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推进合作小组”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1999年6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尤其是201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校积极地尝试、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设计,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效率低下,容量小,教师课堂问题接二连三,学生上课缺少自信……改革效果微乎其微。自从全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我们才从迷茫中渐渐走向清醒,并从2013年开始进行课改实验,2014年6月,我校与杨井学校、新安边小学共同举办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大赛”,评选出了9名课改带头人,其中我校教师6名。大赛之后又有两名老师积极报名通过了课改验收,至此,我校涌现出了陈秀霞、贺梅、陈世春、任倩倩等8名课改带头人,为我校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以新课改为契机,决定推出一批课改带头人,进而组建“课改推进合作小组”,让更多的教师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造就一批在市、县有影响的学有特长、教有特色的优秀教师,形成金字塔形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组织领导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将课改工作落于实处,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组 长:冯建军

副组长:高学敏

成 员:武志仁 张占军 李君霞 董仲金 苏润红 郑春霞张巧燕 尚 娜

三、组建方式

2014年9月,校课改领导小组决定任命陈秀霞、陈世春、米洁、任倩倩、贺梅、吴亚玲、付桦、张晓梅等八位教师为组长,成立八个“课改推进合作小组”。教师自愿报名加入小组,由组长教、帮、带组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实践一段时间后(根据小组教学活动情况而定),学校安排“课改过关课”验收,验收过关的教师可以再任组长,帮带其他教师,最终让全体教师都能走上课改之路,使课改在我校全面推开。

四、组建程序

1.个人自愿,学校统筹,确定“课改推进合作小组”人选。

2.组长与组员共同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3.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确定过关课验收时间。

五、基本职责

组 长:

1.向组员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内容,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2.每学期听组员课总课时不少于8节,听课后要按照“高效课堂”的标准认真评课,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

3.精心指导组员备好课,认真检查教案。每学期重点审阅组员3课以上教案,并给予悉心的指导。

4.组长要上一节示范课,并且指导组员上一堂校级汇报课。

组 员:

1.认真备课,主动请教,每学期至少上交3篇教案让组长给予指导,并根据组长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

2.主动听课,每学期至少向组长听课8节,听课要在听课本中认真记录,并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期末上交备查。

3.上一节水平较高的过关汇报课,接受学校组织的评委进行评比验收。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

1.教师自愿报名,组建八个课改推进合作小组。

2.选派八个小组成员赴山西太古进行课改培训学习。

3.12月进行第一轮课改过关课验收。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6月)

1.八个小组内所有过关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大比武”,评选出“课改骨干”若干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教师队伍培养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2.课改骨干教师再任组长,继续组建“课改推进合作小组”,派第二批小组成员到山西太古培训学习。

3.6月底进行第二轮课改过关课验收。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之前成立的“课改推进合作小组”继续组织活动,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2.未过关教师自愿报名加入“课改推进合作小组”,申请过关,学校安排过关课验收活动。

第四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月)

1.进行第二轮“教学大比武”活动。

2.课改骨干教师带动所有任课教师全部过关,课改工作在我校全面推开。

七、管理与考核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课改推进合作小组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培训、检查和指导,使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实效,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力军。

2.严格考评,强化管理。每学期申报过关并且验收通过的教师,在期末的绩效考核中,“课堂教学效果”一项加10分;课堂教学大比武中成绩优异,被评为“课改骨干”教师在先前的基础上再加10分。若活动第四阶段结束,仍有教师未申请过关,则在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处理。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