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不能自给,非常想寻找英法那样的海外殖民地。日本列岛不仅面积狭小,而且恰好位于太平洋板块的断裂带上,地震的自然灾害频发。一批日本经济家、政治家认为,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他们一直在鼓吹,日本必须不择手段对外扩张侵略,开拓自己的疆土,建立大东亚“共荣圈”。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这种扩张思想更加深入日本人心。与日本一水之隔的中国的东北,就是日本军国主义首先想攫取的土地。那里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有辽阔的东北平原。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自己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下段南满铁路路轨,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借机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起突然袭击,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到1932年1月,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全境,并且重新命名这块土地叫“满洲国”。
因为当时蒋介石正在全力围剿共产党的工农红军,在“攘外必须安内”的思想指导下,对日本的入侵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撤至山海关内。蒋介石把解决东北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巴黎和约以后成立起来的国际联盟身上,求助国联出面裁决日本入侵中国的“9.18”事件。1932年10月,国联任命一个调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最后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的报告: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一个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但是在日本管辖之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通过了这份报告。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日本人也不肯接受,报告通过的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中国东北成了日本统治下的傀儡满洲国。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对其他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国家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性。日本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比它本土大3倍的中国东北,国联没有一句谴责,为要维持和平的局面,只好婉言承认既定事实。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面目已经十分清晰。“9.18”事件引起了一连串的侵略,将维持了仅仅不到20年和平的世界再次拖入了战争。
和日本地形有点相类似,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伸向地中海的狭长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地中海岛屿西西里岛、萨丁岛组成。意大利的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这块安宁的土地曾经是欧洲的文艺复兴的摇篮,是近代科学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乡。17世纪西北欧国家开展洲际贸易以来,地中海周边的贸易就渐渐地衰落下来了。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起成立“战斗的法西斯”组织。1921年该组织改称“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他成为该党领袖。1922年10月他指挥该党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发动暴乱并夺取政权,他任内阁总理。
1928年强行终止议会制度,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内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群众团体,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
欧洲资本主义瓜分非洲的时候,意大利动手较晚,只抢到红海沿岸的两块贫瘠的殖民地。到墨索里尼执政的时候,非洲唯有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墨索里尼决心先从这里下手。
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军队开始入侵埃塞俄比亚,经过7个月的战役,与1936年5月5日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一天,墨索里尼耀武扬威地宣布:“罗马和平,它体现在‘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这一简单的,不可改变的,明确短语中。”
这分明是对凡尔赛和约以后的世界和平的又一次严重的挑衅。这一次,国联做出了明确的反应:宣布意大利是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投票赞成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有些国家主张对意大利禁运石油之类原料,但是,英、法等国代表反对这样做,他们担心墨索里尼会因此像日本一样退出国联。
对世界和平的挑衅接踵而来:
1936年7月17日,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纵容和支持下,西班牙军人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发动军事叛乱。挑起了西班牙内战。到1938年12月,西班牙内战以佛朗哥的胜利而结束。
1937年 11月5日,希特勒召集作战部长、外交部长和三军总司令,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德国的第一个目标应是夺取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估计,英国面临重重困难,不会参与对德战争,而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也不可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所以,希特勒下定决心先要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是希特勒的故乡,它和德国一样,都是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国家。纳粹党上台以后,希特勒曾经打算利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的办法,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达到吞并奥地利的目的。1934年7月,奥地利纳粹党徒发动武装叛乱,刺杀了奥政府总理,后遭到镇压,未获成功。1936年,迫于纳粹德国的压力,奥地利总理库特•冯•舒士尼格和德驻奥公使巴本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实际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
1938年3月11日舒士尼格被迫下台,纳粹党徒赛斯•英夸特上台组阁。次日凌晨,德军开进奥地利。13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
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捷克的苏德台地区住着300多万的日耳曼人,1938年4月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希特勒以此为由,呈兵德捷边境,以战争相威胁。5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也进行了战争动员,战争一触即发。为了维持欧洲的和平,9月29日和30日法国(达拉第)、英国(内维尔•张伯伦)、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德国(阿道夫•希特勒)的首脑在慕尼黑会晤。9月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在慕尼黑协定中同意让整个苏台德地区与德国合并。协议签署后2天,德军就进驻了苏德台区。1939年3月,捷克总统哈夏和总理蒂索发生冲突,两人分别都跑到柏林求助希特勒。希特勒胁迫哈夏承认,捷克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是“旧德意志帝国土地”,应该归德国监管。同时德国将派军队进驻该地区。按照这样的民族自治,捷克还必须割让一些地区给波兰和匈牙利。这样捷克斯洛伐克从欧洲地图上很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