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就是博采众家之长,杂成一家之说。杂家源自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吕氏春秋》。它是一部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不韦(?—约公元前235年)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位商人,长期的买卖积累了大量家产。有一年,他到赵国都城邯郸去作生意,结识了秦国公子异人。当时异人秦在赵国的人质,处境很不好,吕不韦给异人金钱和美女,并且帮他游说和贿赂华阳夫人,使他立以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后,公子异人得以回国即位,是谓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曰文信侯。秦庄襄王死,秦王嬴政即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代秦王摄政。 秦王政亲政后,吕不韦被免职。先居河南,后徒蜀郡。秦王政十二年在往蜀郡的途中自杀。
吕不韦任相的时候,看到这个思想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自己是位商人出身的国相,没有著书立说的能力。于是,他象诸侯各国的一些权贵那样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吕不韦招揽门客三千多,全是文人学士,要求他们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这就势必会写出五花八门的内容,,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经过遴选、归类、综合成一书,取名叫《吕氏春秋》。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再三修改。他还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这部书因此在当时就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吕氏春秋》保存了许多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正式定名为“杂家”。吕不韦主观上是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以树自己的不朽形象,客观上却为古文化的传播作了件功不可没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