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军事发展的趋势

一、21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军事发展的趋势

可以肯定在新世纪,国际形势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但是,国际政治、军事形势总体缓和的趋势不会变,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不会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趋势也不会变。在此情况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世界的政治、军事、安全性是仍可望继续保持相对缓和的势头,但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依然增多,甚至还存在诸多的挑战。

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课题,现在一个也没有解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愿望。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一个也没有解决。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天下仍然不太平。 美国凭借自己经济、军事、科技势力的优势,加紧实施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竭力鼓吹“新干涉主义”,推行新的“炮舰政策”,到处干预别国的内部事务,甚至悍然以武力入侵主权国家,导致被干涉国家及其所在地区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地区长期动荡。美国主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充分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妨碍人类共同发展的主要威胁,是现代战争的总根源。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发展,并没有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各国人民要和平、谋合作、求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流。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激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和抵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日益发展和强大,他们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没有放弃搞垮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

2.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但是多极化的发展是充满激烈斗争,反复曲折的过程。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其特点是,大国关系处在错综复杂的变化和调整中,处于各自国家的利益,导致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不断进行分化组合。多极化是各国特别是大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发展从不均衡逐渐趋向相对均衡的必然结果,但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要做具体分析。国际化既不能绝对保证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也不是极越多越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对单极倾向起到制约作用。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推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是“一超”与“多级”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美国处于其独霸世界的目的,千方百计阻止多极化进程实施一整套战略,包括在政治上按照美国模式“全球民主化”,在经济上对别国进行制裁,诱压兼施迫使别国无限度的开放市场,利用高科技和不等价交换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在军事上大幅度的开放市场,增加所谓“防务”开支,加快发展高、新、尖端武器,继续在世界各地部署军事力量,建立由它控制的军事同盟。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因此,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赞成由一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它完全形成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3.大国关系还未定位,既有矛盾、分歧、摩擦,又有对话与合作。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是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基础,但政治因素和安全因素也不能忽视,有时还起主要作用。大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是策略运用,双方都是为了本国的利益,而矛盾竞争力乃至斗争才是实质,因此,对大国关系要做具体分析。例如欧美矛盾与中美矛盾在性质上就有所不同,欧美之间的矛盾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是相同条件下出现的某种国家利益的冲突;而中美矛盾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冲突。经济全球化不仅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使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矛盾更加尖锐。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综合国力不相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不平等的,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也是不平等的。

4.美国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强劲,加紧了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正确估计美国实力,是我们判断新世纪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关键。美国称霸世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但始终能以实现。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强劲增长,为它加紧部署称霸全球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国力超过了任何国家,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军事实力占优势,美元处于优势地位,在国际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美国的战略部署主要在欧亚大陆,重点在欧洲,强化和扩大北约,企图控制西欧,削弱俄罗斯,掌握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在亚洲主要加强每日安保条约,同时恢复和加强与亚太地区其它一些国家传统军事关系。因此,在新世纪仍将不会太平,有时可能激烈动荡。

5.中美关系将面临着新的考验,近期内中美关系仍然是时起时伏,从战略上看中美关系矛盾和分歧将呈增长的势头。改善中美关系,争取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这是一个大局。但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以两手对付美国的两手政策,必要时要有理、有利、有节地斗争。1999年年底克林顿说要在新世纪内“尽一切可能”把中国和俄罗斯纳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体系。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最近公开说,美国对中国应采取不抱幻想的接触政策。从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的一年内,美国售台武器达8次,共14.73亿美元;国会通过带有反华内容的议案达85项之多,由于美国对这种情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立场将是中美关系的最大考验。

6.西方的“新干涉主义”将进一步加剧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紧张,并将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一个因素。

近年来,以西方国家为主提出的各种“军事干预有理”的论调纷纷出笼,声称“人权高于主权”,“为价值观而战”、“不干涉原则过时”等等,目的是为其军事干预他国内政制造借口。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对外军事干预行动趋势也在增强。根据有关统计,1946年至1989年期间,美国对外军事关于行动达125次,平均每年2.8次。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进行10多次海外军事干预行动,平均每年4次之多。预计今后一个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还会利用其优势地位打着各种旗号,对其它国家进行军事干涉。甚至新的干涉主义将进一步加剧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紧张,并将成为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稳定的新因素。

7.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仍将不可避免,并呈现时高时低时起时伏的波浪式态势。近些年来,尽管世界大战的危险越来越小,中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还是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冷战结束后,每年发生的地区危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冷战时期。据统计,在1945年至1989年的东方冷战时期世界各地发生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有197起,平均每年约4起。自1991年年底冷战结束以来的八年间,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达92起,平均每年10起多。今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仍将是难免的。当前世界各地仍然存在着几十个重要潜在热点都可能演变为冲突和战争,总的估计,在21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部分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然将是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乃至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