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

习仲勋在他70多年漫长的革命历程中,高度重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闻宣传工作思想,对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创办《红色西北》和《关中报》

习仲勋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为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习仲勋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时,领导创办了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西北》,中共陕甘边特委还出版了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的生活》。这两张油印小报,对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

《红色西北》报1934年?11月创刊于南梁荔园堡,8开2版,油印,不定期出版,中共陕甘边特委宣传部部长龚逢春兼任主编。习仲勋和刘志丹、惠子俊、蔡子伟等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经常为该报撰稿。该报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决议和号召性文件,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成就,并大量报道红军的作战消息。该报在将近1年的宣传报道中,有力配合和推动了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陕甘边根据地条件虽然艰苦,但习仲勋和根据地的各级领导尽全力支持《红色西北》。该报以黑、红、蓝三色套印,图文并茂,编排精细美观,直到1935年10月停刊。

1936年8月至1942年7月,习仲勋奉命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负责关中分区党政军全面工作。1940年4月12日,习仲勋领导创办了关中分区党委机关报《关中报》。报头先由习仲勋题写,稍后又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高岗题写。创刊1周年时,毛泽东欣然执笔题写了报头。报社社长由分区党委宣传部长高仰云兼任,胡炎任主编。社址先设在关中分区机关驻地新正县雷庄村,1941年底随分区机关迁往马栏。《关中报》初创时为4开2版油印周刊,1941年4月创刊1周年时改为4开2版3日刊。1944年9月,《部队生活》小报合并到《关中报》,改为5日刊,4开4版,单面石印。部队还派出两名编辑和1名缮写常驻报社,负责《部队生活》专版。后来又兼出《学习导报》、《大众读物》、《时事要闻》等油印版。报纸的发型量由初时的400份逐渐增加到800份左右,1945年达到1400多份。到1945年,《关中报》共出版382期,发行32。1万份。

习仲勋始终关注《关中报》的办报质量,亲自指导办报,和分区党委其他领导对报纸的重要稿件认真审阅把关,还为报纸撰写文章。据一些老报人记述,习仲勋对《关中报》采取“抓政治、严把关、多指示”的领导方式,要求报纸树立“走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的办报方针。习仲勋说,关中地区群众干部文化程度低,报纸一定要在通俗化上下功夫,要写老百姓的事,说老百姓的话,使他们看得明白,听得懂,爱读爱看。报社按照这一办报思想,突出人民性、群众性和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每期稿件都能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及时传达党的声音,介绍国内外大事,反映关中分区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群众的声音,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对发动群众、发展生产、拥军支前、减租减息、识字读报、参军参战等各项工作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西北局召开的宣传部长会议上,《关中报》被一致认为是各分区报纸中办得较好的。在1944年10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群英会上,《关中报》被誉为边区地方报纸的模范。194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载文给予高度评价:“《关中报》办得最好!”

二、“报纸是指导工作和学习的工具”

习仲勋在领导革命根据地新闻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报思想。1946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给《边区群众报》创办6周年的贺信中提出:“报纸是什么?是一种工具。”“是指导工作的工具,也是指导干部学习的工具”,“是很好的一个学校”。他高度评价《边区群众报》对于边区人民的组织和指导作用,认为该报之所以办得好,因为“它不但容易读容易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习仲勋希望“不论领导机关和干部,都要好好重视这个报纸。”

1948年“九一”记者节期间,习仲勋出席延安新闻工作者举行的纪念会议。他在讲话中要求“把党报再提高一步,有系统有中心有分析的反映运动全貌”。习仲勋指出,目前西北党报通讯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稿件质量赶不上数量的发展。表现在报纸上消息零碎、片断,现象罗列多,很多稿件不能对一件事或一个运动,作有系统有中心有分析的反映,使读者不能看出整个事件或运动的全貌,因此对于工作的启发与指导作用和交流经验以改进与提高工作的作用不大。为克服这种缺点,习仲勋提出必须对通讯员有思想、政策和工作方针的领导;要帮助通讯员经常钻研业务,十分具体地从通讯员本身实际工作中去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要大量培养工农通讯员,把读者变为作者。只有依靠这样一个基础办报,才说得上是全党办报。在编辑工作方面,要克服没有中心、没有系统和零散的现象。为此,必须使编辑工作和边区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的研究总结工作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光靠记者采访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不熟悉各部门全盘情况。各级党、政、军机关今后必须按期总结工作,供给报纸以成熟材料,使它与记者采访结合起来。习仲勋还论述了记者作风、运用批评自我批评和党报的阶级立场问题。他说,一个好的党报记者,首先要能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朴素踏实地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即使不能专门动手去做,起码也要看一看,谈一谈或者开个座谈会;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写作上的夸张作风是极有害的,用语必须力求切合实际。

习仲勋高度重视新闻工作的监督作用。1946年2月11日,西北局举行记者招待会,新闻单位30多人参加,习仲勋和马文瑞、李卓然、张德生等领导人出席会议。习仲勋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监督,特别要发挥报纸新闻监督的作用。他指出,党报的任务就是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与批评坏的工作作风,过去党报对于工作中缺点的批评似乎不够,希望党报在这方面多加注意,对领导干部的缺点提出严正的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必须纠正某些干部只愿听说好话不愿听批评的偏向。习仲勋在给《边区群众报》创办6周年的贺信中进一步强调,报纸要“好好表扬工作做的好的,但也要批评工作做坏了的。我们革命同志是不怕而且要有自我批评的。”

三、“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年,习仲勋主政西北,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1951年1月21日至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新闻局召开西北地区报纸工作会议。习仲勋在讲话中提出了“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工作者就是群众工作者”的科学论断,指导会议确定了“积极增强报纸群众性”的办报方针,明确了“为群众办报的”思想。

习仲勋指出,西北的报纸工作和新闻工作,目前存在的共同缺点,主要是群众性不够,所以完全同意这次会议强调提出增强报纸群众性的基本精神。习仲勋认为:为干部办报,还是为群众办报?这个认识问题在理论上早已解决了。报纸名曰《人民日报》、《群众日报》,没有一个叫“干部日报”的。问题是贯彻不力,思想上对满足群众要求与满足干部要求的一致性认识不清。而今天干部最需要的,正是当时当地群众生活、群众运动的生动形象、真实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新鲜经验等,这些就是指导工作的基础。“这些又必须主要依靠办好报纸来解决,只有办得群众化了的报纸,才能满足干部的要求。”

怎样实现报纸的群众化呢?习仲勋认为首先必须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群众化。“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工作者就是群众工作者,是比工会、青年团、妇联、农会等更加广泛,更多方面的群众工作。”习仲勋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编辑人员要轮流到群众中去,记者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在某些农村、工厂、学校中多联系,多了解,多熟悉;到处都要交几个知心朋友,特别是要同工人、农民多交朋友;慢慢熟悉起来,地方多了,朋友多了,记者和编辑就成为社会活动家了。只有这样,记者和编辑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报道和评论,才能团结更多的写稿积极分子,报纸才能办好,才能培养出群众爱戴的名记者、名编辑。

习仲勋认为,读者来信和通信网是报纸联系群众的基本方式,要大力开展读者来信和通信网工作。这样可求得稿件来源的面广、量多,而且更可以系统地、深刻地反映群众运动。对大的运动,要经常有计划地报道,要不断发现和报道新的动态、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推动运动前进。

为了解决报纸“群众看了面目生疏,很难亲近”的问题,习仲勋提出要运用群众的、通俗的语言文字办报,必须认真努力学习群众中、干部中那些富有智慧的生动的语言,来充实我们的作品。“用群众的语言写群众的东西,群众的报纸就要用群众的语言去办,那样群众就会欢迎了。”

四、新闻宣传要“真、短、快、活、强”

1981年11月10日,新华社举行庆祝建社50周年茶话会,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出席会议。习仲勋在代表中央书记处发表的讲话中,对新闻宣传提出“真、短、快、活、强”的5字箴言。

习仲勋在讲话中深情地说,新华社的50周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奋斗,胜利发展的50年。新华社是党的重要宣传工具,现在正在向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方向迈进。当年,新华社在延安清凉山驻了10年,这10年是新华社初具规模、逐步成长的10年。清凉山的老同志现在还在新华社的可能不多了,但是清凉山时期那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即延安精神,应该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对编辑、记者、技术人员和行政工作人员,都是同样重要的。习仲勋对纪念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我们的任何纪念活动,都不是为纪念而纪念。纪念某一个节日,总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前进。”习仲勋从新华社50年的经验教训中,归纳提炼出“真、短、快、活、强”的5字箴言,作为对新华社进一步做好编辑业务工作的希望。

(一)真——真的对立面是假。新闻必须真实。延安时代就反对过“客里空”(“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的新闻记者,后来我国新闻界借以泛指那些脱离实际、虚构浮夸、说空话的新闻报道作风),这几年又反对“假大空”,假字排在第一、所以首先要反假。

(二)短——短的对立面是长。新闻、通讯、文章都要短,长了没人看。

(三)快——快的对立面是慢。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很强,不快就成了旧闻了。你们现在技术装备比延安时代强多了,但是仍然有一些新闻实际上不新,变成旧闻了。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新的形势。

(四)活——要生动活泼,不要老一套,老框框,老面孔,那些没有人看。

(五)强——要做到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一篇新闻报道,总要给人一点什么有益的东西,使人们看了受到教育,受到鼓舞,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团结一致干四化。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出废品。

习仲勋提出的这5字箴言,道出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本质,既是对新华社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

(本文原载《福建党史月刊》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