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

现在,时代不同了,条件变化了,历史任务也变化了,但是延安精神没有过时,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延安精神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发扬延安精神。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指出:“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他讲道:“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延安视察时明确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他强调:“延安精神永放光芒。”2004年4月,胡锦涛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9年11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要。

一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需要有伟大的延安精神作为动力。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延安精神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领导方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作风,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执政理念,因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思想保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推动力。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坚持弘扬延安精神。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延安精神作为动力。延安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确立党的政治方向、维护党的政治利益、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什么是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恩格斯语)。在政治活动中,“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语)。政治就是利益的声音,就是谋取最大利益的学问。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精神内容告诉人们,就是为全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向确定以后,每一历史时期都有阶段性目标任务。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延安精神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维护党的旺盛战斗力最基本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就要用延安精神这一最基本的思想武器,教育广大党员在思想上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去努力奋斗。

三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需要有伟大的延安精神作为动力。延安时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凝聚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浴血奋战,争取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种从来不相信世上有什么救世主,自己艰苦奋斗走自己的路,自己解放自己,不怕鬼、不信邪、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爱国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内在品格和高尚情操,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