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夫
读罢这本即将出版的《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老兵回忆录》,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觉这本书从撰写到出版,本身就构成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精彩故事。我的感慨大体有三:
一则感慨陕北安塞籍老兵曹生富老人当年的郑重承诺。1946年正月,年仅16岁、刚刚迎娶新媳妇的陕北安塞籍小伙曹生富毅然报名参军,在六年的当兵生涯中亲历了从延安保卫战到解放大西北的全过程。在此期间的1948年,他给一位负伤的部队首长当专职护士时,首长语重心长地交代,把部队里所看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如果战争结束还活着,就尽可能把这段历史真实地传给后人。1952年,老兵曹生富退伍返乡务农,在其后的几十年间,他眼前挥之不去的是一幕幕生与死的往事,耳畔一直回响着当年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的嘱托。尤其到了老年,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穿越回到当年的战场,与活着的与死去的战友们一次次见面。他“经常一个人半夜醒来直坐到天亮,想找个人写一写,了却一桩心愿”。于是,这位识字不多的老战士,便用老式的墨水钢笔开始最初对战争往事的回忆。应该说,这种真实性回忆,构成了这本书的核心基础。倘若没有曹生富老先生当年的郑重承诺,一切便无从谈起。
二则感慨陈高龄老师对这本回忆录的有心发现与最初整理。陈高龄老师是靖边县有名的乡村语文教师,他既是老兵曹生富的熟人,也是合作者吕达先生的老师。长期的语文教师生涯,促使他敏锐发现了老兵曹生富简单回忆的档案价值,并开始最初的整理。某种意义上,他是位纽带性人物,上连接老兵曹生富,下连接吕达先生。
三则感慨吕达先生的责任与担当。吕达进入这本书的现场,既是一个偶然性的机会,也是他人生性格的逻辑必然。倘若当初进行这本书最初文字加工的陈高龄老师不去找他的学生吕达先生,这本书能否出版还是两说。但是陈高龄老师的确是找到了吕达,而且吕达也的确有自己的人生担当。陈高龄老师能找到吕达,是基于对吕达性格与人生的基本判断;吕达能够一诺千金,更是来自他的人生性格与情感。吕达先生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在接触到这本书的原始材料时,已经是延安大学的一位中层领导,但他还是一位革命烈士的后代——他的外祖父崔永忠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过靖边县龙洲区公安特派员,牺牲在著名的沙家店战役的前后,甚至连遗体也没有找到。就这样一位拥有红色文化基因的薪火相传者,他胸中涌动着的是激情与理想,更是责任与担当。这样,这本书的故事就具备一个圆满结局的框架了。当然,吕达接手这本书的原始资料后,还有很艰苦的工作要做,如史料的搜集、现场的勘察、人物的采访、录音的整理,如文字的整理,如联系出版社与落实出版资金,等等……这一切貌似寻常的工作中,实质上浸透着接力者的心血与甘苦。因此,这本书以三代人接力赛跑的方式,终于冲到它的终点,并能与亲爱的读者见面。
就这本《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老兵回忆录》而言,它的出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亲历解放战争西北战场老兵带着个人视角的生动与鲜活的回忆录,是对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正史的丰富与补充,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佐证材料。
老兵曹生富回忆他从1946年正月里当兵到完整经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到宜瓦战役的全过程的细节,就非常有意思,可以解读出深刻的含义。延安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因为它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成就了自己的历史地位。陕北是曾经诞生过无数侠肝义胆英雄人物的高天厚土,也是一块迸溅着火星的烈原。奔腾不息的黄河与绵绵不绝的黄土,锻铸着它雄浑、刚毅的品格。陕北人的性格中既有刚烈张扬的一面,又有忠厚诚实的一面,九牛拉不回认准的主意,最善于打抱不平。五百年前,李自成的一杆“闯王”大旗,搅翻了朱明王朝;五百年后,刮起了革命龙卷风暴的陕北,很早就建成了模范的革命根据地,使得这里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安全与温暖的落脚地。陕北人民对革命的无私支持,是无法用简单的言语表达出来的。事实上,在那场革命风暴到来之时,陕北人民的绝大多数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卷入进来。老兵曹生富是这样,吕达先生的外祖父也是这样,我的家庭也是这样——我的五爷梁乃彬就是1927年入党的中共党员,1935年壮烈牺牲;而我的外祖父吕文彬与伯父梁士全,均是1947年参军的。正因为陕北有着很扎实的革命基础,是块有浸透着理想、豪情、责任与担当的土地,故而它才是成就中国革命的坚定基础。
再回过头说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转战陕北的事情。当时故事的主人公是刚刚参军入伍、保卫胜利果实的小兵,尚不知道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的决策,但是他的个人回忆完全可以映证当年的历史。陕北战争开始之时的1947年初,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34个旅共23万余人的兵力,由胡宗南集团从南线进攻,青宁二马及邓宝珊集团分别从西线、北线策应,并调集全国五分之三的空军力量进行配合,出动100多架飞机,进攻陕甘宁边区,企图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一举摧毁。而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只有6个野战旅共2.6万余人和3个地方旅(师),是国民党军兵力的十分之一,而且装备极差。1947年2月9日,胡宗南召开进攻延安的作战会议,声称“两个月解决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问题”。3月27日,毛泽东在转战陕北之初,镇定自若地给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彭德怀发电报:“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同一天,毛泽东又给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发电报:“中央率数百人在陕北不动,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1947年4月9日,毛泽东在靖边县青阳岔的小土窑洞里,把枣林则沟中央工作会议的决定告知全党,这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中的《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的通知》。在此通知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必须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此区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余地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
“中央在陕北不走”,这是毛泽东基于陕甘宁边区独特地位、战略意义、群众基础、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估后做出的正确抉择。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当时力排众议,坚持要把中共中央留在陕北,确是一个伟大的战略部署,也给他的辉煌一生书写了精彩的“得意之笔”。作为后来人,我们在解析那段充满神奇的历史的时候,既惊异于毛泽东的过人胆略,为他科学与英明的决策而折服,更为陕北人民的无私奉献而骄傲。
事实上,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从1947年3月18日到1948年3月23日,率领着一支不断变更代号的800人左右的精干小部队,历时1年零5天,行程2100华里,途经延安、延川、清涧、子长、绥德、子洲、靖边、安塞、横山、米脂、佳县、吴堡等12个县,驻留过38个村庄,其中住1月以上村庄就有王家湾、小河村、神泉堡、杨家沟等村,在方圆10万平方公里的陕北大地上活动。转战陕北期间,他一直使用化名,部队也一直变换番号,但当时的陕北老百姓们都已经看出这支部队的特别之处:背盒子枪的多,骑马的多,电线多,妇女多(指报务员),手电多,驮骡多。毛泽东所居住过的村庄里,就有一些老党员、老八路、支前积极分子曾到过延安,见过毛泽东,知道他就是中共领袖。在通常的情况下,毛泽东前脚离开这些村庄,胡宗南的部队后脚就赶来了。可他们嗅不出任何特别的气味,发现不了任何的蛛丝马迹。再说,当时胡宗南方面也向前派遣大量的特工人员侦察消息,可怎就每每都是两手空空、无功而返呢?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在当年奇迹般地发生了,并且合理地存在了。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深的原因,这就是陕北老百姓感恩大救星毛泽东的原因,就是陕北“群众条件好”的原因啊。
但是即使再正义的战争也总是要死人的,这是铁的法则。曹生富老人对战争残酷性的回忆,就是对解放战争西北战场的真实性记忆。曹生富以及与他一同入伍的老乡们,有的在战场上牺牲了,有的失踪了,有的负伤了,甚至有的忍受不了战争的折磨开小差当逃兵了。如陕北的蟠龙攻坚战中,许多战士都牺牲了,曹生富的同乡郑生喜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竟仿佛着魔一般变了个人。再如西府战役中,因首长的指挥失误,西北野战军的一个英雄团终因孤军奋战,全团5000多名战士大都战死沙场。然而,即使这样残酷的战争,曹生富与他的伙伴们大都坚持下来了,他们打到兰州、打到青海,最后在1952年复员回家。就是曹生富等人急切复员返乡这件事,有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的渴望呢?我想是有的。按照常理讲,新中国成立了,曹生富理应成为“公家人”,享受幸福生活。但是他却选择回乡务农的方式,不愿意再进入“公家门”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战争的残酷性,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心里有种挥之不去的战争心结。估计这也是老兵曹生富在平静中享受流年岁月的乡村人生之时,引发回忆冲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另外,这本回忆录的撰写很有特点,每章均用小标题撮其旨要,叙事节奏也把握得很好,以叙述者的“步移景换”而不断变换叙述内容,造成读者有类似电视连续剧一般的阅读效果。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所呈现出的个人视角的历史,完全可以进行多维解读,读者可以在其中观察到不同的风景点。故此,我愿意郑重地推荐给亲爱的读者。
是为序。
2016年6月于延安大学一步斋
(作者简介:厚夫,本名梁向阳,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作家协会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