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

习仲勋曾经说过,他一生两次受党中央之命镇守南大门: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两下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第二次是时过40多年后,出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担负起守卫共和国南大门、建设南疆的重任。

当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习仲勋两次南下关中特区。第一次下关中是短暂的,从1936年2月至5月,仅3个月时间,随后奉命参加红军西征。第二次下关中,是在1936年10月初,这次在关中生活、战斗达6年之久,直到1942年7月调任西北党校校长才离开。

正是在这6年时间,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结下不解之缘。

办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关中特区更名为关中分区,归陕甘宁边区直接领导,下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4县,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万,是守卫陕甘宁边区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较为富庶的地区,但文化教育和边区其他地方一样,真可称之为“文化荒漠”。

习仲勋主持关中分区工作期间,抓紧少有的一段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机,吹响了开发“文化荒漠”的号角,大力发展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全分区初小由170所增至243所,有学生7000余名;完小由4所增至9所,有学生400多名。

社会教育形式也是灵活多样。一是办识字组,以识字为主,兼学政治;二是办夜校,适于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主要吸收白天忙于生产的男女青年参加学习;三是办半日班,附设在各个小学内,主要解决因帮家中干活不能全天在校学习的学龄儿童的学习问题;四是办冬学,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学习。这样多种形式办学,给有各种具体困难的人都创造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在习仲勋主持关中分区工作前,全分区没有一所中等学校。此后,关中分区有了鲁迅师范学校、陕北公学旬邑分校、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等几所中等学校。鲁迅师范学校于1938年4月至1939年7月在关中分区办学一年四个月,培养学生300余人,为发展边区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争取国防教育之模范”。陕北公学于1938年7月至1939年6月在关中分区旬邑县看花宫办学,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吸收300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校

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在关中分区和三边分区分别开办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和第三师范学校。10月初,边区教育厅派刘端棻、王伯勋、安己未等人,来到关中分区负责第二师范的筹建工作。

习仲勋在马家堡主持召开会议,成立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筹备小组,分区专员霍维德任组长,刘端棻任副组长。习仲勋在会上说:“1938年,关中分区有鲁迅师范,还有陕北公学,对发展边区的文教事业有很大帮助。但两个学校都搬走了,我们分区党政和群众是十分留恋他们的。今天成立一个地方性的师范学校,这对分区来说,是一项重大建设。”习仲勋还提出“白手起家,艰苦办学”的办学方针,宣布筹备小组人员分工,刘端棻主管筹备工作,王伯勋负责指导分区的冬学工作,通过办冬学教员训练班为二师招生。

经过实地考察,二师校址选定在原鲁迅师范的旧址,即马家堡西边沟畔上原鲁迅师范修建的窑洞学校。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二师已初具规模,从冬学和各县完小中招收学生69名,按文化程度高低编为师范队和预备队两个队,按军事组织编为1个大队。

1940年3月15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举行成立大会,关中分区党政军领导和各团体、各界代表莅会祝贺。习仲勋此时正在延安出席边区党政联席会议,欣然应诺兼任二师校长,刘端棻任副校长。学校设有教务、生活指导、事务等3个处,教职员工24人,课程有国文、政治、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科学、教学法、美术、音乐、军事等。

这是一所以培养边区抗战与建设工作的区、乡干部和地方文化教育干部、小学师资力量为宗旨,按半党校性质办学的中等教育学校。习仲勋后来回忆说:“二师的教学方针,一开始就确定以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有民族观念、有民主思想、有抗战建国才能的青年为宗旨。一切从边区实际出发,培养边区建设中迫切需要的人才。”

迁址

二师所在地马家堡距国民党军队的据点职田镇仅6里之遥。在统一战线形成初期,特别是田屏轩任旬邑县长期间,双方友好往来,相安无事。但自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制造旬邑事件后,驻职田镇的国民党预三师虎视眈眈,大有随时发动进攻之势。

面对战争威胁,习仲勋在开学之初,就要求二师边学习边建防卫工事。全校师生齐奋战,仅用十多天打起备战墙50堵,在院内挖交通沟通往校外,以便安全转移。习仲勋还提醒学校领导要高度警惕,防敌偷袭,组织学生坚持夜间站岗放哨。

二师开学后半个月后,即1940年3月30日,二师师生与关中分区军民在马家堡老剧场召开讨汪拥蒋大会。国民党预三师从职田镇城楼上开枪射击,大会只得停止。二师师生返校时,又遭到国民党军的射击,幸有交通沟、战备墙的防护才免受损伤。

事件发生后,习仲勋考虑到此地已无法保证师生的安全,遂指示二师立即向新正县二区三嘉原的索罗村转移。两个月后,顽军侵占了马家堡。习仲勋对刘端棻说:“顽军要进攻分区,逼迫我们退到山里去。二师在三嘉原不安全,可以迁到新宁县去。再不行,还可以迁到南梁老家去。”他还特别叮咛说:“今天二师的任务是保障学校一百多名师生的安全,还要准备接收分区被顽军侵占区小学教师,担负保存干部的任务。学校要学会在反磨擦斗争中办学。”

在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发动进攻的情势下,二师于5月24日从三嘉原索罗村再迁往新宁县二区的傅家山。7月下旬,关中地区趋于平静,习仲勋指示二师重返旬邑。8月17日,二师开始搬迁,由于连续下大雨,加之山大沟深,坡陡路滑,师生中病号增多,3天的路程整整走了7天,8月23日到达旬邑后掌村。

这是二师第3次搬迁,也是最艰难的一次行军。二师在后掌村驻了3个多月,除了正常教学活动,10月中旬停课一周,开展生产劳动,开荒100亩,打柴3万斤。

11月中旬,国民党军又向边区进犯,二师从后掌村向东沟马栏转移。当时,大雪纷飞,又是夜行,师生身背行李艰难跋涉,到达马栏川的一个小山村蜈蚣洞。

改名

1941年6月27日,习仲勋从十多里外的阳坡头骑马来到蜈蚣洞,在校部门前的大树下为师生们作时事报告。他概述了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论述了苏德战争的性质与前景。他指出,德国入侵苏联与日本侵略中国都是非正义的战争,而苏联人民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正义战争是人民直接参加的战争,必将取得胜利;而非正义战争是反人民的战争,必将以失败告终。

习仲勋非常重视二师,他说:“二师是关中分区的最高学府,它虽然不是大学,是个中等甚至初等学校,但它在我们关中分区是唯一的,是走了的鲁师又回来了。”他要求分区机关、团体和领导同志,都要爱护二师,支持二师。

1943年初,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的建议,边区几所中等学校都以所在地命名,二师遂改名为关中师范。

从1940年3月到1943年初,二师(关中师范)先后经历了6次搬家:马家堡—索罗村—傅家山—后掌村—蜈蚣窑—黑牛窝—马栏,7次建校,历经艰难坎坷。

关中师范迁到马栏后,师生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种土豆、南瓜和各种蔬菜,改善了生活和学习环境,马栏便成为关中师范最理想、最稳定的学习、生活园地。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8月,关中师范随关中分区领导机关撤离马栏,向陇东、陕北、晋西转移。两年时间里,辗转3省11县,于1948年5月复回马栏。

1948年8月,关中师范与彬县中学合并,并吸纳旬邑中学、耀县中学、中山中学部分师生,组建成联合中学。至此,关中师范完成了历史使命。

眷恋

习仲勋对他曾担任过校长的第二师范怀有深厚的感情。1989年,他为二师校史撰写序言,眷恋之情流溢笔端:“我离开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将近半个世纪了。回忆起当时在那里开办边区第二师范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听说陕西省人民政府已在关中分区所在地马栏镇树立了纪念革命旧址的石碑,原二师在马栏的校址被群众取名为‘二师村’,现在又编写了二师的校史,这些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欣慰。”

习仲勋还写道:“陕甘宁边区长期处在国民党军包围封锁的环境里,各中等学校的物质条件非常困难,谈不上有什么设备,大致是按抗战初期延安的陕北公学之类的办学路子进行的。特别是二师,常因国民党军对关中分区的不断袭扰,困难频添,不能按正规化的要求办学,只能因时因地制宜。创办二师的刘端棻同志,不受旧教育框框的束缚,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从实际出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辗转陕甘,依托农村,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坚持办学。以后历届的校长也是这么做的。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1990年5月,二师50周年校庆时,习仲勋又题词祝贺:“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到更名为关中师范、联合中学,始终是一所既培养师资又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既经得起战争又经得起和平建设考验的人才。”

(原载《新西部》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