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王亮亮
(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看,晋代石崇的《王明君辞并序》是最早吟咏王昭君的诗,此后,这个题材就不断地受到关注,尤其是唐、宋形成第一次高潮。例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等大诗人,都创作过昭君诗。到了明、清形成第二次高潮,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本文着重研究清代昭君诗。
对昭君出塞的歌咏和描写,题材遍及诗、词、散曲、杂剧、小说等,数量多得惊人。仅据清代胡丹凤的《青冢志》记载,收有关于王昭君的诗词的书就有二百三十多部。而据近人鲁歌、高峰、戴其芳、李世琦选注的《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的诗词共计有七百六十六首,未入选书中的诗有五百五十多首,已入选书中的诗有二百一十六首。其中,清代昭君诗有三百七十七首,清代入选的有八十二首,其余从晋代到近人入选的诗有一百三十二首。清代所占的比重可谓一目了然。这里仅着眼于诗歌题材,主要研究清代昭君诗。
如果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由作者直接歌咏历史题材,以寄寓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的一种诗体的话;那么,昭君诗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昭君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由作者直接歌咏西汉历史上昭君出塞事件,或者以其所涉及的人、事、物等为吟咏对象,以寄寓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的咏史诗的一种类别。
一、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及其形象的演变
(一)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
有关昭君的事迹,历史记载本来比较简单,主要在以下几个资料中:
《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就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景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汉书·匈奴传》之一记载:“郅支既诛,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以上两则记载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出塞的背景和身份。昭君出塞时,汉匈的形势是汉强匈弱,王昭君名王嫱,进宫后待诏见于皇帝的掖庭,是一名宫女,出塞后的身份是阏氏。
《汉书·匈奴传》之二记载:“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儿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梳勒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
从这三则记载中,可以看出昭君出塞后的地位、生活、遭遇。昭君并不如意,而是十分悲凉。同时,也可以看出昭君出塞的原因是自愿请行。
《汉书·匈奴传》记载:“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太平寰宇记》记载:“青冢在县(金和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
综合这些记载,大体可以了解到王昭君的形象。出塞前,她以良家子入宫,多年不得宠,内心悲怨;出塞后,先丧夫,后被迫再嫁,又痛失爱子,最终命归青冢,一生命运多舛。王昭君的自愿请行也给她带来另一种人生道路,可谓与众不同,值得敬佩。
(二)清前王昭君形象的演变
史书上记载的真实的王昭君,因其悲惨而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使得后世不断对她的故事加以演绎,最终形成了一个要素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昭君故事母题。
相传作者为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王昭君者,齐国王襄女也。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献于孝元帝,讫不幸纳。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昭君胃(喟)然前曰:‘妾幸备得后宫,粗卫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帝大惊,悔之;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遂以与之。昭君至单于,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维歌》……”
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位,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
《西京杂记·画工弃世》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至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往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按图以昭君行。乃去,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稀差。”
《琴操》与《西京杂记》写作不同点在于,前者是昭君主动请行,而后者是被迫和亲。《琴操》说昭君吞药自杀虽有点不太现实,但也有自己的看点。《西京杂记》提到毛延寿,这也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对其褒贬不一,也是文人们自选角度来写。写昭君对汉宫和元帝的思念,歌颂其功德和不贿赂画师的品格,对昭君进行宽慰等主题皆备。
总之,清代以前王昭君诗的主题基本都已涉及许多方面,而清代文人亦借王昭君故事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内容十分广泛。
二、清代昭君诗的主题
纵观历代昭君诗,各种各样的主题思想,异彩纷呈。但是,不外乎都是在以下三个基点上引发的:(1)由昭君自身遭遇阐发的主题。(2)由探讨造成的王昭君悲惨遭遇的原因引发的主题。(3)立足于客观的角度,由昭君出塞和番的结果引发的主题。
自唐代昭君诗主题多样化以来,清代昭君诗已经诸体皆备,并有自己的特色。文人们各自不同的视角,在昭君诗原有的主题上进行了有益的开拓和创新。
(一)批和亲,赞蛾眉
对汉朝和亲政策持反对态度的诗人大多在清以前较多,而在清代相对较少。本文仅就鲁歌等人编的《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入选的八十四首清代昭君诗中来说。此类诗有二十二首,如张鹏羽《昭君青冢》:“独留青冢古城隅,愧杀当年汉大夫。”作者因袭历来文人对昭君出塞的传统看法,认为汉朝和匈奴和亲是君臣无能,是对匈奴的屈辱。又如胡天游的《赋得明妃三叠(选一)》:“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②作者认为,昭君天生丽质,可比明月,昭君如此绝代佳人,藏之金屋还怕玷污了她,哪里是为呼韩邪单于生的呢?意思即是,嫁给呼韩邪单于有辱于她。又如沈德潜的《王明妃》:“天赋殊尤质,翻为异域人。君王不好色,遣妾去和亲。”③诗中直接批评和亲政策,让女子去和亲,真是君王的失职,况且这样一位出色的女子。又如曹霑《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昭君弹奏琵琶,声调凄婉幽咽,好像黑水都凝咽不流一样。用臭椿树和栓皮栎指汉室将帅的无用,无力抵御外侮,致使一个女子前去和亲,实在贻羞万古。
(二)颂和亲,赞蛾眉
此类诗有十一首,数量不多,但是,在所有诗中算是别具一格。越是到近代,人们的思维更开阔了,分析的角度多了,就会有客观又和批评和亲相反的观点。
如陆次云《明妃曲》(其一):“安危大计在和亲,巾帼应推社稷臣。但得妾行烽火熄,汉朝谁敢说无人。”极力颂和亲,说国家的安危在和亲政策上,昭君应该被推崇为保卫国家的重要功臣。又如黄安涛《昭君咏》:“画里春风面,惊传北地稀。和亲傥家法,先解白登围。”③昭君的美貌使匈奴人赞叹不已,和亲或者是汉朝的家法吧,当初就是用这种办法解白登之围的。和亲又是也是好事。
(三)建功业,慰昭君
此类诗几乎可以说是清代昭君诗的主要主题,此类诗有三十二首。当然,有的诗主题不止一种,这里仅就一首诗一类主题为主来分析。如顾景星《王明妃》:“久戍获归国,病马亦解缰。长安百万户,共道蛾眉强。”④因为战争停止,久驻边防的士兵可以返乡了,疲惫的战马也可以解开缰绳得以喘息了。天下安泰,大家都赞扬说,还是昭君好,胜过了百万雄兵。又如周秀眉《昭君》:“大造英华泄,春从寒地生。琵琶弹马上,千载壮君名。”⑤上天生长出昭君这样杰出的人物,使塞外满地生春。昭君自愿请行去胡地,她的名字和功德永垂不朽。
又如郭润玉《明妃》:“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⑥昭君是国家的功臣,她一出塞就没有了战争,反而说明红颜并不是祸水,而是关系国家的安危大计之人。
(四)高品质,颂昭君
作为长期幽闭深院闺阁中的女子昭君自愿请行,本身已经非同凡响,使人惊叹不已,加之她不贿赂画师,更显出她的善始善终,完美才女。此类赞扬她高贵品质的诗和前面的建功立业,慰昭君有重合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此处仍是说主要主题。书中有十一首。如吴绮《明妃》:“深宫岁岁闭容辉,一出榆关便不归。不为无金买图画,至今谁更识明妃。”正因为昭君没有贿赂画师,倒恰恰做成了昭君,使她能够受到百代人的哀怜和赏识。也有杀了毛延寿的痛快。又如许兆春《昭君》:“烽烟渍月阵云惊,慷慨偏甘自请行。侠气我知非薄命,美人天遣不虚生。”整个边境上笼罩着战争气氛,凄凉而肃杀,使人惊心动魄,昭君却偏偏在这种情况下,出乎意料地自愿请求到匈奴和亲。这是豪迈的举动,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红颜薄命”;这是上天有意安排,并非让她白白生在人间。
(五)画师枉,鸣不平
此类事只有六首,毕竟肯说此类有争议的人不多。在清代出现此类诗也是其独特的特点。如吴光《明妃曲》:“枉却画工无罪死,谁传妾貌上麒麟?”和亲本来对汉、胡两地都有好处,毛延寿应该是无罪的,却因此而遭枉死;延寿死后,还有谁把我的像画到麒麟阁上呢?
三、清代昭君诗中昭君形象的塑造
在清代诗人笔下,王昭君的形象既继承前代,又不断开拓创新。在多样化的主题下,清代诗人在昭君诗中塑造出了面目各异、绚丽多姿的王昭君形象。
(一)立足于昭君自身悲惨遭遇的——悲怨的王昭君
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情感的清代诗人们,敏感而多情,用诗心再现了昭君出塞的一幕幕图画,塑造了因远嫁泣泪含悲,哀婉动人,由哀而悲,由悲而怨,由怨而恨的,同时,又对家国有着刻骨的思念和热爱的,感情越来越强烈的王昭君形象。如徐化傅的《明妃曲》:“鸿雁传声声嘹呖,况是蛾眉重远国。”②这两句是说,鸿雁离开居留地时尚嘹呖长鸣,何况热爱故国的昭君,就要远赴异域,岂能无浓重的乡情呢?又如前面所提到的批和亲,赞蛾眉主题中的胡天游的《赋得明妃三叠(选一)》:“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③作者认为,昭君天生丽质,可比明月,昭君如此绝代佳人,藏之金屋还怕玷污了她,哪里是为呼韩邪单于生的呢?意思即是嫁给呼韩邪单于有辱于她。这里写出了悲怨的王昭君。
(二)立足于王昭君悲惨命运原因探索的——悲愤的王昭君
在清代诗人笔下,慨叹岁月易老,人事无常的王昭君对镜自怜的时候,也难免会想到自己红颜薄命,但更多的时候,诗人们让自己笔下的王昭君不断地探索到底是谁造成了自己的悲惨命运。画师毛延寿首先成为王昭君痛恨的人物。于是矛头直接指向毛延寿,直欲杀之而后快。冷静而深刻的思索,王昭君找到了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君王。如清代女诗人陈葆贞的《王昭君》:“紫塞长门一样悲,何须终老向宫帷。不如绝塞和亲去,还得君王斩画师。”④这首诗前两句是说,远嫁出塞和幽闭深宫都一样是可悲的事,何必要一辈子老死于宫帷之中呢?对封建帝王玩弄女性进行抨击,认为王昭君远嫁匈奴和杨贵妃死于马嵬都很值得,比最后被帝王抛弃要强得多。后两句是说,倒不如到遥远的塞外和亲,还能够让君王因此把陷害人的画师斩了。这首诗当中,王昭君就是一个对自己悲惨命运有着清醒认识的女性形象。
(三)立足于出塞和亲结果的——感情极其复杂的王昭君
在清代昭君诗中,认识到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王昭君,也痛恨那个提出和亲政策的人,痛恨无能的满朝文武大臣,痛恨那昏庸的君王,更痛恨贪财的画师。然而,痛恨归痛恨,清人笔下的王昭君也想到,自己虽身嫁异域,但总算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些社会价值——建功立业,也可名垂青史,内心也开朗了许多,甚至宽大为怀,为毛延寿鸣不平,原谅了他们,反而安慰自己。因为出塞使她获得了另一种人生体验和机会,匈奴在自己的帮助和管理下,水草丰茂,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祥和。如韦谦恒的《王昭君》:“不恨丹青误,惟期报国恩。边尘如可靖,妾命不须论。月送关中骑,春归塞上魂。红颜安社稷,青史至今存。”这首诗说的就是王昭君出塞使国家安宁,自己也不恨别人,反而因建功立业而永留史册。
四、清代昭君诗繁荣的原因
一个历史人物题材的文艺创作竟然延续了两千年而不衰,这不仅在中国,即使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自昭君出塞后,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极多,清代昭君诗为何在历代中占比重较多,这值得思考。
(一)悲剧性和平民性,决定了王昭君题材创作的繁荣
清代文人和历代文人一样,都有不愉快的事情,仕途不如意,就借王昭君来写自己的愿望。历史上也有其他公主和亲,如汉武帝时的刘细君。那时,汉朝击败匈奴,打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封为“江都公主”,西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糜为妻,被封为右夫人。这是我国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藩汉和亲”。为何刘细君没有受到文人的青睐?大概就是王昭君的悲剧性和平民性打动了人心。清代文人大部分靠科举制度进入仕途。
(二)形象的模糊性和可塑性,推动了王昭君题材文艺创作
王昭君是历史人物,史书上关于真实的王昭君形象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王昭君的模糊性使得清代的文人们借此发挥,抒发自己的见解,而正因为王昭君的形象并未定,所以其可塑性强,文人们可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理解,加以创作。
(三)作者风格的差异性是王昭君诗生生不息的技术支持
清代文人们已经可以站在多个角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因此,诸题材皆备的清代昭君诗在诸多文人们不同的风格下创作,使其不断焕发生命力。
结束语
清代昭君诗在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尤其是在第二次创作高潮的清代,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清代昭君诗在主题和形象塑造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历代昭君诗的创作中,它既继承前代,又不断地开拓创新,形成了昭君题材在诗歌领域创作的第二次高潮,直接影响了后人对昭君题材的关注和创作热情,并刺激后代文人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翻新。清代昭君诗比唐代的创作数量还多,唐代的昭君诗有七十三首,说明清代的诗人更关注这个主题。放在文学史上,清代的八十二首昭君诗(共有三百七十七首,本文只研究其中八十二首)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题材,有如此多的创作,不能不说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使得清诗更加精彩,更加艳丽多姿。也为人们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代昭君诗为后人提供了借鉴的可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