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同志经历了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既能治党率军,又能治国理政,特殊经历和政治品格为创立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
邓小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格与毛泽东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坚持两点论,按辩证法办事,善于从大角度把握事物,能统揽全局,举重若轻等等。这些都是领袖人物所具备的品格。邓小平同志这一经历和品格,深受毛泽东的赞赏,很自然进入了他的接班人的视野。他说,这个人(指邓)不简单,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是个难得的人才,很有发展前途。在1959年上海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政治局就是“政治设计院”,权利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我是主席为正帅,邓小平是总书记为副帅。还说,我的接班人,第一是刘少奇,第二是邓小平。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毛泽东一次又一次的赞扬邓小平,当众说,邓小平人才难得,邓小平政治思想强,办事果断等,并重新起用他,使邓小平同志有机会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实行全面整顿,使长期陷于动乱和瘫痪的国家出现转机,成效显著、形势喜人。邓小平全面整顿这一思想方法和政治纲领,深得民心,他置个人利害荣辱于度外,冒着再一次被打倒的危险,决心坚持到底表现出来的政治魄力和党性原则,使邓小平同志在党内外获得了更高的政治声望,这就为他成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为创立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准备。
(二)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拔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为创立邓小平理论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粉碎“四人帮” 后,在拔乱反正中遇到“两个凡是”的障碍,导致了在前进中徘徊的局面。这样,如何对待“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思想,成为决定能否从危机和徘徊中走出来,开创新局面的关键。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他那巨大的政治勇气,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驾驭全局的能力,提出了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领导和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动了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我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认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问题的同时,领导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引导全党思想统一到决议上来。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坚持和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正确解决了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
邓小平同志制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他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在全党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时刻,邓小平同志提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出了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的重要决策,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发展统一战线到实施“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国际局势剧变,西方实施制裁的严峻考验面前,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有所作为的方针,要求我们不信邪,不怕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出警惕西方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以上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施,无疑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三)邓小平同志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忠贞不渝的追求,为创立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总结经验,使用人才》一文中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老祖宗不能丢”,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讲的“搞清楚”最重要的是澄清被搞乱的理论是非,要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实践经验和新时代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新贡献,归根到底在于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邓小平理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的形成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
(2000年发表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