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

B、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

就像中国建立了稳定的汉朝,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一样,罗马帝国也为基督教的传播准备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公元一世纪,佛教在中国的汉朝开始传播,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开始传播。

耶酥蒙难时,基督教还只是一个独立的小教派。耶酥的追随者们,相信耶酥是一位神遣的先知,是人们盼望已久的救世主。耶酥死后,他们继续四处传教,说耶酥死后三天复活升天。使基督教运动得以兴起。不过,在一段时间里,基督教仅限于犹太人,基督徒被称为犹太基督徒。基督教在从犹太人的圈子走向世界性宗教的过程中,外邦犹太人保罗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保罗(约公元5—67年)生活在小亚细亚东南部希腊城市塔尔苏斯,属于散居在巴勒斯坦域外的成千上万个外邦犹太人中的一员。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保罗意识到,基督教思想是开放兼容的,耶酥的教诲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和国度,它是耶酥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重的精神财富。于是,他开始向非犹太人传播基督教。在布道过程中,保罗走遍了罗马帝国全境。他宣称,在耶酥心目中,犹太人和异族人没有什么区别,耶酥的使命就是拯救整个人类。耶酥的教义超越了各个民族的历史经验,新的基督教团体不是一个民族所独具的,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团体。耶酥不仅实现了希伯来人对救世主的盼望,而且还满足了所有人的精神需求和期待。保罗使基督教同其犹太根源决裂,变成为一个新的宗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非犹太人的吸引力。保罗利用基督教义中包含的个人主义和宇宙主义,创立了一个面对整个人类的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产生以后,逐渐对希腊—罗马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起初,罗马政府对宗教采取宽容的态度,基督教的活动没有受到过多的干扰。罗马帝国的世界主义使许多国家的人民成了罗马公民,为基督教的世界主义铺平了道路。但是,随着基督教的迅速传播,罗马的官员们开始担心,基督徒的观念和政府的观念相左,会成为颠覆政治的巨大力量。从公元64年以后的两个世纪内,基督教受到罗马皇帝的严重迫害,许多基督徒被杀害了。有了耶稣视死如归的榜样,坚定的基督徒是不怕牺牲的,殉道者的勇敢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吸引更多人皈依基督教。在无法扑灭基督教传播的情况下,为了政治上赢得基督徒的支持,曾经残酷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加列里阿在他临终前颁布了一道敕令,明确宣布:在尊敬政府和皇帝的前提下,基督徒可以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公元313年,加列里阿的继任君士坦丁与他的共治者李锡尼共同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绝对的信仰自由,基督教受政府法律的保护,发还原来没收的教会财产。公元324年,君士坦丁战胜了李锡尼,政治上统一了罗马,他亲自主持了统一罗马基督教会的工作。君士坦丁晚年皈依了基督教。到公元390年,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的胜利有着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诸多方面的原因。

罗马帝国官方信奉希腊的奥林匹斯山诸神体系,诸神主宰着民族的盛衰和英雄的成败,却对平民的心灵痛苦极少问津。个人的心灵慰藉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罗马帝国的由盛转衰,社会的腐败堕落也日益严重。一方面,人们对现实世界幸福的渴望进一步衰竭,对人类社会理性的信心进一步丧失。人们越来越感到自己和这个帝国的成败没有太大的关系,帝国既不能给他们内在的价值,也不能给他们外在的财富。世俗生活的气息对古代各族人民来说已变得枯燥无味,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使人们热切期望寻求到一个新的归宿。他们渴望宗教。因此,他们暗中摸索各个民族带来的偶像崇拜和宗教仪式,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宗教开始互相交融了。

基督教的天国的福音给了人们以鼓舞,满足了人们的归属需要。基督教为人们提供了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密切联系,个人和一个崇高精神境界的联系,以及把自己融合在一个相互关爱的信仰团体中的温馨。另一方面,来自遥远国度的神圣福音与罗马世界的声色犬马的噪杂之音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给辗转在深渊中的人们的心灵以深深的震动,它以唯灵主义的理想、禁欲主义的生活态度,撼醒了沉溺在物质主义和纵欲主义之中麻木扭曲了的灵魂。

救世主的基督耶酥的品格、经历、死亡和复活,它对人类苦难的关注,以及出于对整个人类的爱而蒙难在十字架上,这些更是深深地吸引了那些贫穷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迫的人民。霍莱斯特说得好:

“把一个曾当过木匠,常与渔民、当过娼妓的妇女以及类似的下层人物为伍,曾被罗马当局钉在十字架上并承诺要解救所有的门徒——无论自由民或奴隶,男子或妇女——为己任的人奉为救世主,是容易为人们接受的。”

——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间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 页

基督教传播着爱的福音,宣扬一种崭新的民主的道德,提倡谦让、逆来顺受、爱自己的仇敌。还主张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出身、财富、教育和才能,并给身受厄运、感到死亡恐惧的人们许诺以永恒的生命,让他们进入天国,领受天父的慰藉。这样基督教给人以终生的关怀,给每个人不可回避的生与死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令人慰籍的答案。人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基督教胜利地征服了人们的心,现在,全世界有二十多亿人信奉耶酥基督。

人自从区别于兽之后,就具备了宗教性,自从有了思维,就有了宗教情结。这是因为,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基督教为信奉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精神食粮:耶酥的教诲净化了信徒们的灵魂;上帝之国的理想又给信徒们描绘了天堂的幸福和安乐,克服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耶酥一生的故事是信徒们激发不尽的泪泉,在他的启示下,信徒们懂得了爱自己、爱他人,甚至爱自己的仇敌。爱,这个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象阳光、雨露,沐浴着我,沐浴着你,沐浴着他。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亲密仇疏,人们徜徉在爱的沐浴之中。

耶稣复活的这一天成为后世的复活节(每年春分以后、又逢月圆的第一个星期日)。罗马教皇当时以太阳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的实际出生日已无从考证)。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历元年(因计算有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现在全世界基督教徒大约有22亿之多,了解基督教的宗教观念,对于了解西方文化内涵具有很大的帮助。希伯来人的宗教观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汲取了不同时期多种教派思想的精华,基督教宗教观念是希伯来人的宗教观念的继承和阐发,但是,相对犹太教来说,在上帝和天国的观念、原罪和救赎观念、契约和博爱等观念上,基督教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了更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