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爱国主义特征

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爱国主义特征

实践表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这就昭示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特征。延安时期的爱国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征之一:从“忠君爱国”转变为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中华民族虽然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烙有“忠君爱国”的印迹。传统爱国主义到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确切地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的。其根本标志是,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上,并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一方面,广大兵民不是为“君主”而战,也不是为了一群一党的私利而战,而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自身利益而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目的而战;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把浴血抗战、爱国救亡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为真理而战,为共产主义牺牲。红军抗日先遣队、红十军政委方志敏,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后,对敌人的酷刑毒打毫不屈服,对敌人的劝降利诱毫不动摇,在就义前挥笔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首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让敌人震惊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坚守马家村的全排官兵壮烈牺牲,淮北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战斗等,无一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使日本帝国主义惊心丧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实现了传统爱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特征之二:把爱国和爱民结合起来,丰富了爱国主义内涵。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观,历来就是爱国与爱民的统一。在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爱国主义体现在保国、卫国上;在没有这种威胁时,爱国主义就主要体现在爱民上。所谓爱国,从根本上说就是爱民,有民才有家,有家才有国,民众的家和体现政权的国是融为一体的。坚持爱国主义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尊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主义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引导、激励和培植的结果。延安时期毛泽东反复讲为人民服务,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从而确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人民的服务员,努力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从而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充分体现了把爱国与爱民结合起来的特点。

特征之三:从少数仁人志士的爱国表现转变为全民抗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到处都充溢着灿若星河、彪炳千秋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传统爱国主义注重少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忽视褒扬和砥砺民众的爱国情感。也就是说,把挽救民族于危亡、拯救民众于水火寄托于少数“领袖”和“救星”的出现上。这是唯心史观在爱国主义观上的反映,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之所以“空怀移山志,无力正乾坤”“未曾奏捷身先死”,甚至功败垂成,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摒弃了旧的唯心史观,使传统爱国主义发展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侮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他们不相信“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毛泽东响亮地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把民众作为抗战主体,使兵民第一次发出了“我们是天下的主人”的时代最强音,认识到抗战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把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结合起来,正因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爱国主义民众化、自觉化,才使全国各个民族和广大海外侨胞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各阶层、各界人士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全民抗日洪流。由于全民抗日,才使广大兵民没有被“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吓倒,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以及“父死子继、夫亡妻替”,同心同德“打东洋”的壮烈场面,凝聚成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之师、胜利之师。抗日战争之所以陷敌于灭顶之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激发了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

特征之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拓展了爱国主义内容。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懂得自己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国际主义者,拓展了爱国主义的内容。延安时期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同步进行了国际主义教育,使民众认识到,共产主义事业是伟大的国际性的革命事业,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斗争是相互联系的,需要互相支持和援助。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从本国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是跟国际主义密切联系着的,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反对外来侵略,又尊重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权利和自由。这也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的爱国主义区别于剥削阶级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重要标志。延安时期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充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拓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野,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增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抗日战争的势力,提高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加快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