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丝绸之路研究

张杰 宣兆琦

(1.山东理工大学 2.山东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

齐国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众多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它起源于西周时期,发展、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秦汉以后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既有陆路、水路之分,又有陆上和海上之别。具体来说,齐国的陆上丝绸之路,不但通过陆路和河流,与北方燕、戎,南方的吴、楚,西方的晋、宋、郑、秦等诸国联系,使齐国的物品与其他诸侯国交换,而且在汉代又成为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的主要供货地之一。其海上丝绸之路,则使包括齐在内的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在先秦,以及秦汉之际源源不断地传到朝鲜、日本,从而成为传统意义上中国东方或者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之源。

鉴于此,本文欲从齐国丝绸之路的盛况、特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证于方家。

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丝绸之路的盛况

齐国以工商业立国,无论是姜太公,还是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这些历代贤明君王无不高度重视发展齐国工商业。这使齐国的制盐业、制陶业、冶金业、丝织业等为代表的工商业高度发达,并由此带来了商品、市场的高度发展。这些都是齐国丝绸之路兴盛的重要原因,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详细论述。

齐国丝绸之路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开始。西周初期,周王朝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将西周各诸侯国与西周王朝紧密联系起来,并建立了多条由各诸侯国通往西都镐京的陆路或水路。齐国是周王朝分封在东方的一个诸侯国。西周王朝通过军事征伐之路、分封之路、贡纳之路、驿传之路、烽火之路、水道航路等方式,与包括齐在内的各诸侯国进行联系。从西周王朝的角度来看,其陆路交通是四通八达,呈网络状联系着各诸侯国。而从齐国来看,则较为单一,其交通路线直指雒阳与镐京。这一时期,齐国的丝绸和食盐就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进贡给周王朝。西周时期齐地属青州。《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其中的“盐”,即指包括在齐在内的各诸侯国所进贡的海盐;“絺”,即指夏布。“檿丝”就是以柞蚕为主体的野蚕丝。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绸之路比较繁荣,这可以从齐国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及流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品两方面得到证明。

1.齐国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陆上交通路线,既有陆路交通,又有水路交通。而其陆上丝绸之路,又分为齐国国内的陆路和齐国国外的陆路两大部分。

第一,国内的陆路。

学者研究表明,齐国国内的陆路主要有七条。

第一条是东西横贯大道。该道西起现在的济南市,沿着泰沂山脉北麓向东延伸,经历城、临淄、青州、昌乐、潍县、平度、栖霞、莱阳、福山,直至海滨的荣成。这条形成于史前时代的横贯东西的大道,既是齐国向东略地的要道、沟通后方粮仓的干线,也是中原地区联系山东半岛的交通大动脉。

第二条是临淄福山道。该道由临淄经寿光、昌邑、莱州、招远、龙口,折向福山。这条渤海沿岸的交通大道是齐地鱼盐的运输线。

第三条是海阳日照道。该道由海阳经即墨、青岛至日照。这是一条以即墨为枢纽,沿黄海和胶州湾的交通线。

第四条是龙口青岛道。该道由龙口经招远、莱阳、平度、即墨至青岛。这条贯通半岛南北的干线原是莱夷国境内交通要道。

第五条是即墨日照道。该道由即墨经平度、诸城至日照。这是从当时的交通中心即墨南下的一条支道。

第六条是临淄莒南道。该道从临淄经青州、临朐、莒县、沂南至莒南。这是齐国境内一条重要的南北要道。

第七条是平度日照道。该道由平度经安丘、诸城至日照。这条道路原是莒国国内的交通线。

齐国的这些交通要道后被地下考古资料证明。其主要表现为上述道路经过的主要地点都发现有大量齐刀币出土。

第二,齐国与其他国家的陆路交通。

春秋战国时期,以临淄为中心,齐国北与燕、戎,南与吴、越、楚,西与鲁、卫、宋、郑、晋(战国时期为韩、赵、魏)、周、秦等国家,都有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具体表现为:

西与鲁、卫、宋、郑、晋、周、秦等国家的陆路交通。这条陆路交通要道主要从临淄至历下(今山东济南)、马陵(今山东莘县)、东郡(今河南濮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周洛阳。再由洛阳经函谷关到郑、戏(今陕西临潼东)直至秦都咸阳。这条路及中间分出的许多路分别通向齐国西北部的赵、燕、中山,西南部的鲁、魏、韩及楚、吴越等各诸侯国。

北与燕、戎的陆路交通。这条道路主要从临淄北上,经贝丘(今山东博兴)、饶安(今河北盐山)、浮阳(今河北沧州)、青(今河北青县)至无终(今天津市蓟县)的大道。这条大道是齐、燕的交通要道。春秋中期,齐桓公伐戎、救燕即通过此路北上打败戎族,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北戎南下入侵中原。

南与吴、楚的陆路交通。这条道路前半部分为东西两条,东部一条是从齐地夜邑(今山东莱州)南下,经东莱(今山东莱阳)、琅琊郡(今山东胶南)、莒(今山东莒县),至郯(今山东郯城),西部一条则从临淄再经历下(今山东济南)至鲁都曲阜,然后到达郯(今山东郯城),东西两条南下之路至郯后经邳(今江苏睢宁)、末口(今江苏淮安)、邗(今江苏江都)、朱方(今江苏镇江)、延陵(今江苏常州);从姑苏再往南行,经槜李(今浙江嘉兴)、钱塘(今浙江杭州),最后便可抵达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通过这条道路自邳向西还可到达南方的楚国。

第三,齐国的水路交通。

齐国的水路主要有三条。其中有一条是齐国国内的水路——济淄运河,其余两条——济渭交通线与自济水经邗沟至吴、楚交通线,则是通往西方及南方各诸侯国的交通要道。

济淄运河。是齐国国内由人工开凿的一条运河。济水在齐国西境,淄水在齐国的腹地,齐人曾在两河中间开凿人工运河以沟通两水。《史记·河渠书》载:“于齐,则通菑济之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可见,济淄运河既可航运,也可灌田,造福齐民,意义非常重大。

济渭交通线。济渭交通线是齐国通过黄河与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联络的一条重要水上通道。黄河在先秦时期相对稳定、安流,除夏季汛期外,春、秋、冬三季都可通航。这样,以黄河为主体,上连中游的支流渭水,下结下游的支流济水,互相衔接,从而构成了一条齐国与西方各国的水上交通要道。《诗经·邶风·新台》所记卫宣公为纳齐女而于河上修筑新台,齐女就是乘舟溯河而上到达卫国的。实际上,济渭交通线使齐国通过黄河,与西方卫、魏、韩、秦等沿河的西方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自济水经邗沟至吴、楚交通线。这条交通线自济水南下又往西南流,与吴王夫差所筑的一条运河接线。

《国语·吴语》所载:“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依此路线,齐国往南则沟通了鲁的汶、泗,宋的大都定陶,魏的首都大梁,往南则连接楚、吴。可见,这是一条齐国通往南方和西南方各诸侯国的重要水上干线。

2.齐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

齐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北通燕、蓟地区,一条是南连江浙、闽越,一条是东至朝鲜、日本。

先看前两条。

第一条是由芝罘、蓬莱、龙口至燕、孤竹等国(今河南省中、南部)。

第二条是自海阳、琅琊(今青岛市黄岛区)、石臼所(今日照市)出海南行至江浙、闽越。这条路线春秋时即有短途开辟,至战国时航线延长,通达闽、越。

这两条海上通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北上燕、孤竹,南下吴、赵的重要通道之一。其中,第二条海路尤为重要。如吴国水师伐齐与范蠡由越到齐经商,都沿此路而行。《左传·哀公十年》载:“齐人弑悼公,赴于师。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史记·越世家》记载越王勾践灭吴后,“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可见,春秋末年,齐国与吴越的军民已通过这条海上通道进行着军事、商业活动。

再看东至朝鲜、日本的海上通道。

这条海上通道被后人称之为东海丝路(或北方海上丝绸之路)。据考古资料证明,至少在龙山文化时代,山东半岛沿海一带就已有发达的航海业了。例如,在长岛大浩发现龙山文化时代的船尾,从结构看,榫口非常整齐,残船桨和近代的没有多大差别,可见造船技术的先进。长岛不仅有船尾和桨的发现,而且在船底还发现了原始的石锚。凡此都充分表明了齐地先民在航海方面的发达情况。而齐国到达日本的海上通道即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条海上通道从琅琊、海阳、斥山、芝罘、蓬莱等地港口出发,沿山东海岸北行,经过庙岛群岛,到达辽东半岛的南岸,在大连补充粮食、淡水,再转向东南,沿带方(今朝鲜)西海岸南下,过对马海峡,至达日本九州,然后沿濑户内海到达近畿地区。这条航线沿途海岛相望,可就近避风和补充淡水,一路非常安全。从中、朝、日的地下出土文物,可以证明至晚在战国时期,这条海路即已存在。这可从这条海路沿岸不断发现战国时齐国和燕国的明刀币,辽东半岛营城子、旅顺口牧羊城、朝鲜平安北道宁连郡细竹里、平安南道大同西、韩国全罗道南康津、木本备后御调郡山原町、备前邑久郡山手村、后备三源等都有出土。这是在这条海路上航行的齐、燕人的遗物。另外,《管子·揆度》“朝鲜之文皮”,即拥有美丽斑纹的虎和豹皮,这是朝鲜极为名贵的特产。《尔雅》对此则解释说:“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斥山”是山东荣成海边上的一座很小的山,不出虎豹。之所以出现“斥山之文皮”,是因为朝鲜的文皮是经过斥山港到达齐地的。这说明,至少至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和朝鲜已通过上述海上通道进行商业往来了。

3.齐国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物品

齐国有繁密的陆上、海上交通线,自西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绸、食盐等特产一直是齐国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主要货物。这些物品中既有齐国进贡给西周王朝的贡品,也有出口到中原诸侯国乃至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商品,还有从中原诸侯国及朝鲜、日本等国家进口至齐国的其他重要物资。

其一,齐国用来进贡给周王朝的贡品。

西周时期齐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即已开始,其出口的物品主要有丝织品、食盐等,主要用来进贡给周王朝,这在前文已经论述。

其二,齐国出口至其他诸侯国交流的物品。

食盐和丝纺织品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中原诸侯国争相抢购的珍品。

西周时期,齐国食盐和丝纺织品是齐国附近诸侯国梦寐以求之物。《史记·货殖列传》载:“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索隐言:“齐既富饶,能冠带天下,丰厚被于他邦,故海岱之间敛衽而朝齐,言趋利者也。”其中,“海”指渤海,“岱”,指泰山。“海岱之间”则指今泰山周围一直到渤海、黄海附近这一广大地区。由此可见,齐国丝织品和食盐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影响了今山东半岛所在地包括鲁(今曲阜)、曹(今定陶西)、滕(今滕州西南)、铸(今宁阳县西北铸城)、阳(今沂水县西南)、鄋瞒(今淄博高青县西北)、郭(今聊城市东北一带)、纪(故址在今青州市)、淳于(今安丘东北淳于村)、莒(今胶州市城西)、莱(今高密、平度、博山三县之间)、夷(今即墨以西)、向(今莒县南)、宿(今东平县南)、遂(今宁阳西北)、戎(今曹县东南)等众多的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食盐、丝纺织品则通过丝绸之路成为齐国称霸中原、争雄天下的重要物资。

我们首先看这一时期丝绸的出口。

第一,春秋时期“文锦赠诸侯”。

《国语·齐语》记载:春秋中期齐桓公为称霸中原,采取“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的外交政策,对已归附或示友好的诸侯“轻其币而重其礼”。《管子·小匡》也说:“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齐以良马报。诸侯以缦帛鹿皮四介以为币,齐以文锦虎豹皮报。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稛载而归。”齐国的良马、文锦、虎豹皮等物品自然作为礼品流向中原各诸侯。之后,齐国丝绸成为齐国君臣赠送别国君臣的重要礼物之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齐景公时“(晏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

第二,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绸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物品。

《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史记·集解》解释说:“徐广曰:‘齐之东阿县,缯帛所出。’”可见,齐国的缯、帛等丝织品已经流通到秦国,并作为秦之宝被秦国王公贵族所享用。

第三,考古资料证明,齐国的丝绸流向了南方楚国。1953年,长沙仰天湖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部分丝织物。这些丝织物虽然年久腐朽,但其经纬纤细,文理清楚,颜色未褪,是一批制作精美的丝织物。同墓出土的“遣册”上明确记载,这批丝织物就有齐国的阿缟。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文锦”、“缟带”、阿缟等高档丝织品已通过陆地、水上丝绸之路流通到郑、秦、楚等各诸侯国。

再看食盐的出口。

齐国的食盐,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丝绸之路上流通的重要物品。主要表现为:

春秋时期,齐国的食盐成为齐桓公称霸中原的重要物资之一。《国语·齐语》载:“桓公知诸侯之归己也……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可见,齐国的鱼盐如同其丝绸一带,在春秋中期随着齐国称霸中原,成为中原各诸侯国常见的物品之一。战国时期,齐国食盐远销至梁、赵、宋、卫等国。《管子·轻重甲》记载,齐国统治者下令民间每年从十月份直至来年的正月份煮盐,政府把这些盐收归国有,共得“成盐三万六千钟”,然后再把这些成盐高价销往魏、赵、宋、卫等不产盐的诸侯国,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其三,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交流的物品。

齐国的丝绸之路上,除了进贡给周王朝、出口至中原诸侯国的丝绸、食盐之外,还有其他物资通过商人来与中原各诸侯国进行流通。这在范蠡、子贡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又说:“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着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像以范蠡、子贡为代表的商人,他们来往于齐与其他诸侯国之间,买贱卖贵,追逐商品之利,其在齐国丝绸之路流通的,不仅仅是齐国的特产,如丝绸、食盐,还有其他特产。对此,《荀子·王制》载:“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中原诸侯国之所以能够享用四面八方各诸侯的特产,是因为商人流通商品的功劳。同样,齐国的丝绸之路上必然出现中原各诸侯国及朝鲜、日本等国的特产,只是由于文献及考古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详细加以考证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齐国的丝绸之路并没有随着齐国的灭亡而消失。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自此之后,齐国作为一个独立的诸侯国已不复存在,但齐地丝绸之路对秦、汉的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现为:齐地生产的丝绸尤其是汉王朝在齐地设置的“三服官”生产的丝织品,在当时的丝织行业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这些丝织品大部分被汉皇室所消费,另一部分则走上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齐地的丝绸由此成为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的主要供货地之一。齐地港口通往朝鲜、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以后仍然继续发展。秦汉之际以徐福为代表的官方或者一部分民间避难的燕、齐居民都通过齐地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朝鲜、日本,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朝鲜、日本输送丝绸、粮食、医药及铁制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得到了继续发展,至魏晋盛行,在唐宋达到繁盛的顶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齐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秦汉之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之源。

二、齐地丝绸之路的特点

齐地丝绸之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时代早

齐国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在时代上都比较早。从其陆上丝绸之路来说,早在西周初期,齐国丝绸之路已经开始,具体表现为在姜太公封齐建国不久,齐国已经“冠带衣履天下”。虽然当时“天下”仅指现在的山东半岛,但在西周时期山东半岛诸侯林立,可见,齐国的影响范围已经很大。从海上丝绸之路来看,无论是南达吴、越的南方海上通道,还是东至朝鲜、日本的海上通道,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初具规模。尤其是东至朝鲜、日本的海上通道,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现在的荣成斥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比较繁盛的海上港口,朝鲜的皮毛等特产,已经通过此港与齐及其他诸侯国进行交易。

2.性质特殊

齐国丝绸之路既有政治性质,也有商贸性质,并且与传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商贸性强。齐国丝绸之路不乏政治性质。其中,春秋时期齐桓公为称霸诸侯而实行的“文锦使诸侯”政治目的尤为突出,即为称霸中原服务,但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陆路、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其商贸性质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在崂山、海阳、日照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刀币。如1972年,在海阳发现了用木箱存放的齐刀币一千八百多枚;1979年,在日照城关(石臼所)和西城先后发现多种齐刀币;1980年,在崂山李村南庄出土了战国齐刀币三十余斤,其中成形刀币三百九十七枚。这说明,海阳、日照、崂山在战国时期都是齐国繁华的港口城市。由此说明了齐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性之强。至秦汉以后,这条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性质更为突出。其中,燕、齐大批移民拥向朝鲜、日本,齐地丝绸出现在日本、朝鲜,即是明证。

3.呈网络与直线结构

齐国丝绸之路自西周初期便辐射到山东半岛各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通过齐国四通八达的陆路、水路、海上交通路线,我们可以看出,以齐都临淄为中心,齐国的商品北至燕、赵,南至吴、越、楚,西至鲁、宋、卫、三晋、秦,东至朝鲜、日本,呈网络结构分布。

然而,齐国丝绸之路这种特点至秦汉时期有所改变,即齐地陆路丝绸之路变为横向直线结构。这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集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了以咸阳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并将全国各郡县和重要城市全部联通起来的四通八达的以驰道为主的交通网,自此之后,秦汉各地的交通基本以此交通网为主。其驰道的范围主要有从咸阳向东行至东方广阳郡、齐郡、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的东方干道,从咸阳往西、西北至北地郡、陇西郡的西北方干道,从咸阳往东南方至南郡的东南方干道(又称为秦楚大道),从咸阳东北方至太原郡、辽东郡到达朝鲜的东北方干道,从咸阳向北到云中郡、上郡的北方干道。除驰道外,秦王朝还修建了直道、阁道和甬道,作为驰道的扩展工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多次通过东方干道巡幸东方,到原鲁国的泰山封禅刻石,到东方齐地的芝罘、琅琊、荣成等地刻石、颂德、求长生不老之药。

秦朝之后,汉承秦制,两汉的道路、交通基本在秦王朝驰道的基础上加以维修、扩展。因此,秦汉时期齐地的交通基本通过秦朝修建的东方干道直通秦都咸阳、西汉长安、东汉的洛阳。因为秦汉时期全国的中心在西安或洛阳,齐地“三服官”生产的丝织品通过驰道、直道为主的东方干道,以及济渭水路等水陆交通路线向西至洛阳、西安,再转向张骞开辟的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齐地“三服官”生产的丝织品及粮食、铁器等物品,则向东通过驰道、干道、大道等秦汉陆路交通线到达斥山、日照、即墨、崂山等港口,再通过北方海上丝绸之路东到朝鲜、日本,因此,齐地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基本为东、西直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