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玄奘法师的人格精神

曹印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玄奘法师(620—664),俗姓陈,名祎,出生于嵩山少林寺西北缑式之陈家堡,弟兄四人,他排行老四。十三岁受出家的二哥陈捷影响,到洛阳净土寺削发为僧,从师景法师学涅槃,听严法师《摄大乘论》。游学关中、蜀地,途中遇空法师、慧景法师,学毗昙、摄论。到成都从道基学毗昙,从宝暹学摄论,从道振学迦延。二十岁在成都受具足戒后,往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毗昙,深受李唐汉阳王礼敬,后又北游相州、赵州,学《杂心》《摄论》于相州慧休,学《成实》于赵州道深。二十五岁到长安,从道岳学《俱舍》,从法常、僧辩学摄论,从玄会学涅槃。

玄奘于国内师从十三位名师,但依然学有困惑,毅然游学西土朝圣,以问所惑。贞观三年(629)秋,法师经秦州、兰州、凉州、瓜州出玉门关,经流沙到伊吾,被高昌王麹文泰迎入王城。麹文泰许以高官厚禄,法师不为所动,麹文泰爱其才,欲强留,法师以死相争。麹文泰受感而惭,以厚礼相送西行,并为其疏通突厥叶护可汗,顺利到达印度。在印度受到戒日王的推崇,于曲女城设大会,请法师为五印度六千余人,包括东鸠摩罗王及其他十八国国王讲经说法。后又于钵罗耶伽国立施场讲法七十五日,道俗到者达五十多万人。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对法》等法相典籍,后又学《顺正理论》、《中论》、《百论》、因明、声明、集量,兼习婆罗门书。在印度从学十五位名师,不知名者还有若干人。

贞观十七年(643)学成归国,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到达长安,迎者数十万人,如值下生。唐太宗在洛阳接见了法师,太宗看重其才,甚至想让其还俗从政,法师谢绝。太宗许法师于弘福寺召大德襄助翻译佛典。后太子(唐高宗)建慈恩寺,别造翻经院,让法师居之。唐高宗时期,法师又常到玉华宫翻译佛典。自贞观十九年到麟德元年(664),前后近十八年,共翻译经论等七十三部,总共一千三百三十卷,带出了一批翻译人才,并创立法相宗,成为独步千古的一代高僧。

笔者探究法师一生,尤为关注他的独立人格。现试析如下:

一、一代宗师,人格彰显

十三岁出家面试时,对答大理卿郑善果问题,就说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志向,赢得了郑善果的欣赏,称誉他是“诵业易成,风骨难得”。凭此,他被破格(限定年龄是十四岁)录取。郑氏“风骨”之评,是法师独立人格的首次彰显。

与二兄陈捷同赴成都后,法师“益部经论研综既穷,更思入京询问殊质条式有碍。又为兄所留,不能遂意。乃私与商人结侣,泛舟三峡,沿江而遁,到荆州天皇寺。彼之道俗承风斯久,既属来仪,咸请敷说,法师为讲摄论、毗昙。”

他能从兄长的局限中走出来,走上人生一个新的独立发展阶段。彰显了法师为了求法,不被亲情束缚的独立人格。

法师武德五年(622)第二次到长安后,遍访名师,习学各家理论,但依然学有所惑,发誓效仿法显、智严利导群生,决意西行求法。“于是结侣陈表,有诏不许,诸人皆退,唯法师不屈,既方事孤游。”这一年法师二十六岁,他再次突破制约,以独立的人格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

西行途经凉州,法师不顾都督李大亮劝返指令,毅然私自西行,到瓜州受到李大亮的通缉。即便如此,他也义无反顾,沿着既定路线和目标前行。到高昌后,面对高昌王麹文泰惜才强留,法师甚至绝食抗议,逼迫麹文泰让步,并与其结为异姓兄弟。麹文泰为法师西行提供资助甚重,为感恩王德,法师不卑不亢重申自己取经宏愿及志向,进一步赢得麹文泰的尊重,离别之日,“王抱法师恸哭,道俗皆悲,伤离之声震动郊邑。”这是他首次与一国之君相交相处,展现了他独立人格魅力。

法师印度求法,途经灯光城,闻听在此城西南二十余里曾佛陀俘获瞿波罗龙王,且在洞窟中有佛陀伏龙留影。虽然众人劝阻说,去那里的路上有强盗,他也义无反顾。途中遇到五位盗贼拦住去路,法师冷静以对:“贼云:‘师不闻此处有贼耶?’答云:‘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衢,奘犹不惧,况檀越之辈是人乎?’贼遂发心随往礼佛。”可见,法师遇强贼,也心无惧意,冷静应答展示人格魅力。五贼随他到佛陀伏龙之处,法师以虔诚之心,征服了盗贼,令五贼毁刀受戒,彻底弃恶向善。

法师从阿逾陀国乘船东下去阿耶穆佉国,遇强盗劫持,因法师体格壮美,强盗要杀死法师,祭祀他们信仰的突伽天神。法师面临刀压脖子,毫不惧色,还要强盗允许他死前祈祷往生经。他的虔诚及不惧死,震动强贼,令他们叩首悔改,并受五戒。

在应对五印度势力最大的戒日王问询时,法师回应自信坦然:“(王)谓法师曰:‘弟子先时请师,何为不来?’报曰:‘玄奘远寻佛法,为闻瑜伽师地论,当奉命时听论未了,以是不遂参王。’”面对权势人物的泰山压顶般的责问,法师能平静坦然应对,自己求法的事未了,不能服从王命应召,其人格挺拔可见一斑。

在法师欲回归东土时,鸠摩罗王为挽留他,要为他造一百座寺。他婉言谢绝,也赢得鸠摩罗王的谅解,王曰:“弟子慕重师德,愿常瞻奉,既损他人之益,实惧于怀,任法师去住。虽然不知师欲从何道而归,师取南海去者,当发使相送。”法师以自己的人格再次赢得君王的尊重。

法师在归国途中在于阗停留,上书唐太宗,八个月后收到太宗感召的诏书,在一来一往信息传递中,也可见法师人格的挺拔。太宗看重其才,“帝以法师学业该瞻,仪韵淹深,每思逼劝还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法师对曰:“陛下言六合务广,三五之君不能独守,寄诸贤哲共而成之。仲尼亦云:‘君失臣得,故君为元首,臣为股肱。’玄奘谓:‘此言将诫中庸,非为上智。若使有臣皆得桀纣,岂无臣耶?以此类推,必不由也。(中略)至于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伏祈天慈终而不夺。”法师委婉地拒绝太宗的还俗之命,保持了独立人格,为弘法事业铺平道路,太宗为其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以示欣赏与尊重。

玄奘法师不畏强权,不畏暴力,面临生死关头能保持独立人格,赢得强权尊重,感化暴徒。那他独立人格魅力是如何养成的呢?

二、信仰坚定,理论深邃

一个能保持独立人格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自己坚定的信仰。法师十三岁出家,说明信仰的种子很早就在他心里播下。青少年时期遇诸多佛教大德指点,不断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师父们信仰方面的言传身教,为其在践履中打下坚实的信仰基础。他在二十岁受具足戒,在成都讲经说法水平,声誉已经超越二哥,显示出他修行根基不俗。在武德五年(622),他想返回政局初步稳定的长安,继续向重新开坛讲法的长安高僧学习,途经荆州天皇寺,应邀讲授摄论、毗昙,受到当地汉阳王与僧俗信众的热烈欢迎。这种历练无疑增强了他信仰的理论自信。

法师研修佛法,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对当时各家学说都能认真听取,认真思考,辨别各家长短,并能融会贯通。有疑难困惑,也不轻易放过,在国内找不到答案,立志要到印度本土去取经。法师不会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焦虑不安,更不会即刻改变想法,而是学会用逻辑、常识、常理、直觉、经验及科学方法重新检验。从其反复学习的摄论、毗昙,可见,其检验是常态化的。反复多次,形成常态坚守,这样,就形成了他内心里稳固的东西。法师在印度立真唯识量,序作论意,示一切人,若其间有一字无理能破者,请斩首相谢,达到十八日无敢论者。足见其内心对自己觉悟的信仰内核的自信。

一个人的信仰内核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观何时早晚成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高度。孔子说自己是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玄奘十三岁志于佛,二十岁立于佛,二十六岁已经不惑了,到四十四岁学成归国,已经至无漏之境,实现圆通自洽。这样,他的思想信念与生命感受,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理性认识,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在生活经验与逻辑理性认识上都不会产生冲突与分裂。他所说的和所做的是一致的,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自己如何达成使命,这样,他的人格是完善的。玄奘从长安出来,目标就是到印度求取真经,高昌王再多的诱惑,甚至胁迫,也无法撼动取经的信念。这也是他不应唐太宗还俗之命的根由。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也赢得了麹文泰及唐太宗的坚定支持。

法师理论的强大,也来自诸多名师指点及教学相长的启发。法师从十三岁到二十六岁,在国内学习,师从名师十三人。在印度学习十七载,师从知名的老师有十五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这奠定了他理论基础的强大。到其归国时,他已成为中印东西最博学的人,最有思想的人。他不但征服了印度精英与僧俗,也征服了国内上自太宗下自本土大德的心。与其相从的海内外之硕彦,如新罗王孙圆测法师,西域利涉法师,华严大家元晓法师,高昌玄觉,新罗顺憬、义湘,律宗道宣、康居法藏、东塔怀素、字学玄应、证梵波颇,及其法相门下窥基、神昉、嘉尚、普光、法宝、神泰,等等。

他强大的佛学理论更来自于求取真经的滋养。法师从印度择取带回东土的经论就多达六百五十七部,其中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四部,大众部经律论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论十三部。这足见其视野开阔及理论基础的雄厚。他回国十九年翻译的经论就达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有这样的佛典理论为支撑,为其少年时期立定的信仰铺展了广阔的格局。其人格的超拔让其迥异时流,在太宗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座前也尽显风流,以至于太宗对侍臣说:“昔苻坚称释道安为神器,举朝尊之。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当然,有思想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有原创思想的人。孔子述而不作,玄奘也是尽量翻译原典,没有留下自己的理论著述。他是在学习经典的路上一直走向融会贯通,法师觉悟到的佛教思想,与他的生命与生活产生强烈共鸣,那种思想也将使他内心变得强大,成就了他卓尔不群的独立人格。

三、周旋王室,深谙政治

中土隋王朝两代君王重佛的示范,让法师关注君王的价值领引。为西行,他曾有结侣陈表之举,虽然有诏不许西行,他也不气馁。他能与在京城学习涅槃经的秦州僧孝达一起西行,途中遇凉州送官马的人结识,与陌生的胡人也能快速相识,他与东西普通人的交际能力强,是不言而喻的。法师对高层政治人物,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他在荆州讲经,赢得汉阳王的礼遇。有此经历,他在西行路上勇于回应凉州都督李大亮的询问。当时,唐太宗登基才三年,内政外交都在过渡时期,边疆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官方诏令百姓不得私自出疆。李大亮是要求法师返回长安的,但法师为完成宏愿,不辞毅然西行,给李大亮很深印象,并下令通缉他。到瓜州主动拜访刺史独孤达,受其欣赏,并能感动州吏李昌,并将李大亮通缉他的访牒让他看,敦促其早去。法师途经四个烽候处,险些有生命之忧,还能得校尉王祥的维护。到高昌之后,能与国王麹文泰相处深厚,甚至在麹氏强留情况下,以绝食抗争震动麹文泰,赢得他的尊重,麹文泰在其母张太妃面前与法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法师东归之日,一定再相见。法师还能充分利用高昌麹文泰与西突厥叶护可汗的结盟关系,为西行开辟坦途,一路近乎以高昌特使身份受到高规格礼遇。法师到印度后,能直接对话戒日王,令其主动愿意为他布置道场,同时,法师又充分利用戒日王的影响,影响五印度信众,以至有包括鸠摩罗王在内的二十余国国王成为他的听众,赢得他们的礼遇。可以说,法师游走于印度君王之间,游刃有余。法师也赢得了印度佛门同道的高度礼赞,赢得了大乘佛教的摩诃耶那提婆(大乘天)和小乘佛教的木叉提婆(解脱天)的义称。法师在返回途中,在于阗停留并上书唐太宗,充分利用了他自身与君王斡旋的能力,以至身在洛阳的唐太宗降使迎劳曰:“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其国僧解梵语及经义者,亦任将来。朕已敕于阗等道,使诸国送师,人力鞍乘应不少乏。令敦煌司于流沙迎接,鄯善于沮沫迎接。”法师到长安后受到隆重迎接。在朱雀街之南法师展示求法所得,安置舍利一百五十颗,金檀佛像七躯,经论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从朱雀街到弘福寺数十里,瞻仰者络绎不绝。法师还东下洛阳面见太宗,一番言谈进一步赢得了太宗的信任和看重。时为太子的唐高宗为其在大慈恩寺内提供译经院,高宗称帝后,将帝王行宫玉华改宫为寺,让法师常居。唐高宗还让自己与武则天所生的皇子赐号为佛光王的李显(后来的唐中宗)从法师受戒。这一切,足见法师的人格魅力及对政治高层及政治格局的有效把握与应对。

四、惜时精进,阅历丰富

法师珍惜生命中的每寸时光,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直至印度取经说法,法师的学习实践惜时是一贯的。隋末,洛阳战乱,佛法难弘。法师劝哥哥一道投奔声誉颇隆的李渊,到长安后,发现长安也依然是受全国战乱影响,弘法道场不兴,为不虚度光阴,又劝兄一起到政局稳定、佛法颇兴的成都,求发弘道。到成都后,尽学成都高僧理论,并与兄长一起成为成都地区的弘法高德。法师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破解学业中遇到的困惑,不顾兄长反对,毅然东下荆州,游历赵州、相州及佛法渐弘的长安,争分夺秒,遍访各地高德,学习各家学说。到印度后,更是如此,以至戒日王这样君主的邀请,他也敢推辞不就,为的就是把正在从师学习的佛法理论学完。法师在印度弘法及搜集研修佛典,是不遗余力的。返归东土后,其时间抓得依然紧,“法师还慈恩寺,自此之后,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课程,若昼日有事不充,必间夜以续之。遇乙之后,方乃停笔摄经,已复礼佛行道。至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读诵梵本,朱点次第,拟明日所翻。每日斋讫,黄昏二时,讲新经论,及诸州听学僧等恒来决疑请义。(中略)旦夕已去,寺内弟子百余人,咸请教诫,盈廊溢庑,皆酬答处分无遗漏者。”这种时间上的高密度、高质量的安排,让其短暂的人生无疑拥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理论自信。

佛教理论,让其摆正了自己肉体生命与自己思想世界的关系。他遇到的灾难与痛苦,在其生命中思量过了,也真切丰富地体验过了。法师西行取法五万里,遍阅东西人物、事迹,获得了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旅行途中,也经历了生死存亡、荣华富贵的考验:行至瓜州,有凉州捉拿他违犯禁令的访牒;沙漠孑然孤游,途经烽候四处,险些被守兵箭射中;行走流沙,近四夜五日滴水未沾,几死;在高昌王麹文泰强留之下,绝食四日,以死抗争;法师到印度后,前后所见所闻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其间还听说二十八国。在讲经阅历上,高昌王命其授徒数千;戒日王为其开六千人的道场;鸠摩罗王请他为论主,前后授业五十余万人;返回长安后,迎接数十万人。可以说,上至东西君主,下至臣民僧俗,大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他经历的荣华富贵和个体生命存亡的考验,让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淡然处之。佛陀的智慧,让他超越生死,看破红尘,使他的精神世界是无坚可摧的。这为其拥有强大的独立人格,打下了深深的觉醒底色,使其成为独步千古的一代高僧。

五、独立人格,彪炳后世

玄奘法师彰显的独立人格,彪炳后世,对当今中国有如下借鉴意义:

其一,独立人格是以信仰做底色,以追求真理为圭臬的。对当今人文知识分子而言,读书治学应不是为了稻粱谋,而是为真知、为了信仰。有信仰,在求知的路上才能走得稳,走得久,也才能得到时代及后人的心底认同、敬重。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其二,独立人格是发扬科学、民主的基石。中华百年征途,一直为推进科学民主而战。科学的进步一定是有一批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的人推动,才能实现的,追求真理,需要像玄奘法师一样不惧权威,不畏权贵,一切以追求真理为落脚点。发扬民主,落实宪法,推进民主制度,更是需要有一大批不畏权贵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为之精勤猛进的奋斗。民主不是恩赐的,它要靠如玄奘求法一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持真理,勇于向权贵、权威及封建遗存势力说不。

其三,独立人格是现代教育培养人才并获得成功的法宝。2005年,钱学森先生曾对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我想玄奘的成才之路,彰显的独立人格是关键。我们目前的教育,过多注重知识记诵教育,缺少对独立人格的评判。致使我们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了一批精巧的利己主义者。忽视了学生独立人格及自身努力进取的导向。要解决杰出人才奇缺的问题,关键是要在整个社会弘扬独立人格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