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处在前进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坚决保卫人民胜利果实的同时,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力争实现和平建国。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为了挫败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于1947年3月18日,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在中国革命新高潮到来的大好形势下,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解放区,指挥夺取全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毛泽东转战陕北骑的小青马

文物:小青马是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的坐骑。

小青马,原是一匹菊花青。它个头虽然不大,但力气大、灵活、速度快,跑起来起伏小,平稳,性格温顺老实。毛泽东十分爱惜它,每当遇到难走的路或是马掌掉了,就坚持步行。

新中国成立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送到北京动物园精心饲养。年复一年,随着牙口增大,小青马毛色渐渐变白,1962年终老。毛泽东对如何处理“小青马”身后之事非常重视。标本名家刘树芳后人刘汝英承担了制作小青马标本的任务。小青马标本首尾长1.87米,高1.32米。它鞍銮齐备,四蹄直立,马头高仰,栩栩如生的神态,好似正在等待出征的主人,一旦抖动缰绳,就会扬蹄而去。小青马复原的照片送到毛泽东手中时,他感慨地说:“它和当年在陕北时一模一样。”

1964午7月,延安革命纪念馆派专人去北京,将小青马标本运回延安。小青马,以它特有的雄姿吸引了成千上万个国内外观众。

一、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新时期。针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企图,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坚决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同时,在不放松武装自卫的条件下,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争取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一)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发生的头等大事,对未来中国命运具有决定意义。

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8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在枣园小礼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安的所有高级干部几乎都参加了,大约50人左右。会议主题,关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问题。

毛泽东发言,说:七大的方针就是反对内战。当前内战的威胁是存在着的,但国民党有很大困难,至少今年不会有大内战,故和平是可能的。谈判不成,国民党进攻我们,是否打?应该打,条件是打胜仗。我是否去重庆?我们今天还是决定去而不是不去。但去的时机由政治局书记处决定。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刘少奇代理其主席职务,并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8月26日,毛泽东向中央高级干部宣布了去重庆谈判的决定。毛泽东说:“去!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城下之盟的可能性,但签字之手在我。”

8月28日清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和张治中的陪同下前往重庆。临行前,毛泽东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戴的盔式遮阳帽,向送行的人们挥帽告别。

文物:毛泽东戴的盔式遮阳帽,是华侨刘琼秀从南洋带回来的,几经转手送给了周恩来。那天,周恩来看到毛泽东戴的礼帽有点小(借苏联医生阿洛夫的),便把这顶太阳帽换给毛泽东戴。

重庆谈判对国共双方来讲,可以说是一场知己知彼的政治较量。时间之长,过程之复杂,斗争之激烈,都是近代史上少有的。经过43天的艰辛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在渝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11次,大多是在公开场合;但两人几次重要的会谈都是秘密的,有时甚至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返延前,毛泽东与蒋介石长谈。蒋介石说,我们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办;还说,国共两党,不可缺一,党都有缺点,都有专长。我们(指蒋和毛)都是五六十的人了,十年之内总要搞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

这一年,毛泽东52岁,蒋介石58岁。

10月11日,毛泽东从重庆胜利返回延安。周恩来等留在重庆就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同国民党方面商谈。由于商谈无进展,11月25日,周恩来返回延安。

(二)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

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讲话中指出:“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重庆谈判期间,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根据获知的东北政治、军事情况,经同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研究后,制定了以发展东北和热察两省为中心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先后派遣了10名中央委员(其中政治局委员4名)、10名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1万大军昼夜兼程,迅速挺进东北。

文物:1945年9月,刘少奇《中央关于东北部署及组织东北局等问题给东北局电》手稿。

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给东北局电手稿。

(三)停战谈判与政协会议

《双十协定》签订后,内战的烽火不但没有停息,反而越燃越大。1945年10月、11月、12月,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达到高潮。对此,我军遵守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自卫的原则,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第二是胜利的原则,即“打则必胜”。

在战场上失利的蒋介石,终于不得不同意中共代表团提出的无条件停战的建议。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政府代表张群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双方同时下达了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

1946年3月4日,由张治中、周恩来、马歇尔组成的军事三人小组飞抵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及延安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文物:毛泽东审定的《解放日报》社论《为实现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停战通告》。

(四)四八烈士 永垂不朽

1946年4月8日,出席政协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政协宪章审议委员会代表)等,乘机赴延,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刚获释不久的新四军原军长叶挺、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主任邓发等同机罹难。

4月19日,延安各界3万人在机场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及送葬仪式。

4月19日,重庆各界举行追悼四八烈士大会,周恩来致悼词。

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题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刘少奇题词:“把给予我们伟大死者的悲痛,变为积极的力量,来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周恩来题词:“黑茶山顶,延安河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物:四八烈士遗物:秦邦宪用过的脸盆、饭盒,邓发穿过的大衣、用过的毯,叶挺纪念卡。

二、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在全面内战爆发之际,中共中央清醒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及时确定了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自卫战争,实行内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

(一)开展练兵生产 准备自卫战争

战争是敌对双方实力的竞赛。中共中央一方面积极维护停战协议,一方面要求各解放区军民开展练兵生产,准备自卫战争。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

1946年10月3日,《解放日报》第一版社论《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第一次公开使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11月15日至12月25日,由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国共两党和谈大门被关闭。11月1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党内指示,指出:蒋介石集团“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第一次将“自卫战争”改称“人民解放战争”。

文物:1945年11月7日,毛泽东起草的《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及《中央关于练兵的指示》手稿。

(二)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蓄谋已久的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面内战。这时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430万,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只有127万。蒋介石对发动这场大规模内战充满自信。声称,只需三个月到六个月,就可以取得胜利。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不能战胜蒋介石军队的大规模进攻?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毛泽东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9月17日,毛泽东亲切会见了中原突围归来的王震。9月30日,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欢迎会,欢迎归来的三五九旅指战员。和平已经无望,中国共产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7月中旬,国民党军队以12万兵力向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攻。我华中野战军于7月13日至8月27日,经过七战七捷,歼敌5.6万余人。创解放战争首次大量歼敌之纪录。

9月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发动定陶战役,歼敌1.7万余人。

12月17日,国民党军队向我南满临江地区大举进犯。南满东北民主联军从12月18日至翌年4月3日,连续击退敌人四次进攻。为配合南满部队作战,北满东北民主联军主力,从1947年1月6日至3月12日,三次向松花江南岸出击。此役歼敌约4万人。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华东野战军发动莱芜战役,歼敌5.6万人。

(三)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1946年6月,上海各界举行反内战大会,推选马叙伦、胡厥文、阎宝航、雷洁琼等11人为代表,组成“和平请愿团”赴南京请愿。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牺牲的杨潮(羊枣)、李公朴、闻一多烈士。

内战爆发之日,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中央航空第八大队上尉、机长兼作战训练科飞行参谋)驾机(B—24型062号轰炸机)飞抵延安。周恩来称之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

创办《老百姓》报而闻名陕西的李敷仁遭国民党特务绑架,被秘密枪杀,所幸子弹未伤要害而脱险。1946年9月,来到延安的李敷仁被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为延安大学校长。

文物:刘善本送给新华社的英文打字机。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李敷仁为延安大学校长的任命书。

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揭露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关闭和谈之门,并宣布中共代表团即将撤回延安。

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是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党中央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预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将要到来。

三、转战陕北 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在陕北高原的土窑洞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英雄的陕甘宁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西北野战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引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一)撤离延安 转战陕北

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遭到失败后,蒋介石放弃全面进攻计划,改以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为重点,实行被称为“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

蒋介石的计划是:首先,攻占延安,摧毁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军指挥中心,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削弱其国际地位”;其次,攻占胶东,切断中国共产党由关外到关内的海陆补给线;然后,集中力量攻占沂蒙山区;接着,北渡黄河,“肃清”华北的人民解放军;随后,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北。

1947年2月下旬,蒋介石飞抵西安,部署进攻延安,决定以34个旅、约25万人的兵力攻占延安。而此时的西北人民解放军兵力只有2.6万余人,另三个地方旅和一个骑兵师1.6万余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实际上,毛泽东很想守住延安,粉碎蒋介石进犯延安的计划。然而,由于敌人过于强大,毛泽东亲自制定的保卫延安的作战部署未能全部实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果我军死守延安,必然招致重大伤亡。因此,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

3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并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兵团。

3月18日傍晚,敌已兵临城下,彭德怀大声催着毛泽东快走。

毛泽东沉稳地说:“我有言在先,我是要最后一个撤离延安的!”

彭德怀焦急地说:“那胡蛮的龟儿子兵有什么看头!有同志们代你看。你马上给我走!”

毛泽东说:“好吧!吃了饭再走。”饭后,毛泽东说:“把房子打扫一下吧!我本想看看胡宗南的兵什么样子,可彭老总不干,我惹不起他,我们走吧!”

在延安的窑洞住了整整十年的毛泽东,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王家坪。毛泽东与王震在拐峁分手时说:“我和你们一起坚持在陕北斗争,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毛泽东告别了延安,以无比坚定的信念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中国革命由此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西北野战兵团在延安以南对进犯之敌进行了七天七夜保卫延安战之后,于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

3月29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举行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率一部分中央机关人员转移到华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

为了保密,4月8日,对在陕北的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军事编制。部队和每个人都起了代号。毛泽东代号为“李德胜”,周恩来代号为“胡必成”,任弼时代号为“史林”,陆定一代号为“郑位”。部队代号:先后称昆仑、三支队、九支队、亚洲部等。

4月11日,中共中央又决定中央和军委大部分机关人员暂住晋西北临县地区,组成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的中央后方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

文物:1947年3月16日,中央军委关于保卫延安的命令。1947年3月19日和4月9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暂时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给各中央局电。

延安新闻广播电台于3月14日停播,当天由设在瓦窑堡好坪沟一座小庙里的战备电台接替播音。4月1日,又随新华社总部迁往太行山。4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5月23日迁往河北平山县。曾被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称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

毛泽东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文物: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用过的望远镜。周恩来转战陕北时用过的搪瓷碗。任弼时转战陕北时用过的手杖。

(二)三战三捷

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利用陕北群众基础好,地形有利的条件,诱敌于陕北高原沟壑之间,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1947年3月25日,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战役中,歼敌精锐部队第三十一旅旅部和一个团,2993人,旅长李纪云被俘。取得了撤离延安后的第一个胜仗。

这一天,胡宗南正在参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住处,他看得很细。在枣园毛泽东住过的窑洞桌屉里,发现一张纸条,写着:“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他看后哈哈大笑——这是他的习惯。合乎他心意的,他哈哈大笑;道出他心病的,他也哈哈大笑。这是胡宗南最后一次的哈哈大笑。

4月14日,正当胡宗南在延安机场举行阅兵典礼、颁发勋章之时,西北野战军在羊马河全歼其第一三五旅4700余人,代旅长麦宗禹被俘。此役是我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取得的第二个胜仗。

4月1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习仲勋,提出了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应该是“使敌达到十分疲苦和十分缺粮的程度,然后寻机歼灭之。……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

5月初,西北野战军对敌补给基地蟠龙守军突然发起进攻,全歼胡宗南部整编第一六七旅6700余人,旅长李昆岗被俘。缴获面粉1.2万余袋、军衣4万余套及大批物资。蟠龙攻坚战,是我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取得的第三个大胜仗。

西北野战军在主动撤离延安后短短的45天时间内,三战三捷,共歼敌1.4万余人,有效地策应了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并为西北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时,陕北新华社播放的由范长江(中央纵队四大队队长、新华社副社长)写的题为《评蟠龙胡军被歼》社论中,有一首流传极广的顺口溜:

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下蟠龙去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害得榆林邓宝珊,不上不下半空中。

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在安塞县真武洞马王庙滩隆重举行祝捷大会。大会由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主持。周恩来在大会上庄严宣布:“毛主席和党中央一直在陕北,和边区全体军民共同奋斗!”

文物:毛泽东关于西北作战方针手稿。毛泽东关于攻克蟠龙的电报。三战三捷缴获的武器。

(三)出击陇东

1947年5月29至7月7日,西北野战军先后收复环县、定边、安边、靖边等地,歼灭青海军阀马步芳、宁夏军阀马鸿逵所部2400余人。

(四)小河会议

粮食不足,制约了战争的规模与时机。1947年六七月间,中央领导同志与绥德分区负责干部商讨筹集粮食。绥德分区的负责人说:“要二万兵不成问题,要二万石粮食可是大问题。”经调查证实,因为敌人破坏得很凶,存粮很少。毛泽东说:“在陕北打这么多人的仗是不可能了。”粮食不足,促使毛泽东改变集中兵力在陕北打胡宗南的计划。

为了商议关于陈(赓)谢(富治)部队开往陕北还是开往鄂豫陕问题,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习仲勋、贺龙、陈赓等诸位将领来小河商议。

7月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习仲勋:“关于击灭胡宗南夺取大西北,有两个方案仍然值得考虑:(一)陈谢纵队照协议来边区,从内线歼灭其相当数量,然后出外线(陇南)与边区集团直接协力完成任务。(二)如若陈纵到鄂豫陕边开辟新战场,对刘(刘伯承)、邓(小平)亦有帮助,但陈纵基本任务是协同边区集团击灭胡宗南夺取大西北,并不变更。”

小河会议场景:盛夏之时,为了凉爽,“三支队”在小河村贾树堂院西侧羊圈上搭了一个柳树条棚作为会场,院内有一棵老槐树,枝叶茂密,冠大荫浓,为远道而来的将领们遮挡着似火的骄阳。

第一个(6月18日)赶到的是晋绥联防司令贺龙将军。他坐着小河会场嘎吱嘎吱直响的破旧木椅,笑着说:“哎呀,主席,在黄河那边,我的司令部有电灯、沙发……”

毛泽东幽默地说:“我这司令部在马背上,三天两头搬家,胡宗南不许我们添置家具呀!”

彭德怀是接到毛泽东电报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5日来到小河村的。7月19日,陈赓赶到小河村。

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在小河村召开,这次会议通常被称为“小河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习仲勋、陈赓、陆定一、杨尚昆、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张经武等。

小河会议共开了三次。每天上午自由交谈,气氛极为融洽和愉快。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能有这样多负责人集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会议总结了第一年战绩。毛泽东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用五年时间来解决(从1946年7月算起)。在讨论军事计划时,毛泽东说:原先计划陈赓率部西渡黄河集中在陕北打胡宗南,现在决定陈赓率部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协助西北我军打胡宗南,在战略上、粮食供应上都有利。会议同意中央提出的第二个方案。

会议决定由贺龙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的名义解决统一后方、精简节约、地方工作三个问题,并决定在边区成立以彭德怀为首的前委,西北局回后方工作。

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着重谈了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和“三三制”。

小河会议后,194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部队正式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又两个旅,共5万人。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一举突破黄河防线,发起鲁西南战役,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此时,捷报再次传来。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夏季攻势,歼敌8万余人,攻克城市42座。

从1947年7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五)沙家店战役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匆匆到延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钟松率三十六师北上榆林,董钊、刘戡率胡军全部机动兵力九个半旅“尾追毛泽东”,企图将我党中央消灭或赶过黄河。战机来临。毛泽东说:“沙家店一带要打大仗,两军主力(敌10万,我3万多)都集中在这里,地区狭小,打得好,我们转危为安,不走了;打不好,我们就往西走,出长城,进沙漠!”

沙家店战役曾发起两次进攻:第一次是8月18日凌晨3时,彭德怀发出歼敌东进后梯队的命令,因发起攻击太早,又遇大雨,山洪暴发,未能歼敌。第二次是8月20日拂晓,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发起攻击,激战至黄昏,歼灭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师主力6000余人。沙家店战役扭转了西北战局,结束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

这一天,是毛泽东转战陕北以来第一次在电话中未使用代号“李德胜”。

支前场景:通过雕塑、雪景、多媒体演示等,展示了陕甘宁边区人民集中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支援前线,保障了西北解放战争胜利的动人情景,表现了陕甘宁边区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沙家店战役后,西北野战军最为困难的就是没有粮食。周恩来问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再打一仗,坚持一个星期到十天,粮食够不够用?”

张俊贤回答:“够。”“我们在通秦寨和车会还有两仓库粮食,老百姓家里还可以动员一些。全县还有一万多只羊。如果把这些粮食和羊吃光了,还有两千多头驴和牛,也可以杀了吃,说什么我们也要把战争支持下来。”

听到要杀驴杀牛的时候,毛泽东严肃地说:“把驴和牛杀了,明年老百姓耕地怎么办?”张俊贤向主席保证:“佳县人民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用老镢头把明年的生产搞好。”毛泽东听后满意地笑了,但不同意杀驴杀牛。一再叮咛:“部队再困难也不能杀一头驴,一头牛。”

为了支援人民子弟兵打胜仗,陕北人民拿出了命根似的种子粮,割掉了尚未成熟的高粱穗、青玉米,挖出了还未长大的洋芋。这时候,粒粒小米犹如金子般的珍贵。

1948年1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来陕北参加杨家沟召开的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他回忆说:“西北野战军是作战条件最苦的一个野战军,麦面有一年多没有吃到了,小米也很难吃得到,主要是吃黑豆,过去是喂马的马料,有时还是吃野菜吃糠。”“下大雪时许多同志没有鞋子穿,还是要打仗行军……”

(六)边区人民的巨大贡献

1947年10月18日,毛泽东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转战陕北期间,陕甘宁边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送军粮333万公斤,送军鞋99万余双,抬担架运送伤员的民工达19万多人。

1948年3月15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第二号公报通报了边区一年的战绩:“陕甘宁边区地方武装与民兵从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14日的一年内共消灭国民党军队1.7万人。”

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所讲:“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

文物:支前用的担架。沙家店粮站用过的斗、秤。边区群众支前做的军鞋。

(七)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驻华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女学生的事件,成为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的导火线。以此为标志,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力量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军费开支数额占到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导致物价急剧膨胀。如,1937年,100元法币可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

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评论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文物: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宣言。为抗议美军暴行告全国同胞书。

四、夺取全国胜利

中共中央为了夺取全国胜利,从1947年7月起,在军事上转入战略反攻的同时,还开展了土地改革、整党、新式整军、工商业、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工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在全国和西北战场的战局有了很大改善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于1948年3月前往华北解放区。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等,推翻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土改、整党与新式整军运动

1947年7月至9月,刘少奇在西柏坡村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推动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1947年冬至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在全军普遍地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即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通过这个运动,教育改造了约80万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过来的士兵,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

文物:习仲勋在土地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提纲。《新式整军运动经验》。

复原的杨家沟毛泽东旧居:1947年11月22日,中央机关迁到米脂杨家沟。

陕北米脂杨家沟,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全村270多户人家,其中马氏地主就有72户。这里不通大道,偏僻安静,容易保密,窑房又多。从1947年11月22日至1948年3月21日,历时四个月。

杨家沟“新院”建筑于1929年。主人马新民毕业于同济大学,曾留学日本。他设计了这座住宅,并由当地名匠来做。“新院”主体建筑为一线11孔石窑,有凸有凹。毛泽东在杨家沟期间居住在正中三孔主窑。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米脂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这次会议,除当时能够到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外,还有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所写的《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的报告,会议指出:“这个报告是整个打倒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时期内,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

至1947年底,人民军队终于结束了长期以来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中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十二月会议的第二天,正是毛泽东54岁生日,身边的工作人员张罗着要给他祝寿,毛泽东不同意。他讲了三条理由:一是战争期间,许多同志为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一个人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群众都没有粮食吃,搞祝寿活动,会造成浪费,脱离群众。三是才50多岁,如果不被胡宗南打死,还大有活头,更用不着祝寿。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这天晚饭时,工作人员把李讷领来了,同孩子一起吃饭,比平时热闹一些。

(二)宜川瓦子街战役

1948年上半年,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方针,在各战场相继展开新的强大攻势。

在陕北,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南下陕中,于1948年2月发起宜川战役,成功地实现攻城打援的计划,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自毙,整编第九十师师长严明被部下击毙。取得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个整编军部、两个整编师,共五个旅2.9万多人的胜利。

随后,在西北野战军向西府地区(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进军的声威下,延安守敌闻风而逃。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从此,西北地区的主要战场也从陕北解放区推向了国民党统治区。

(三)东渡黄河 收复延安

宜川大捷改变了西北的形势,并将影响中原的形势。随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毛泽东在延安2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所预言的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迅速到来。

在全国和西北战场的战局有了很大改善之后,为适应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部分人员决定东移。

3月23日中午,晴空万里,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回首陕北高原,他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从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行程1000多公里,居住过12个县境内的38个村庄。

毛泽东原来预计三年打回延安,实际上从1947年3月19日夜间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至1948年4月2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只用了一年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

(四)战略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1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主力173个师,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巩固的基础。

(五)新中国成立

在全国胜利即将到来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的重要工作人员有11人,因为交通条件等原因缺席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共20人。这是一次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极其重要的决策性会议。

毛泽东在报告中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七届二中全会后,3月25日,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由西柏坡迁至北平。

1949年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