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一切,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使宁夏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安排下,在中央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努力挖掘和打造宁夏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奋力开拓,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初步将宁夏推进到一个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经济呈现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实力增强的发展趋势。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3.31亿元,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经济增长速度都跨越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反映区情区力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300万吨的高位水平,2009年达到340.7万吨,比1978年增长1.9倍;原煤产量达到5509.53万吨,比1978年增长4.5倍;发电量478.96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8.0倍。随着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人均占有水平大大提高。2009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77元,比1978年增长9.1倍;人均粮食达到548.2公斤,比1978年增加215公斤,增长39.2%;人均发电量达到7707.2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5.4倍。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地方财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1.6亿元,比1978年增长33.9倍。在国民经济总体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决策、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全区12个市县的财政预算收入超过亿元,16个市县GDP超过10亿元。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地方财力的不断充实壮大,为支持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较大贡献。二是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全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1.8∶45.9∶42.3调整为2009年的9.4∶48.9∶41.7。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三产业趋于平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此消彼长显示出其不断优化升级的趋势。
(二)大力夯实经济基础,第一产业全面提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拥有了经营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自主权,成为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从而改变了生产关系,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土地产权分离”问题,加之不断出台的“改革、开放、搞活” “科技兴农” “税费改革”等政策的实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村耕地和林、牧、渔业资源都得到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农业基础得到了加强。
1. 认真改善生产条件,努力提高现代化水平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是夯实农业经济基础的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水利为龙头的农业基本建设,不断改善现代设备和技术水平。一是先后建成万亩以上的灌区21处;中小型水库213座;改良盐碱地2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0万亩。二是在抓好常年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通过扬黄扩灌、“三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及小流域治理等,在全区初步形成了灌水排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和人畜饮水等农业基础工程。三是2009年宁夏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702.55万千瓦,比1978年的66.3万千瓦增长9.6倍。四是农村用电达到101055万千瓦时,比1978年的10541万千瓦时增长8.6倍。五是努力进行设施农业建设, 2009年末累计实有设施农业面积103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的全面提速,为全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抗旱减灾、节水增效创造了前提条件。六是以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全区造林面积89480公顷,累计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700余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00余万亩。
2.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粮食、油料产量稳定增长。宁夏粮食产量自改革开放的1978年稳破百万吨大关后,1984年破150万吨、1993年突破200万吨、1996年突破250万吨、2006年突破了300万吨大关。2007~2009年连续3年粮食稳定在320万吨以上。2009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340.7万吨,人均占有粮食536公斤,居全国前列。油料产量连年提高,1978年为2.57万吨,2009年跃上13.65万吨,增长4.31倍;人均产量由1978年的7.3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22.0公斤,增加了2.0倍。
二是林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果产量增长30倍。经过多年的“三北”防护林、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我区林业生产取得了较大成就,造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主要林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当年造林面积达到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84%。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林的比重不断扩大,形成了“银南苹果,银北梨,灌区红枣、葡萄加枸杞,山区两杏花椒和核桃”的区域布局,据统计,2009年底全区经济林面积已达219万公顷,水果产量由1978年的1.83万吨,跃升到2009年的56.75万吨,增长了30.0倍。
三是畜禽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均占有量达到新水平。2009年,全区猪肉、牛肉、羊肉总产量达到23.23万吨,人均产量37.4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17.9倍和9.8倍。牛奶产量从1978年的0.37万吨,发展到2009年的81.14万吨,增长了218.3倍,人均牛奶占有量增长了近140倍。
四是水产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大增。黄河宁夏段在河套灌区形成了近200万亩宜渔沼泽、86万亩天然水面、5万亩沟道流水水面,适合淡水鱼类生长。2009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已达8.2万吨,比1978年增长331倍;水产品人均产量12.2公斤,比1978年的人均0.1公斤提高12.1公斤,居西北地区之首。宁夏由一个渔业新区迅速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
(三)不断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产业结构现实水平,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产业成长现状,加快调整高耗能产业,支持企业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向转变,引导产业结构向规模型、环保型、效益型方向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依托现有基础,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向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构效益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工业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45%,成为宁夏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宁夏经济进入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不断迈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虽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很快,但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推动力最强的仍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1992年至今,宁夏工业经历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过程。“十一五”期间,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一个高峰值,最高达44.62%。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的主体地位日渐显现。二是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为支柱,具有现代化水平和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三是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特色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工业经济中的份额显著提升。四是已逐步建立起了以能源化工、机械铸造为主导地位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开始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制造业升级。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行业格局,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六是宁夏工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从工业内部经济结构水平来看,非国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重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大中型企业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力军。2009年,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达144个,比1980年增加了5.5倍,创造的增加值达397.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8%,实现利税14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87.3%,为全区工业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七是工业主导产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支撑作用增强。2009年,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优势行业对宁夏工业增长带动作用最大,实现增加值共计30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4%,发挥了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较强拉动作用。
2. 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 宁夏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64.0亿元,比2000年增长3.4倍。一是以钽、铌、铍系列产品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世界钽、铌冶炼加工三强企业之一,电容器(电子级)级钽粉、钽丝等主导产品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二是发酵水平国内领先,是全国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和玉米淀粉发酵生产基地之一,盐酸四环素产能占国内同品种80%以上,占国际市场75%左右,红霉素占国内市场60%左右;泰乐菌素、维生素B12和盐霉素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三是全世界40%的原绒、中国60%的精品无毛绒在宁夏集散。四是枸杞、葡萄、马铃薯和清真穆斯林用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枸杞加工企业占全国的一半左右,葡萄酒、马铃薯淀粉产业和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正在异军突起;多晶硅产业顺利起步。
3. 工业化进程提速,赶上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十五”时期以来,宁夏加大工业投资和更新改造力度,加速区域工业发展。宁夏工业化率呈逐年加快之势,由2000年的32.78%提高到2008年的44.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见表1)。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工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宁夏工业化率仍达到40.3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0.19个百分点。
(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城市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既是经济发展的象征,更是地区人民精神状态的体现。建设城市是因循守旧还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两种世界观的分水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是向前看、向远看的。宁夏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近10年搞起来的,既从实际出发,又有远大设想。
1. 解放思想走新路,敢于建设大银川
长期以来,守旧的城建思想,禁锢着宁夏的城市建设。以银川市为例,从贺兰山下到黄河岸边,大片的土地被荒芜着,夏天处处黄沙地,冬季一片白碱滩,而作为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却被禁锢在唐徕渠以东,东环路以西,红花乡以南,良田乡以北的狭小地带,严重影响着招商的开展。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次和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衡量一切发展事业,在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新领导的带动下决心解放思想走新路,要把小而美的小银川,建成大而美的大银川。
2. 调整区划造条件,城建掀起新高潮
自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后,全区随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行政区划,把全区的3个市、1个地区的行政区划,统一调为5个市,即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一是银川市除了原来所辖的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和永宁、贺兰两县之外,新的银川市区划,又将原属吴忠市的灵武市(县级市)和黄河以东的原属陶乐县的几个乡,也划归银川管辖,形成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和县级市灵武市。二是2002年10月石嘴山市撤销石炭井区,将原石炭井区的行政区域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将平罗县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3个村及隆湖吊庄划归大武口区管辖,隆湖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暂维持现状。调整后的大武口区辖2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大武口区人民政府驻朝阳东街,形成新的两区一县的石嘴市。三是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银南地区和县级吴忠市,正式挂牌设立地级吴忠市,吴忠市新设利通区,直到2002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灵武市由吴忠市代管变更为由银川市代管,将红寺堡开发区划归吴忠市管辖。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并将吴忠市的中宁县划归中卫市管辖。2009年10月批准设立的吴忠市红寺堡区,下辖2镇2乡,分别为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2010年6月,自治区政府决定对灵武市和吴忠市利通区的部分行政区划作调整。具体调整为,将灵武市白土岗乡沙沟以南、211国道至211高速公路以西地域,包括白土岗乡的西沟沿、南梁、五里坡、海子井(除仍居住在211高速公路以东的一个村民小组)4个村和白塔水村北部及新红村位于211国道至211高速公路以西的地域划归利通区管辖。新的吴忠市现辖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共有3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53个社区居委会,565个行政村。四是200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以原中卫县的行政区域为沙坡头区的行政区域。中卫市辖从吴忠市划入的中宁县、从固原市划入的海原县和新设立的沙坡头区,即辖两县(中宁县、海原县)一区(沙坡头区)。五是2002年7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地级固原市和原州区,地级固原市正式挂牌。固原市行政区划辖1个区、4个县,即: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5个市的区划调整,为宁夏的城市规划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宁夏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愈益明显。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城市建设。房地产综合开发,直接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如银川市已建成的民生城市花园、建发小区、北苑小区、领秀一居、牡丹园、福星苑等小区,已成为银川城市的亮丽风景,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旧房拆迁改建、新区建设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9年,全区城市居民家庭住房人均建筑面积28.7平方米,城市改造和大银川建设,加快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现代化小区频频建成。
4. 实施跨越式发展,城市化率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改革和建设不断深入及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显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使宁夏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5%提高到2009年的46.1%,与全国46.6%的水平仅相差0.5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的城市化推进速度与全国基本同步(见表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宁夏正在向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挺进。
5. 建设“一堤六线”,打造黄河金岸城市带
“十一五”时期,宁夏按照自治区政府“一堤六线”的总体要求,加快沿黄城市建设,打造黄河金岸城市带。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我们所讲的黄河金岸,既不是黄河两岸的简单建设,也不是沿黄河修一条路、盖几栋楼,更不是造几个新概念、搞几个新名词,而是按照城乡、区域统筹的思路,通过实实在在的建设发展,最终实现沿黄市县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全面打造沿黄标准化堤防和生命保障线、便民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特色城市线、生态景观线、黄河文化线等“一堤六线”新景观,以此推动城乡统筹、山川共济、协调发展。按照自治区政府的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黄河金岸建设取得新进展。402公里标准化堤防全面竣工,508公里滨河大道全线通车,新开4条城际公交线,公积金异地购房贷款全面推开,沿黄城市一体化步伐加快。标志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吴忠新月广场、灵武枣博园、世界水车博览园、枸杞博物馆、黄河书院、黄河圣坛、水工博物馆基本建成,黄河楼、塞上江南博物馆加紧建设。湖泊湿地大面积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整理开发土地近17万亩,新增耕地4.7万亩、水面11万亩、生态绿地65万亩,土地资源快速增值。12个特色小镇加紧建设,统筹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中南部县城带动能力开始显现。
(五)公路、铁路、航空、电信一起上,交通通信事业一片欣欣向荣
旧宁夏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内陆省区。改革开放30年来,宁夏交通、邮电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已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干,由公路、铁路、民航、邮电等运输形式组成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体系。
1. 公路运输设备设施逐步完善,运力明显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公路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话语,既体现了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对交通发展的渴望。被喻为“塞上江南第一路”的姚伏至叶盛高速公路是宁夏修建的首条高速公路,也是国道主干线6号丹东—北京—拉萨公路在宁夏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5.4亿元,1997年4月开工,1999年11月银川段54公里通车,实现了宁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0年6月全线通车。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在注重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区内干线公路网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贫困县道路、通县油路、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和通达工程的机遇,加快县、乡、村公路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继建成了北京至拉萨公路麻黄沟—姚伏段和叶盛—中宁—郝家集段352公里高速公路、青岛至银川公路银川—古窑子—王圈梁段164公里高速公路、福州至银川公路桃山口—同心段32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主干路网基本建成,全面实现了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目前已建成以银川为轴心,以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贯通城乡、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实现了所有市县一小时上高速公路、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三大目标,全区“三纵六横”公路网和“X”形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标志着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9年,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1805公里(含村道),比1978年增加了16578公里,年均增长4.7%。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64公里,在西部地区已跻身前列。2009年,宁夏公路已承担了全区95.1%的客运量和76.7%的货运量,全年共完成客运量1203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1.02亿人公里,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712.6万人次和58.92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3263万吨,货物周转量497.0亿吨公里,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2416万吨和494.24亿吨公里。
2. 铁路建设不断加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铁路部门进行了系统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内部关系,搞活了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经济效益。1958年,银川只有开往兰州和内蒙古巴彦高勒的两趟混合列车,如今已有直达北京、上海、西安、兰州、西宁等大中城市的旅客列车和部分旅游列车,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宁夏大古铁路公司的地方铁路投入运营后,为灵武矿区的煤炭外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地方修建、管理铁路的一个成功尝试。到2009年末,铁路通车里程达783公里,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362公里,增长了86%;全年铁路完成货运量5978万吨,比1978年增长3.6倍,货物周转量达249.7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7倍;完成客运量513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2.6倍,旅客周转量30.4亿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12.1倍,客货运力的增加,缓解了中长距离和大宗、重点物资的运输的难题,为我区丰富的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等物资外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民航事业从弱到强
1997年银川河东机场的建成通航,彻底改变了航线单一、进出不便的状况。目前已开通民用航空线达24条,方便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长沙、郑州、济南、青岛、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沈阳、武汉、昆明、天津、海口、敦煌、烟台、重庆、贵阳、香港等大中城市和重点城市。2009年末,区内通航里程达到50602公里,旅客运输量110.9万人次,分别比1978年增长37.9倍和368.7倍。
4.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通信能力日益扩大,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末,全区电话用户达504.9万户,建成了覆盖全区的移动通信网、无线寻呼网和数字数据网。2009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18.97亿元,比1978年增长1020倍。全区邮电业务收入、移动电话用户和国际互联网用户均快速增长。目前已形成以银川为中心,具有一定规模,联结宁夏城乡和全国各地的邮电通信网络,进一步扩大了宁夏的对外交往和联系。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节节上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全区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创造了物质条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1. 大改革促进了大流通,城乡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的30年,宁夏市场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城乡间、地区间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正在向全方位开放的市场经济过渡。昔日宁夏零售市场消费品长期匮乏、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改革前多达几十种的凭票限量供应的商品已经彻底放开,市场上供需两旺,商品品种丰富充裕,结构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各种行业、各种经济类型的零售网点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彻底改变了国有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全方位开放式的商业流通网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为城乡市场的繁荣、活跃创造了条件,城乡居民购买力也成倍增长,从城市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和非商品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到2009年底,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39.32亿元,比1978年增长66.3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经济领域中除个别商品和物资外,90%以上的商品流通实现了市场化调节,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趋加强。在保持市场流通全面发展的同时,宁夏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杠杆和措施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发生的通货膨胀问题,确保了价格体系改革的成功和物价形势的平稳。
2. 投资市场健康发展
作为市场经济重要标志之一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2009年末,证券营业部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16家,上市公司增加到11家,总股本27.59亿股,总市值39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倍,流通市值354.87亿元,增长2.12倍。股票日成交量迅猛增长,全年证券交易额1636.69亿元,增长1.02倍。人才、劳动力、房地产、科技、信息等要素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源源不断,流动机制形成并不断加强,从而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经济、社会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等各类市场日益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3.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2009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25元,比1978年增长39.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48元,比1978年增长33.9倍。吃、穿、用、住、行的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绝大部分居民生活消费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宽裕型的转化,部分居民开始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居民储蓄存款连年增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大量增加。乡镇工业的加速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到2009年底,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17.74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度提高,千百年来以“贫瘠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随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和服务方式全面发展,使居民生活更加充实,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大改革、大开放带来宁夏大发展
1978年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自治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打破封闭发展模式,实行外向型、开放式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1983年开始在各行业和实体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加强招商引资和产品出口、人才出国培训等开放工作,推动宁夏实现跳跃式发展。
(一)努力做好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引进工作
引进外资。1983年12月,宁夏首次召开了利用外资工作会议,经过各部门的艰苦努力,利用外资取得了可喜的实绩。1984年,宁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但直到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依旧发展缓慢,到1991年底,宁夏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3个,协议金额14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1万美元。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对外经济工作空前活跃。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重新修订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规定,积极加强投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初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招商引资的新格局,外商直接投资在宁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两年间(1992~1993年)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4家。从1994年到2009年,宁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09年,全区签订外商投资合同14个,客商协议投资额10483万美元,实际投资额6987万美元。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额2295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4208万美元。引进外商投资项目和利用外资已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外借款。借用外资也是宁夏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借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2009年,累计借用国外资金61474万美元,利用这些借款重点加强全区农业、工业、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将促进宁夏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并对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拓区外、国外市场,把宁夏产品打出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宁夏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不断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拓展,地区经济和对外开放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2009年末,宁夏进出口总额达120156万美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39.6倍,其中,出口总额74294万美元,增长31.7倍。同时,外贸部门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出口商品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目前,宁夏已逐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煤加工产品,以硅铁、金属镁、碳化硅为主的高耗能产品,以羊毛、羊绒、无毛绒为主的毛纺织产品,以枸杞、大米、清真食品为主的深加工、精加工的农副产品,以钽铌铍、子午线轮胎、活性炭、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机床铸件、机械设备、金属制品、轴承为主的机电产品等出口商品体系。到2009年,宁夏已与12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成为宁夏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地。近年来,在巩固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阿联酋、巴基斯坦、巴西、印尼、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使出口市场结构日益趋向多元化。在国内,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加强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强闽宁对口帮扶。加拿大铝业、南非萨索尔公司、新加坡佳通集团、新加坡凯发集团、美国康地饲料等国际集团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洁美集团陆续登录宁夏,神华集团、华电集团、中冶集团、中盐集团、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华源集团先后到宁夏落户,并与上海、福建、江苏等10多个省区市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外资,有效缓解了宁夏建设资金困难,促进了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引进了一批先进和适用的设备、技术及生产工艺,推动了宁夏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和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了宁夏企业体制与科技创新。2009年底,全区累计批准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9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外国、外省及港澳台地区企业纷纷落户宁夏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机遇,遵循对外经济合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目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多边、双边援助项目,推动宁夏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增长。
1.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宁夏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工作始于1980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主要是接受国际多边、双边、民间机构无偿援助及赠款,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及境外投资等业务。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外经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由20世纪80年代承担国家援外任务或分包工程和劳务分包,逐步发展到自主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劳务输出团队业务,涉及建筑、服务、轻工、建材、纺织、电力、煤炭、冶金、机电、矿业、外贸等领域。外经贸市场目前已逐步扩展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非洲市场为主,迅速发展亚洲市场”的格局。发展规模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位运行,90年代的平稳发展,21世纪初的恢复性增长的过程。到2009年底,全区共执行了100多项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和对外经援合同。宁夏新月建筑公司、宁夏二建集团分别在蒙古、阿联酋独立完成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宁夏建工集团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注册了分公司,并与马来西亚建筑巨头高峰集团合作在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承包工程项目。
2. 受援项目覆盖范围广、效果好
1982年以来,宁夏共实施受援项目118个,国际多边、双边以及民间机构无偿援助及赠款项目,累计受援金额1.14亿美元。其中,国际多边受援项目33个,受援金额5459万美元;国际双边受援项目67个,受援金额5548万美元;国际民间机构受援项目18个,受援金额383万美元,涉及科技、教育、卫生、农林、水利、饮水、扶贫、沙漠治理等领域。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各级教育卫生系统均实施过受援项目。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西吉县种草种树改变生态环境项目,加拿大政府援助的西吉县扶贫项目,澳大利亚援助的彭阳、泾源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项目,日本政府援助的宁夏科技馆、护士学校、唐徕中学等项目,欧共体(欧盟)援助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意大利援助的原宁夏工学院项目等。这些援助项目的实施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变落后地区思想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境外投资主体和市场开拓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地域从以非洲市场为主逐步扩展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大力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投资领域已从发展初期的贸易、餐饮服务为主逐步拓展到独资建厂、资源开发、技术咨询和营销网点的建设等领域。投资地域主要分布在美国、罗马尼亚、日本、南非、伊朗、蒙古、捷克、俄罗斯、马来西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四)旅游产业日益兴旺,成为宁夏重要特色产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区的旅游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种文化相容共存,为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宁夏接待国内旅游者从2005年的492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101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17.6亿元,增长到了67.3亿元;旅游总收入从17.7亿元,增长到了67.7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2.96%增长到2010年的4.12%。“十一五”期间,宁夏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7.5%,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20%,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5.3%,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4%。
1. 科学规划,争取资金,带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宁夏旅游部门以旅游规划为抓手,促进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和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旅游产业的科学协调发展。编制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共争取各类旅游专项资金4.55亿元。其中,国家红色旅游专项资金4752万元,国家拉动内需资金3000万元,国家旅游发展基金6270万元,自治区旅游专项资金3.15亿元。在统筹用好政府资金的同时,我们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各种资金一起上的多元化格局。
2. 开发优良产品,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宁夏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开发建设了以黄河大峡谷为重点的“黄河金岸”旅游带、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须弥山为重点的六盘山旅游区等一系列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新线路;二是改造提升了以沙湖、沙坡头、水洞沟、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城为代表的一批老产品;三是提升创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节庆、会展、赛事产品,有的已经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的知名品牌。通过推动和引导,水洞沟、西夏城、黄沙古渡,先后由区外有实力的投资商控股,不但成为景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改善了旅游企业所有制成分单一的现状,而且创新了思路,丰富了旅游业态,提升了产品质量,为打造旅游目的地积蓄了后劲。
3. 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产品是核心,营销是关键”。五年来,通过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取得了市场不断扩大,游客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确定了“稳定周边市场,强化沿海市场,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龙头地区”的旅游促销方针,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连续开展“宁夏旅游春光万里行”活动,走出去到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促销推介活动,邀请旅行商和媒体记者来宁踩线采风,巩固了老市场,开拓了新市场。华北地区来宁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成为继周边地区外的第二大客源市场。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平台和影视、歌曲等方式,扩大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宣传语和电视连续剧《风雨沙坡头》的双双获奖,有效提高了宁夏旅游的影响力。
4. 文旅结合,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年来,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为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实施文化落地项目,在景区建成了贺兰山岩画博物馆、六盘山博物馆、须弥山博物馆、沙湖宁夏湿地博物馆、黄河水工博物馆、枸杞博物馆、天河湾塞上江南博物馆,宁夏的地域文化丰富了旅游内涵,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体育、科技、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把单一的观光旅游扩大延伸到休闲度假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普教育旅游、深度体验旅游、自助游和节庆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上来,发展大旅游,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四驾马车。
2010年,在国家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夏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胆开拓创新,在逆势中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7.3亿元,增长26.4%;实现旅游总收入67.8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4.12%。
5. 加强管理,保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旅游部门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规划制定、宣传营销”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职能;二是认真抓好旅游法规和标准化建设,大力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三是强化旅游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旅游活动和游客安全;四是逐步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质监长效机制,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行业队伍建设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区26个旅游管理部门100%成为县级以上文明单位,90%的A级景区、73%的星级饭店、56%的旅行社成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明服务、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6. 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产业素质
一是扶持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举办了首届宁夏旅游商品大赛,评选出银奖4名、铜奖6名、特别工艺奖2名。在2010年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旅游商品大赛中,泥哇呜陶艺系列作品获得全国十大金奖之一,太西煤炭雕系列和动感万花筒获得铜奖。二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依照“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内容”的改版方向,对百事通网站进行了整合。以宁夏旅游百事通网、宁夏旅游政务网为平台,搭建并完善了国家、自治区、市三级旅游信息报送机制。相继开通的旅游局微博和局长信箱,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企业、游客和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三是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强对两家国家旅游局标准化试点单位(沙坡头旅游区和虹桥大酒店)的指导,推动服务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7.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旅游行业展现新面貌
一是不断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全年对1116名导游员进行了年审培训,对660名旅游汽车驾驶员、360名新导游员进行了上岗前培训。选派一批旅游管理人员赴外省区考察学习,组织开展了旅游营销培训班,旅游纪检监察干部考察学习班,全区优秀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旅游局局长学习班等,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二是重点抓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自治区旅游局《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保证旅游队伍风清气正。
(五)宁东开发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宁东开发区建设即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是宁夏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号工程”。宁东基地控制区位于灵武市东部、北纬38°附近的宁东镇和临河镇境内,东与白芨滩林场西界相接,南到磁窑堡煤矿南,西与白芨滩保护区东界接壤,北邻明长城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西长8~23公里,南北宽10~23公里,面积约394平方公里。控制区内现有2个镇,9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3个煤矿居民点,总人口39820人。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创造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工艺、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的“五个一流”的要求,宁东基地建设以煤化工项目区为中心,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1. 宁东基地大会战成效显著
截至2009年6月底,宁东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进度计划的103%,同比增长31.3%。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大会战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新开工建设23个项目。重点项目宁东至山东输电工程银川换流站完成场平,土建和线路工程即将全面开工;灵武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工程完成部分投资;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1#、2#主厂房基础完成浇筑,1#锅炉钢架开始吊装;双马、金凤、红海、四股泉等4个煤矿项目掘进深度均达到500米以上。二是续建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47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神华宁煤集团梅花井项目已建成试生产,红柳煤矿将于年底建成,年产52万吨烯烃项目公用工程循环水系统投入使用,四合一装置大件设备、气化装置3台气化炉吊装就位。年产83万吨二甲醚项目公用工程全部投入试用行,年产6万吨聚甲醛项目地下主管网施工完成,化学品库基本完工。宝丰集团煤焦化一期工程1#、2#焦炉建成投产,3#、4#焦炉开始点火烘炉,焦炉尾气制甲醇项目设备安装完成,污水处理厂土建完工。红寺堡风电场一期工程投运;中电投电解铝一期项目已投产。
2.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宁东铁路鸳红线鸳鸯湖站至梅园站建成,马清线具备通车条件,甲醇—烯烃线线下路基桥涵完成,黎家新庄—临河工业园区、配煤中心至内蒙古上海庙、梅园—石槽村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临河工业园区、太阳山工业园区内一批水、电、路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通往英力特化工园区的道路和供水工程开工建设。生态绿化完成绿化种植面积3.2万亩。
(六)移民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移民开发是对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农村采取的一项扶贫工程。宁夏南部山区,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人,分别占全区的45.7%和42.6%,其中回族125万人,是宁夏的半壁河山。这里沟壑纵横,土地瘠薄,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群众生活困难,经济与社会发展缓慢,历史上有“贫瘠甲天下”之称。
改革开放启发了宁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思路。1983年,国家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实施“三西”扶贫计划,开创了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之先河。从此自治区政府对山区八县贫困地区实施异地移民、劳务输出等扶贫开发措施,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建成移民基地75处,共搬迁、安置群众80.95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1/3。
20多年来,宁夏遵照国务院“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外找出路”的“三西”建设方针,制定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政策,针对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在努力开发当地水土资源,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对土地承载过重、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地区,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区,采取了移民搬迁的扶贫措施,将他们迁移到交通便利、有扬黄河水灌溉条件的地区,即移民开发,创建新的家园。
宁夏的移民、扶贫、开发,经历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大型工程移民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移民及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等四个阶段。
宁夏的吊庄移民开始于1983年,是宁夏最早的移民扶贫,县外搬迁安置移民31.45万人。吊庄移民细分为县外吊庄移民、县外插户移民和县内吊庄移民。移民吊庄共投入近4亿元,共安置了34.5万人,自改为属地管理后,目前生活已接近当地水平;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开发区移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总投入36.6亿元,开发土地8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共涉及山区6县38个乡。2001年开始建设,计划易地搬迁移民10万人,目前建成移民基地21处,搬迁贫困人口9.4万人,国家按照人均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中央直接投资5亿元;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是宁夏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干旱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采取的移民工程。自治区决定用5年时间开发土地35万亩。县内移民搬迁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区的20.7万多人,该项目于2008年启动,计划投资28.42亿元,建设42个移民安置区。目前已安置移民15万人。搬迁群众中80%以上是回族群众,由于历史等原因,他们大多生存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移民搬迁不仅为搬迁户快速解决了温饱,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搬迁户宽松了生存环境,改善了生活生产条件,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新建移民区多是荒漠和半荒漠土地,经过合理的移民开发改造,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结合,使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创造了物质财富,宝贵的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发,使大部分移民在迁移定居后的第二年,就可以基本上解决温饱。 从牧业生产对比情况来看,吊庄农民在人均大家畜存栏、生猪存栏、家禽存栏等指标方面,都比山区农民人均数高出一倍多。羊只户均存栏数,吊庄农民比山区农民多77%。各吊庄都有农民把余粮送回原籍,帮亲济邻,支援了原籍受灾群众,稳定了群众情绪,减轻了国家负担,提高了山区群众抗灾救灾的自救能力。移民迁出后,迁出地区农户的人均占有资源增加,开发空间增大,对发展生产,加快解决温饱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按目前已形成的固定资产计(不含土地),建设较早的隆德潮湖、泾源芦草洼、固原大战场、彭阳马家梁等移民地的固定资产早已超过投资额,已成为社会财富。实践证明,移民开发,加快了山川社会经济交流、互补、融合,有利于缩小山川发展差距,增进民族团结,对推动南部山区的脱贫致富,提前一年实现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大型移民区建设。宁夏扶贫扬黄一期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立项的国家重点项目,是党和政府为保障宁夏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切实改善宁南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奔小康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宁夏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扶贫项目和目前国内最大的以扶贫为宗旨的移民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由水利、供电、通信、移民和农田开发五大部分组成,包括红寺堡和固海扩灌两片灌区,概算总投资36.69亿元,开发土地8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40万人。泵站总装机容量19.97万千瓦。
自1998年开工建设以来,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宁夏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工程建设质量第一、农业开发效益第一、移民安置稳定第一”的原则及“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建设方针,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水利、供电和通信等骨干工程已基本建成,红寺堡和固海扩灌两片灌区已全线通水,开发土地68.7万亩,搬迁安置移民30万人。主要建成泵站39座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干渠及支干渠592公里。新建和扩建变电所37座,架设6~10kV输电线路696公里。建成乡(镇)9个、行政村46个、中小学校71所,建成县、乡(镇)、村卫生院所62个。新灌区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数十万贫困群众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经济效益 。两片灌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始终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到2009年,位于宁夏中部干旱荒漠地带的红寺堡灌区粮油播种面积1.85万公顷,粮油总产10.2吨,地区生产总值5.5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30亿元。人均有粮680.3公斤,移民人均纯收入1880元, 分别比迁出地增长5倍和3倍。以旱改水为主的固海扩灌区粮食亩增产225公斤,受益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元,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的工程目标,部分移民已向小康迈进。
生态效益。 多年来,按照“一水二林三农”的建设步骤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结合,林草套种,高低搭配”原则,采取围栏补植、封山绿化等综合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10.52万亩、荒山荒坡种植柠条57万亩,种草14.1万亩,围栏封育49.1万亩,加上全面贯彻国家退耕还林草和自治区封山禁牧政策,有效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已开发区域林草覆盖率达到27%,新的人工生态绿洲逐步取代半荒漠生态系统,区域内环境气候得到明显改善。气象资料表明,红寺堡灌区内的风速由4.07米/秒降低到3.95米/秒,相对湿度由50.8%提高到54.3%,就地起沙的大风日数由31天/年减少为20天/年,年蒸发量由2050毫米降到2015毫米。
社会效益。项目区内教育、卫生、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种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移民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新建移民村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逐渐普及,为移民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生活空间,使移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很快收到了实效,1999年,移民区有了第一次灌溉农业的收获,大自然向勤劳的人民奉献出第一份丰硕的礼物,感谢人民对她的厚爱。1999年,8个农业移民开发试点村,播种农作物17176亩,生产粮食233.57万公斤。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搬来的第一年就有了这样的好收成。
隆德县所属移民试点八村,移民后一举超过了脱贫标准,曾在隆德县最贫困的崇安乡马鹿村任党支书的移民苏忠太感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把我们从穷山窝搬到一马平川的红寺堡灌区,这是我们农民的第二次翻身解放啊!”移民们不仅有粮食,整个生活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移民试点八村有60%的移民户劳动力走出家门,投身到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据估算,该村一年劳务收入可达34万元,相当于1998年全村建房投资总额。
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建设取得成效。2001年,宁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区之一,为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
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居住在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区内及边缘地区的群众,移民搬迁前仅有5.3%的人口水、电、路三通,有72.4%的人口仅通电或通路,有22.3%的群众水、电、路都不通,就医、就学困难户占65.1%。易地搬迁后,在实现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医、就学便利,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移民群众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来自原州区的移民贾炳章以往几乎过着与外界隔离的生活,一家5口住着两间土坯房,人均种着4亩坡耕地(坡度25°以上),生活十分困难。迁到长山头农场后,他感慨地说:“下来以后,娃娃上学近,吃水方便,交通方便,看病也方便。”
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搬迁后的移民人均2.5亩水浇地就可以基本解决温饱。各移民接收地采取各种措施为移民拓宽增收空间。长山头农场在2.5亩地中为移民安排0.5亩地种植苜蓿发展养殖业,安排0.5亩地种植枸杞增加收入;盐池县、红寺堡为移民建设了养殖小区,采取政府补一点,移民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方式扶持移民发展养殖业。以隆德县搬迁到农垦农场的2433人为例,移民搬迁的原居住地人均旱耕地2.8亩,粮食作物产量120公斤/亩,年人均纯收入570元,种植养殖业收入占80%,劳务收入只有50元/人,占8.8%。实施易地搬迁后,人均分配水浇地2.5亩,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00公斤/亩,年增收近500元。一年内全家劳动力均可就近打工150天以上,移民年人均增加劳务收入近1200元,两项合计人均年增收近1700元,扣除支出增加后(灌溉水费、生活用电、水费等),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移民搬迁后,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保护自然植被和陡坡地退耕还林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易地移民是适应客观规律的主动战略,是落实“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重要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六盘山在南部山区的生态主体平衡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了扬黄灌区的土地资源。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为群众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宁夏扬黄灌区周边还有部分可开发利用的荒地,土地相对平整,扬程一般在100米以下,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证。扬黄灌区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既达到了易地扶贫移民的目的,也促进了扬黄灌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了扶贫和开发“双赢”的目标,发挥了最大的投资效益。
降低了扶贫成本。经过20年的扶贫开发,剩余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山区,扶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据对隆德县崇安乡山庄村的调查,搬迁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需投入17580元/人,社会服务方面需投入2450元/人,合计20030元/人,由于缺乏稳定解决温饱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这么大的投资,也难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地区,各方面条件都优于迁出地,搬迁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投入12000元/人,社会服务方面需投入1550元/人,移民就可稳定解决温饱,走上致富之路。
促进民族团结。南部山区是宁夏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泾源、西吉、同心、海原县的回族人口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相对封闭,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宁夏移民搬迁的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促进了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加强融洽和增进民族感情,对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一)认真进行城乡基层政权建设
在城市基层组织政权建设方面,自治区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应进行换届选举的399个社区,按期完成换届选举。“街、居”干部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换届后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了普遍培训,为推进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各地全面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监督权,使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不断规范。有902个村委会被县(市、区)政府命名为村民自治示范村,103个乡镇被命名为村民自治模范乡镇。7个县(市、区)被民政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全国和自治区村民自治模范单位。依法规范婚姻登记工作,对以乡镇分散办理婚姻登记的山区八县132名婚姻管理工作人员和各乡镇婚姻登记员进行了培训。
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从长远着眼,从近期着手,远近结合,循序渐进。近期发展目标是:建立较为合理的社区管理体制、安全安定的社区治安秩序、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远期发展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社区建设管理新体制,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城市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力争建成一批社区经济文化繁荣、环境舒适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
(二)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党建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夏各级党组织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治区党委多次举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通过各种形式培训领导干部3000多人。各级党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委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推荐干部责任制、实绩考核制、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规定以及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促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加大公开选拔力度,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面向全区公开选拔正处级干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治区党委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推荐选拔260多名少数民族优秀年轻干部。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巩固学教活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试行乡镇副职领导干部“三推两考一选”、村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村委会成员“公推直选”,组织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实行村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都建起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自治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调整了领导班子的管理体制和党组织隶属关系。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390家,占应建总数的96.1%。同时,各级党组织通过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会议精神,决心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切实有效地抓起来,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目前,全区党的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改进。自治区党委从常委班子做起,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意听取群众呼声,带动并促进自治区各部门和各市、县(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形成你追我赶、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放在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和谐,百姓安康。取得这样的可喜局面,主要得益于我区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放在重要地位,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一是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教育这个前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基础。全区上下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宣传,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日益得到拥护。强化民族政策教育。通过深入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引导群众深刻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深入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自治区成立50年来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不动摇”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心中,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坚定自觉地维护全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坚定自觉地促进全区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强化文化包容教育。不封闭、不排外、不保守,兼收并蓄,和谐共生,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是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针对经济欠发达、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的基本区情,自治区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快中南部脱贫致富,推进民族地区实现跨越。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举全区之力建设“六大示范区”“六大基地”“一个目的地”,切实将政策措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造福各族群众的实际利益。围绕“五优一新”产业培育,以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为龙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实施“六个百万亩”的农业建设工程,大力发展13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市场。围绕打造“黄河金岸”,加快“一堤六线”建设,加快“六个一体化”进程,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着力打造西部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精品城市带(群)。抓难点。中南部地区既是我区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地区。为了加快中南部地区发展,自治区启动实施了固原大会战,国家也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煤炭、石油、岩盐矿等资源开发,发展设施农业,劳务输出,生态移民等多项举措,加快中南部地区脱贫致富。
三是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宁夏结合工作实际,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政治任务,纠正和防止发生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始终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加强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和管理,切实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加大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各级干部认真学习、自觉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加大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保证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四是牢牢把握对民族人才培养使用。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重视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女干部。积极选送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上级机关、艰苦地区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到各级党校和高等学校学习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加强民族人才培育。把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纳入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少数民族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各类技能型人才。特别注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形式多样、专业实用、富有特色的技能培训,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都拥有一技之长,靠技能创业、靠技能致富、靠技能成才。加快民族教育发展。严格落实民族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源整合,扩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大力推行寄宿制、半寄宿制办学形式,对少数民族教师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全面提高民族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
(四)积极创新民族特色的区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机构发展迅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成为宁夏重要的文化机构,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9年,宁夏共有从事文化活动的产业机构2837个,其中,艺术机构62个、文物机构30个、图书馆20个、群众文化机构247个、文化市场单位1779个。文化产业机构人员达到13343人。举办了大规模的“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扶持发展了340个文化示范点,建成2362个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对11万农民开展了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基本形成了以演艺业、文化娱乐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培训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艺术表演团体在体制改革和演出市场受阻的双重压力下,打造出了一批文化精品,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宁夏的文艺事业获得了新生,机构增加,职工队伍扩大,文艺创作日益繁荣。近年来,宁夏文艺创作更加活跃,文艺舞台五彩缤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新人,多项文艺剧目、剧种参加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并获奖50多项,其中金奖10项。《梅家小院》等10部戏剧、剧目和演员获“文华奖”“群星奖”“蒲公英奖”“五个一”工程奖和“梅花奖”。宁夏话剧团、银川市杂技团等8个单位受中宣部、文化部、人社部多次表彰奖励。圆满完成了建党80周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十三届金鸡百花奖、央视“心连心”“同一首歌”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演出了《盛世回乡》《腾飞的宁夏》《清风明月》《月上贺兰》,创排推出《村医》等15部优秀新剧目,主办了由文化部倡导的“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举办了宁夏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首届社区文艺展演、宁夏首届文化旅游产品展示会,以及20多项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宁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现了小省区能办大文化的魄力,宣传扩大了宁夏在国内外的影响。
群众文化事业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导向,发展迅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群众文化事业以乡文化站为基础、县文化馆为中心,采取了国家办、民办公助和民办三者并举、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办法,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宁夏的群众文化事业已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丰富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每年在城乡各地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全面启动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宁夏有11个市、县、区、乡(镇)被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区民间艺术之乡”。
同时,宁夏文物保护工作也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区核定公布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4处,争取国家和地方投资40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西夏王陵等10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全区馆藏文物达到6.32万件。完成了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组织专门机构,编写史志。编印出版了《西夏文物》等10多部文物考古研究成果专著,较好地展示和宣传了宁夏的历史变化。
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举办“宁夏文化月”“文化周”;先后派出10多个文艺团体赴国外演出、办展览;同时请国内外著名艺术团体来宁交流演出50多场次,扩大了宁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五)科学、教育、体育、新闻出版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改革开放,为宁夏科学、教育、体育、新闻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科技事业。一是科技队伍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加速人才培养,为科技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宁夏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2009年,全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已达1.6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万多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54%提高到70%,上升了16个百分点,科技队伍的素质显著提高。二是科技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成果繁花似锦。共取得自治区重要科技成果57项,有1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国家科技攻关、火炬、星火和科技成果推广四类项目宁夏承担部分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累计新增产值42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实现利润5.36亿元,上缴税金3.3亿元,为宁夏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宁夏科技攻关计划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41项,有99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49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8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7项,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4篇,其中有28篇被国外三大检索刊物收录,取得发明专利6项。2009年,宁夏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77896万元,新产品开发支出98097万元,新产品产值126358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963234万元,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
教育事业。一是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宁夏有各级各类学校2880所,在校生总规模141万人、教职工8.1万人。教育经费总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的投入,使全区90多万中小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不断加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09年,宁夏有普通小学2131所,在校生67.06万人,比1978年增长9.4%。随着“普九”攻坚工程的推进,初中阶段在校生和毕业生持续增长。2009年,全区有普通中学355所,中学阶段在校生44.0万人,比1978年增长88.7%。三是各层次教育迅速发展,人口素质大大提高。在普通中学稳定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宁夏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所,本专科在校生达到7.84万人,比1978年增长26.13倍。全区高等教育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本专科毕业生1.71万人。民族教育进一步加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宁夏大力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建成标准化回民中小学87所。在推动全区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和示范作用。宁夏已有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小学224所、民族职业学校2所,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学生比例达到38%,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为新的教育增长点。宁夏已有职业院校43所,校均规模近2000人,全区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万多人。中职、高职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万多人,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建设加快,素质不断提高。宁夏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及有关教师待遇的政策,加强中小学教师骨干队伍的建设,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以学历补偿为主转到以继续教育为主,从单项知识或技能培训提升到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培训,标志着中小学师资培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9年,宁夏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67701人,比1978年增长1.15%。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3%、97.9%、94%。通过落实一系列支教措施,每年支教教师达到3000多人;同时采取公开招聘、吸收部分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超编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等措施,基本解决了“两基”攻坚地区师资短缺和学科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新闻出版事业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宁夏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区的新闻出版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行业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宁夏有图书出版社3家、音像出版社1家。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大力推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2009年,全区出版图书940种,1815万册;杂志361种,720万册;报纸20种,10203万份。近年来,随着宁版图书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宁夏出版总量、图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体育队伍不断壮大,群众体育运动方兴未艾,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一是队伍壮大。2009年,全区已有田径、举重、自行车、射击、射箭、摔跤、球类、游泳等运动项目13个,体育系统职工人数达到1139人,其中优秀运动队有109人,等级运动员达274人,有11人打破52项自治区纪录。二是群众体育活跃。“十一五”时期,举办了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农民工体育节、的哥的姐体育节和护士运动会等。举办综合运动会60多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02次。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为全区121个乡镇、2347个行政村新建篮球场3239个,其中硬化场地1360个,建设乡镇文体广场96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建有篮球场”的农村体育建设目标,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乡镇农民篮球热不断升温,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心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健身人群体质明显提高。据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宁夏国民体质等级合格及以上为89.3%,宁夏人体质综合指数达到99.69%。
四、从大局出发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一)认真保护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1999年初,由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一个大型群众性生态公益活动。它以保护哺育中华民族和一方人民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为主题,旨在动员广大青少年乃至社会公众,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并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在母亲河流域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作贡献。活动在宁夏开展以来,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募集资金为手段,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生态体验活动,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09年,宁夏团委与日本合作开展保护母亲河工程,共实施中日青年生态示范林项目6个,投入资金1210万元人民币,植树造林面积达3.7万余亩。
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对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进行深刻的生态环境教育。一是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0年来,保护母亲河行动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增强青少年保护母亲河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立“保护母亲河日”,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境纪念日的有利时机,每年一个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999年,以“拳拳爱国心,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在沿黄河3市集中开展了“母亲河,我与你同行”绿色传递活动,大力宣传母亲河意识,深深凝聚了青少年对母亲河的情感;2000年,开展了“清洁江河水,保护母亲河”活动,捡拾母亲河边的垃圾,打捞漂浮物,清洁母亲河;2001年,开展“小事做起来,绿色助申奥”活动,有力地声援了申办奥运行动;2002年,以大中专院校为重点,深入开展了“承诺天天做,保护母亲河”活动,引导青少年为保护母亲河作出郑重承诺,并积极践行,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2003年,以“请跟我来,天天环保”为重点,通过“同一条河”文化广场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母亲河文化;2004年,以“同饮一江水,保护母亲河”为主题,以旅游饭店业、铁道及民航系统为重点开展了“请跟我来,天天环保”活动,引导旅客和乘客从日常的环保小事做起,天天做环境保护者。近年来,在团中央、全国青联的支持下,“小渊基金”项目共投入550万元,兴建了“中日青年宁夏红寺堡生态绿化示范林”“中日青年宁夏石嘴山生态绿化示范林”“中日青年宁夏中卫生态绿化示范林”,共植树造林30000余亩。2008年,在团中央、全国青联的支持下,“小渊基金”分别投资220万元人民币在宁夏建立“中日青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湖生态示范林”和“中日青年宁东鸭子荡水库生态示范林”,每个项目为期三年,共植树造林12730余亩。2009年,日本“绿色之桥”推进中心在宁夏考察了“小渊基金”中日青年生态绿化示范林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并批准在宁夏新建“中日青年中宁生态绿化示范林”项目。项目由“小渊基金”投资220万元人民币,分三年实施。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可大幅度提高,林草等植被覆盖度可达到80%以上。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进展情况、感人事迹和建设成果,先后在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青年生活导报》、银川电视台、《银川晚报》等区内媒体上播放和刊登“保护母亲河行动”公益广告、消息、通讯等,宣传报道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活动情况累计80多次。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提出了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以及“植绿护绿、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十六字青少年生态道德要求,规范青少年生态行为。
突出实践育人功能,扎实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增强生态环境意识。一是分地区、分季节开展“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活动”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动员青少年参加生态环保实践。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活动。通过建立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成立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队,引导青少年亲身参与对环境的监督与保护。全区已经组建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队6支,近百名青少年参加了当地的生态监护活动。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活动。选择国家级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重点工程作为青少年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固定场所,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受到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现已建设4处。二是利用假期的有利时机,结合“三下乡”“夏令营”等活动,广泛开展生态体验。利用大中小学生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的契机,开展“送环保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大中学生在深入基层接受教育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做实事。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参加一次绿色夏令营、做一次环保调查、参加一次生态监护、认识一种动植物、阅读一本环保书籍、写一篇环保作文”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素质。三是广泛开展“保护母亲河天天环保”活动,通过以个人、家庭、班级、办公室、学生宿舍等为单位,个体或集体作出保护母亲河庄重承诺并积极履行承诺等方式,引导青少年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实事。
以简单便利的办法,灵活可行的机制,探索出了动员社会公众和单位、集体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新途径。一是采取“5元钱捐植1棵树,200元钱捐建1亩林”和从日常生活的身边小事做起来的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这样做既简单、便利,又能保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更大范围地动员社会公众提供了条件,实现了他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愿。二是以命名建设纪念林的方式,动员企事业单位、团体为母亲河捐资,参与宁夏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青少年绿色家园,引导各地根据实际,划定一个固定区域作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种植成人纪念林、结婚纪念林、升学纪念林等各种纪念林的场所,向社会公布植树电话,随时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民航、电信、铁路等青年募集资金在西夏王陵等地建设青年林。三是探索富有特色的筹资形式。2000年与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合作发行“保护母亲河”IP电话卡,2010年与银川市邮政局合作发行“宁夏保护母亲河专题邮册”,使筹资方式和效果都取得了新进展,筹资90万元以上。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继续保护母亲河。一是大力培育和开发生态文化 。在青少年中普及生态和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弘扬生态道德,促进青少年以至全社会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宣传生态环境道德、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全社会关爱生态环境、主动参与保护母亲河的浓郁社会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继续以“同一条河”为统揽,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使生态文化渗透到群众性文化载体之中,使保护环境成为青年时尚。二是广泛开展生态体验 。引导青少年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扎实推进群众性生态实践活动,促进环境保护走进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使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在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之上。请环保、水利等单位支持,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活动”。三是积极促进各项工程建设 。动员青年参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参与自治区大型重点建设工程的环境保护,建好管好每一个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坚持重在示范的原则,在治理技术、治理模式、建设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作出示范。
(二)努力做好防污减排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主导地位越来越加强,相应的,工业“三废”的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实现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成为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多数污染严重的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采取污染防控、资源化综合利用和能源综合处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等措施,逐步扭转了高污染、高排放局面。继而又采取清理整顿、取缔关闭违法偷排企业,实行规划环评、“区域限批”等措施,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促使企业实现达标排放。所有这些措施,推动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加强“三废”治理。2009年,宁夏有环保监测站(所)27个,监测监理人员495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7.4%,比2001年提高了45.7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70.6%,提高了31.79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增长13.65倍;工业粉尘去除量增长2.93倍。“三废”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66672万元,增长2倍多。
200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宁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污染减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污染治理,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为了实现减排目标,积极推进工程减排,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狠抓结构减排,全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闭小火电机组,淘汰小炼铁、小炼钢、小炼焦、小造纸等;加快管理减排,加强污染减排指标统计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协调,出台有利于减排的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措施;采取“区域限批”措施,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9年,宁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7.8万吨,比上年下降12.9%。
加大黄河治理。黄河,在宁夏境内流经397公里,占黄河总长的7.3%。2005年前,宁夏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居全国首位。2006年起,自治区政府连续三年把保护水环境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抓好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等,全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2.77%提高到2009年的93.65%。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了东部地区平均水平,2009削减比例居全国第二。早在2000年,《宁夏黄河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开始实施。自治区加大黄河治理的投入。在全区91%的国控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到2009年底,黄河宁夏段稳定保持三类良好水质,清水河上游固原各断面、各大排水沟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为了保护好黄河岸边的湿地资源,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自治区对宁夏黄河湿地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启动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的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示范区总数达到10个,面积达到1万公顷,90%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到2020年,全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3个,面积达到2.8万公顷,从而使全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开发黄河资源 ,新一届政府启动“黄河金岸”建设。2010年,重点开发“黄河金岸”沿线的中卫滨河、青铜峡鸟岛、吴忠滨河、银川水系、平罗天河湾、石嘴山星海湖六大湿地。宁夏银川水系继建设爱伊河、东南部水系、西南部水系工程后,又开始建设西北部水系整治工程,该工程整治后湿地面积达1786.3亩;吴忠市投资近1亿元开发滨河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沿石中高速公路两侧建成11公里的景观水道,贯通全市周围的湖泊水系;中卫市投资4亿元,分3期恢复治理近4万亩湿地生态环境;石嘴山市投资1.5个亿,保护恢复星海湖湿地,目前已形成湿地48平方公里,水面30平方公里,是宁夏最大的湖泊湿地。宁夏吴忠滨河公园和黄沙古渡已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宁夏通过积极申报湿地保护相关专案来加强沿线六大湿地保护。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复银川湿地保护和平罗天河湾湿地保护两个专案,批复资金共5000万元。
(三)退耕还草还林使山川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21世纪,宁夏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五”期间,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及退牧还草等项目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全区累计完成营造林核实合格面积1900多万亩,林地面积达3266.25万亩;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605.4万亩增加到892.3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79%提高到11.4%。
造林力度加大。宁夏现有造林面积158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45万亩,飞播造林面积74万亩,封山育林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4%提高到10.5%。“十五”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0平方公里,年减少入黄泥沙0.4亿吨。全区境内实现了草原承包到户和全面封山禁牧,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00万亩。在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注重基本农田建设和后续产业培育。目前山区人均旱作高标准基本农田已达到了6亩,种草养畜、特色林果、中药材、劳务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缓解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局面,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变了山区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习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完成项目工程243.2万亩。在北部引黄灌区,以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善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为目标,实施了第二代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和兴果富民经济林建设工程。根据公路、铁路、水系建设的格局,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完成绿色通道工程里程达3600公里,完成黄河护岸林389公里,建设了银古公路绿化工程,银川西部防护林工程、贺兰山东麓生态绿化工程、景观水道示范工程、石嘴山西部防护林工程等一批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的城市林业工程,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在中部干旱风沙区,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完成治沙造林204万亩,全区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500多万亩。根据资料显示,1999~2004年,全区荒漠化土地减少了38.1万亩,尤其是荒漠化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流动沙地减少了30.2%,固定沙地增加了10.2%。荒漠化整体呈现逆转趋势。
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成效。在“十五”期间,主要是对规划区内的577万亩有林地、灌木林地及未成林造林地进行有效保护。首先加强对六盘山、贺兰山和罗山等森林资源的管护与建设,通过采取封育、飞播造林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封山禁牧到位。2003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区境内的封山禁牧大战略。全区境内全面实施了封山禁牧,签订了农户对草原承包或联产承包的责任书,建设草原围栏面积1360万亩,贺兰山东麓银西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万亩,完成围栏封育7.3万亩。真正做到了草原围栏建设责任到人,管护到位。到2009年,累计完成退牧还草工程中央投资3.225亿元,草原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了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的良性发展机制。全区所有羊只实行舍饲圈养,2220万亩天然草原实施了围栏管护,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500万亩已垦草原实现了退耕还草,全区补播改良面积达到378万亩,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650万亩。封山禁牧6年多来,南部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增加70多毫米,全区干旱草原植被覆盖率增加50%,荒漠草原植被覆盖率增加20%,产草量比过去平均提高1倍。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部分由禁牧前2002年的804元增加到2008年的1193元,增长48.5%。国家累计兑现宁夏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8.31亿元,截至2009年底,宁夏累积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229万亩。宁夏人均退耕还林面积为0.78亩,是全国人均退耕还林面积的5.2倍,退耕还林人均面积位列全国第一。
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加快。林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江泽民提出了“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在宁夏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克服了风大、高寒、干旱、少雨,树木立地条件差、不易成活等重重困难,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全面启动“六个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贺兰山东麓百万亩生态防护林、灌区百万亩特色经济林、沿黄百万亩湿地生态保护林、中部干旱带百万亩枣树节水经济林、毛乌素沙地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积极开展全民造林绿化活动。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宁夏林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造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主要林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四)战天斗地改造沙漠
宁夏地处黄河上中游地区,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沙地)包围,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唐地区的咽喉要道。荒漠化土地面积297.4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57.2%,其中沙化土地118.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2.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有13个县、300多万人口长期饱受风沙的危害。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引进治沙新理念,走出治沙用沙新路子。累计治理沙化土地700万亩,沙化土地净减少79.5万亩。是全国最早实现人进沙退的省区,治沙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温家宝总理曾亲自批示推广宁夏治沙经验。
纵观宁夏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工作,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49~1977年)。20世纪50年代初期,宁夏即在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建立了一批国有林场,开展封育保护、植树造林;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先后在中卫沙坡头等地建立了沙化防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荒漠化防治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入60年代,宁夏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一大批由当地群众参与经营管理的乡、村办林场,在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绿色斑点,初步形成了防风固沙防护林带。
规模治理阶段(1978~1994年)。国家陆续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使宁夏荒漠化和沙化防治进入了一个规模治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大规模开展了毛乌素沙地、南部山区水土流失地区和北部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还先后投资30多亿元,建成了固海扬水、中卫南山台子、盐环定等大型扶贫灌溉工程,新建绿洲20万公顷,把荒漠地区的20多万移民搬迁到灌溉绿洲区,减轻了沙化地区的人口压力。
综合整治阶段(1995~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宁夏进一步扩大了治理规模,加大了农林牧综合治理的力度,在南部山区,实行山、水、田、林、路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在中部沙区,开展沙漠综合治理,营造沙漠绿洲;在北部引黄灌区,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基本建设及中低产田改造,防治土壤盐渍化。
通过多年艰苦奋斗,全区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由近到远的工作思路,宁夏先后投资40多亿元,建成了宁夏扶贫扬黄等大型水利工程,把重沙化区域的20多万人生态移民到引黄灌区,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率先在全国实施禁牧封育,380多万只放牧羊只“下山”实行舍饲圈养,3480万亩天然草原如期实现了禁牧封育,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94.5%,1360万亩天然草原实施了禁牧围栏和休牧围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500万亩已垦草原实现了退耕还草。如今,大自然给了宁夏丰厚的回馈——封山禁牧实施以来,全区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地带增加了5%,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场比例已经达到1∶5以上,在全国排在了前列。全区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流动沙地减少了30%,沙化土地减少了38%。
第二,沙区植被覆盖度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外援项目等重点治沙工程的相继实施,宁夏沙区的生态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毛乌素沙地通过各种人工措施造林种草达20万公顷,有近5万公顷流动沙地转入半固定沙地,有6万多公顷的半固定沙地转为固定沙地,项目区内的林草覆盖度,由建设前的10%提高到了30%,最高处可达7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公顷,每年可保水土16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0.4亿吨;治理盐渍化耕地6.2公顷;通过对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宁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共计增产粮食10亿公斤以上,增加产值10多亿元。
第三,发展了沙区特色产业,增加了沙区农民收入。在确保生态改善的同时,注重结构调整,发展沙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五”期间,宁夏共营造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70万亩,名优经济林248万亩,年产林果60万吨。在平坦沙地种植甘草、麻黄、肉苁蓉等中药材40多万亩,在低洼盐碱沙地营造红柳、紫穗槐等耐盐碱灌木,建成柠条饲料加工厂17个,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林业产值突破27亿元。
第四,探索创造性总结出了宁夏防沙治沙模式。宁夏治沙模式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立地类型,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的原则,通过采取生物、工程、水利、农艺、移民搬迁等措施,进行封飞造结合、乔灌草结合、农林牧结合、旱治与水治结合的综合治理,加快了治理速度,提高了治理成效。创造出了“五代一体” 防沙固沙技术模式和“一水、二林、三田”的营造沙漠绿洲的方法,形成了“政府引导、工程带动、企业牵头、群众参与、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的防沙治沙机制,坚持用税收、信贷、补助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了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资防沙治沙格局的形成。目前,全区治理规模在1500亩以上的企业有60多家,投入资金近10亿元,治理开发沙地30多万亩;个体造林治沙户14.7万户,投入资金4.1亿元,治沙造林60多万亩。宁夏中冶美利纸业集团借助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种植工业原料林20万亩,既为企业建立了可靠的原料林基地,又为中卫市城区构建了一道新的绿色屏障。
第五,对外合作项目带动防沙治沙,成绩斐然。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对生态脆弱区、薄弱环节和生态重要部位,实行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以外援项目重点工程带动面上治理,通过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拓宽投资渠道,先后引进外资折合人民币3.0亿多元,完成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其中德国本着扶贫与生态相结合的原则,无偿援助1.7亿元人民币,在宁夏实施了3个荒漠化治理项目,其中“贺兰山东麓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项目”被中德政府评为优秀项目。日本国注重荒漠化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合作交流与研究,在治沙技术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青少年防沙治沙教育等方面,先后投资1.3 亿元人民币支持宁夏荒漠化防治。韩国政府高度关注中国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无偿援助建设了宁夏黄河护岸林项目。另外,世界粮食计划署、欧盟、全球环境基金等世界组织先后援助宁夏建设了“2605”“4071”等一批荒漠化治理项目。这些外援项目的实施,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思维理念,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力地带动了我区荒漠化治理。
第六,治沙研究,成果显著。“宁夏防沙治沙及沙产业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沙荒地治理及优质蚕茧研究开发”“沙荒地酿酒葡萄产业开发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实施,把生态环境改善与促进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所取得的试验研究结果,已经和将给不同类型沙地和沙荒地的综合治理提供有效途径和成套综合开发技术,为宁夏及西部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的综合防沙治沙技术,固定了流沙,绿化了沙漠,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创举,该项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五)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宁夏生态环境发生极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加快,特别是“十五”时期建设力度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示范区及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9处,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4处,地方级湿地保护区6处、湿地保护与恢复性示范区6处、湿地公园13处。湿地总面积达到114万亩,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建设和管理体系。湿地保护和恢复性建设重点实施以银川市为中心的塞上湖城工程,连通了阅海、西湖、华雁湖等7个湖泊的景观水道工程。在鸣翠湖、大西湖、康熙饮马湖等实施了退田还湖、水道清淤疏浚、恢复植被、保护管理设施等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湿地资源环境。对现有的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功能监测,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加强保护区的能力建设。完成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和扩建工程,扩大保护区范围,构筑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完成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部分的一期建设工程、白芨滩和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宁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新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2010年,西吉县委、政府以总投资0.35亿元,开发火石寨丹霞地貌和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发挥震湖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建立一个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将旅游业逐渐培育成西吉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宁夏山川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银川市借助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力,努力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 。近年来,银川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04年的289天上升到2008年的323天,占总天数的88.3%;水环境质量达到了水域功能区标准;全面推动城市品位和内涵迈入新境界,让群众享受了蓝天碧水的生活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灵武白芨滩的治沙模式对全国乃至世界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禁牧及60万亩生态绿化工程,发挥了绿色屏障的巨大功能,阻止了腾格里沙漠东移,促进生物圈进入良性循环。二是积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展重点湿地工程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阅海、鸣翠湖、宝湖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全市湿地面积达到47000多公顷。三是加强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努力减少新的人为破坏。围绕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矿产开发等领域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四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利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431万元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了灵武市宁东镇马跑泉村、兴庆区大新镇塔桥村、西夏区镇北堡镇团结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示范工程,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胜利乡烽火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五是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推进城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丰登镇创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掌政镇、望远镇、镇北堡镇等7个镇创建成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塔桥村、联丰村、碱富桥村等5个村创建成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活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