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发现《中国记者》1993年第三期目录上有成一同志的大作《毛泽东为塔斯社写新闻》。这题目吸引我,立即寻找阅读,可是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却是这篇文章的错误插图——一幅毛泽东主席的手迹。这是怎么回事?它竟是1941年5月18日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的毛泽东撰写的社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手迹的第一页。这篇纵论天下大事的社论在《毛泽东选集》里没有收,《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也没有,现在刊登在这里,说明它的“健在”,为此我请教成一同志,他说新华总社有复印件,原件在中央档案馆。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独具风格的书法家,被新闻界亲切地称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曾经为《解放日报》写过和改过很多文章。我仔细看这篇社论首页的手迹,原题目《日本何处去》被画上长框删去,在这个不要的题目上边重新写了《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的标题。题旁毛泽东还代编者标明的“社论”与“新五号字排”的手迹也是清楚的。当年毛主席为报纸写稿和改稿,常把编排的要求顺手批注上;可是当年编辑在题目旁写的字的笔迹已模糊不清了,这是因为编辑不用毛笔而是用的蘸水钢笔,墨水是用蓝或紫颜料冲冷水泡制的,经过50年褪色了。
《解放日报》5月16日创刊,毛泽东为报纸写了《发刊词》,庄严宣告: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时候,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处在最困难的阶段,世界形势复杂多变。17日,毛泽东又写了这篇长达3300字的社论,评述世界形势,指出德国已经征服苏联以外的欧洲,日本集中兵力进攻中国解放区却对国民党军放松,美国和英国抓着两个锦囊妙计,一个是在亚洲讨好日本,牺牲中国,换取日本进攻苏联;一个是在欧洲,煽动希特勒进攻苏联。毛泽东透过朦胧的黑夜,向中国和世界指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呢?“只有人民,只有我们,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坚定抗日战争信心,鼓舞反侵略的斗志。
我看到这篇手迹极为惊喜,因为有特殊的缘故。当年我在《解放日报》做编辑,经常看到毛泽东写稿和改稿的手迹,受到教育,感到亲切,许多同事都寻找和保存毛泽东的手迹。我有幸得到这件长社论的手迹尤为高兴,我又寻找和挑选两件毛泽东做过重要修改的稿件保存,我珍藏的毛泽东手迹少而精。
我保存的毛泽东的两件改稿是什么呢?一件是当时中央财政经济部长李富春的《一月八日在中直军直经济工作人员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在这个题目上加个破折号,改作副标题,又加一个副标题《读书人要学会管生产管供给,不然永远是书呆子》,在两个副标题前边,毛泽东重新写了个题目:《丰衣足食,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响亮的“丰衣足食”的口号,第一次用四行大字出现在1月13日《解放日报》的社论位置。中直军直机关卓有成效的大生产运动从此开展起来,延安抗战领导机关吃饱穿暖了。
另一件改稿,是《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1944年6月22日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与中外记者参观团的谈话》,此件是8月1日见报的,毛泽东送到报社发表的是32开的铅印小册子,按照当时的党规与习惯,这个小册子也是毛泽东审阅定稿的,送报社发表的小册子修改得不多或者没有其他修改。我记得很清楚,毛泽东在这里加写了800字揭发“曲线救国”论。当时国民党军队叛变了几十万,将级军官投敌的达67名之多,“投敌之后不加讨伐,反而暗地和他们联络,其目的不但为着现时反对共产党,而且含有长远计划,而准备在日寇战败退出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时,好让这些伪军藏起敌旗,打起国旗,宣布反正,占领这些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配合正面国民党军队,进行全面的反共战争”。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发生的情况,不是与毛泽东在这里预见与描述的完全一样么?毛泽东1945年5月在党的“七大”作结论,曾经讲到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有这种精神准备”,但讲得最彻底最清楚的是在这里加写的几百字。
在延安时,这三份原稿和改稿在我书桌的抽屉里,不时可以看到,随手拿出来看看有益有趣。可是,1947年初,国民党胡宗南集中30万精锐大军阴谋进攻延安,我们留守兵团只有3万人,敌强我弱,必须有计划地迅速撤退,解放日报社只留少数精锐在延安坚持出报,大家撤退到延安的后方瓦窑堡建立二线,准备接替延安出报,我被分配到先撤退的这批人中。
这是战时转移,不同于机关搬家,规定每人只准携带14斤重的行李,这三份原稿与改稿,随身携带,没有分量,人在稿在。可是再进一步想想,人的安全呢?敌人的飞机和枪炮是打人的,稿件丢了,无法补偿,我向副刊部主任刘祖春提出来把稿件送给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刘祖春写信,我在信封上画“卅”要紧符号,交给去党中央的通讯员。
时间一秒一分地过去了,战争的撤退和前进一天几十里。这件50年前的事,回想起来竟像昨天。看到毛泽东这篇手迹发表,我也要到了一份复印件,我非常非常欢喜,因为它至今仍被珍藏着。
199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