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邓小平党建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三、以邓小平党建理论为指导,进一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遵照邓小平建党理论中有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四个必须”的指导方针,结合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应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是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高校党委及组织部、宣传部要经常指导基层组织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最好能制定出学习计划,做到有步骤、有考核、有检查。思想政治素质是党员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优势是党的首要优势。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使广大党员增强信念,坚定宗旨,牢记使命,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和要求,作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2.深入、扎实地开展“三讲”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动力。在基层组织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党纪教育,用整风精神,认真解决基层组织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端正作风,自觉遵守党纪,无私奉献,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砖添瓦。

3.选配好党总支、支部书记是加强基础组织建设的关键。做好高校党总支、支部工作关键要选配好党总支、支部书记。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高校实际出发,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党的基层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威信高,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一定建树的人选配到基层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是比较适宜的。

4.系部党总支、支部抓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这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较为有效的办法。在日常工作中,党建、思政和教学、科研这两项工作怎么能够结合好呢?首先从系、部领导角度上讲,虽然职责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党总支、支部书记和系部主任在抓工作上都要有党性,出于公心,要交心,两心变一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决定系部重大事项时,会议召开之前,书记和主任要首先通气,交换意见,也要征求班子其他领导成员意见,在形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提交会议研究讨论。这样一来,即可减少矛盾,又避免决策失误。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同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相结合,“两张皮”的作法是没有出路的。而搞好了这个结合,基层党总支、支部的建设之路会越走越宽。

5.必须从严治党,严格党的纪律,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应当充分肯定,高校大多数党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为培养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有的基层组织,由于教育管理不严,方法简单,措施不得力,只是一些党员的素质下降。如有的党员出国后长期不归,有的党员有课不上,经常在外面为自己搞“创收”,有的党员在教学上不认真负责,对学生不负责任。因此,系、部党总支、支部都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对党员教育管理,过好民主生活会,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理,纯洁党组织,使党组织、党员发挥出应有作用。

6.积极慎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基层组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深重发展”的指示精神,校党委组织部要对全校党员发展、积极分子的培养等工作,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各系党总支、支部根据规划,结合本系、部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分批组织实施。特别要注重在青年教师中注意发展党员,注重培养,放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第一线和关键工作岗位上锻炼,接受考验,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基层党组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战斗力。

(1999年7月1日发表在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总第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