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绽放“丝路”花——富原寺遗址出土莲花纹瓦当浅析

聂晓雨 李德方

(1.洛阳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 2.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日本冈山市北部的丘陵上,有一处富原寺遗址(日文“富原废寺迹”),这里曾是古日本吉备国的佛教寺院。

2016年春,考古学家出宫德尚先生寄给笔者一份该遗址新出土的莲花纹瓦当拓本,该瓦当的考古学年代为白凤时代晚期。审视拓本,笔者认为,这件日本富原寺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应是对隋唐东都洛阳城使用的一种莲花纹瓦当的模仿。

本文拟首先介绍富原寺瓦当和隋唐东都洛阳城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而后把两者作以类比,并简述富原寺瓦当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记述富原寺遗址出土莲花纹瓦当(以下简称“富原寺瓦当”)。

富原寺瓦当是一件用泥土烧造的圆形瓦当,直径18.5厘米。瓦当外缘有边轮,边轮很窄,宽度为0.35厘米,边轮内有一周排列均匀的乳钉纹;瓦当中部为一朵绽放的莲花。莲花图案由中央的莲蓬和莲蓬四周的莲瓣组成。莲蓬圆形,其内排列有七个莲籽。莲瓣分八组,每组由扁圆的双瓣组成,称为“双瓣莲花”,诸组莲瓣间填以“Y”形纹。此瓦当形体较大,模制精细,图案清晰,花瓣宽圆,堪称莲花纹瓦当的上乘之作。

接着,记述隋唐东都洛阳城遗址宫廷区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瓦当在中国出现很早。由陕西省扶风召南村西周晚期建筑基址出土的瓦当可知,早在近三千年以前,先民们已经用瓦当作为建筑物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中国早期瓦当多为半圆形。例如,东周列国流行半瓦当。之后圆形瓦当逐渐流行,而莲花纹瓦当则是中国圆瓦当中的一类。随着佛教的传入与皇室推崇佛教,莲花纹瓦当出现并很快流行。例如,北魏皇家尊崇佛教并在都城内建造永宁寺,永宁寺遗址及其附近出土许多莲花纹瓦当,而钱国祥先生已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期研究。继南北朝之后步入莲花纹瓦当的鼎盛期即隋唐时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对隋唐东都城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隋唐瓦当的大批资料。

笔者在编写隋唐东都夹城的考古简报时,曾对发掘区的莲花纹瓦当进行排比分析,把隋至盛唐的莲花纹瓦当粗略地分为二型。

关于第一期的年代,考虑到东都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于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李世民平王世充所毁,故第一期当处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隋至初唐。

第二期晚于一期。据《唐会要》八十四载,李世民平王世充所毁东都后,高宗显庆二年(656年)开始重修洛阳,至麟德二年(665年)建成,故第二期的年代约当公元7世纪后期的高宗武则天时期,已步入盛唐阶段。

以上记述了日本富原寺瓦当与隋唐东都宫廷使用的莲花纹瓦当。

那么,富原寺瓦当与东都宫廷的哪一种瓦当有密切关系呢?

从类型学考察,富原寺瓦当与东都宫廷A型瓦当差异较大,因为前者为双瓣莲花纹瓦当,后者为单瓣莲花纹瓦当。富原寺瓦当与B型瓦当同为双瓣莲花纹且莲瓣扁圆,莲花图案外郭均见乳钉纹和边轮,甚至莲籽的数量与莲瓣间的“Y”形装饰都相同或相似。因此,富原寺瓦当与B型瓦当关系密切。因为富原寺瓦当在日本的飞鸟时代、古坟时代不能寻觅渊源,故有理由认为,它模仿了唐东都宫廷的B型瓦当。

但这种模仿并非是简单的仿照或照搬,因为富原寺瓦当与唐宫廷B型瓦当又有显著差异。一是前者为窄轮,边轮仅宽0.35厘米,后者及东都瓦当均为宽轮,边轮一般宽为2厘米。二是前者省去了莲花图案外郭的一周凸棱,而东都宫廷莲花瓦当则习见这一凸棱。三是富原寺瓦当的莲花图案较唐宫廷B型瓦当的莲朵更大,更醒目。

据此有理由认为,富原寺瓦当是对东都宫廷B型瓦当的仿效与再创造,在仿效时简化了唐瓦当的边轮与凸棱,突出了莲花图案,创造出一种既与唐瓦当相似,又有自身特征的新产品。

这种既与B型瓦当相似又不同于B型瓦当的新产品的出现,有其特别的社会历史原因。在古坟时代晚期的公元6世纪,日本尚处在奴隶制发展阶段。自6世纪末开始,天皇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员想仿效中国的制度改革。

据《隋书·东夷传》和《北史·倭国传》所记,日本自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开始遣使通隋。到了唐代,从舒明天皇二年(630年)到天智天皇八年(669年),先后派遣唐使6次。日本使臣、学问僧、留学生等在中国期间,悉心了解唐朝的典章制度,他们回日本后,多被当时日本政府所重用,这对公元646年效德天皇的“大化改新”,对于古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当时也有不少唐人东渡,包括佛教僧侣、建筑师、冶铸工匠等,带去了佛学经典及建筑、雕刻、医药等多种技术。

在这样一个隋唐王朝与古日本频繁交流的历史阶段,可以认为,中国与日本列岛之间存在着一条跨海的东方丝绸之路,而这件富原寺瓦当,则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存在而出现的,应是丝绸之路上绽放的花朵。

本文论及的只是富原寺瓦当这样一朵“丝路”之花。事实上,东瀛繁花似锦,争奇斗妍。例如,在吉备国的备中、备前、美作、备后,除富原寺外,还分布有箭田寺、赏田寺、久米寺、宫前寺等十余处佛教寺院。在这些寺院遗址内发现有大批莲花纹瓦当,可以分为单瓣莲花纹瓦当、双瓣莲花纹瓦当、复瓣莲花纹瓦当等三个类型。这些瓦当兼具唐文化和地方文化特征,是双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又如在中日文化交流要冲的北九州,大宰府出土有一种墙壁用砖,砖上模印有双瓣莲花图案,莲花的四周为水波纹。此双瓣莲花仿自唐代宫廷莲花纹,而其水波纹则为唐代宫廷所不见,可证日本民族是一个既善于汲取他方文化营养而发展自我,又善于保持本土文化的伟大民族。

再如,被称作“蛮陬夷落”之地的东北近海地区,奥陆郡的郡守清衡建造了中尊寺,中尊寺的金色堂内遍施黄金,一簇簇金莲烨烨生辉。从古日本的畿西地区到西海岸,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莲花竞放,闪耀着“丝路”之光。

综上所述,笔者以日本富原寺遗址出土的一件莲花纹瓦当为例,论及东方丝绸之路。这条东方丝绸之路应即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演讲时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中一段,他在演讲时指出:“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绸之路精神。当今之时,铭记丝绸之路启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