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延安精神概念

第一章 延安精神概述

第一节 延安精神概念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这片热土上战斗生活了13年。这13年,史称延安时期。

这13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扭转历史乾坤、开创新纪元的时期。在此期间,党成功地争取了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的支持,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后,党高举抗日爱国救亡大旗,捐弃前嫌,同国民党再次合作,团结全国人民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抗日武装,浴血疆场,在抗日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多起摩擦事件和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同时,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奋图强,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党的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有联系的党员只有4万人,领导的红军不过四五万人,根据地仅西北革命根据地一处。而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到有121万党员、几万个支部、1000多个县委,领导着120万正规军队和一亿人口的解放区。

正是在这13年里,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的总后方;正是在这13年里,党中央和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制定了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正是在这13年里,党中央领导和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度过了及其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正是在这13年里,党中央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使他们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正是在这13年里,党中央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示范区和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正是在这13年里,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中共党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就是在这波澜壮阔的13年中,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伟业中,继承和发扬了自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精神,特别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不断汲取和升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依靠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和锐意创新,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同时,培育形成了集中体现我党我军革命品质的延安精神。

一、延安精神名词概念

延安精神是个固定的名词,对延安精神这个名词的阐释,目前没有统一固定说法。理论界有“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说、“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说、“社会风尚和精神状态”说、“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说,等等。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2004年7月1日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扩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延安大学教授郭必选、牛兴华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米世同主编的《延安精神概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在绪论“什么是延安精神”中说:“那么,如何给延安精神定义呢?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表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概论》第9页)。

本书汇总各个方面对延安精神的论述,基本观点是:延安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些精神凝练而成一种特有的精神。由毛泽东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延安培育形成并发扬光大,发挥出了巨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作用。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动力源泉和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基本内容

本书采用2004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现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扩大会上讲话中说的延安精神的基本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是迄今为止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对延安精神最专业、系统的表述。

三、延安精神中的“延安”概念

“延安精神”一词里所提的“延安”,不是指现在延安市的行政区域,更不是延安这座城市的名称,而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党史研究者把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离开陕北这段时间,称为延安时期。延安精神里的延安,泛指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所有区域。

四、延安精神中的“精神”概念

“精神”是一个多义词,由“精”和“神”这两个字组成。精,指物质里最纯粹美好的东西,被称为精。神,本义是繁育众庶的先人、人民的祖先;引申义为繁育万物的天灵,扩展为具有无穷的知识、无穷的变化、无穷的能量,被称为神。“精”和“神”联成一个词,本意指人固有的精力、精气,形容人或物有生气,扩展为实质要旨。哲学名词将“精神”一词解释为,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从哲学的角度讲,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