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使古老的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党领导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把陕西建设成西部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也掀开了陕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为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准备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下,全省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完成之后,陕西从1953年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到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陕西得以确立。与此同时,陕西圆满完成了“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任务。全省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人民政权进一步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生产蒸蒸日上,从而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1957年开始,陕西在探索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0年的探索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和“文化大革命”,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此期间,由于极左思想的指导,陕西在探索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弯路。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陕西踏上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迅速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活力明显增强。金融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相继展开。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逐步转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地处内陆的陕西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第四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初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陕西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以财税、投资、价格等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股份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以后,陕西制定了一系列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陕西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第五阶段。进入21世纪新阶段后,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取消延续2000多年的农业税,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重大突破。行政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都取得新的进展。党的十七大以来,陕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西部强省的要求,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科技、文化、社会管理体制和党建工作等方面的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2。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古老的三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健康轨道,向科学发展和富民强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跨越式发展势头强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52年陕西生产总值为12。85亿元,1978年为81。07亿元,1995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1年、2004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后,2006年以来实现每年增加千亿元的大跨越,2010年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元台阶,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跨越式发展势头强劲。1952年陕西人均GDP仅85元,1988年跃上千元台阶,2001年迈过5000元大关,2005年冲上万元新台阶,2008年人均GDP达18246元。1953年至2008年人均GDP年均增长7。4%。1979年至2008年年均增长9。3%。按年均汇率折算,陕西人均GDP从2004年登上1000美元台阶,到2008年迈过2000美元台阶,再到2010年人均超过4000美元,如此短的时间跨度,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较快行列。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1971年全省财政收入才突破10亿元,到1999年突破百亿元,2001年跨上200亿元台阶。2009年陕西完成财政总收入13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201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00。85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长29。5%。“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是“十五”的3。4和3。2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21位前移到18位,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农业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民、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

1949年,陕西农村社会总产值仅为10亿元左右,其中农业总产值8亿元,粮食总产量331。1万吨。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省农村和农业经济缓慢上升,1978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7倍,年均增长3。5%;粮食产量增长1。4倍,年均增长3。1%。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陕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农业生产实现突破性发展。1984年陕西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彻底摆脱了吃粮靠调进的历史,成功解决了吃饭难、吃不饱饭的问题。1998年陕西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大关。此后,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产量连续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果业、畜牧业、设施蔬菜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苹果面积、产量、质量稳居全国第一。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7。86亿元,是1978年的35。2倍,是1949年的159。8倍。从2005年开始,全省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政策也相继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使陕西农业、农民、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第三、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陕西工业非常落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86亿元。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投资的带动下,陕西工业得以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3294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5。9倍,年均增长12%;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40%以上,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陕西逐步形成以新型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食品医药、航空航天等为主体,以机械、电子、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仪表、食品饮料烟草以及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陕西工业不仅是量的扩张,也实现了质的飞跃。2008年,陕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98。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944。88亿元,比1978年增长88。7倍;实现利税突破千亿元,达1341。7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15。8%。工业已经成为陕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陕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经济结构渐趋合理,优势特色产业迅猛崛起,骨干产业支柱作用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为陕西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发展基础日益坚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0。35亿元;到1985年投资翻了1番多,完成投资57。99亿元;1990年突破百亿元,2003年跃上千亿台阶元,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51。41亿元。1979年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2211。93亿元,年平均增长18。7%。2009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5。1%。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62亿元,增长30。7%。投资建设对改变三秦大地落后面貌,推进陕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夯实陕西经济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陕西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效缓解,长期困扰发展的交通短板正在成为竞争的新优势。

第五、利用外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持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效。1983年至2008年,陕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8。97亿美元,平均每年3。42亿美元。2008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56家,合同外资金额18。18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近220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l3。70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5477倍。2009年,陕西实际利用外资1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2010年引进外资18。2亿美元,增长20。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陕西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1978年陕西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8年,陕西进出口总额83。29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52倍,其中出口53。81亿美元,比1971年增长421倍。2010年进出口贸易120。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3。7%。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忽略了对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陕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努力使经济发展朝“集约化”模式转变,以退耕还林、节能减排和重点区域整治为主的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十一五”期间,全省造林绿化246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37。26%提高到41。42%,植被覆盖度达到71。10%。淘汰小火电155万千瓦、落后产能5596万吨标准煤,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94个、垃圾处理场90个。渭河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秦岭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全省万元GDP能耗由1。42吨下降到1。13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同比削减15。4%和11。9%,西安等市城区良好天数连年超过300天,绿色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

第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增添活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陕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与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能够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基本形成。1978年以前,陕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基本上仍处于贫困状态。1955年至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额仅为60。5元,年均增加2。6元,年均递增2。6%。1978年以后,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逐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和2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95元和4105元,增长11。1%和19。4%。

3。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陕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陕西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结果。60多年来陕西的沧桑巨变,是全国发展成就的生动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伟大实践,既为陕西未来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陕西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和进步的一条根本经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路线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产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其突出标志是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此同时,党中央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总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者是构成党在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总结新鲜经验继续坚持并丰富和发展了这条基本路线,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完整的科学概括,这条道路的核心内容同基本路线是一致的。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在晚年还一再告诫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胡锦涛在总结30年改革开放经验时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第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先导。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高擎思想解放的大旗,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间断地推进全省的思想解放,着力破除封建残余、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思想束缚,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开阔眼界中拓展思路,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昭示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决定着开放的广度,决定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陕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才能把陕西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富民强省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之前,陕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计划经济的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长期落后,物资极度匮乏。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探索符合陕西实际的发展道路,在科教兴陕、工业强省、项目带动、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了陕西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深刻启示我们,“改变陕西经济社会相对滞后的局面,要靠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要靠发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要靠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科学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推动科学发展不懈怠,才能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才能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大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重视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努力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只有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

第五、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中共陕西省委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省党员头脑、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各级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把陕西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总之,陕西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陕西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探索、不断前进的历史。60多年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获陕西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论文二等奖,收入论文集;发表于《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