的动力,中国人经历过平均主义的“共产风”,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干和不干一个样,工人出工不出力,农民们在集体田里养精神,自留地里打冲锋。一贫二调,割了几年的“资本主义尾巴”,结果头脑发呆,物质匮乏,城市样样东西凭证供应,农村活活饿死了许多人。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开始的。一句十分简单平常的话,竟然让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因为中国开始承认允许有适度的贫富差距。有了贫富差距社会才有了活力:人人都想发家致富,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合法致富。可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贪污腐败、侵吞国有资产。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公。要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社会就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所以我们说,文明是进步,文明是对优秀文化的不断积累,对糟粕文化的不断的淘汰。
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为本民族所保留和改进,而且会传递给其他民族,为其他文明所吸收改造。例如,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人们发现人创造的社会中失却了人性的善良。劝人守法,劝人博爱,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就成了新的文明。公元前21世纪时,希伯来人首先将原来信仰自然的多神教改成了一神教。这是一位统管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全智全能的“独一真神”。此后一支希伯来人——犹太人在民族领袖摩西的带领下,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在迁徙过程中,创立了犹太教。到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犹太教已经是具有完整的教义、教规和礼仪的一门宗教了。
到了公元前1世纪,在耶稣看来,传统的犹太教过于注重信徒与上帝之间的契约,缺乏上帝对信徒们心灵的哺育。他创立了一个新的犹太教派,他告诉大家,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就在自己的心中,用心灵和上帝对话,上帝的旨意是让心灵充满着爱。
公元7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再次汲取犹太教和基督教文化的精华,创立了适合阿拉伯民族信仰的伊斯兰教,首先在中东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希伯来人创造的一神教文明为世界许多民族所接收和吸纳。
印度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发扬光大,为东亚、南亚各民族广泛吸纳。但是,佛教在一个国家过渡发展的时候,人们发现:寺院林立,信佛的人往往把财产和土地捐献给寺院,信佛的帝王们也将大片的土地划拨给寺院,寺院再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租金,寺院的土地和僧尼可以免除税赋和徭役、兵役,国家的税收锐减;兵役减少;不事劳动生产,天天念经诵佛靠社会养活的出家和尚越来越多,僧尼们只顾自己清静享福,父母无人赡养,子女无人哺育,社会劳动力越来越少;老百姓不再追求现实的幸福,一心向往来世的幸福,或者希望能修炼成佛,摆脱生死轮回,那么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禁佛”事件。例如: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禁佛之前,仅洛阳就有寺院1400所左右;僧尼数十万;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时,境内佛寺3万多所,僧尼数量200万。这些僧尼们自己不劳而获,靠着别人供养,而且养尊处优,佛教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所以国家的统治者不得不发出“禁佛”令,命令僧尼还俗,拆毁寺院,收回田产。
一种文明发展到不合理的程度的时候,它就将被人们唾弃或者改造。西方的天主教也遭到了同样的境遇;1517年,当罗马教廷成为西欧各国发展自由经济的一种桎梏;当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贪婪地敛聚钱财的时候,教会受到了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的质问,人们要重新审视基督教,究竟那些是合理的,有益的,为德意志民族所需要的,那些是不合理的,有害的,德意志民族所不需要的,前者被保留下来了,后者被人们唾弃了。从此,基督教产生了一个“新教”,这就是著名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有些民族很善于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例如,日本民族十分聪明好学,总是能及时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在公元630到894年的2个多世纪中,日本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团”,每次少则250多人,最多则有600多人。他们被分配在长安太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他们学习很努力,,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交接有学问的人做朋友,到处参观采访,充分领略唐朝的风土人情。“遣唐使” 回国后受到无比尊敬,在日本,他们总能展露头角,他们在各领域都有一定建树。“遣唐使”不仅带回去了中国的唐朝的教育,也带回去了中国唐朝的行政管理,带去了大量汉籍佛经,以及书法、绘画、雕像、音乐、舞蹈等艺术。朝野上下竞相诵读唐诗汉文,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为流传。
到19世纪60年代,日本受到美、英、法等西方列强的冲击,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于是中下层年青武士发动了推翻德川幕府封建统治的运动,幕府无奈将权力奉还天皇,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天皇有无限权力,同时又向英国学习了“君主立宪制”,具体国家事务由政府内阁处理。明治政府全面学习西方文明,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重大改革,促进日本西方化,他们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现代化国家。
日本民族对什么是文明的合理因素具有罕见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接受力,日本在汲取其他文明的合理因素时,不是简单的叠加和生搬硬套,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所谓“日本文明”就是一种善于汲取世界优秀文化为本民族所用的文明。最喜欢太阳的日本民族,自身却像月亮一样,靠汲取其他文明的光辉而熠熠发光。
不是文明的交流融合促使了战争,而是战争能促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例如,穆斯林的哈里发发动了扩张侵略,在中东建立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允许被征服领土上的居民信仰其他宗教,只是这些人都要交纳人口税,而穆斯林可以免税,于是人们纷纷皈依伊斯兰教,哈里发因怕税赋收入的减少而不愿意被征服土地上的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尽管这样,伊斯兰文明还是传遍了欧、亚、非的广大地区。
,直到19世纪以前,中国人都是自给自足,骄傲自满、认为世界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其他民族都是落后民族。1839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1865年甲午战争,这三次战争让中国人遭受了失败和屈辱,迫使中国人反省自己的传统文明,睁开眼睛看西方。闭关自守的国门终于被战争打开了,一时间,学习西方文明,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矢志不渝的坚定决心。西方文明也像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出国留洋的学子们言必称希腊,国内民众人人思共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抗日战争击败了日本侵略者;经过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取得了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尝试着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艰难曲折的的摸索后经过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
商品贸易也是促使不同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途径。考古学家证明,早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利用船只在地中海上航行了。最古老的两个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就是通过地中海的贸易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共同繁荣的结果。公元前3600年至3000年期间,最初在美索不达米亚出现的一些耕种技术和城市生活也出现在埃及。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开始显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雏形。那时候的黎巴嫩人通过地中海把大量的木材运到尼罗河三角洲,以换取古埃及的“文明”工艺品。为了贸易,古埃及政府组织了贸易远征队,他们贸易的商品有小麦、橄榄树、葡萄树、黑檀树、没药、乳香、和黄金等,他们把商品贸易做到地中海沿岸,甚至做到了红海沿岸的苏丹和麦加,直至亚丁湾的也门地区。正是由于地中海的商品贸易才促使古希腊文明的前身——克里特岛上的米诺安文明的产生。所以,后来的学者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形象地称为古希腊文明的父亲和母亲。也正是地中海、红海沿岸的商品贸易,促使后来的伊斯兰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的丝绸之路不仅把中华文明传向四面八方,同时,中国人也从境外诸多文明中汲取了思想营养。最明显的是佛教传入了中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中华文明也传入西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西方各国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沟通东西方贸易、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 , 也给沿线地区的众多民族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影响。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的影响下,丝绸之路沿途的许多少数民族都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近现代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献中所使用的文字就有 17 种,可用于书写的语言有24 种之多;?在敦煌发现的5万多卷文献中,除汉文外,约有吐蕃文的写卷5千件左右,回鹘文文献也有数百件之多,此外还有突厥文、吐火罗文、摩尼文、于阗文、粟特文、西夏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甚至还发现了用佉卢文、梵文、古波斯文、叙利亚文等外国文字写成的文献。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中亚、西亚的衣饰、饮食等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都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唐朝的长安、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都呈现出一派国际都市的风貌。
探险和旅游也能促使文明的交流。13世纪,中国元朝的时候,17岁的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跟随其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多,途经中东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过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回国后由他口述,鲁斯蒂谦执笔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他的中国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热烈向往。促使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只要有人与人的接触,无论是战争的冲突、商品交易还是友好往来,他们各自不同的文明都会得到交流和融合,只是交流和融合的形式各不相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