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写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三篇著作,被后世称为“老三篇”。“老三篇”阐述的就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道德。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生活中的领导者,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形象如何,对社会风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全体党员的道德风貌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全部实践中,无论是夺取政权前,还是夺取政权后,都始终重视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在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上,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以达到先进的思想和道德境界。毛泽东把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共产党人为全人类解放而努力奋斗的最高纲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不断具体化。

“老三篇”树立起来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和道德情操,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成为共产党人思想道德的基石。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精神,愚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构成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情操,成为支撑共产党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定向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基础,规定着共产党人实践的目的和方向,指导着共产党人对理想道德的选择,决定着共产党人具体行为目标的取舍和人生力量的释放。二是激励的作用。“老三篇”中的三个主人公,一个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异国共产主义战士,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抢救八路军伤病员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个是普通的烧炭战士;一个是中国古代寓言传说的人物愚公,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精神境界,是共产党人净化灵魂、完善自我的“催化剂”,是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和征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奋发向上,创造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使人民群众感悟到共产党人思想道德风范的力量。三是规范作用。中国共产党要求每一个党员按照“老三篇”的思想道德标准去工作,去奋斗,去献身。激励了多少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为了他人利益,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安全让给别人,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促进党的事业发展,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共产党为谁工作的认识问题

以“老三篇”为基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延安时期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主要解决了共产党人思想认识上的这样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共产党员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共产党员应该做这样的人,这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二是共产党员为谁服务的问题。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强调我们必须“完全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这就十分明了地告诉人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

三是共产党人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40年1月15日,毛泽东在给吴玉章寿辰的祝词中号召学习吴玉章同志,他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要这样做,不但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45年,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号召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就告诉人们,共产党怎样为人民服务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像牛一样为人民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去,没有私心杂念、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死而后已。

四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应确立的态度。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情。”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所以,“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945年在七大开幕式上,毛泽东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七大报告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就告诉人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五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和意义。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死观,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思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就告诉人们,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其价值和意义比“泰山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