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乐,学有所获
——在全县小学课改现场会上的交流稿

定边县第六小学 刘海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作为第六小学的教师在这里交流。我交流的主题是《教有所乐,学有所获》。我校实施“四段一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质疑能力,变“讲堂”为“学堂”,实现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课改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有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总体来说,我感觉课改就像我从教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一谈我在课改中的感悟:

一、转变了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这学期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四段”遵循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理论,它秉承了钱梦龙先生的“三主”语文教学思想及邱学华先生的“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研—展—练”四段,环节简洁,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教师讲的时间。我改变了以往的“满堂问”或“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走下讲台,同学生们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比如我在设计“学”这一环节时,根据教材内容制订出本堂课学习目标,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自主学习要求,或者编写出自学提纲,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标记出疑难问题,呈现出最佳学习状态。在“研”这一环节,紧扣文章的中心,问题设计精而准。比如教学《尊严》一课时,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学习描写年轻人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语句,感受人物内在的品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圈点勾画,感受批注,并在组内交流,主动学习,突破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一”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交流展示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阵地,这与新课程理念吻合。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教学中,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本学期我把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准确地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分配给每一个小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要想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动起来,关键在教师对每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好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有效,才能获取更多知识与信息,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预想的课堂情境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许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我们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于是我们又提出了“要想师生互动,必须做好预习”的构想。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主预习和指导预习。课前预习是基础、课内预习是升华,自主预习是基础、指导预习是升华。指导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方法;自主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教材的挖掘、对文本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才能采用作文、课本剧、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例如:郑超琳老师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出示自学提示(每次回答对一道题,得1分):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李怀平同学举手发言:“因为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不小心被蛇咬住尾巴,它一挣,尾巴断了,它感到很难看,所以它就想借一条尾巴。”

李怀平同学的回答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随机给他加2分。因为平时同学们回答不是读课文中的句子,就是用几个词语来回答,可是,他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这个句式,组成一个长句子,把问题表达得非常清楚。

同学们看到老师给李怀平得2分,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老师,下一题我来回答。”他们的兴趣高涨,可知这是“得分”和“预习”起到的作用。

“研”这一环节中,老师要求同桌、同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在“展”这一环节中,几号回答对,本组就得几分。如,4号同学回答对,本组四人小组每人可得1分。这样能激励同学们合作能力,也保证了“兵教兵”的落实,即把问题解决放在小组内,不让组内的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在读生字中,在回答问题中,在读课文中,你只要叫他们组成员回答,本组成员就打电话,非常害怕他们得不到分数。不管教师怎样禁止,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传递信息,有做手势提示的,有碰一下提示的……这些教师都看在眼里。虽然这些是违规行为,但说明这个同学已经学会了这块知识,也能巩固加深这块知识,而且自课改以来,学生课堂用语也规范了,回答问题能够用“我认为……”“我补充……”“我汇报……”“我回答……”“我来帮助……”等用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我们引进的龙源“快乐评”的作用是: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充满信心。小组捆绑式评价有效解决了后进生的学习困难,让课堂无学困生。关于课堂评价,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注重对合作小组评价:实行合作小组捆绑制,即个人得失也就是小组得失,小组受益也就是个人受益。我将学习小组分为1、2、3、4号,同一问题1号回答对了得1分,4号回答对了得4分。另外给本组每人加1分,每个小组得分就是组内四位同学得分的总和,一节课小统计,一周大统计,通过一周统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被评为本周的优秀小组,优秀小组得过级C卡一张,组内所有同学得过级C卡一张,同时优秀小组的全体成员被评为下周的学习委员。

(2)注重软评与硬评相结合:每堂课,我要适时地跟上语言评价,如“你的思维角度很新颖”“你表达得非常清楚”“希望他的回答你能记住”“你一定行,只是需要一点时间”“他圈对了,掌声送给他”等,给予学生及时性的激励。硬评则是对回答精彩的问题或是表现精彩的同学直接奖励星卡。软硬结合让评价更有灵活性。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预习作业的完成、课前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大胆质疑、学习收获等诸多方面,具体做法是:作业认真、正确率高得两个“优”的给一颗星,五个“良”一颗星;在作文方面,每单元作文得一个“优”换C卡一张,得“良”的换三颗星;每周小练笔能认真完成并在老师查阅后得“优”的,给星三颗,得“良”给星两颗;每天预习到位、扎实的给星两颗,每天不完成家庭作业者扣星一颗,本组小组长承担相应责任,有连续三次组员不完成者,扣除小组长一颗星;对于后进生我是这样对待的,如果作业较前有进步,即使有错误,也给星一颗,其实就是进步星。这样能够让学生及时长善救失。

积极的评价是创建快乐课堂的催化剂,而评价方式的变革由学生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这种由被动到主动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评价的效度,从而使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四、“四一”快乐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改实验中,我认为受益最大的首先是教师。通过课改,教师的知识得到了升华、素质得到了提高、理念得到了更新。在课改中每个教师都体验到了快乐、赢得了自信、获得了成功,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人讲参与,时时谈课改,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校教师写教学反思80多篇,写读书笔记20多本,写教改论文10多篇,教学经验总结10多篇。不少教师结合我校所提出的教改方略,联系自身实际,并加以革新、丰富、完善、升华,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董艳萍老师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凸现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多样性。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在我校,特别是四、五年级全面展开,并已初见成效。课改使我们更多教师由原来的“土八路”迅速成长为专业化教师。尤其是赵鲜红、吕建丽两位老师已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课改班在中期教学质量测评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均高出以前的成绩,显现了课改的成效。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在这一段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中,我们也有些许困惑:

1.有些问题设计过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无小结,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够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

2.部分教师过于受“学、研、展、练”环节的约束,机械套用“四一”模式,课堂的灵活性和驾驭能力不够。

3.部分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时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我们要面对现实、迎难而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回顾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走进现在“四段一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我深深地感悟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脚下的路更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丰富理念、坚定信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