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价值及意义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价值及意义

第三节 延安精神的价值及意义

一、延安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延安精神包含了众多的革命精神。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贯彻调整方针

保证安定团结》一文中指出:“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胜利。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本营和总后方。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而毛泽东思想的这三个基本方面,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所以说,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迸发出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精神光华。延安精神就是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精神再次焕发出的精神光芒,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英勇奋斗精神的结晶,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品格的中华魂。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振兴中华,不断抗争外来侵略者,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谱写出一篇篇惊天动地的华章,锻造出了为独立求解放甘洒热血、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在延安精神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和升华。延安精神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品格的中华魂。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伟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就创建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一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二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四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五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在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创造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有四个方面: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延安精神产生的基础,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延安时期的伟大创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初到延安时期是处境最困难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制定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策略,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延安时期,是抗日战争最残酷激烈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政治立场,领导组织全国人民,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最为困难的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边战斗一边开荒生产,支撑了抗战和解放区的发展。在这一奋斗历程中,无数先烈和志士,前赴后继,勇于奉献,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造出来的崇高精神,凝结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反映了延安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战士群众所具有的思维意识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充沛旺盛的精力,具有变化无穷的灵活性,产生强大的创造力,爆发出征服一切改造一切的能量。

二、延安精神的显著作用

延安精神自产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缔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显著的育人作用。延安时期,党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外有日寇侵略,内有投降派,根据地生活条件很差。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自己创立的延安精神培育全党,使大批革命青年经过党的培养教育,懂得了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振兴中国的道理,从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并在实际斗争中形成了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革命精神的共产党人,以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强敌之前不胆怯,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英勇斗争,大批革命青年的茁壮成长,才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过去,不难看出,正是党用延安精神培育起来的那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才有了我们的今天。因此,延安精神具有显著的育人作用。

(二)巨大的凝聚作用。在延安时期,党进行过全党整风,又对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促使全党统一了思想,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有了纯洁的革命组织,也树立了令世人佩服的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延安精神的高尚情操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凝聚着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推翻了三座大山。如果没有延安精神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就不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三)有力的导向作用。延安时期,党十分重视加强对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全党牢固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促使所有的革命者都要胸怀远大理想,扎扎实实地奋斗。这种永不停息的共产主义奋斗精神,不仅在当时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在今天仍然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四)不断的创新作用。延安时期,中国的国情决定党所从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既无先例,又不能照搬别国的做法,只能靠自己探索和创新。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领导人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一切爱国力量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纲领,经过大生产运动,有效地解决了革命势力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大胆开拓创新的结果。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延安精神的这些光辉内容,依然有着典型示范作用。

三、延安精神的永恒意义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动力源泉,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延安精神的价值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江泽民同志2002年3月在陕西考察工作时说:“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2004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2009年11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同志在陕西调研时强调:“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2011年5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中共陕西省委的文章《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正是这样,延安精神不断产生出巨大精神力量,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激励他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国家振兴与民族解放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延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革命的重要贡献。延安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延安精神成为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探索自己的道路、发展自己国家的精神力量,对世界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