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总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火的发明算是第一个重大的技术进步,从而人类开始了“原始文明”;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青铜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随着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了当今时代的“生态文明”。
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文明是克服野蛮而获得的一种进步。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又会孕育出新的野蛮。而且,在开始阶段,新野蛮往往打着新文明的旗帜招摇过市,只有当人们受尽这种新野蛮的蹂躏,直到不堪忍受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深刻地反思:我们的文明创造究竟错在哪里?于是,一个更新的文明又诞生了。
在15世纪前后,人文主义的觉醒是多么的合理,紧随其后的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所创造的文明是多么的光彩夺目!可是当时谁又能想到,人一旦摆脱了神的精神羁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竞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世界主宰,用来反神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演变成了人的尊严至高无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最不可思议的是,连最严密的理论科学也出了问题:数学出现了逻辑基础问题,产生了著名的罗素悖论;物理学出现了无法解释的莫雷-迈克尔逊实验的负结果和“紫外灾难”。正因为新的危机,才带来了新的创造。
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程度的标志。
到20世纪的时候,人们忽然发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辉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与自身的关系失衡了,人成了金钱的奴仆,物质的奴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了:人们残酷的竞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忘却了和谐,平等和博爱。国与国之间相互的利益冲突和战争侵略,忘却了对话合作、和平共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了,由于人对自然的贪婪掠夺,使得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迅速遭到破坏,如此有恃无恐地发展下去,末日的审批正在等待着全人类。
人类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生命的代价开始了痛苦的反思,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人类的思维开始了质的变化:文明冲突的天平开始向文明对话倾斜,联合国宪章的诞生使人类开始重新启动用和平对话的方式来解决过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政治争端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产生了使人类第一次创造出用“狼羊共舞”的对话规则来解决贸易保护和贸易冲突。奥运会的新生为人类竞争增添了和平对话的色彩。人类把这种思维带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解决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人类共识。
正像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时,共产主义被当时的欧洲主流社会称为“幽灵”一样,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出版也遭到了同样的嘲讽。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在那时,人类的思维中还不允许存在这样一个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人们的思维主流中“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似乎成为一个永久的全世界的口号。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1962年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写出了《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 》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确定了相关环境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观念开始在人类逐渐形成。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立场。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2002年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WSSD)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建设和创造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汇,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的一个新的状态。尽管这个路还很长、很曲折。但创造新的文明的路径找对了,人类文明希望的实现就有了方向。正如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所说:“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第一章:失落的文明
关键词:
A、年龄的比较;B、巨石人像;C、巨石阵;D、玛雅文明;E、奥梅克文明;F、埃及金字塔;G、灭绝的危险。
我们要讨论的文明的历程,是指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的人类文明。
关于文明的第一大疑问是:在我们这个文明之前,是否还有被我们忘却的史前文明?
近年来,有一些科学家,考古学家对众所周知的故迹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它们可能是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痕迹。对史前文明的探讨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内容,由于缺乏证据和可靠的史料,目前仅有推测和猜想的成分,但是,它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