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墨子

D、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杰出的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别人称他“布衣之士”,甚至有人称他“贱人”。但是,墨子却不是一个平头百姓,他曾向管理庙宇的史角学习,并且向人传授管理庙宇和祭祀的方法。他又向孔子学习儒学,后因对儒家繁琐的礼乐不满,而放弃周礼,改用夏政,称道尧舜大禹。可见他是一位有造诣的学者。

孔孟的儒家学说,更多的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老庄的道家学说,象是贵族的逍遥自在的精神生活;而墨子的墨家学说,更多的是代表着广大民众的思想和欲望。

墨子倡导简朴苦行,生活菲薄,自苦为役。墨子和弟子们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完全像一副劳苦大众的相貌。墨子听说鲁班为楚王制作了攻城用的云梯,准备伐宋,他率弟子走了十天十夜赶到郢都,脚上的皮都磨光了,如此吃苦耐劳,终于说服了楚王停止伐宋。

墨子生存的时代,诸侯战争频繁,死伤遍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民众渴望休养生息。墨子体察民情,代表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是主张“非暴力主义”。因为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他认为,所以互相攻伐,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缺乏“兼爱”。 所谓兼爱,它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反对当时社会上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相爱自身一样。

墨家学说相信有鬼神,认为上天有兼爱天下百姓的志向,因为“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而天又是厚爱民众的,君主实行暴政,虐待民众,就是违了天意,就要受到天的惩罚,反之,则会得到天的赏赐。就连鬼神也会对人间君主或贵族赏善罚暴。墨子是想用“天志”“明鬼”来恐吓那些权力不受限制的诸侯、贵族吧。

墨子另一个重要主张是“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老百姓和统治者都同一于上天的意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是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选举贤者为各级官吏。倡导尚贤使能,主张任人唯贤。反对国君任人唯亲。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这些都是民主、平等的思想。

墨子还有节用节葬的主张。要求墨派弟子身体力行,节俭生活。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礼仪。为了减轻民众的负担。墨子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公元前5世纪到3 世纪。世界上三个文明古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印度的因名学;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的墨辩逻辑。墨子所代表的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者常常发生激烈的辩论。墨学也是在和儒学等其他学派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辩论中,墨子比较自觉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墨辩逻辑的概念。其中包含有规定、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墨子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