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的陕北秧歌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陕北秧歌,是陕北高原延安、榆林两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其中以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等地最具代表性。每逢春节闹元宵时,陕北广大城乡群众敲锣打鼓,吹着唢呐,高兴地扭起秧歌喜迎春节、庆贺丰收,以表达欢快喜悦的心情。“闹秧歌”在当地又俗称“闹社火”“闹红火”,属于传统的春节喜庆活动。直至21世纪改革开放的今天,每逢春节,陕北各地群众仍在欢愉地“闹秧歌”,以庆贺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成就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陕北秧歌属陕西民间广场表演的大场秧歌形式,系我国北方民间秧歌的重要流派之一。由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数不限、灵活自如,在强烈欢快的锣鼓、唢呐伴奏中,全体秧歌队员在伞头的率领下通过集体自如地“扭、摆、走、跳、转”等动作,抒发各自喜悦欢快的心情。在集体广场表演中,又可融合腰鼓、水船、跑驴、高跷、大头和尚及狮子、龙灯等各种民间舞蹈为一体,将这些节目与大场秧歌穿插进行,组成综合性的陕北民间舞队,游村转乡进行巡回表演,其活动特征迄今仍保存着我国宋代民间舞队的一些遗风。1942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是当时在延安战斗、工作和学习的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对民间流传的传统秧歌在继承过程中进行的一次创新和发展。从而使陕北秧歌突出时代精神和当代意识,更好地为抗日战争和大生产运动服务,为促进“拥军爱民”和“拥政爱民”,加强军民大团结发挥其重要的宣传激励作用。至今,陕北广大城乡仍广泛流传着群众性的秧歌活动,就其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民间传统程式和风格特点的“老秧歌”;一种则属于1942年经过创新、发展的“新秧歌”。两种秧歌虽有新、老之分,但其历史渊源、流传发展、文化内涵、民俗特征、风格节奏、表演程式、基本动律等皆是一脉相承的。为此,我们应首先对传统老秧歌做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以儒家思想编纂的第一部有关古代乐舞的论著《乐记》中的《乐施篇》曾提到“观其舞,而知其德”,就高度概括阐述了舞蹈所具有的社会作用与历史价值,从而让我们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可以依据生动、真切的形象表现各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

第一节 陕北秧歌的历史渊源

陕北高原地域辽阔、沟壑纵横。我国周时称其为雍州,秦汉时称其为上郡,历来属边陲军事重镇和关中的屏障,也是千百年来古都长安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曾与突厥、匈奴、鲜卑、羌、氐、蒙古、党项、西夏等兄弟民族在政治、经济、生产、商贸、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交往,不仅说明陕北高原曾是多民族相互杂居的一个地区,而且展现了陕北传统文化和民风世俗具有不同民族文化多种元素构成的特色。建国后,相继在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四百多块东汉画像石中,就有反映汉代杂舞、百戏的许多画像。如盘鼓舞、建鼓舞、长袖舞、巾舞、铎舞等形象。1982年10月,绥德辛店龙湾的一座东汉石葬古墓中出土了一尊男性舞俑,俑高9.5厘米,质地灰陶,粉刷挂彩,帻巾、束发、深目、高鼻、大下巴,颇似少数民族形象。其舞姿造型为右腿屈膝着地,弓身略前俯,微抬头仰面,左腿前抬自然弯曲;右臂前伸,手指伸如鸭蹼状,左臂上抬与头平。其造型栩栩如生、舞姿形象婀娜,颇似当今陕北秧歌《二人踢场子》中“挎鼓子”(男角)常跳的“金鸡独立”动作。这一舞俑的出土,不仅说明我国东汉时的陕北已有近似当今的秧歌舞蹈,而且证实古老的陕北民间舞蹈中含有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因素。1983年11月,在延安市甘泉县雨岔乡李扒圪崂村外坡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两块大小相同、形象一致的浮雕秧歌画像砖(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5.5厘米),砖上刻制一位身着汗褂,手执红绸的小伙子,面向左前侧,微笑地做着秧歌舞中“三步一跳”的动作姿态。经文物考古专家鉴定此古墓属宋金时期,从而证实我国宋金时期的陕北民间已有类似当今的秧歌活动,并从中寻觅到陕北秧歌繁衍发展流传的历史轨迹。

如今陕北除了流传延安“新秧歌”为主外,一些边远的山区仍保留着传统“老秧歌”形式,当地群众称其为“神会秧歌”。其中榆林市榆阳区保宁堡的“神会老秧歌”、安乃乡的“安乃老秧歌”、佳县沙坪村的“二十八宿秧歌”、米脂县郭兴庄的“神会秧歌”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老秧歌每年春节活动时,皆由当地神会会长出面组织,不少村民把每年春节秧歌活动作为向神灵还愿,祈求吉祥如意、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的一种美好愿望和期盼。陕北“老秧歌”至今每年开始活动时均要先进行敬神谒庙,之后才开始挨门拜年,俗称“沿门子”或“排门秧歌”。从保存的这些传统习俗表演程序来看,可以使我们了解陕北“老秧歌”不仅是种庆丰收活动,更具有祭祀敬神的目的,这种乡习具有我国春秋兴起的乡人“驱傩”的一些遗风,从而可以了解到陕北秧歌之所以能长期流传于民间,世代繁衍于群众中的根本原因,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征。

第二节 陕北老秧歌的组织形式与人物设置

陕北老秧歌多由当地村镇神会出面组织,因而又俗称“神会秧歌”或“老秧歌”。神会属当地村民的一种民间群众组织,多以村镇的寺庙及所信奉的神灵为核心,由群众推荐村镇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或社会贤达担当会长。每逢庙会或春节“闹秧歌”时常由神会出面组织秧歌活动。其表现内容、形式、程序和人物造型等均与1942年延安新秧歌有着鲜明的区别。传统的“神会老秧歌”皆以神会会长担任活动的总策划、总指挥、总领导。如榆林市榆阳区保宁堡的“神会老秧歌”,除了常见的伞头外,秧歌舞队前先由两名身着黑布长衫,用黑布长巾缠头,右手执一拨浪鼓的巫师作为整个秧歌舞队的先导。巫师身后跟随两人,他们身穿秧歌彩服,右手各执一个直径约60厘米左右由竹篾或铅丝编制的大圆球,中间穿一长约90厘米的手柄,再用红绸或红纸把圆球裱糊,人们称其为“火旦”,象征太阳。两名执“火旦”者身后再跟随两人,他们右手各执一直径约55厘米、把长约80厘米的红布平顶伞,伞顶装饰黄(白)云朵图案,伞边四周缀着约10厘米长的黄(绿)色两层彩绸或黄(绿)流苏,一说称其为“日照”,象征太阳;一说象征是为民族造福的万民伞。两名执“日照”者身后再跟随两名身着传统戏曲校尉服装、手执马鞭或擀面杖画花脸的两个“马牌子”人物,相传此二人虽面相凶煞,却有着驱邪打鬼的威慑力。“马牌子”身后跟随着男女人数相等的两路秧歌队员,民间统称为“身子”,即角色。秧歌队的人数多少、规模大小,皆由村镇住户和参与活动的骨干实际情况决定,人少时舞者有二三十名,人多时可达七八十名或百余人参加表演。由于过去男演员表演时每个舞者均身挎腰鼓(现在男演员表演时已不挎腰鼓),故称其为“挎鼓子”或“鼓子手”,又统称为“武身子”。第一名领头的男演员又称“头路鼓子”,常由全队中技艺高超、动作娴熟、舞姿优美、形象矫健、气宇轩昂、精神饱满的最佳舞蹈者担任,是秧歌队中的领舞者,全体演员的动作变化和队形穿插,均随着“头路鼓子”的动作变化而变化。女角过去多为男扮女装表演,俗称“包头”“拉花”,他们身着长彩裙、花彩服、花披肩,戴花额、梳假长辫,有的手执彩绢,有的手执花扇,也有的双手持小镲随着舞步节奏不停地边舞边敲。此外,秧歌队尾常跟一批丑角,其中包括蛮婆、蛮汉、算命先生、毛女子、骚达子、货郎、媒婆、卖豆芽女子、二流子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各种喜剧人物。保宁堡神会老秧歌队尾常跟脚踩“寸跷”的四个男扮女装的少女,以表现过去小脚妇女扭秧歌的形象。而老秧歌队尾的蛮婆、蛮汉则是最为常见的人物。蛮婆手执线拐子或擀面杖,蛮汉手拿旱烟袋,两人均画丑相、扮丑装,可在秧歌扭跳过程中与围观群众插科打诨,进行夸张、滑稽、幽默、诙谐的表演,表演“丑而不俗”“丑中见美”,在笨拙的憨态中给人们一种天真烂漫、笑容可掬的艺术感染。这些丑角人物不仅可以烘托秧歌表演的喜剧气氛和活泼欢快的闹红火场面,还可以增加秧歌舞者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互动和交流,甚至还可以在队尾发挥维护秧歌表演秩序的作用。

流传于佳县沙坪村的“二十八宿秧歌”,是古老的“神会老秧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十八宿秧歌”一种说法是依据我国春秋战国时已兴起二十八宿天文星象学说的天象图为依据编排的“神会秧歌”;一说是从歌颂东汉刘秀灭王莽的故事演化而来。舞者表演时皆按传统戏曲《上天台》剧中人物打扮,刘秀扮演紫微星为伞头,手执黄锣伞在队首导引,身后则是刘秀麾下的邓禹、姚期、马武、岺彭、杜巍等二十八员大将。其中还有一段唱词:“五月五来五端阳,刘秀十二走南阳,姚期、马武来护驾,二十八宿扎昆阳。”扮演二十八宿的演员身着古典戏曲服装盔甲战袍或扎大靠、画花脸,形象威武、舞步沉稳、动律大方、气氛庄严,颇似天将下凡、神灵显圣。秧歌队尾的各式喜剧丑角人物,以欢快、活泼、夸张、戏谑的表演来表现人间世俗凡人的生动形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使“神会秧歌”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民间、接近群众,以求与人民群众之间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彼此产生互动和思想上的共鸣。

第三节 陕北老秧歌的表演程序

陕北老秧歌有着传统的表演程序,并通过特定的程序可以让大家了解陕北老秧歌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

一、起场

多于农历正月初七前后,由神会会长出面召集全体参加春节秧歌活动的成员,聚集庙中(或村中宽敞的大院里)开会动员。对秧歌队人员的组成、角色的分配、排练的要求、计划的安排、任务的布置、经费的筹措、物资的采购、任务的分工及有关乐器、服装、化装、道具、节目、时间、地点等,都由会长制定周密的计划,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起场”时,场地一边正中间摆张方桌,桌后插上会旗和一横排多面彩旗。锣鼓与唢呐队站在方桌两侧,桌上摆着“虎撑”“灯笼伞”等器物。“虎撑”属旧时民间郎中游转行医时,右手手指聚拢塞进一铁圆圈圆心中不停摇转的器物,又称“虎震”“虎衬”“虎铮”。铁圈直径14厘米,中间空心直径约八厘米,铁圈分上下两页扣在一块,中间有空隙,可放一些小石子或几颗铁珠,摇转铁圈时,小石子或铁珠在圈内相互撞击不停地发出响声,成为伞头指挥秧歌队表演的一种号令。

秧歌“起场”是件很隆重的事,会长在仪式开始后代表全体秧歌队成员,先向桌上摆列的神位磕头烧香、奠酒上供进行祭祀,再向全体参与活动的成员宣布活动计划安排和人员分工,由会长将“虎撑”“灯笼伞”“拨浪鼓”“令旗”交给现场表演的总指挥(即当年春节秧歌活动总导演和组织领导者)。总指挥人选,由神会会长事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全面进行考察,推选出人品好、能力强、技艺高,又能任劳任怨、善于团结群众,有较高威信和组织才能的人担当,这是搞好当年秧歌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起场”实则是秧歌活动前召开的一次动员大会。

二、谒庙

“谒庙”是陕北老秧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每年春节秧歌队开始活动的第一天,必须由神会会长率领全体秧歌队成员去村中寺庙烧香敬神进行祭祀祈祷,以求神灵护佑,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谒庙”既显示传统民间秧歌活动所具有的农耕文化的特点,又证实民间舞蹈具有古老祭祀的人文内涵和民俗特征。秧歌队经过“起场”后,于第二天由神会会长率全体秧歌队成员去村中或附近的寺庙烧香敬神,当地俗称“谒庙”。敬什么神无统一规定,多以本村群众信仰习惯为主,如有道教的太上老君,也有佛教的如来佛或观世音,更多的群众敬奉土地、龙王、马王、送子娘娘等。甚至农村常见的三官庙,就是广大群众对我国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作为一种神灵加以敬奉的表现。

“谒庙”时,秧歌队在神会会长的指挥下吹吹打打、扭扭跳跳地进入庙院后,成两路或四路纵队排列跪在神像前,由会长亲自焚香烧表、磕头祭祀后,再由巫师、伞头领唱敬神秧歌,以表对神灵的虔诚。信什么神就唱什么词,没有严格规定,全由巫师(或伞头)触景生情,按着秧歌的老曲调即兴编填新词演唱即可。伞头唱秧歌时,全体秧歌队员必须反复接唱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当地俗称“接后音”。这一形式既加强队员们与领唱的感情交流和彼此互动,又渲染了演唱的热烈情绪。伞头演唱的嗓音、技巧、所掌握的曲词多少,以及即兴编创能力的高低等修养,将决定秧歌队演唱和表演的质量与水平。有的秧歌队“唱傢子”多,一连能有五六名伞头可以连续进场引吭高歌,不仅增添了秧歌队表演的华彩,还显示出高超的技艺和表演水平。甚至有的村镇秧歌队缺少“唱傢子”,不惜花重金聘请外乡的好歌手,以提高秧歌队整体的表演水平。

敬神礼仪结束后,锣鼓大作、唢呐高奏,全体秧歌队员在寺庙前的广场上开始扭跳秧歌。名义上是给神灵献秧歌,以讨神灵的喜悦,实则是秧歌队春节活动前的一次总体合成排练。当地群众常说:“给神灵跳乱了、唱跌(错)了,神灵也不会怪罪。”这就具体说明“谒庙”不仅具有敬神祭祀的目的,还通过全体秧歌队员的第一次集中演练,起到正式表演前的彩排作用。

三、排门

“排门”又称“沿门子”,也有人称其为“排门秧歌”。即秧歌队“谒庙”后,开始向全村群众挨门依户进行拜年的一种群众性喜庆活动,实则显示民间老秧歌所具有的古老驱傩习俗遗风。当地群众认为春节期间秧歌队进院入户吹吹打打、扭扭跳跳,可以驱疫除魔、消灾免难。因而,陕北各地群众每年均有期盼秧歌队来到自己窑前或院内进行排门拜年,以求大吉大利、幸福安康的习俗。秧歌队多于正月初八左右开始排门拜年,排门的前一天秧歌队派人(俗称“报马”)挨门依户发送“帖子”,即分发通知告知主家秧歌队前来拜年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主家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烟茶糖果点心等接待事宜的准备。秧歌队在唢呐、锣鼓的率领下,吹吹打打、边扭边跳依次进院,主家在大门外燃放鞭炮热情欢迎。秧歌队进院后,先由两位(或四位)身着传统戏曲校尉服,画花脸手执马鞭的“马牌子”在院中做“二龙出水”跑转一圈,示意驱魔、除鬼后,全体队员在院中绕大场。待集体表演结束后,由伞头站在场中唱拜年秧歌,全体秧歌队员在场边逆时针方向慢步绕转大圈,并反复接唱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伞头唱什么,有多少伞头演唱,全看主家的身份、地位、环境以及拜年时间决定。唱完“四六句”的拜年秧歌后,还可表演《踢场子》《跑驴》《搬水船》等小场节目,最后再由全体队员集体扭跳一段大场秧歌后,主家敬茶递烟热情款待,甚至也有馈赠红包的。至此,在这家的拜年活动即告结束,秧歌队又转向下一家。有时秧歌队一天要连续向二三十家群众拜年,既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又与全村群众增强了交往、加强了友谊团结,同时也展示了陕北老秧歌所具有的民俗内涵和人文价值。

四、搭彩门

“搭彩门”,俗称“彩门秧歌”。秧歌队经过三五天“排门秧歌”后,结束了向全村群众的拜年,常于正月十二至十四,各村秧歌队开始与邻村之间的相互拜年彼此走访活动,使秧歌队从本村走向外村,达到村与村之间的彼此交流。相互访问、相互学习的目的。这样既促进了秧歌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又增进了村际之间乡亲们彼此交往和丰富群众春节文艺活动。

“搭彩门”也是陕北传统老秧歌不可缺少的活动程序。每逢春节前,各村镇在自己的村口、村中十字及村中广场上用木椽、竹竿、红布、松枝、彩旗、纸花等搭制三道色泽艳丽的彩门,彩门两侧柱子上贴着对联,门额上悬挂一对大红宫灯或各色气球,以增添春节的热闹气氛。秧歌队结束了本村的排门拜年后,神会会长便派人(即民间所说的“报马”)骑着毛驴或骡子带着红帖去邻村联系秧歌队前来拜年的具体事宜。邻村接到帖子后,立即准备热情接待。第二天“报马”又提前到来,主村会长立即将秧歌队集结在村口第一道彩门前迎接,届时由本村一小伙儿画三花脸扮成“七品芝麻官”(当地俗称“议程官”)坐在彩门内方桌上放的一把太师椅上,桌旁两侧各站两班衙役,锣鼓、唢呐和秧歌队排在“议程官”两侧。“议程官”唱秧歌向来访的客村秧歌队表示欢迎后,两队秧歌伞头在第一道彩门前进行对唱盘歌,往往是主村伞头提问,来访的客村伞头回答,一问一答往返多遍,待来访的客村伞头圆满地回答提问后,主村秧歌队站在彩门两侧列队欢迎。两队秧歌行至村中十字第二道彩门前,各站彩门两侧,两队伞头继续对唱、对问,仍是主村伞头提问,来访的客村伞头回答,待来访的客村伞头圆满回答后,两队秧歌交叉在一起组成一支秧歌队,扭向村中广场第三道彩门前,继续由主村伞头反复考问来访秧歌队伞头,所问的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故事,下至生活习俗、劳动生产知识,皆以民歌演唱形式进行对问对答,既有智力测验的功效,又是对伞头是否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反应能力及演唱技能的考核。

这里介绍几首常唱的问答秧歌歌词:

主村伞头问:

说你个伶俐骂你个呆,

我唱个秧歌谁能解开?

扬州城里几十几道街,

几道长来几道短,

几道圪溜几道端,

几道直通阳关路,

几道又通鼓楼街,

鼓楼街上摆的什么货,

什么人门上挂金牌?

客村伞头答:

说你个伶俐骂你个呆,

你问的这个秧歌我能解开。

扬州城里一十八道街,

三道长呀三道短,

三道圪溜三道端,

三道直通阳关路,

三道又通鼓楼街,

鼓楼街上摆的南京货,

万岁爷门上挂金牌。

除了问答秧歌外,有时还唱猜谜秧歌:

主村伞头问:

小将罗成扶唐王,

月下行兵杨六郎,

走遍天下刘玄德,

赵云千里送金囊。

这是一首藏头谜语秧歌,前三句首字为“小”“月”“走”最后一句首字“赵”为谜底。秧歌演出中猜谜的内容,既是一些历史知识,又构思新颖巧妙,颇受群众喜爱。

客村伞头也接着答唱此类秧歌:

口念真经是唐僧,

耳听佛法是善人。

王后生下真天子,

圣人生在鲁国城。

客村伞头也以猜谜秧歌形式进行回答,前三句首字为“口”“耳”“王”,第四句首字“圣”字为谜底,回答也不俗。

还有一种“十字秧歌”,常写在彩门上对客村伞头进行考问,以测试客村伞头的知识水平。

我问亲友来门前

客村伞头看到“十字秧歌”后,有的不知怎么唱、不会唱时,就会被群众讥笑。

具体唱法是:

年过好友朋交接,

接交朋友来门前。

前门来友亲问我,

我问亲友好过年。

这正是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提到的“回文”式修辞格,回环咏唱,实在有趣。足见陕北群众之智慧。“搭彩门”所形成的两队伞头对问对答活动,既增添了传统老秧歌表演的趣味性、知识性,又检验各队秧歌伞头们是否具有能歌善舞、善于即兴编创表演的技能和水平。

五、踩大场

“踩大场”一说是指秧歌进行集体广场表演的形式;一说是指正月十五这一天,全乡各村秧歌队聚集在乡镇或县城进行广场表演和比赛的一项活动,也是每年春节秧歌活动的高潮。至今,陕北各县(区)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常组织全县性的大型秧歌大赛,使辽阔的陕北高原沉浸在春节欢乐和喜悦的气氛之中。

“踩大场”,俗称为“过街秧歌”,也是秧歌队在广场表演的一种主要形式。每逢广场表演前,各路秧歌在伞头的率领下,敲锣打鼓进行边扭边跳的巡回游转。表演“过街秧歌”时,秧歌队按两路纵队边扭边行,锣鼓喧天、场面浩大、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常用的队形多为“双过街”“单过街”“二龙出水”“剪子股”等。“踩大场”则是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中,全体队员在巫师和伞头的率领下在广场进行的一种欢快热烈的场地表演。此刻,锣鼓大作、唢呐高奏,全体舞者纵情地扭跳欢舞,常用的队形多为“挂四斗”“蛇蜕皮”“剪子股”“龙摆尾”“一串铃”“白马分鬃”“五朵梅”“跑太极图”“捲白菜”等。动作跳跃欢快、锣鼓越敲越响、情绪越扭越高、场面越变越精彩。待跑转几个队形打开场子后,伞头走至广场中央连续唱起拜年秧歌,全体队员在圈外逆时针方向慢步转大圈的同时,边走边反复接唱伞头所唱秧歌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有多少伞头依次进场演唱,每位伞头又演唱多少唱段都没有规定,皆以各秧歌队情况自行决定。拜年秧歌唱完后,即可表演小场节目,其中常见小场节目有《二人踢场子》《搬水船》《跑驴》《霸王鞭》《二鬼打架》《大头和尚戏柳翠》,甚至《狮子》《龙舞》《腰鼓》《胸鼓》《蹩鼓》等均可以进场单独表演,以丰富秧歌舞队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待小场节目表演结束后,全体秧歌队再跳一段大场,最后由伞头领唱“答谢秧歌”,秧歌队即可结束“踩大场”表演,又通过“过街秧歌”转至下一个表演场地。

六、转九曲

“转九曲”又称“转灯”“跑黄河阵”“九曲秧歌”。是每年正月十五夜晚秧歌活动的高潮,也是陕北秧歌中具有古老祭祀传统的一项活动。据清《米脂县志·风俗篇》记:“十五日元宵,街市遍张灯火花炮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十)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头作斋醮,关城外,以高粱秆围作灯市娓曲迥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此项活动也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佳县白云山道教庙会做斋醮时的一种大型群众活动。

“转九曲”是件耗资大、条件要求高、群众参与人多面广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每年组织“转九曲”时,先得提前在村外选一块数十亩较为平坦的广场或耕地,并选用1.2米左右高的包谷秆或高粱秆365根(象征一年365天),依次栽成横竖19根,每根间距为1.5米的正方形图阵。每根杆顶各挂一盏用红(绿)纸糊制高约12厘米左右的方形(或圆形)小彩灯。有的也常用半截白萝卜或半个大洋芋挖空后添上灯油作为油灯盏装在杆顶用作照明。个别村镇由于经济条件差也有将黄土按间距1.5米堆成横竖19座一排的正方形土堆,土堆上插着用半截白萝卜挖空制作的油灯。阵南面并排设置一个入口和出口,并用绳子从入口处按线路变化相连成一条一米宽的通道,并在阵中设置九座城子,每座城子搭制一座灯山或竖起灯杆。“九曲阵”布置好后,无数小灯盏似繁星闪烁,映照着陕北高原。入夜,游转开始前锣鼓齐鸣、唢呐高奏,无数男女群众在秧歌队导引下开始游转。此刻,“火塔塔”即用当地大块煤炭搭制高约近丈的炭堆点燃后,火光冲天,映照夜空,颇为壮观。秧歌队和游转群众依次先向阵外设置的大型神龛进行烧香跪拜,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结束后,秧歌队在前导引男女老少成一路纵队从入口进阵,并按通道线路绕转,最后从出口转出。有的是夫妻携手同游;有的则全家老少阖家共转,歌声、笑语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响彻陕北高原的正月十五夜晚。转至午夜时,神会会长发号施令,三声铁铳炮响,游转结束。无数群众争先抢杆上的小油灯,认为抢着一盏红灯来年会生一个胖小子,抢了一盏绿灯会生一个乖女子。凡抢了小灯的住户人家,第二年“转九曲”时,必须主动向神会送还一盏新灯,由此类推。“转九曲”是陕北秧歌活动中群众性参与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特征属性的形式,长期流传于陕北,世代繁衍于民间。

第四节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陕北秧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在巫师、伞头率领下以数十人至百余人组成集体大场表演外,也常穿插表演一些小场节目,其中常见的有《水船》《跑驴》《腰鼓》《跑竹马》《大头和尚戏柳翠》《高跷》《狮子》《龙灯》《霸王鞭》《蚌壳舞》等组成综合性的民间舞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踢场子》,属陕北秧歌中独具特色的小场节目,也是构成陕北传统老秧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踢场子》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中,有表现一男一女年轻人之间爱情喜悦生活情趣的双人舞,俗称《二人场子》;有表现旧社会一男两女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三人舞,俗称《三人场子》;有以蛮婆蛮汉表现老头老婆嬉戏打闹、诙谐风趣的《老人场子》,又称《丑场子》;也有以青年男女各半的对舞对跳的《四人场子》《八人场子》《十六人场子》等。1958年,绥德县曾创作排练有40人参加表演的大型场子节目《同庆丰收》,使陕北《踢场子》得以创新发展。如果从陕北《踢场子》的风格特点分析,绥德、米脂县一带以表演活泼、欢快、抒情、优美的《二人场子》为主,当地又称其为《软场子》《姻粉场子》;吴堡、佳县等地在表演《踢场子》中又吸收了当地一些民间拳术动作和套路,如“二起脚”“三脚不落地”“双飞燕”“飞脚”“旋子”“二郎担山”“秦琼背剑”“朝天一炷香”“猴子拜观音”等,称其为“武场子”或“硬场子”。此外,还有“杂角场子”“干货场子”,及男女双人载歌载舞表演小歌舞,俗称“对子秧歌”或称“闹丝弦”“闹回回”等。值得一提的是绥德县著名的民间秧歌、踢场子艺人李增恒(1929—2008)艺名“六六旦”(因在家排行老六,又因在秧歌、踢场子表演中男扮女装扮演“包头”旦角,而得此绰号),可堪称当代陕北《踢场子》的代表性人物。在他几十年的艺术表演实践中,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地通过“轻、飘、软、活、俊、秀、柔、美”等舞蹈表演技巧塑造一位天真、聪慧、善良、可爱、体态轻盈、窈窕婀娜、感情丰富、优美动人的陕北妙龄少女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当地群众赞誉他的表演说:“看了六六旦,三天不吃饭”“看了六六走,好似喝烧酒”“六六的走风摆柳,六六的跑水上飘”。此外,绥德县无定河下游的苏家崖由苏树旺、苏贵堂、贺俊义表演的《三人场子》,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们质朴的风格、稳健的节奏、优美的形象、欢快的情绪,以及表演的默契配合和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与烘托,使人们感受陕北秧歌与《踢场子》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和无限艺术魅力。2008年,陕北秧歌和《踢场子》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增恒、贺俊义被国家授予为陕北秧歌、《踢场子》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陕北秧歌的基本舞蹈动律,是以“走、摆、扭、跳、转”为基础。“走”要脚跟先着地、双膝微屈,上身微蹲、重心向下,合着音乐节拍前进,突出行进的节奏性和韵律感。“摆”着重指双手左右(或前后)随着扭腰摆胯的节奏自然摆动,可分为“小摆”,即双手在腹前左右摆动;“中摆”,即双手可以抬至胸前左右摆动;“大摆”,即强调将双手抬至头顶上方,随着节奏做出大幅度摆动。在各式摆动过程中还有一种晃动的感受,体现出“风摆柳”的一种自然和谐、流畅的韵律效果。“扭”是秧歌动律的基本要素,表演中必须合着节拍自然扭腰摆胯,使腰与躯干成为动作运动的发力点,突出“扭”秧歌的形象,不扭舞姿就不活,扭动时必须使肢体重心有一种似倒非倒、若拧若倾、若曲若直、若俯若仰、多姿多态的变化。“跳”是在“走”的基础上,合着锣鼓节奏大步扭跳的必然发展,也是舞者情绪处于极度兴奋、欢快时的一种狂舞欢跳的表现,甚至舞者头部或双肩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和情绪自然地摇晃和颤动起来。“转”是扭秧歌中不可缺少的动作转换,不论是“原地扭”“十字步”“转圆”“跑场”“挂四斗”“跺四门”“三步一跳”等,都离不开转身、转圈、转手腕等,掌握了上述的“走、摆、扭、跳、转”技巧,使舞蹈表演呈现一种和谐、自然、流畅、丰满的姿态美,并突出情绪上的欢快、活泼、潇洒、大方,方能展示陕北秧歌所独具的动律风格与传统的艺术魅力。

此外,陕北传统老秧歌的队形图案,也是丰富多样、严谨多变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广场表演的大秧歌,要以流畅的线条、鲜明的层次以及优美的画面、构图为载体,通过各种“走、摆、扭、跳、转”动作,将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凝聚在一起,成为世代流传、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因此,队形图案既是陕北秧歌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进一步表现陕北传统老秧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陕北秧歌队形图案至今仍保存二百多幅,经常采用的约四五十种。其所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可归纳为:祭祀图案类、军阵图案类、民俗风物图案类、灯彩图案类、花卉图案类等。

传统的陕北秧歌是我们优秀的传统舞蹈文化之一,并已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陕北各地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影响下,正进一步地保护、继承、弘扬、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使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地加以开发利用,促进陕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