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1127年)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设路、州(府)、县三级。延安境分别为鄜延路、永兴军路统管,先后设置延州、延安郡、丹州、咸宁郡、保安军。延安郡(延州)辖肤施、延川、延长、门山、临真、敷政、甘泉等县;丹州领宜川县;保安军。后改延州为延安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还设置了“康定军”。

北宋的延安与战乱相始终。在与西夏和金朝有二百多年的战争中,延安大量驻兵。朝廷对陕北百姓实行“三丁抽一”或“二丁抽一”为兵的政策,家家户户都有为国家服兵役者。战事紧张时,为保障军队后勤,妇女也为前线将士运输粮食,为维护国家统一,延安人付出极大的牺牲,延安子弟兵也藉以成为宋朝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南宋时期,“中兴四将”中,有延安籍的刘光世和韩世忠两人,他们率领着以陕北子弟兵为主的两支集团军成为南宋得以存在的重要支撑。宋金时期,佛教在延安大发展,遍布延安各地的佛教石窟多属这一时期开凿,成为中国宗教史上很独特的现象。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至开宝八年 960—975年

印度僧人法天与山西永洛僧在鄜州共同翻译《无量寿》、《尊胜》二经及《七佛赞》,完毕后将其献于太祖赵匡胤。这些经书始在我国传播。嘉靖《陕西通志·卷三十六·民物四·延安府仙释记》

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年

七月 义川、云岩二县遭大雨雹灾。《宋史·五行志》

宋太祖建隆三年 962年

年初

宋太祖使赵赞镇延州,授彰武军节度使,并受密旨许以便宜行事。将及州境,乃前后分置步骑,绵绵不绝,林莽之际,远见旌旗,所部羌、浑来迎,不无慑服。唐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氏李彝兴(原名李彝殷)率羌、吐谷浑等族首领及其步骑前往延州欢迎,献马三百匹,并臣服宋朝廷。《宋史·卷二百五十四·赵赞传》

春 延州雪盈尺,沟复结冰,草木不华。丹州雪二尺。延州春夏不雨。《宋史·五行志》

宋太祖开宝二年 969年

诏令将坊州中部县轩辕庙祠由桥山北麓迁建移东麓,并勒石以记,李眆撰《黄帝庙碑序》。轩辕黄帝庙址稳定至今。《黄帝陵志》

宋太祖开宝五年 972年

坊州中部县轩辕庙移于今址,勒石于山,植柏树。《黄陵县志》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976年

为避太宗名讳,改义川县为宜川县。嘉庆《延安府志·卷二·沿革表》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

在永安镇置保安军。永安镇原本为唐延州永安县,后并入金明县。至此分置一军,不领县,属永兴军路。《元丰九域志》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981年

夏 鄜州、延州河水涨溢入州城,鄜州坏军营,建武指挥使李海及老幼六十三人溺死。延州坏仓库、军民庐舍一千六百区。《宋史·五行志》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982年

夏州党项人内讧,定难军节度使继捧率族人入朝,表示愿留京师。宋太宗重嘉,赐为彰德军节度使,留京居住。授权知夏州李克文为博州防御使、授绥州李克宪为道州防御使相继献土投宋。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迁领数十人出逃至北部地斤泽,自立抗宋。宋太宗趁机遣汝州团练使曹光实为夏州巡检使,与延州保安军使尹宪一道镇守银、夏、绥、麟、府、丰、宥州等党项统领之地。《西夏通史·大事年表》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年

六月 鄜州河水涨,溢入城,冲坏官寺民舍四百余区舍。蠲免陕西诸州上年秋税之半。《宋史·五行志》

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984年

党项李继迁抗宋,夏州知州尹宪、都巡检曹光实,联合保安军将士,偷袭李继迁大后方地斤泽,俘获李继迁母亲罔氏及妻小,并送往延州。“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府,(吕)端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入奏曰:‘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愚见,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吕端》

八月 延州南北两河涨溢,入东西两城,坏官寺民舍。《宋史·五行志》

宋太宗雍熙二年 985年

是年 宋撤销洛源县,境属西夏洪州辖地。《吴旗县志》

宋太宗淳化三年 992年

李继迁所部党项族以境内所产青白盐与宋贸易,以换取谷物。宋太宗下令禁之。延州、关中民无盐可食;党项部缺粮,复叛宋,相率寇边。宋太祖解除禁令。《宋史卷五》、《西夏通史》

宋太宗至道元年 995年

六月 朝廷遣使谕李继迁,授鄜州节度使。继迁不奉诏,犯边。宋上党人李继隆领金明兵马都监,兼新寨、解家河、芦关都巡检。《宋史·卷五》

宋太宗至道二年 996年

李继隆五路出击伐李继迁。诸将失期,无功而返。李继迁活动在夏、银、灵。辽圣宗封李继迁为“西平王”;宋朝廷也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以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与之。《宋史·卷五》

宋真宗咸平二年 999年

李继迁复叛。攻掠宋麟、府、延各州。《宋史·卷六》

宋真宗咸平三年 1000年

宋延州兵击破党项部落大卢、小卢等十族,俘获人畜二十万。《宋史·卷六》

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

朝廷“令陕西系税人户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官给粮赐,使之分番戍守。咸平五年,陕西沿边丁壮充保毅者至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七月,以募兵离去乡土,有伤和气,诏诸州点充强壮户者,税赋止令本州输纳,有司不得支移之。……当是时,陕西有保毅、呰户、强人、强人弓手、弓箭手、义勇、义兵、土丁、壮丁”。《宋史·卷一百九十》

宋真宗咸平五年 1002年

十二月 李继迁袭击延州。《宋史·卷六》

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年

一月 李继迁死。鄜延都部署修书敦促其子李德明(史称其赵德明)归顺。

五月 宋朝廷遣吏来鄜延安抚,并筑坛于保安军以北十里,拟定盟约。《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年

年初 以向敏中为鄜延路都部署。宋在镇戎军招募弓箭手,沿边各地效仿之。《宋史·卷七》

宋在沿边的弓箭手、蕃兵、土兵、厢兵、朝廷禁兵共同组成防御体系。其中,弓箭手、蕃兵、土兵都属于地方武装,战斗力超出正规军的厢兵、禁兵许多。故后来范仲淹说“守于土兵则安,守于东兵(指朝廷禁军)则危”。范仲淹《攻守二议》

六月 宋、党项议和。宋减鄜延戍兵。《宋史·卷七》、《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真宗景德四年 1007年

宋真宗允准“于保安军置榷场,以缯帛、罗绮易驼马、牛羊、玉、毡毯、甘草,以香药、瓷漆器、姜桂等物易蜜蜡、麝脐、毛褐、羱羚角、冈砂、柴胡、苁蓉、红花、翎毛,非官市者,听与民交易;入贡至京者,纵其为市,许汉、蕃贸易”。出现了“略无猜情,门市不饥,商贩如织”的盛况。《宋史·食货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

夏 延州境旱,民饥,朝廷赈之。

九月 辽国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宋朝廷封李德明中书令加太保太傅。《宋史·外国》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年

党项夏人诱延州番部叛附而不得。《西夏通史》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

六月 鄜州甘露降。保安军积雨河溢,侵城垒,坏庐舍,判官赵震溺死,又兵民溺死凡六百五十余人。朝廷遣使赈之。《宋史·五行志》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

西界蕃部朗密囊等投宋,安置保安军。《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1016年

七月 延州定平、安达、塞门、栲栳四砦山水泛溢,坏堤城。《宋史·五行志》

同年 延州蕃部饥,贷以边谷。赈延州蕃族饥。《西夏通史》

宋真宗天禧元年 1017年

“宋筑建子城。天圣元年(1023),建子城更名为德靖寨”。因狄青在此戍守,战有功,后人亦称狄青城。该城在今志丹县旦八镇南洛河东岸。“元代城废,遗址尚存。”《元丰九域志》、弘治《延安府志》

宋真宗天禧四年 1020年

李德明嘱羌犯延州。《西夏通史·大事记》

同年 延州等处地震,塌坏城墙,毁坏房舍。嘉庆《延安府志校注·大事表二》

同年 中部县人杨偕从种世衡的叔叔种放求学,后来考中进士(考中的具体年代不详),是中部县中进士者第一人。乾隆《中部县志》

宋仁宗天圣元年 1023年

延州、丹州、坊州、鄜州、保安军驻军增加,后勤压力增大,“和籴军粮军草”逐渐成陕西驻军后勤补给的重要方式。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

宋仁宗天圣二年 1024年

夏与契丹谋攻宋不胜。绥州番部攻保安军。《西夏通史》

宋仁宗天圣五年 1027年

夏攻延州金明寨,宋都监李士彬击败之。《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仁宗天圣九年 1031年

延州、保安军募人入中,为边防军将士运送粮食(刍粟),以乌、白两池盐偿之。《宋史·食货志》

宋仁宗明道元年 1032年

十月

平夏打党项拓跋部李德明卒,子李元昊继位,废唐赐李姓和宋赐赵姓,自号“嵬名氏”。李德明在位期间,宋边事稍安,故“自京师遣戍鄜延者,徙屯鄜州及邻近有刍粮处”,调兵离开驻防地而到储备粮草的地方就食,史称“引兵就食”。至全陕引兵就粮兵卒达到二十万,占驻兵总数的接近一半。《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三》

宋仁宗景祐元年 西夏广运元年 1034年

二月 西夏扰宋府州,攻环州、庆州,筑白豹城及后桥堡。《西夏史稿·大事年表》

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年

庞籍进龙图直学士,知延州,俄兼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栲栳呰、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金明西北有浑州川,土沃衍,川尾曰乔子谷,寇出入之隘道,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庞籍传》

宋仁宗宝元元年 1038年

年初,狄青任延州巡检指挥使先后四年,破金汤城、屠咙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燔积聚数万,受其账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宋史·卷二百九十·狄青传》

九月 元昊与诸豪歃血约先攻鄜延,欲自德靖、塞门砦、赤城三路并入。

十月 李元昊称帝于兴庆府(注:今宁夏银川城),遂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改元“延祚”。

同期 宋派刘平为鄜延路副都部署,委范雍为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兼鄜延、环庆安抚使。鄜延沿边寨堡,不断增兵。

宋廷下诏削夺原授李元昊的官爵,停止互市;派贺永年为使,给李元昊送“嫚书”。《宋史·卷四百八十五》

宋仁宗宝元二年 1039年

正月 元昊遣使抵延州,延州守将郭劝、李谓许使臣过境。后朝廷以“坐不察敌情”查办(郭、李)。罢保安军榷场。《宋史·卷四百八十五》

三月 元昊以巨金诱宋金明寨(注:今安塞沿河湾碟子沟村)守将李士彬(注:归附宋朝的党项族首领)叛降,李拒绝。

同月 赐陕西沿边军士缗钱。《宋史·仁宗本纪》

十一月 夏军进攻保安,延州军帅卢守勤派狄青率兵击败,狄青受到朝廷嘉奖。夏白豹寨主、都指挥使裴永昌率全族归附于宋。

是年

夏竦上书仁宗,建议采取羁縻属羌以为藩篱,互相接应,募土人为兵、壮丁,并在边界建小寨守御等十项措施。仁宗采纳,在延州实行;并遣使安抚,免延州租赋二年。《宋史·卷二百八十三》

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年

一月

夏主李元昊攻保安军,自土门路入寇。知延州范雍书召刘平趋土门。既,又有告贼兵数万,趋金明,围延州,雍复召刘平还军救延州。平督步、骑万余,结阵东行。至三川口(注:今延安西川口村),遇贼,转战三昼夜,众寡不敌,遂被执。平不复食,遂遇害。《宋史·卷三百二十五·刘平传》

夏军围延州城七日不克,宋鄜延路部署许怀德遣兵援延州,大雪,夏军断粮草撤退。《宋史卷三百二十四·许怀德传》

元昊兵围延州城时,范雍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出,自言云:“某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某可以担保,若有不测,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或谓之曰:“当敢肆妄言,万一言不验,当伏法。”校笑曰:君未之思之,若城果陷,何暇杀我耶?聊欲安众心耳。”《梦溪笔谈》

延州三川口战役之时,延州宋军帅卢守勤遣部将狄青率军北上破夏金汤城(注:今志丹县金汤),入夏腹地宥州,击溃咙咩、岁香等十余党项部落。《宋史卷·二百九十·狄青传》

二月 “三川口”之败,宋仁宗贬范雍为吏部侍郎知安州。任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宋史·夏竦、韩琦、范仲淹传》

朝廷释延州、保安军流以下罪;寇所攻掠地,除今夏税;戍兵及战死者,赐其家缗钱。又诏陕西量民力蠲所科粮;延州录战没军士子孙月给粮。《宋史·仁宗本纪》

三月 仁宗下诏查办不力军士,诏延州战殁军士子孙,月给粮。清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

四月

新修栲栳寨(注:一说今志丹县城北侧;《武经总要》卷十八延州龙安条记,栲栳寨位于塞门川,延州北八十里,龙安寨北五里),至明年四月筑成工竣。清《延绥镇志·卷五》

五月

西夏将反,赵振自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鄜延路副都总管、知延州,代范雍。未几,贼寇塞门寨。振有兵八千,按甲不动。被围五月,才遣百余人赴之,砦遂陷。砦主高延德、监押王继元皆没于贼。振拥兵不救,为都转运使庞籍所奏,贬职。《宋史·卷三百二十三·赵振传》

六月 延州诸砦多失守,范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七月

韩魏公琦帅陕西,将四路进兵,入平夏。师行有日矣,韩公曰:“吾已尽关中之驴运粮,驴行速,可与兵相继也。万一深入,而粮食尽,自可杀驴而食矣。”《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曾公亮《武经总要卷一八》

八月

仲淹大阅州兵,得一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收复塞门、安远两寨,安抚寨民,城十二砦。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州)、华(州)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次年七月,康定军开府,领县宜川。《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同期

夏人破金明诸寨,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夏人即引去。继而出艾蒿岭砦,遂至郭北平,夜斗不懈,贼惧走,获牛羊橐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而下,敌即引却。徙知保安军。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账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下飨劳之。《宋史·卷三百二十三·周美传》

九月 夏军攻三川寨,杀宋都巡检杨保吉。范仲淹遣狄青等,破夏军于芦子平。《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同年

范仲淹严整军纪,鄜州军曹司马勋、张式、黄贵等人克扣军饷,被斩首。加固延州城垣,于凤凰山巅修“镇西楼”,嘉岭山修筑围城,城门上均有重楼。又创建堡寨多处。《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尹洙为延州经略判官,狄青以指挥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范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耳。”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后知延州,擢升枢密副使。《宋史·卷二百九十·狄青传》

同年

北宋在西北驻军近五十万。欧阳修奏:“四、五十万兵,坐而仰食,然关西之地,物不加多,关东所有,莫能运致,唯取于西人而已,西人何为而不困?”《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九,康定元年十二月乙巳》

同年 种世衡“开菅田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贷得利,城逐富实”。《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世衡传》

同期 范仲淹荐胡瑗任丹州推官。《宋史·卷四百三十二·胡瑗传》

宋仁宗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1041年

正月

仁宗下诏令鄜延等军会兵泾原,讨伐李元昊,未行。元昊遣使至延州诈和,范仲淹未报朝廷,回书元昊,劝元昊去帝号,停止战争,以尽臣节。范仲淹在延安期间,手书“嘉岭山”,石刻于嘉岭山麓,遗存至今。《西夏通史·大事记》

范仲淹祭奠黄帝庙,写诗云:“红日竿头进,青云足下藏。轩辕龙驭古,百代景象裳。高徒桥山上,关河万里长。沮流声潺潺,柏干色苍苍。”《黄帝陵志》

二月 李元昊率十万大军犯延、庆州。韩琦决定出兵,在好水川中夏军伏击,任福等战将及军卒六千余战死。《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传》

四月 韩琦、范仲淹被贬,范仲淹知耀州,庞籍接任延州。诏夏竦屯军鄜州。置鄜延路。《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仲淹·庞籍传》

八月 元昊寇金明寨,破宁远寨,寨主王世亶、兵马监押王显死之。《延安府志·大事表二》

十月

宋帝整顿军务,分陕西为四路,各设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庞籍知延州、范仲淹知庆州(注:今甘肃庆阳)、王诏知渭州(注:今甘肃平凉)、韩琦知秦州(注:今甘肃天水)。各知州同时任军职“勾管部署司事”。朝廷令各路戍军广开营田,以屯种粮食解决军需粮草,充实军民。《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四·庆历元年十月》

同期

永兴军通往延安府的驿路,从同官入延境,经宜君、坊州、三川、鄜州、甘泉到延安府。从延安通往西北向为金明、招安、保安军、顺宁寨,通往西夏,偏西南到德靖寨、金汤城、白豹,通往庆阳府;东北乃经丰林、延川、绥德军、米脂。《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

同年

募土人熟山川道路蕃情、善骑射者(注:即宋夏边界地区降附宋朝管理的党项族人)涅其臂,充。二百人为指挥,自备戎械,就乡里习武技,季一集州阅教。无事放营农,月给盐茗;有警召集防守,即廪给之,无出本路。《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五》

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

年初 陕西沿边弓手因其战斗力强而被纳入禁军序列。

四月 狄青领万余人在浑州(杏子河川)筑招安寨,王信筑龙安寨(安塞境),并筑安定堡。《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五》

九月 宋将周美屯田于葱梅官道谷(注:延川永平一带),“令士卒益种营田,而收谷六千斛”。《宋史·卷三百二十三·周美传》

宋自鄜城、坊州置兵车,运粮至延州,二年之内,兵夫役死冻殍及逃亡九百余人,凡费粮七万余石,钱万有余贯,得运粮二十一万石。《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九》

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

二月 元昊再次遣使于延州,传递议和文书。

四月 遣保安军判官邵良佐使元昊,许封为夏国主。《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宋仁宗庆历四年 1044年

二月 宋廷准许延州知州庞籍与西夏在宋延州和西夏夏州进行“议和”。《续资治通鉴》

十二月 李元昊向宋称臣,宋封李元昊为夏国主。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寨,第不通青盐。《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同期 司马光到延安,作《相思亭》、《游延安宿马太傅东馆》、《塞上》、《延安道中》等诗。嘉庆《延安府志》

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年

七月 开保安军榷场,行边境贸易。延州发大水,肤施县城冲毁,县衙遂由东关迁于延河西岸州城。《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八月 延州救灾民,免夏税。

十二月 夏遣使至保安军,索夏在宋人户。

同年 以延川马蹄川新筑城为安定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五》

宋仁宗庆历六年 1046年

复置(榷)场于保安、镇戎二军。(夏人)继言驱马羊至,无牧放之地,为徙保安榷场于顺宁砦。既而蕃商卒无至者。《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货八》

赵卨为鄜延路,以其地万五千九百顷,募汉、蕃弓箭手四千九百人,帝褒赏之。卨言新募弓箭手颇习武技,请更番代。《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四》

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年

陕西禁军达八百六十余指挥,四十余万兵。内,马军一百二十余指挥,马六万多匹,又增岁币、添官员,财政日益困难。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

宋仁宗庆历八年 1048年

是年

以延、庆、保安,地近乌、白池,奸人私以青、白盐入塞,侵利乱法。乃募人入中,盐池予券,优其估还,以(河东解州)池盐偿之。以所入盐,官自出鬻,禁人私售,峻青、白盐之禁。行之数年,黠商贪贾,无所侥幸,关中之民,安得其业,公私便之。《宋史·食货志》

宋仁宗时 1023—1063年

宋正兵不足,乃籍陕西之民,三丁选一,以为乡弓手,未几,刺充保捷,为指挥一百八十五,分戍边州。《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四》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延州天山(今清凉山)之巅,有奉国佛寺,寺厅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嚐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疑后人付会县名为说。虽有唐人一碑,已漫灭断折不可读。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骨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即入于役夫。争取珍宝,遗骸多为拉碎,但储于一小函中埋之。夏元象,时为兵马都监,亲董是役,为余言之甚详。至今天山仓侧,昏后独行者往往与鬼神遇,郡人甚畏之。又载云: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基,根干相连,悉为化石。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耶?

宋仁宗皇祐四年 1052年

鄜州大水,坏军民庐舍。《宋史·五行志》

宋仁宗嘉祐二年 1057年

陕西眉县横渠人张载任丹州云岩县令。《宜川县志》

宋仁宗嘉祐三年 1058年

修筑白豹城竣工。刘文戈《范仲淹戍边》

宋仁宗嘉祐六年 1061年

元月 仁宗诏令坊州维护黄帝庙陵。当年在桥山植柏树一千四百一十五株,特令寇守文、王文政、杨迈三户守护,永免除其劳役。《黄帝陵志》

宋英宗治平元年 1064年

九月 夏请复与宋和市,宋不许。夏主李谅祚亲率数万人攻大顺城(注:位于今志丹与华池边境)兵败,退驻金汤。《宋史·外国》

同年

贾逵总鄜延兵,在延州相伏龙山、九州台之间可容窥觇,请于其地筑保障,与城相望。鄜延路安抚使程勘判延州,延州夹河为两城,雉堞颇卑小,故登九州台,则下瞰城中。勘调兵、夫,大增筑之。《宋史·贾逵、程勘传》

同期 朝廷在陕西沿边地区,“主户家三丁选一,六丁选二,九丁选三为兵”。《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零三》

十一月 诏延、鄜等十二州义勇,遇召集防守,日给米二升,月给酱菜钱三百。《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五》

宋英宗治平二年 1065年

英宗诏:鄜延路对往来蕃账,收其牒诉,伸其屈抑,察其反侧者羁縻之,勿令猜阻以萌衅隙。遂对蕃部召首领,称诏犒劳,赉以金帛;籍城砦兵马,计望族大小,分队伍,给旗帜,使各缮堡垒,人置器甲,以备调发。约如令下不集,押队首领以军法从事。自治平四年以后,蕃部族账益多,而抚御团结之制益密。《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五》

宋英宗治平三年 1066年

夏国主谅祚亲领兵攻大顺城,中流矢而退。宋将刘绍能邀击夏兵于长城岭,夏军败。宋停岁赐,罢和市。《陕西通史·大事年表》

宋英宗治平四年 1067年

三月 谅祚向宋纳贡谢罪,宋恢复和市。嘉庆《延安府志·卷五》

五月

谅祚诱杀知保安军杨定。初,杨定奉使,谅祚曾拜称臣,且许诺归还西夏沿边熟户。谅祚贿以宝剑及金银物,杨定纳之。归朝,奉上了宝剑,私藏金银。且言可以谋刺谅祚。帝喜,遂擢杨定知保安军。谅祚以杨定卖己故诱杀之。帝知到事情的原委,乃削杨定官职,没收其田宅以数万计。《宋史·外国》

同期 僧人张行者,石工王信等人,在安定凿洞修石窟。(见石窟碑记)。

宋英宗时 1064—1067年

宋朝的边界堡寨驻有蕃兵:永平砦东路都巡检所领八族,兵一千七百五十四,马四百九十。安定堡,东路都巡检所领十六族,兵一千九百八十九,马四百六十。西路德靖砦,同都巡检所领揭家等八族,兵一千一百一十四,马一百五十。领二十族,兵七千八百零五,马八百七十七;又小胡等十九族,兵六千九百五十六,马七百二十五。保安军,北都巡检所领厥七等九族,兵一千四百四十一,马一百六十七。园林堡,两族,兵八百二十二,马九十三。《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志》

宋神宗熙宁元年 1068年

一月

诏:蕃部大首领,上自刺史,下至殿侍,并补本族巡检,次首领补军主、指挥使,下至十将,第受廩给。诏鄜延、环庆路蕃官使臣比类受职。若都军主以下之子孙勿降,殿侍并差使、殿侍之子孙充都军主,借职、奉职之子孙充殿侍,侍禁、殿直之子孙充差使、殿侍,供奉官之子孙补借职,承制以下子孙补奉职;其诸司副使以上子孙合继袭者,视汉官遗表加恩二等。实行羁縻政策。《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五》

二月

知青涧(明代改青涧为清涧)城刘怤言:所隶归明号箭手八指挥,凡三千四百余人,马九百匹,连岁不登,愿以丹州储粮振恤,诏下其章,转运司行之。《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兵五》

八月 赐鄜延路转运司空名诰敕,募民入粟实边。《宋史·食货志》

同年 判延州郭逵言:陕西义勇,赴延边战守。今后,并令自备一月糗粮,折本户税赋,若不能自备,则就所发州、军,预请一月口食。诏准。从之。《宋史·神宗本记》

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年

三月

西夏国主秉常上书神宗皇帝誓表:接纳塞门、安远二寨易绥州。乃赐誓诏:而绥州待得二砦乃还。夏主受册而二砦不归,且欲先得绥州。议遂罢。《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下》

宋神宗熙宁三年 1070年

正月 韩绛出任陕西安抚使,开府于延州。命种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节制陕西诸将和麟府一线,抗击西夏的军事事宜。

宋神宗熙宁四年 1071年

诏鄜延军数出,至鬻衣装以自给,可密体量赈恤之。枢密院言:今后招到新兵,依本指挥新定供给标准。请批准给予陕西军士酱菜钱一百,月粮二石,春衣绢二匹,布半匹,钱一千,冬衣绢二匹,半匹,钱一千,棉十二两。诏准。《资治通鉴长编》

宋神宗熙宁五年 1072年

知延州赵卨请募民耕,诏准。又简括境内公私闲田七千五百余顷,募骑兵万七千。卨以异时蕃兵提空簿,漫不可考,因议捏其手。属岁饥,令蕃兵愿刺手者,贷常平谷一斛,于是人人愿刺。因训练以时,精锐过于正兵。《宋史·卷三百三十二·赵卨传》

同年 金明县并入肤施县,割其西南部入敷政县。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属绥德军辖。

同年 鄜州名画工王易奉诏前往东京大相国寺参加壁画绘制。康熙《鄜州志》

同年 延州、保安军遭饥荒。诏永兴军路民贫役重,比他路州军蠲减,当留二分。

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年

令商人入刍粮钱帛,偿以解盐(许商人以运粮换食盐专卖的经济政策)。《宋史·食货志》

熙宁三年,宋始立保甲制度。本年,诏永兴军鄜、延、坊等十五州及保安等军并止团成保甲。《宋史·兵五·兵六》

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

陕西缘边,熙宁六年,入纳钱五百二十二三万余缗,给盐钞九十万二千七百一十六席,而民间实用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一席,余皆虚钞。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边籴之患。请行用交子法于陕西”,好处在于“与钱行用无异,既可救缓急,及免多出盐钞,虚抬边籴之弊”。(按:交子,指纸币。为延安境行纸币的最早记载)《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熙宁七年六月》

同年 降云岩县为镇,其地并入宜川县。降三川县为三川镇,其地并入洛交县。《宋史·地理志》

同年 延州、保安军饥。《宋史·五行志》

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年

五月 鄜州雨雹。朝廷遣使赈鄜延饥。《宋史·五行志》

同年 夏请宋通和市,宋许以铜锡交换马匹。《西夏通史·大事年表》

宋神宗熙宁十年 1077年

延州商税岁额,五万贯以下,延州有十六务(注:务即管理商贸和税收的机构)(《文献通考》)。酒课,二十万贯以上,延州有十二务。嘉庆《延安府志·卷三十二》

同年

延州及所属各县城寨商税征收贯(注:宋代货币单位名称)数:延安城一万四千零一十八贯;延安六百八十五贯;临真县五百零八贯;延长县二十九贯;甘泉县六百六十一贯;敷政县四百一十六贯;门山县一百四十二贯;青化镇一百五十二贯;延水县六百二十一贯;丰林县六百六十一贯;万安寨二百八十二贯;承平寨六百一十八贯;顺安塞二百一十贯;金明寨八十三贯;丹头塞六百五十九贯;招安寨二百一十九贯;新安塞二百四十九贯;绥平寨四百九十八贯;百草寨二百七十九贯;安定堡四百四十一贯;安塞堡四百零五贯;绥德县七百一十二贯;清涧城二千三百五十贯;永宁关六百六十四贯;黑水堡一百五十五贯。《宋全要·食货·一五》

同年

知延州吕惠卿奏言:自熙宁五年,招到弓箭手,只是权行差补,未曾团定指挥。本司见将本路团结将分团城指挥部分,置立将校统辖,即于临时易为勾集。上令从之。《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四》

宋神宗元丰元年 1078年

鄜延路经略使乞给新样刀。军械监欲下江浙、福建路制造,帝不许。给以内南库短刃刀五万五千口。《宋史·食货志》

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

延安开始凿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延安市文物志》

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年

六月 沈括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种谔为副使。

八月 沈括将正规禁军和地方镇兵(厢兵)一视同仁,一样犒赏,激励将士,充实边防,使延州“威声雄他府”。《宋史·沈括传》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说:延州今有五城,说者以谓旧有东西二城,夹河对立,高万兴典郡,始属南、北、东三关城。余读杜甫诗云:“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始知(唐)天宝中已有五城矣。

余为鄜延经略使日,新一厅,谓之五司厅,延州正厅乃都督厅,治延州事;五司厅治鄜延路军事,如唐之使院也。五司者,经略、安抚、总管、节度、观察也。唐制,方镇绵带节度,观察、处置三使。今节度之职,多归总管司;观察归安抚司,处置归经略司。其节度、观察两案,并支掌推官、判官,今皆治州事而已。经略、安抚司不置佐官,以帅权不可更不专也。都总管、副总管、钤辖、都监同签书,皆受经略使节制。

宋神宗元丰四年 1081年

七月 鄜延路计议边事奏:乞缗钱百万,工匠千人;铁、生熟五万斤,牛、马皮万张,造军器。朝廷并给之。《宋史·兵志》

八月 种谔率鄜延兵出绥德城,攻克米脂寨。神宗诏令沈括,以劈阵大斧五千运送给诸将。《宋史·兵志》

九月

宋军五路攻夏,种谔率(鄜延路军)先出师,攻米脂,三日未下,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捷书闻,帝大喜,群臣称贺,遣中使谕奖。《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谔传》

十月

种谔派曲珍率兵破黑水、安定堡。夏将梁永能乘延州守军空虚,偷袭保安军德靖寨,又攻顺宁寨。种谔设伏击退,俘人万余,牲畜三万余头;又复德靖寨,收粟十万石。《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十月》

夏戎之母梁氏引兵至保安军顺宁寨,围之数重。时,寨兵甚少,人心危惧。有娼老李氏,得梁氏阴事甚详,乃掀衣登陴,抗声骂之,尽发其私。虏人皆掩耳,并力射之,莫能中。李氏言愈丑,虏人度李氏不可得,恐具得罪,遂托以他事,中夜解去。鸡鸣狗盗皆有所用,信有之。《梦溪笔谈》

陕北地既高寒。民家只就田中作窖,开地为井口,深三四尺,下量蓄谷多寡,四围展之。土若金色,更无沙石,以火烧过,绞草絙钉于四壁,盛谷多至数千石,愈久愈佳,以土实口,上仍种植。唯叩地有声,雪易消释,以此可知,夷人犯边,多为所发。庄绰《鸡肋编》

十一月

鄜延路转运使李稷奉命急运粮,以解前方将士饥困。民夫苦摺运,多走散。稷不能禁,使士卒斩其足筋,宛转山谷间,数日乃死者数千人。《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六·神宗元丰四年》

宋军再征调民夫,“皆惮行,出钱百缗,不能雇一夫,相聚立栅山泽,不受调,吏往逼呼,辄殴击”。《宋史·卷四十六·李舜举传》

同期

沈括据实报:“一卒需三名役夫保障供给。若兴师十万,辎重三分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复难加矣。”又奏言:“本路运粮,延州诸县丁夫发尽,已差及妇女。虽累戒官吏毋得括责妇女,而运粮须办,则势不得不及民力。恐无以为继。”《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九》

同期

宋军转运司部夫往安定、黑水堡运粮未至,虽颇得蕃部窖粟,又数不至广,致士卒有饥饿逃亡。保障不济,采取“引兵就粮”之法。将麟府路战兵六万余调至保安军、顺宁寨就食。《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元丰四年十一月》

同期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洧水,即此也”。他认为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之中,“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用石油代替松木制墨,“墨光如漆,松墨所不及也”。还记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并称:“延州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年

二月 诏鄜延军士病不能归者,赐其家绢十匹。

三月 鄜延路副总管曲珍败夏人于保安军金汤城。《宋史·神宗本纪》

八月

徐禧为钦差大臣到延州,筑永乐城。神宗赐名“银川寨”。未几,城陷,徐禧等死之,宋军士卒役死于永乐之役者计二十余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谔传》

永乐之战前,宋神宗诏种谔留守延州,沈括驻绥德。战前谏言不可筑城的种谔部将高永亨拘押延州狱。《宋史·卷三百三十五·种谔传》

十月 沈括以银川寨战败,“措置乖方”被贬,离开延州。《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沈括传》

同期 自麟州、石州、鄜延,南北近三百里地土,悉募厢军,配卒耕种,免役。《宋史·食货志》

宋神宗元丰六年 1083年

四月 种谔病殁延州。嘉庆《延安府志·传录》

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年

五月 夏人寇延州,州将击败之。

七月 夏人寇延州安塞堡,将官吕真败之。《宋史·神宗本纪》

宋神宗元丰八年 1085年

三月

元丰中,诏鄜延路、秦凤路与西夏易马,一匹支五缣。七年,诏鄜延路发户马二千,以给正兵,益以永兴军路及京西坊郭马。又诏陕西路,罢社马法,更从买马司给之。《宋史·兵志》

同期

朝廷在陕西募兵,新规定“二丁选一”。司马光言“陕西闾里被征者逃避于外,官中縶其父母妻子,急加追捕,鬻卖田园,以充购赏。陕西之民,子子孙孙常有三分之一为兵”。《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五》、《司马光文集·卷五》

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年

延州、保安军等,皆禁榷官自鬻,以万五千五百席(一席为二百三十斤)为额,听商旅入纳于八州军,折博务算,给交引,如范祥旧法。其出卖盐钱,以给转运司籴买盐引。《文献通考》

宋哲宗元祐三年 1088年

三月 西夏进犯鄜延,攻保安军德靖寨,守将米赟、郝普等与西夏军战,死。《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下》

同期 宋禁止陕西及延州边民与西夏人交易。《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哲宗元祐四年 1089年

六月 西夏侵掠延州、鄜州。《西夏通史·大事记》

九月 西夏掠麟(注:今神木境)、府(注:今府谷)二州,鄜延都监李仪战死。宋停止给西夏岁赐,并停和市。《西夏通史·大事记》

同年

改延州为延安府,辖肤施、丰林、金明、延川、延长、门山、临真、敷正、甘泉等县,府治所肤施城。范仲淹第三子纯粹出任延安府知府,元祐八年离任。靖国元年,范纯粹再任延安知府。《宋史·卷三百一十四·范纯粹传》嘉庆《延安府志·沿革表》

宋哲宗元祐六年 1091年

六月 西夏侵掠延州、鄜州。

九月 宋停岁赐,并停和市。《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哲宗绍圣二年 1095年

始开凿中部县双龙万安禅院石窟,凿塑佛像千余尊。禅院建设工程,于政和五年(1115年)竣工。今名“千佛洞石窟”。《延安市文物志》

宋哲宗绍圣三年 1096年

九月 西夏大入鄜延,西至顺宁、招安砦,宋将刘延庆败之。《西夏通史·大事年表》

九月

西夏梁太后领夏主李乾顺,率兵五十万分三路犯鄜延,二百里间相继不绝,至延州北五里。国主子母亲督桴鼓,纵骑四掠,军营连绵二百里。边将悉兵掩击不退,金明乃破,守兵二千八百人唯五人得脱。城中粮五万石、草千万束皆尽。将官皇城使张俞死之。《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下》

同年 帝诏提举司:于岁额外,市马三万匹给鄜延路正兵,其余支给沿边弓箭手。《宋史·兵志》

宋哲宗绍圣四年 1097年

八月 宋将王愍率鄜延军攻入夏军,破夏宥州,并在大理河川筑威戎、威羌二寨城。夏以七万兵攻绥德,鄜延将兵击退之。《西夏通史·大事年表》

宋哲宗元符元年 1098年

置殄羌寨(又称那娘山寨,遗址在今子安塞王家湾北店家城村)。《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九十四》

哲宗遣官分诣鄜、延按验所筑城砦。《宋史·哲宗本纪》

宋哲宗元符二年 1099年

延安府官籴米价(每石)五百二十文足,市新米七百八十文足,陈米七百二十文足。官中现收籴不行,只以现今官籴价计之,比元丰五年用兵时最贵价已多一倍以上,比五年以前价三倍。延安府里外每岁籴买,无虑一百七十余万,草亦称是。若“不早为收敛之计,恐公私难以为继”。《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一十·元符二年七月癸卯》

五月 宋筑鄜延路金汤城(注:今志丹县金汤村)。《宋史·哲宗本纪》

同年 宋升绥德城为绥德军,设定边军(注:军治疑为今吴起县铁边城村),均隶鄜延路。《宋史·地理志》

宋徽宗崇宁元年 1102年

延安府户五万九百二十六,口一十六万九千二百一十六;鄜州户三万五千四百零一,口九万二千四百一十五;坊州户一万三千四百零八,口四万零一百九十一;保安军户二千零四十二户,口六千三百九十一;丹州户一万二千八百三十九,口三万三千五百一十一(丹州户口数失载,专家据以前基数推算而得)。合计一十一万四千六百一十六户,三万四千二百六十四人。

同年 陶节夫开府延安,主持全陕边政,在今吴起、志丹、安塞、子长、绥德一线筑城。《宋史·地理志》

宋徽宗崇宁四年 1105年

四月 夏人寇顺宁砦,鄜延路第二副将刘延庆败破之。《宋史·徽宗本纪》

宋徽宗政和五年 1115年

宋将王厚率刘仲武集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军攻打臧底河城(注:今志丹县顺宁镇附近),大败,士卒死伤近半,夏军大掠而去。《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下》

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年

宋军攻克收复臧底河城(注:今志丹县顺宁镇以北)。《西夏通史·大事记》

宋徽宗宣和元年 1119年

鄜州田氏泥孩制作技术名扬天下,态度无穷,一对至值十缗,一床至值十斤,一床者或五或七,小者二三寸,大者尺余。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年

靖康之难,刘延庆分部守京师,城陷,延庆引秦兵万人夺开远门以出,至龟儿寺,为追骑所杀。延庆与长子光国殉国。《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刘延庆传》

同年 刘延庆次子刘光世率兵驰援康王赵构,护送其南撤。《宋史·卷三百六十九·刘光世传》

南宋(1127—1279年)

靖康之变,宋朝南撤,史称南宋。但延安的北宋驻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延安全境被金军攻占比北宋灭亡推迟了三年多。金军攻占延安后,将延安划归叛宋降金的刘豫伪齐政权管辖。金军在其他战场遭受宋军的顽强抵抗后,一度将延安归还南宋管辖。

南宋初期,韩世忠、刘光世等陕北将领率领陕北士兵为主的军队,成为南宋抗金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俩也誉入“中兴四将”之列。因南宋推行投降路线,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受压制,被削夺军权,最后都郁郁而终。

宋高宗建炎元年 1127年

五月 鄜延副总管刘光世,宣抚司统制官、延安府人韩世忠率兵护送康王赵构到商丘时,康王称帝,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宋史·刘光世传·韩世忠传》

宋高宗建炎二年 1128年

正月

宋廷以主客员外郎谢亮为陕西抚谕使兼宣谕使,持诏书赐乾顺,亮西入关,鄜延经略使王庶遗亮书曰:“夏国为患小而缓,金人为患大而急。若能仗节督诸路协同义举,虽未足尽雪前耻,亦可驱逐渡河,全秦奠枕,徐图恢复矣。”亮不听,入西夏,乾顺倨然见之,留居几月,始与约和罢兵。亮归,而夏之兵已蹑其后,袭取定边军。《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夏国下》

六月 知延安府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兵。

十月 金军攻鄜延,王庶招陕南兴元府(注:今汉中南郑)宋军来援。《宋史·卷三百七十二·王庶传》

十一月

金将娄室破延安东城,而西城犹坚守。王庶自当鄜州来路,遣统制官庞世才当延安来路。天大雪,世才败,自是金兵专攻西城。初受围时,延安通判魏彦明与权府事刘洪分地而守,彦明当东壁,空家赀以赏战士,金人不敢犯。王庶子王之道未弱冠,率老弱乘城。金人昼夜攻城,阅十有三日城陷。彦明全家被杀之。《宋史·卷四百五十二·魏彦明传》

十一月

下旬,王庶率兵由坊州驰援延安,到甘泉,延安东城已破。自将百骑至襄乐(庆阳境)倚曲端为助,被曲端软禁。十二月初,王庶获释后,日夜兼程,奔保安军德靖寨,回到属地。《宋史·卷三百七十二·王庶传》

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年

年初 宋军夺回鄜州、坊州、关中诸州和京兆府。

三月 以节制司都统制曲端为鄜延经略使知延安府,收复延安。

四月 金人复占鄜州、坊州。嘉庆《延安府志·大事表》

九月

南宋以郭浩为鄜延经略使。当是时,鄜延东皆金人,西北为夏境。其属朝廷者,惟保安一军,德靖一砦。郭浩间道德靖,置鄜延经略使司,招收亡散,与敌对垒一年,敌不能犯。后郭浩从保安军德靖寨离去,夏人复来,权帅耿友谅仅以身免,一路尽陷。《宋史·卷三百六十七·郭浩传》

同年 西夏致书宋边臣,索取鄜延地,宋再遣谢亮使夏,联系抗金。夏取保安军、德靖寨。《西夏史稿·大事年表》

宋高宗建炎四年 金太宗天会八年 1130年

九月

延安复陷于金。北宋延安军政官员多降金。金朝为安抚降将折可求,升麟府为路,折可求充经略使。授青涧人、原鄜延路副将李永奇为庆阳将,李永奇子李世辅知同州。《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李显忠传》

宋高宗建炎五年 1131年

十一月 金朝赐陕西六路地给伪齐刘豫,翌年冬刘豫之子刘夔任陕西宣抚,延安归伪齐政权管辖。《金史·太宗本纪》

宋高宗绍兴四年 1134年

西夏请与陕西互市,金不许。《西夏史稿·大事年表》

宋高宗绍兴七年 1137年

三月

宋对刘光世采取明升暗降之策。刘光世入见,乞罢军,且以所管银谷百万献于朝,乃以其兵属都督府。张浚因分刘光世所部为六军,令听本府参谋军事吕祉节制。刘光世兵权被剥夺,部下受排挤,引起不满。八月,原刘光世部将“郦琼执兵部尚书吕祉,遂以所部四万人渡淮降刘豫。杀吕祉。”刘光世军仅剩王德所部不足万人效忠南宋。宋恢复刘光世部分兵权。《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八》

十月

鄜延既破,第六将李世辅为金右副元帅宗弼所喜,累迁知同州。及金废伪齐,世辅乃与其徒王世忠等劫持金国元帅撒里曷,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世辅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得免。世辅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翅谷口(今洛川县南),为金人所及,家属二百余口皆遇害。世辅仅以二十六人奔夏。《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李显忠传》

宋高宗绍兴八年 公元1138年

二月 西夏任李世辅为西夏延安招抚使。《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李显忠传》

八月 金设计毒杀折可求,继授宋降将、原延安府知府关师古为鄜延路经略使。明《延绥镇志》

宋高宗绍兴九年 1139年

二月 南宋以郭浩为陕西宣谕使。金宋议和,宋对金称臣。金将已占陕西包括延安的土地归还南宋。

三月 金人以陕西地(包括延安)归南宋,并办理划地手续。

四月 高宗命楼绍宣谕陕西,金鄜延路经略使关师古上表待罪,南宋再命其知延安府。《宋史·高宗本纪》

五月

李世辅率夏兵至延安。延安总管赵惟清大呼曰:“鄜延路今复归宋矣。已有赦书。”世辅与官吏观赦书,列拜大哭,乃以旧部八百余骑往见西夏官王枢等。谕之曰:“世辅已得延安府,现讲和。赦书招抚,可以本部军归国。”不许,战之得胜,获马四万匹。揭榜招兵,每得一人,予马一匹,旬日得万人,皆骁勇。又擒害其父母弟侄者,皆斩于东城之内。行至鄜,有马步军四万余。撒里曷在耀州,闻世辅来,一夕遁去。吴玠遣张振来抚,谕曰:“两国现议和,不可生事,可量引军赴行在。”五月,归南宋。帝赐名“显忠”。《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李显忠传》