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美苏冷战

B、美苏冷战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它的财富已经占到世界总财富的一半,不仅有强大的陆、海、空三军,而且还有原子弹。它希望进一步扩张,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系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苏联的经济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富有,但是,二战的胜利已经证明,苏联具有足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实力。尽管如此,苏联人还是十分关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中,俄国都是德国人最后的打击对象。所以,苏联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有着第三国际的招牌,又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于是,它借着二战胜利的东风,不仅在苏联红军占领的东欧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而且要把无产阶级的革命进一步推向全世界。

1944年10月,丘吉尔在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划分了双方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苏联的势力范围可以深入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属于英国势力范围,南斯拉夫作为英苏共同势力范围的缓冲带。英国要扶持希腊皇家流亡政府,实际上,共产党领导的抵抗运动有很大的势力,各种解除武装的方案双方都不能接受,于是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英国和印度联军开进了雅典,抵抗部队暂时撤出了该地区。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签署了《关于已被解放的欧洲的雅尔塔宣言》,这个《宣言》中,美、英、苏三国承诺帮助已被解放的欧洲各民族“建立能够广泛代表所有民主人士,能保证通过自由选举尽快成立关心人民意愿的政府……”。但是,经过苏联式的选举,东欧产生的全是共产党执政的和苏联友好的政府。美国人和英国人指责苏联人违反了《宣言》,这使斯大林感到吃惊和愤怒,他的回答是:“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由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都将是反苏的,我们不能容许。”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和罗斯福、丘吉尔密约,中国长城以北(包括中国的东北)为苏联势力范围,长城以南属于美、英势力范围。但是经过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6年秋天,原来退出雅典的共产党武装又卷土中来,希腊再次发生内战。一个原因是希腊经济状况越来越糟,许多穷困的农民参加了起义。另一个原因是由苏联集团唆使和援助希腊游击队反对英国支持的雅典政府。为要镇压起义,维持希腊的局面,英国政府感到力不从心,不得不向美国求助。1947年2月21日,英国外交部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将停止对希腊和土耳其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希望美国继续援助希、土两国。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1884——1972)召集国会两院发表国情咨文, 他认为,希腊正在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而且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危及到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它还将殃及西方的民主制度。因此,他要求国会立刻采取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根据该法案,到1950年,美国共向希、土援助6.59亿美元。

杜鲁门这次演讲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其实质就是遏制共产主义,推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和价值观。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发挥着支配性作用。

杜鲁门又借丘吉尔之口,发表“冷战”的宣言。当时,丘吉尔已经下台,他应邀访问美国,在杜鲁门的陪同下,丘吉尔去杜鲁门的母校发表了“和平抵柱”的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为了逼迫美、英、法从他们占领的柏林西战区撤退,1948年6月24日苏联驻军全面切断了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电力供应也随之被切断。西欧的历来依赖从东欧进口粮食,当时,粮食贸易的路径已被“铁幕”阻断,美国的前方记者的报告中说:西德的“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那年的冬天还特别寒冷,许多人因为没有供暖而被冻死。无奈之下,美国出动了19.5万架次的飞机紧急空运,一共运输了140多万吨的救援物质,耗资2.5亿美元。

二战使欧洲经受了极大的破坏,城市一片废墟,农村一片凋零,欧洲的经济频临崩溃,所以仅仅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为此,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1880——1959)又提出一个援助欧洲重建的计划。这个计划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或者叫“欧洲复兴计划”,它对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1949年4月4日,为了军事防卫,美国、加拿大、卢森堡、法国、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个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

与之相对应的是,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6国在莫斯科成立了一个经济合作的国际性组织——“经互会”,后来又有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等5国陆续加入,南斯拉夫虽不是正式成员国,但有“咨询投票权”,1965年起派代表参加部分会议。老挝、朝鲜、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阿富汗、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以观察员身份派代表出席一些会议。

在军事方面,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东德在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越南、老挝、蒙古三国是“华沙条约组织”的观察国。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死亡。1953年,承诺能结束朝鲜战争的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1890——1968)在竞选中获胜,取代了杜鲁门总统,7月,实现了朝鲜停战,消除了东西方对抗局势最紧张的热点。此后,苏联政府宣布,他们已经掌握了氢弹的技术秘密,美国人知道,他们在比基尼岛爆炸的氢弹比投在广岛那颗原子弹的威力要大750倍。

艾森豪威尔主张着力发展核武器上,保持美国的核武器威慑力量,当美国遭到打击时,能对“侵略者进行大规模报复”。艾森豪威尔实行的是“核讹诈战略”。

于是,苏美两国展开一场核军备竞赛,美国不仅制造了大量的核武器,而且把它部署在西德、意大利、土耳其等地,目标瞄准苏联。

1962年,美国的空中侦察机突然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10月1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并且要求苏联立即撤走战略性导弹。个性沉稳的肯尼迪总统和脾气急躁的赫鲁晓夫经过多次书信往来,和讨价还价的谈判,苏联终于顺从地撤走了导弹,并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拆除了苏联设在古巴的所有军事基地;美国也保证不再进攻古巴。

这就是苏美冷战中著名的“古巴危机”。 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过去,人们认为,战争可以获得土地和财富,可以解决政治上、外交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可是,在核战争面前,所有的人都感觉到战争不再是国家政策可行性的一个工具。

古巴危机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古巴危机以后,美苏两国举行了多次核裁军和限制核武器的会谈,签订了一系列的防止核扩散的攻击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意味着冷战的国际紧张局势正在一步步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