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秧歌运动是我国现当代革命文艺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社会影响和历史价值的一项重大活动,是当年延安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为贯彻落实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在《讲话》指引下为促进和繁荣我国革命文艺的一个新起点和里程碑,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谱写出时代的新篇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遵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根据当时我国文艺运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整套有关文艺发展的基本理论,其中首先要求大家必须明确认识文艺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以及政治与艺术的关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歌颂与暴露的关系等一系列有关文艺的基本理论。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不仅是一部马列主义文艺基础理论著作,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展现,它不仅构建起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党的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成为党对文艺工作实施领导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指引下,通过延安整风学习,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增进了团结、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心,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从而使延安文艺界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繁荣活跃的新气象。并积极努力地为抗日战争进行各种文艺创作和宣传,热情地投身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在经受了战争岁月的锻炼和考验的同时,响应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号召,借助延安与陕甘宁边区于1943年春节广泛开展的“拥军爱民”“拥政爱民”活动,以组织延安新秧歌进行春节拜年活动为契机,找到和开创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民间、深入群众的一条金光大道,并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使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长了见识、见了世面,在广大群众的帮助关爱和支持下,受到黄土高坡民间艺术肥土沃地的哺育和滋润,成长为新一代的革命文艺战士,成为新中国文化艺术战线上的生力军和骨干。这支文艺大军以毕生心血和无限活力,为创建社会主义革命文艺事业做出划时代的奉献,谱写了一曲胜利的凯歌。
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基础,是生发一切文化艺术的胚芽,由于封建时代统治者从不重视民间艺术,不仅污蔑其为“郑卫之音”“靡靡之音”,还颁布各种禁唱、禁演的法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世纪才给予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应有的崇高地位。延安新秧歌运动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指引下,对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弘扬、创新,使民间秧歌为边区军民进行抗日斗争和开展大生产运动发挥了积极宣传作用。也是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第一次深入地向民间艺术学习取得的收获。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至今已近70年了。70年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辉煌成就,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奋斗取得空前巨大的成就,开创了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当今,随着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央部署“文化兴国”战略,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在实现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同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实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这既是现阶段为了更好地继承、保护、弘扬、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项举措,也是对当今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在新形势下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虽是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的实际状况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但却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是一部具有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的经典理论著作,也是当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大家必须认真学习的文件和每位革命干部的必修课。这足以说明《讲话》所具有的社会作用和理论学术价值。
作为陕西舞蹈工作者,对毛泽东同志的《讲话》,以及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有着由衷的眷恋和深厚感情,对于当年曾亲身参加过新秧歌运动的文艺界老前辈有着无限的仰慕钦佩和敬意。虽说事隔已70年,但它的影响和历史价值仍然铭刻在人民群众的脑海里和心扉中。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是革命文艺的珍贵传统,也是“延安精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革命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激励着我们团结共奋、阔步向前。特别是当今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和广大80后、90后的年轻同志,更有必要在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和延安兴起的新秧歌运动70周年之际,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反思,更好地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弘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编撰专著《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重视对延安新文艺运动发展的研究,在党中央“文化兴国”战略指引下,进一步重视对延安革命文艺精神的继承和宣传。同时也再一次让大家重温革命文艺发展的历史,从中吸收、借鉴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创业经验,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掌握科学辨证方法,在艺术实践中进一步结合当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地掌握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艺术实践过程中,贯彻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繁荣发展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艺事业作出贡献。
《延安新秧歌运动研究》项目组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