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文字起源

K、文字起源

文字的起源和语言的起源一样,至今还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在中国,有 “结绳”说,认为文字受上古时期结绳记事的启发而产生;有“八卦”说,认为文字来源于易经的卦象;有“字画同源”说,认为最早的时候,画也是字,字也是画;有“字源于画”说;有“仓颉造字”说,认为仓颉受洛河神龟背上的符号的启示,创作了文字等等。

有一种说法:中国的文字来源于西亚或者北非。说古西亚巴比伦和北非古埃及比中国大约早2000年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他们的新石器文化逐步传入亚洲和欧洲,从新疆传入中国,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字在公元前4000—5000年都经历过象形阶段,中国汉字也是从象形阶段开始,后来逐步加入了抽象的含义,得以表达越来越深刻的含义。而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两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之所以在公元后归于解体,就在于它们纯粹的象形化,缺乏抽象表意功能,成了仅仅是描摹客观自然物的绘画。后来以古希腊文为代表的西方人脱离了象形化的发展道路,转向了抽象化的标音文字的发展方向。

还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文字可能受启发于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公元前2350—1750年之间,离中国最近的“哈拉帕文明”一度繁荣后突然消失。他们的居民迁徙何处都不知道。有人猜测有可能进入中国,同时带来了他们的的文字,从公元前18世纪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的突然消失到公元前15世纪汉字的出现,时间恰好是吻合的。从哈拉帕遗址出土的印章文字看,有专家说:竟然发现了几处与中国文字有密切关联的痕迹,他们研究后认为:哈拉帕文字是中国汉字最早的基础。

与以上两种说法相反,认为最早的文字应该起源于中国。他们认为,距今2.25-1.85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遗址。所以,湖南彭头山和高庙、河南贾湖等地产生了比较早的象形文字。后来这个文明向南亚次大陆、西亚、北非等地扩散的过程中创造了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文明,演化出了古印度达罗毗荼语印章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埃及圣书字,由于殷人东渡,又把象形文字带到了美洲。

另外,由于古代匈奴对大月氏古国的入侵,迫使大月氏族和居住在伊犁河流域一带的闪族人西迁到了地中海沿岸。后来发展起来的腓尼基人就是闪族中的一个支脉,大约公元前1500年,腓尼基人在中华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的基础上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传入希腊,演变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孳生出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语言文字的共同来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无感慨地说:要不是迁徙到地中海沿岸的中华古闪族的腓尼基人创造了字母文字,传入欧洲,造成人类语言文字形式的纷乱复杂,那么,今天人类的文字将是统一的汉字!

关于文字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怎样起源的?起源于何处?可以请专家继续探讨。我们从中认识到的是,文字起源于旧石器晚期。一旦有了文字,人类就将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时代,这是一个加速度的时代。人类发展速度的不断增加,到今天已经快得足以使人头晕目眩。中国神话故事里说,仓颉造字神泣鬼哭,可见文字的产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目前公认的最古老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

1899年,清代学者刘鄂在北京到一家药店去为患疟疾的朋友王懿荣抓一服中药,中药中有一味叫“龙骨”的药引起了刘鄂的注意,他发现在“龙骨”上有许多文字的刻纹!刘鹗先后搜得甲骨文有5000余片,后来他在1903年出版了他的专著《铁云藏龟》,其中称他在“龙骨”上发现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另一说法是,最早认识甲骨文的人是清末著名金石家王懿荣。1899年正在北京做官的王懿荣得知离河南安阳五里地的小屯村有一批商代铜器出土。这个小屯村是商代后期的国都所在地,也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提的“殷墟”这个地方,在这里出土的文物当然十分重要。王懿荣急忙亲自前往,当他赶到安阳小屯村的时候,出土的铜器已为商贾运走,在发掘处只剩下一大批龟甲和牛骨。甲骨上面有“行列整齐”的古文字,这就是殷墟甲骨文。王懿荣共收集甲骨片1000余片,我们知道,金石家对篆刻在印章上的每一个字的笔画间架结构都必须知道它出自何处碑文,王懿荣是清末著名金石家,他对古文字很有研究。后来他被认为是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总之,刘鄂和王懿荣的发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这以前,人们只知道《说文解字》是汉字源头,刘鄂和王懿荣发现的甲骨文将汉字的起源推前到了5000多年以前!

甲骨文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代殷朝人迷信神鬼,凡有大事,总要用占卜的方法问神鬼:巫师念念有词后,就把钻了两个坑的龟甲用火烤炙,考出的裂痕就是卜兆,由巫师将卜兆的凶吉内容刻写在甲骨上,这就成了被今人发掘出来的“甲骨文”。

我国国内收藏甲骨达9万余件,分散于24省市39城市。1979年原由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甲骨文合集》共选收4万多片有参考价值的甲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它是我国研究甲骨文的大型综合性的学术巨著。甲骨文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都有一批甲骨专家,出版了他们对甲骨文和殷商历史的学术专著。

经我国古文字学家的研究,甲骨文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有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等类别基本齐全,还有170多个字的记叙文,可以肯定,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备成熟的文字体系了,不属于文字的初创阶段,因为,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所以在它之前,一定有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目前,大家的共识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远在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还没有取得共识。

开头,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距今5300—4200年前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的多字陶文和距今4350—395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的丁公陶文就是最古老的文字。

郭沫若、于省吾和李孝定等著名专家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明确提出,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陶文或距今约4500年前的大汶口陶文才是中国文字的源头。

上个世纪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张居中等人对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距今9000— 7800年,张居中等人对出土的少量陶器上刻划的符号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信,这些刻划符号应该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贾湖有可能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地。

随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中国文字的起源一步步前推。目前,学术界比较折中的看法是:中国文字应该起始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