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觉醒首先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14世纪初,随着农牧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欧洲发展起来,可是,这时候的欧洲却处在封建割据状态,给商品交换带来种种局限,欧洲各国民众强烈要求民族统一。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城邦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而且这些城邦国家14世纪后逐渐从共和制走向独裁。那些独裁者却耽于享乐,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同时,罗马教廷也在走向腐败,历届教皇的享乐规模比世俗独裁者还要厉害。他们都需要艺术家为他们创造,以供他们的享受。所以,在教皇和独裁者的保护下,艺术家逐渐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的文艺精神,逐渐偏离了正统的宗教教条;更主要的是,那些新兴的富裕商人、手工业工场主和银行家逐渐掌握了城市的经济命脉,他们就是代表着一种新兴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他们需要新思维以摆脱教皇和封建独裁者的压迫,打破封建宗教的统治;他们需要科技以提高生产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需要新的文学艺术以丰富精神生活,反映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于是一批有才华的文学家、诗人和艺术家便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他们的文艺作品受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广泛欢迎。
文艺复兴,首先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当时,在文学上,最具代表性的意大利“文学三杰”是阿里盖里•但丁(1265—1321年)、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年)和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年)三人。
第一位:阿里盖里•但丁
但丁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在年轻时候爱恋一个富商的女儿,她叫比亚得利斯。她长得非常美丽,可惜她后来嫁给了一个银行家,不到25岁就死了。这使但丁无限的思念,非常痛苦。他写了《新生》散文体的诗集来赞美和怀恋这位贤淑的美女,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哀伤,深深打动了读者,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男女之间的爱恋的情感和欲望,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新生》标志着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觉醒。对于但丁打击更大的事件是,因参与反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政治活动而被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终生流放。他被赶出了佛罗伦萨,颠簸流离、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但丁接触到了社会各阶层,触及到许多的社会深层问题。在流放的日子里,他写了《论俗语》、《宴会》、《帝制论》等作品,研究了文学语言,也发表了政治观点。在他流放的全部时间里,最难使他释怀的仍然是心中的爱人比亚得利斯,他用半生的心血为比亚得利斯创作了《神曲》。它为比亚得利斯建在了一座文学的丰碑,在这座碑上刻满了但丁的爱恨情仇,刻满了社会的罪恶与惩罚,并且告诫人们要怎样才能到达快乐、幸福的彼岸。诗人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形式,写他在一次前有猛兽,后有悬崖的绝境中,他心中的爱人比亚得利斯委托古希腊时代的大诗人维吉尔来迎接他。在维吉尔的引领下,他游历了各种罪犯居住的“地狱”;又游历了愿意忏悔赎罪的人们居住的“炼狱”;最后,他见到了他心中思念的爱人比亚得利斯,并且和她一起游历了沐浴着光和爱的幸福天堂,瞻仰了上帝,拯救了灵魂。《神曲》明确指出了一条能使灵魂得到救赎的道路,就是在古希腊理性的指引下,经历困顿、迷茫、错误等种种痛苦的考验,才能到达至善至美的幸福天堂。在但丁看来,比亚得利斯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女子,她象征着信仰和神圣。她值得人们在理性指引下,用最完善的种种努力去追求。
第二位: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被誉称为“意大利诗歌之父”。他的父亲遭到了和但丁一样的政治迫害,和但丁同时被判处流放,赶出了佛罗伦萨。彼特拉克从小酷爱古典文学,立志文学创作。他常到意大利各处游览,收集古典,从事诗歌创作。他的思想新颖、浪漫;他的诗作优美、秀逸,他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声誉鹊起,影响越来越大。他非常崇拜古罗马西塞罗、维吉尔的诗歌。每当他读到西塞罗、维吉尔的诗歌的时候,总是抑制不住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激情。
彼特拉克和但丁有类似的经历,19岁那年,他对一位骑士的妻子劳拉一见钟情,为她写了许多赞美的诗歌。可惜后来劳拉被瘟疫夺取了生命,彼特拉克又先后写了300多首诗来悼念她,诗句哀婉动人,表达了诗人真挚热烈的爱情。《歌集》是彼特拉克最优秀的作品,这是他智慧和辛勤的劳作。它语言优美、格调高雅、韵味隽永,诗歌创作的风格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他呕心沥血地用生命来思念和歌颂他心中的情人劳拉,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感染力极强,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它表达出早期人文主义者向往和追求新生活,憎恨教会的情绪。
彼特拉克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他为了登上文图克斯山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不惜划破衣裳,甚至摔得遍体鳞伤。当他登上山顶的时候,看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美景,他仿佛进入了仙境,可爱的故乡,美丽的劳拉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他觉得世俗生活是多么美好,可是基督教教义却蔑视世俗,歌颂来世和天堂。在《秘密》这部著作中,彼特拉克用对话的形式和神学家奥古斯丁就生命和死亡、天堂和世俗、爱情和禁欲进行了三天的讨论,剖析了自己心灵中难以克服的对劳拉的爱情和对功名的欲望,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却给他带来了矛盾和痛苦。孰是孰非,彼特拉克选择了前者,为人性的合理辩护。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中的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第一个倡导古希腊哲学家“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第一个把人们的眼光从神移到人的身上;从来世移到现世。他把自己研究探索到的古典精华概括为“人学”,他第一个喊出:该是用“人学”来对抗“神学”的时候了。正因为这样,教会势力对他恨之入骨,当彼特拉克逝世后,教会竟然采用卑劣的手段,残忍地将他暴尸示众。但是,彼特拉克的光辉永照人间,他的《歌集》永载文学史册。
第三位:乔万尼•薄伽丘
薄伽丘也是佛罗伦萨人,也是从小对诗文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潜心钻研古希腊罗马文化,熟读维吉尔、西塞罗和奥维德等人的古典诗作。常常参与宫廷社交,结识了当时的许多人文主义者。1350年他结识了诗人彼特拉克,并引为知音。在彼特拉克的影响下,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加鲜明,更加深刻。1374年,彼特拉克的死,给身患重病的薄伽丘精神上以致命的打击,第二年年底,薄伽丘带着无限的伤感和失意离开了人世。
薄伽丘一生为广大民众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能动地反映文艺复兴初期人民渴望摆脱中世纪封建教会的桎梏,追求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愿望。薄伽丘早年创作以歌颂爱情为主题,例如长篇小说《菲洛哥罗》、《菲亚美达》;诗歌《泰萨依德》、《爱米多》、《菲索拉的女神》等。长诗《爱情的幻影》形式上类似但丁的《神曲》,主要是写诗人在梦幻中由情人引导,突破时空,会见了古代和中世纪的英雄儿女们的情景。和但丁所不同的是:但丁的《神曲》还是把幸福放在天堂,而薄伽丘的《爱情的幻影》却是把幸福放在了人间,这是人文主义思想鲜明的表达。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著名的代表作。它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写了100个故事。小说中说,1348年,三名男青年和七名女青年为了躲避佛罗伦萨的瘟疫,来到风景秀丽的乡村。他们每人每天讲了一个故事,十日就讲了一百个故事。《十日谈》描写了当时社会各界的人世百态,塑造了许多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们的追求和欲望,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后来的文艺评论家把《十日谈》和《神曲》相提并论,相对“神曲”《十日谈》应该称为“人曲”。
《十日谈》把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深刻揭露教会僧侣们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丑恶嘴脸;《十日谈》也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昏庸和残暴;《十日谈》宣扬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歌颂了纯洁的爱情,描述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勇敢和智慧。《十日谈》的第一次出版就引起了轰动,它很快被译成了西欧各国的文字,成为人们反封建、反教会的重要精神食粮。
薄伽丘和彼特拉克一样为教会所痛恨。尽管薄伽丘晚年作了“忏悔”,离开了佛罗伦萨,病逝在拆塔尔多小镇,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仍然没有放过他,掘了他的坟墓,毁了他的墓碑。但是,薄伽丘的英名永放光辉,他被誉为文艺复兴时代的鼓手。《十日谈》被人们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