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是进行军事侵略。从18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其中主要有:180年到18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到1885年法国发动的侵略中国和越南的中法战争,189年到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900年到1901年英、法、德、意大利、俄、美、日、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军事侵华战争,除上述几次大的战争外,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还有:187年日军侵占台湾的战争,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的战争,1903年英军第二次入侵西藏的战争,以及190年到1905年日本同俄国为争夺在华权益,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189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在天内连续屠杀中国军民约两万人。1900年,沙皇俄国除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外还派大量军队攻占我国东北三省,妄图变东北三省为俄国的殖民地。俄军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人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将数千居民枪杀或赶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

资本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它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直接夺占中国领土;第二个是直接驻兵;第三个是设立租借地;第四个是划分势力范围。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口和大连湾,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并派兵驻守在上述地区及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后来被称作“关东军”,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突击队。在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蹂躏下,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主权可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爱国志士发出的悲愤呐喊。

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他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就强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纳广州赎城费600万银元。其后,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从清政府那里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这1600万两白银的赔款,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3,当时的财政收入是每年000万两。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了赔款23150万两白银,这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财政3年收入的总和,当时中国中央财政的收入有8000万两白银。日本用中国的巨额赔款,继续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军费及军需工业费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迅速膨胀起来,很快地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赔款,历史上叫做“庚子赔款”,总额是亿5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财政年到5年的总和。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白银之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在中国勒索了大量的赔款,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拉大了中国与先进国家本已存在的差距。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资本主义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列强支持的奕、文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又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军阀,并帮助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曾、李后来分别担任总督及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实行对外妥协的方针。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夕,甚至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末,资本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死后,又分别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与进行混战。

资本主义列强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还凭借着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种种特权,逐渐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控制通商口岸是一个重要的手段。18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后改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陆路方面,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为商埠。1895年《马关条约》被迫开放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商埠。在这些通商口岸,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这些口岸大多成了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抵御外来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长期地英勇顽强的斗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劫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英军受到人民群众的反抗打击。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是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反侵略斗争,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和历次列强侵略中,各地人民都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台湾人民更是愤怒抗议清政府出卖台湾,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义军,配合驻守台湾的清军刘永福部,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的加深,他们利用教会在中国的罪恶活动也日益猖獗。教会和传教士的罪恶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人民进行了反教会的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许多爱国官兵在战役中英勇献身。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满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都以身殉国。

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