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前20年发展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前20年发展

一、加快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自治区成立前,宁夏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领导宁夏人民完成了接管国民党宁夏军阀马鸿逵时期遗留的官僚资本工作,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此,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宁夏城乡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一)1950~1957年,地区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GNP)只有2.46亿元,其中农业(第一产业)占73.2%,第二产业只有8.9%,第三产业也只有17.9% 。1957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当年价格)达到2.55亿元,比1949年的1.2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5.9%。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03元增加到1957年的142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6亿元,比1949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6.8%;农业总产值2.09亿元,比1949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9.1%。宁夏的面貌发生了初步变化,社会安定,经济勃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二)1958~1965年,“大跃进”和调整恢复

宁夏经济经历了“大跃进”的挫折后走向调整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初步奠定了发展的基础。1958~1960年的三年中,外省市来宁支援建设的人数达23万多人,基建投资总额达5.3亿元,是1950~1957年八年总和的6.9倍,建成了一批煤炭、电力、机械、轻纺和建材等支柱工业企业,又从上海和南京等地迁入了一批五金加工等门类的小型企业。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2.29亿元,比1957年增长4.06倍,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这一阶段的集中投资和加速建设,形成了宁夏工业的基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多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加上“三年困难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起伏较大,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严重受挫,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961~1965年,宁夏经济与全国同步进入调整恢复时期。这一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对过去一度膨胀的工业企业在建规模和职工队伍进行了坚决压缩,初步克服“共产风”和“平均主义”,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工业经济得到充实提高,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经济建设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66年与196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48.9%,农业总产值增长49.6%,粮食总产量增长73.1%,超过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平。

(三)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区经济

这一时期,虽然社会动乱,但宁夏工业经济仍然得到较快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宁夏作为国家“三线”建设地区,得到国家投资的有利支持,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均在2亿元以上。一批内迁和新建、扩建的工业骨干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宁夏的能源、化学、建材、轻纺、冶金等主要工业支柱,为宁夏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但由于国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仍然坚持“三线”建设不中断的方针,工业经济形成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到1976年,全区工业企业数量比1965年增加了1.02倍,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到29个,工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2.03亿元增加到1976年的10.38亿元,增长4.11倍,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工业的较快发展,使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65年的43.21%上升到1976年的73.55%,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这一时期,在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左”倾思潮的干扰,未能真正发挥效益。自1970年初,宁夏由过去的粮食调出地区,变为粮食调入地区,肉、蛋、奶等副食品供应也全面紧张,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生活改善缓慢,整体经济发展遭受严重破坏。

1958~1978年,宁夏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57年的1.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06亿元,增长了70%;第二产业由0.22亿元增加到6.33亿元,增长了27.77倍;第三产业由0.44亿元增加到2.66亿元,增长了5.05倍,从而使宁夏经济实现了较大飞跃。与1957年相比,产业结构逐步向好的方向变化:第一产业由73.2%变为25.4%,第二产业由8.9%变为52.5%,第三产业由17.9%变为22.1%。

(四)宁夏财政实力增强

1958~1965年,宁夏财政经历了“超常规发展” “紧急调整”“健康持续”三个时间段。1957~1960年,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快速增长到1.05亿元和3.03亿元,经过紧急调整,到1963年宁夏财政收入开始稳定增长,到1965年累计完成5.73亿元,年均完成财政收入0.64亿元,年均递增1.1%。财政支出的重点在基本建设方面,占财政支出的50%左右。

1966~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宁夏财政骤然走入低谷。五年中,共完成财政收入2.88亿元,年均收入0.58亿元。地方财政连续多年歉收,财政经济陷入困难时期。1970~1977年,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开始回升,地方财政收入由1970年的0.99亿元发展到1977年的1.76亿元,增长77.8%。

二、战胜自然灾害,农业稳定发展

1958年,粮食产量扣除浮夸因素达到6.96亿公斤,比1957年增长24.2%,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好年景。1959年,粮食产量也基本稳定在6.34亿公斤。 1960~1962年,连续三年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三年产量均未超4.9亿公斤,平均每年少收2.2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从1958年的360公斤,减少到1960年的219公斤,减少了141公斤。再加上1958年高浮夸造成的高征收,使全区人民遭遇了严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一是紧急减免宁夏的公购粮3000万公斤;二是向宁夏下拨救灾粮5000万公斤;三是加强宁夏的党政领导力量,由杨静仁兼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和政府主席。杨静仁来宁后,狠抓落实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一是团结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战胜困难,力保发展;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建设,促进粮食不断增产;三是落实政策,纠正冒进。1963~1965年的粮食产量分别达到7.1亿公斤、7.46亿公斤和8.33亿公斤,再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战胜自然灾害中,宁夏人民产生了两个共识,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是真心实意为着人民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二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农业。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宁夏的农业尤其是粮食,一直是稳步上升的,甚至十年“文化大革命”也没有耽误宁夏的农业发展。

三、借力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建立并完善宁夏工业体系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兄弟省区的援助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积极努力,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8~1964年,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3.5亿元,是前9年的18 倍,先后建成了贺兰山煤炭基地、石嘴山发电厂、石嘴山钢铁厂、 银川通用机器厂、银川综合电机厂、青铜峡水泥厂、 吴忠仪表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到1964年,全区拥有工业企业445个,职工队伍2.96万人,与1957年相比,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1倍,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4倍,年平均递增19.1%;原煤产量增长6.6倍,达到257万吨;发电量增长18.8倍,达到10.1亿千瓦时。煤、电生产的大力发展, 使宁夏丰富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初步利用, 并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

1965年以后,根据国家“三线”建设决策, 一批沿海工业企业陆续内迁宁夏,宁夏工业出现大发展的高潮。1965~1978 年的13年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在1.5亿元以上,一批内迁和新建的规模较大、 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工业企业陆续投产,主要有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青铜峡铝厂、西北煤机总厂、 西北轴承厂、长城机床厂等,这些骨干企业的建成,使宁夏工业门类增多,规模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为全区工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打下了基础。1978年与1964年相比,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1.4倍,达到1072个;国有工业职工人数增长3.8倍,达到14.3万人;固定资产增长6.4倍,达到20.9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3.8亿元,增长9.5倍,年平均增长18.3%。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由1964年的38%上升到74%,工业已成为宁夏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和纺织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四、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自治区成立后,宁夏的民族关系一直是团结的。自治区成立时,大家刚结合在一起,有的尚有相互猜疑、观望等心理隔阂,但通过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尤其是在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三年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建立了同生死共命运的友谊。“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被关进同一个“牛棚”同吃、同住、同劳动后,逐步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回民、汉民、本地人、外地人逐渐亲密,大家共同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没有外地人的参加,就没有宁夏的快速发展”“没有汉族人的全力帮助,也就没有回族干部的快速成长”。因此,宁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心思进,为自治区的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